第四七一章 因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和平注定无法永恒,甚至,注定无法长久,否则盖亚表面的人类文明,岂非就会事实终结于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怪异结局;
这种情形,苟延残喘的状态,绝不应该是文明的终局,自己始终坚信这一点。
信念,或者说,罕有的除“追寻永生”之外的念头,随时间流逝而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这问题不仅关乎文明的命运,最终也必然关乎于自己,方然开始搜集资料,拨出时间,认真严肃的对待这一问题。
和平无法持久,那么,割据一方的管理员们,究竟会在何时拔刀相向,彼此开战。
时刻,究竟会在哪一点,是军事实力的严重失衡,还是寿限引发的死亡危机,是治下民众的揭竿而起,还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似乎都有可能,不过,方然并没打算逐一排查这些动机,至少一开始没打算这样。
他的做法,是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可能引发大区间对抗、进而有可能升级为盖亚大战的因素,彼此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在纷繁芜杂的表象之下,究竟有没有一个根本性的、根源性的东西存在。
军事实力,第一个被排除,短时间内各大区的军力彼此相若,是普遍现象。
而且,即便像NEP与PSK、或者NEP与MIS这样的对比,军力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并不容易成为双方开战的理由。
面对PSK大区的NEP,不就是一个实例:
权衡利弊后,自己并未选择战争,而宁愿和其他同类一样按兵不动、明哲保身。
人类寿命的上限,同样可以排除,并不是对科技的发展有信心、预测身体的永存一定可以实现,而是这大限的到来,未免太遥远——
哦,也不一定,就算按自己的假定,篡夺系统控制权、割据一方的,都是中青年男性IT工作者,但,生命终结的原因,并非只有衰老,疾病与罕见的意外同样可能导致这一点,而这些因素随时可能起作用。
身为永生追寻者,倘若遭遇这种情形——就如“匿名者”那样,相比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匿名者”,执掌一方、大权在握的管理员,还真不知道会做出些什么来。
这种情形,方然暂时记录一下,他只能用理性告诫自己,以当今世界的管理员数量、和普遍掌握的科技水平,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即便有那么一两位管理员遭遇坎瑟、或者意外事故,也几乎不可能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大区内部的危机,这种因素只要对照一下NEP的情况,就能轻易排除。
今天的人类世界,在广袤盖亚,正在退化为一座座满地狼藉的遗迹,残存人类几乎完全被禁锢在定居点内,其他大区的情形,方然虽无法亲见,但想一想也能知道其他管理员会怎样做,对策大致都是一样。
在定居点,或者,再加上研究机构,残存之人的绝对数量并不算少,相比于“阿达民”一个人,治下的民众成千上万,这是很寻常的情形。
人数对比如此悬殊,力量的对比,却完全是一副颠倒的模样。
新时代的人类文明,如果还能被称之为“文明”的话,其组织形式,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却又有本质上的一脉相承之处,区别只在于,居于统治地位的管理员,其维持统治的手段,是历史上任何君王都梦寐以求、却注定无缘的。
机器,在这样一个时代,近乎完全取代了人的地位。
除严肃的科学研究之外,一切岗位亦然,暴力机器就是如此,几乎可以完全由机器代替。
庞大的暴力机器中,唯一无法被取代、也没必要取代的,就是决策者,这职位天然的由管理员来担任,其他所有成员,则全都是没有意识、没有情感的机器。
这样的体系,毋庸置疑,绝无可能从内部被攻破。
而从外部去进攻,对定居点、科研机构里的人类而言,又分明是一种悲壮的自戕。
正是基于这种观察,在考虑自己与人类文明的前途命运时,方然根本想不到治下的民众,也不认为他们的观点,假使有的话,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任何影响。
诸如此类的动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罗列、与详尽的分析,让方然意识到,这些动机几乎都只是笑谈。
到最后,留屏幕上的“动机”,就只剩下了一个: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科学技术,人类文明的根本推动力,一旦取得划时代的重大突破,对管理员、大区乃至人类世界的影响,都将难以估量。
排除其他选项,最终,面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猜想,推理的过程十分粗糙,结论,也不一定准确、甚至不一定正确,方然却很有兴趣的将思维聚焦到这一点,闲暇时分,几乎都在思考这至关重要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突破,这种事,究竟会在哪一个领域爆发,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身为管理员,而非科技前沿的探索者,思考这种问题似乎是很无稽,方然没有刚愎自用,而是将这一问题分发给若干研究机构,他想听听专家、学者的意见。
只不过旁人的意见,仅供参考,即便思考的很艰难,他还是很想独力将其解决。
这一寄望,不是身为管理员的自高自大,而是他认为,在跨学科、跨领域的文明前景之研究中,自己的条件、思路与既有经历,会比NEP大区内绝大多数专家学者更有利,进而,也更有可能得出真正准确的结论。
然而……
一旦涉及到科学研究,尤其是战略层面、长远立场的分析,这,却又谈何容易。
科学技术的大厦,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高不见顶,其中的厅堂廊舍,也不知道有几千几万之多,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即便穷极毕生,也只不过能够比较详实的把握其中一个学科领域,一个技术分支,甚至一个分支下的狭小方向。
站在这栋大厦之外,自己,不从事任何科学研究,充其量只做些必须亲力亲为的IT项目,以这样的基础,
又怎能奢望把握这时代的脉搏,号准科技发展的大方向。
和平注定无法永恒,甚至,注定无法长久,否则盖亚表面的人类文明,岂非就会事实终结于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怪异结局;
这种情形,苟延残喘的状态,绝不应该是文明的终局,自己始终坚信这一点。
信念,或者说,罕有的除“追寻永生”之外的念头,随时间流逝而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这问题不仅关乎文明的命运,最终也必然关乎于自己,方然开始搜集资料,拨出时间,认真严肃的对待这一问题。
和平无法持久,那么,割据一方的管理员们,究竟会在何时拔刀相向,彼此开战。
时刻,究竟会在哪一点,是军事实力的严重失衡,还是寿限引发的死亡危机,是治下民众的揭竿而起,还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似乎都有可能,不过,方然并没打算逐一排查这些动机,至少一开始没打算这样。
他的做法,是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可能引发大区间对抗、进而有可能升级为盖亚大战的因素,彼此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在纷繁芜杂的表象之下,究竟有没有一个根本性的、根源性的东西存在。
军事实力,第一个被排除,短时间内各大区的军力彼此相若,是普遍现象。
而且,即便像NEP与PSK、或者NEP与MIS这样的对比,军力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并不容易成为双方开战的理由。
面对PSK大区的NEP,不就是一个实例:
权衡利弊后,自己并未选择战争,而宁愿和其他同类一样按兵不动、明哲保身。
人类寿命的上限,同样可以排除,并不是对科技的发展有信心、预测身体的永存一定可以实现,而是这大限的到来,未免太遥远——
哦,也不一定,就算按自己的假定,篡夺系统控制权、割据一方的,都是中青年男性IT工作者,但,生命终结的原因,并非只有衰老,疾病与罕见的意外同样可能导致这一点,而这些因素随时可能起作用。
身为永生追寻者,倘若遭遇这种情形——就如“匿名者”那样,相比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匿名者”,执掌一方、大权在握的管理员,还真不知道会做出些什么来。
这种情形,方然暂时记录一下,他只能用理性告诫自己,以当今世界的管理员数量、和普遍掌握的科技水平,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即便有那么一两位管理员遭遇坎瑟、或者意外事故,也几乎不可能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大区内部的危机,这种因素只要对照一下NEP的情况,就能轻易排除。
今天的人类世界,在广袤盖亚,正在退化为一座座满地狼藉的遗迹,残存人类几乎完全被禁锢在定居点内,其他大区的情形,方然虽无法亲见,但想一想也能知道其他管理员会怎样做,对策大致都是一样。
在定居点,或者,再加上研究机构,残存之人的绝对数量并不算少,相比于“阿达民”一个人,治下的民众成千上万,这是很寻常的情形。
人数对比如此悬殊,力量的对比,却完全是一副颠倒的模样。
新时代的人类文明,如果还能被称之为“文明”的话,其组织形式,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却又有本质上的一脉相承之处,区别只在于,居于统治地位的管理员,其维持统治的手段,是历史上任何君王都梦寐以求、却注定无缘的。
机器,在这样一个时代,近乎完全取代了人的地位。
除严肃的科学研究之外,一切岗位亦然,暴力机器就是如此,几乎可以完全由机器代替。
庞大的暴力机器中,唯一无法被取代、也没必要取代的,就是决策者,这职位天然的由管理员来担任,其他所有成员,则全都是没有意识、没有情感的机器。
这样的体系,毋庸置疑,绝无可能从内部被攻破。
而从外部去进攻,对定居点、科研机构里的人类而言,又分明是一种悲壮的自戕。
正是基于这种观察,在考虑自己与人类文明的前途命运时,方然根本想不到治下的民众,也不认为他们的观点,假使有的话,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任何影响。
诸如此类的动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罗列、与详尽的分析,让方然意识到,这些动机几乎都只是笑谈。
到最后,留屏幕上的“动机”,就只剩下了一个: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科学技术,人类文明的根本推动力,一旦取得划时代的重大突破,对管理员、大区乃至人类世界的影响,都将难以估量。
排除其他选项,最终,面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猜想,推理的过程十分粗糙,结论,也不一定准确、甚至不一定正确,方然却很有兴趣的将思维聚焦到这一点,闲暇时分,几乎都在思考这至关重要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突破,这种事,究竟会在哪一个领域爆发,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身为管理员,而非科技前沿的探索者,思考这种问题似乎是很无稽,方然没有刚愎自用,而是将这一问题分发给若干研究机构,他想听听专家、学者的意见。
只不过旁人的意见,仅供参考,即便思考的很艰难,他还是很想独力将其解决。
这一寄望,不是身为管理员的自高自大,而是他认为,在跨学科、跨领域的文明前景之研究中,自己的条件、思路与既有经历,会比NEP大区内绝大多数专家学者更有利,进而,也更有可能得出真正准确的结论。
然而……
一旦涉及到科学研究,尤其是战略层面、长远立场的分析,这,却又谈何容易。
科学技术的大厦,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高不见顶,其中的厅堂廊舍,也不知道有几千几万之多,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即便穷极毕生,也只不过能够比较详实的把握其中一个学科领域,一个技术分支,甚至一个分支下的狭小方向。
站在这栋大厦之外,自己,不从事任何科学研究,充其量只做些必须亲力亲为的IT项目,以这样的基础,
又怎能奢望把握这时代的脉搏,号准科技发展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