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患难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启五年九月二十一日,京师,大内
今天皇帝辛苦一天,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完成了自己设计的御花园喷泉,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喷泉的概念,所以紫禁城的这个喷泉也是中国的第一座人造喷泉。天启很为自己天才的创意而得意,一路上年轻的皇帝哼着从张皇后那里听来的调子,感觉很久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了。
“饿死吾了,快传膳。”洗完澡后皇帝披了条布就嚷嚷着回到内殿,全身上下都蒸腾着热气。
以往这个时候小太监就会急速地冲出来摆好桌子,很快热气腾腾的饭菜也会送到皇帝的御桌前,但今天皇帝喊完后就发现了异常,司礼监秉笔和东厂提督一起默默地站在内殿阶前——这两个人一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天启愣了一会儿,喝住了正忙着摆桌子的小太监们:“等等,你们先出去。”
说话的时候皇帝又扫了一眼脑袋都快垂到脚面的魏忠贤,后者就像一个没写作业的小学生那么惶恐不安。天启叹着气坐到了自己的御座上,用手支着自己的额头,等小太监们帮他把龙袍穿好后,年轻人开口道:“说吧,又是什么坏消息来了?”
“关宁总兵马世龙上书请罪。”随着魏忠贤一声低低的报告,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双手哆嗦着把一份奏章递上了,接着就战战兢兢地等在皇帝身边,冷汗一颗颗地从肥厚的下巴上滚落。
天启皱眉看了他一眼。用厌恶地口气问道:“你在等什么?等赏钱么?”
“老奴不敢。”司礼监秉笔如蒙大赦,也不敢擦汗就连忙退到魏忠贤身旁站好,然后就连忙又把头低低垂下。
皇帝手指在奏章上摩挲了一下,顿了顿终于飞快地把它翻开了。天启看得很慢,嘴唇轻轻抖动似乎正在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奏章。垂首看地面的魏忠贤不时能听到皇帝偶尔发出轻声地嗤笑声,这笑声越到后面越频繁,也愈发的响亮起来。
“哈。朕还以为什么大事呢,看把你们吓的。”天启笑吟吟地合上了奏章。还轻轻地在上面拍打着:“不就是死了一个副将一个参将,丢了万余士兵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嗯?”
虽然皇帝和颜悦色,但东厂提督和司礼监秉笔反倒把头垂得更低了。
“马世龙误信逃人所言,本以为可以去欺负些老弱和妇孺……哈哈,当然嘛。出动一个协两万官军去打几百女人和老头,再打不过那还是人么?”天启又嘻嘻哈哈地翻开奏章重读起来,并不时挑出一些他认为写得妙的句子。
天启从头到尾挑了一遍,还意犹未尽地啧啧称赞道:“说得真妙,马世龙不说朕还不知道呢,每年花朕三百万两银子养着的十几万官军,原来就敢去和几百女人和老头打,如果遇上建奴男人就该输。输得没错,还输得理直气壮!”
魏忠贤和满殿地太监立刻又跪了一地,齐声叫道:“万岁爷息怒。”
“起来,都起来。”天启满脸都是微笑,热情洋溢地招呼道:“谁说吾生气了,吾挺高兴的。你们没看吾笑得这么开心么?”
见一众太监还哼哼唧唧地不肯站起来,天启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响得如同凌空打下一个霹雳,他同时厉声大喝:“都给朕起来。”
太监一个个面无人色地爬起来站好,天启扶住桌子地手臂一个劲地抖动,喉咙里咯咯作响半天,才挤出一句不成腔调的话:“魏忠贤,内阁拟的票呢?”天启全身都开始发抖了,他把奏章劈面砸到魏忠贤脸上,发出一句不成人声的怒吼:“朕为什么看不见内阁的票拟?回话。”
刚才那一奏章正砸在魏忠贤鼻梁上。鲜血立刻从鼻孔中涌出。从脸上直流而下,然后滴滴答答地落到他脚前的奏章上。魏忠贤还保持着双手紧贴腿侧的姿态:“回万岁爷地话,内阁不敢拟票。”
天启怒极而笑:“哈,不敢拟票?朕养的官军不敢和男人打仗也就算了,朕的内阁居然连票都不敢拟了,那朕还养内阁干什么?哈哈,当真有趣。”
皇帝阴冷不善的笑声回荡在内殿里,众公公都骇然变色,那几个伺候皇帝的小太监很少见到一贯和善的天启变成这个样子,一个个大腿都哆嗦了起来。只有鼻血长流的魏忠贤面不改色,仍然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回万岁爷,马世龙付托不效、辜负君恩,但……”
说到这里魏忠贤就停住了,他在成功地吸引了皇帝地注意力后跨上一步,直挺挺地跪倒,仰起头和天启对视:“万岁爷英明,马世龙是孙先生一手提拔的,今年孙先生还亲自为马世龙请了尚方宝剑。老奴虽愚,但斗胆问万岁爷,如果让内阁拟票处罚马世龙,那又会置孙先生于何地呢?”
看到天启沉默下来了,魏忠贤加重语气说道:“老奴以为,这马世龙误君无能,但既然是孙先生提拔的,就一定要给孙先生一个面子。老奴一片精诚,可鉴日月,万岁爷明鉴啊。”
“不过,不过……”天启仰头看了一会儿天花板,突然说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什么莽古尔泰,还有什么建奴的正蓝旗,今年已经被黄将军打过两次了。”
“万岁爷英明,”魏忠贤立刻大声接茬道:“第一仗是在南关,莽古尔泰这厮领着三个旗和黄将军一个营打,被黄将军夺下了他的大旗和金盔,并斩首近九百具,这厮还被黄将军一个营困在南关一个多月。”
天启在屋子里来回踱了两步。魏忠贤目不斜视地说下去:“第二仗就是收复复州,莽古尔泰这厮贼心不死,领着建奴六个旗地精锐去打黄将军地两个营,这厮诈败、诱饵、设伏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就差火烧水淹了。但黄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在这种不利局面下靠两个营大败建奴六旗精锐。最后黄将军还因为曾中计上书请罪,全不居功。”
听到这里天启又发出一声似哭似笑的长叹声。那魏忠贤还不依不饶地说下去:“此战马世龙自己也承认,对面的建奴只有莽古尔泰一个旗,而且是被黄将军两次大败的残兵败将……万岁爷,老奴以为,如果此战是黄将军在指挥的话,那莽古尔泰恐怕连应战的胆子都不会有啊。”
“如果朕当年听吴穆的,把黄石调去做提督辽西军务总兵官就好了。”天启才说完就想起魏忠贤说过——孙承宗当时不同意。
魏忠贤察言观色。就趁热打铁地说道:“老奴以为,暂时还是不要让黄将军去辽西或者回长生岛,不然恐怕孙先生那里下不来台,是不是等风头过过再说为好呢?”
天启一时无语就又开始在殿内缓缓踱步:“信布之勇,嘿嘿,和马世龙这种人比,黄将军当然勇了,这能不勇么?”皇帝许久以后才收住脚步:“这件事情。御史们都知道了吧?”
“回万岁爷话,御史们已经纷纷上书弹劾了。老奴已经和内阁商谈过了,凡是弹劾孙先生地,一律都驳回去。”魏忠贤仍然跪得笔直,鼻血也已经流得满胸都是:“那些弹劾马世龙的,老奴以为还是送到辽东督司府去为好。”
“嗯。”天启先是答应了一声。接着又皱眉想了半天,迟疑着问魏忠贤道:“这岂不是让孙先生为难么?”
“万岁爷英明。老奴以为,如果孙先生处置了马世龙,那言官们自然无话可说,孙先生就好比那挥泪斩马谡地诸葛武侯,对孙先生地名声也是有益无害。如果反过来孙先生要马世龙戴罪立功,那孙先生也可以借这些弹劾奏章来拉拢马世龙,让他知耻而后勇。”
魏忠贤言词朗朗,把天启听得也是连连点头:“不错,孙先生自有成算。吾不去给他添乱。就按你说的办吧。”
皇帝回过头来看到魏忠贤还笔直地跪在那里,鼻血已经淌了一摊。心下既为他地忠心而感动,又为误会了魏忠贤的一番心意和自己的莽撞而后悔。当然天子肯定还是不会向太监认错的,他只是招呼了一声:“去把魏卿家扶起来,带他去止血。”
魏忠贤谢恩离开了,他走了以后很久,天启仍望着他消失地那扇殿门,忍不住对身边的小太监赞叹道:“厂臣真是忠心耿耿啊,而且凡事都出于公心,人情练达又从来不居功,实在是很难得!”
此时魏忠贤已经跑到了司礼监,他先是哈哈大笑了一番,一直把眼泪都笑出来了还停不住:“没想到啊,没想到。”魏忠贤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咳嗽着:“没想到第一仗就输了,还输得这么惨啊。”
笑过瘾之后魏忠贤脸色一沉,冷哼了一声:“是哪些蠢货上书弹劾孙先生的?咱家不是交待过了么?咱们的人只能弹劾马世龙,不能弹劾孙先生。”
司礼监的太监吓得脸色煞白,连忙磕头分辩说:“回厂公话,我们的人确实都在弹劾马世龙,那些弹劾孙先生的都是一些自命耿直的家伙,不是我们地人。”
“放出风声去,说万岁爷不喜欢有人弹劾孙先生。如果还有人不长眼的话……”魏忠贤眼睛里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牙齿也跟着紧咬了一下:“仔细给他们挑字,如果奏章里有错字或语句不通顺的话,就动廷杖治他们的不敬罪。”
……
天启五年九月二十五日,郊外凉亭
孙之洁、毛承斗和黄石正在煮茶听琴,黄石本来喜好一身戎装,但孙之洁不太喜欢和一身戎装的人一起喝茶,就是毛承斗也不喜欢黄石一天到晚穿着军服晃来晃去。黄石虽然对他们地这种心理不以为然。但也明白这是没有办法地事情,在明末时代的环境中,军人的盔甲并不比乞丐的要饭碗更高贵……当然,在引人注目上要更胜一筹。
黄石扪心自问,自己也不喜欢和一个乞丐同桌而坐,所以就换下了自己的军装。孙之洁本来建议黄石穿二品武将的大红官袍,除了乌纱是方翅、胸前的图案是老虎以外。其他地和文官的二品官服没有区别。孙之洁觉得这样很威风,也很可以显示地位。但黄石对此毫无兴趣,他和孙之洁、毛承斗一样穿了一身白身地青衣,并扎了一个头巾。
茶煮好了以后,孙之洁嗅了嗅香气,满意地叹息了一声:“两位今日能来,足见盛情。”
最近弹劾马世龙地奏章满天飞,虽然天子统统留中不发。但大家结合今年来东林党的遭遇,都认为老孙头也要不行了,所以一个个都躲得离孙家远远地,京师的孙府门前已经是门可罗雀。
黄石身为边将,入京以后从来不敢去拜访什么朝中大员,那些大臣为了避嫌也都躲着黄石走,所以他能结交的也就是边将家属,比如毛承斗这种人。那天遇到孙之洁以后。黄石估计这可能是孙承宗有意的拉拢手段,但他也欣然结交。黄石记得高阳之战中,孙承宗全族殉难,比毛文龙还要惨——好歹毛文龙也有个儿子是“不知所踪”,眼前地孙之洁既然是孙承宗的嫡亲孙子,那也肯定是应劫之人。
出于这种发自心底的尊重。黄石在听说耀州惨败后也没有避开孙之洁,那毛承斗本来有些犹豫,但看黄石这么做,心里且敬且佩的同时也就豁出去了,结果黄石和毛承斗一下子就成了孙之洁的患难之交。
“孙阁老是三朝元老了吧?”毛承斗学着孙之洁的模样嗅了一遍茶,同时还不忘记宽慰道:“听说皇上已经开始挑错,廷杖了一些弹劾孙阁老的言官,这说明孙阁老圣眷未衰啊。”
孙之洁脸上先是一喜,跟着又是一忧:“圣上隆恩,对家祖父自然是爱护有加。只是如此一来。朝中有不少官员就把家祖父和严嵩那种奸贼类比。而且我朝言官多以受廷杖为荣,圣上本是一片爱护之意。结果现在弹劾家祖父的奏章反倒变得更多了,唉……真是雷霆雨露,莫非君恩啊。”
既然黄石和毛承斗都是患难之交,孙之洁忍不住就说起了另一件忧心地事情,这件事情也是孙承宗和家里人通信时透露的:“圣上隆恩,把弹劾马世龙的奏章都留中了,还抄写了一份送到辽东都司府,圣上要家祖父决定如何处置马帅,唉……”
毛承斗听到孙之洁又是一声叹息,就有些不解地问道:“这是皇上信任孙阁老啊,难道不好么?”
坐在一边的黄石始终保持沉默,他经常饶有兴致地观察毛承斗和孙之洁,这个毛承斗根本就是一个文弱的青年,指甲也修整得细长光滑,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书生了,全身上下就没有一点儿能接任下任平辽将军地气概。黄石每次看着这个干干净净的年轻书生时,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披发入山会是什么样子,他实在是没有人猿泰山的那种野人气质。
坐在黄石另一面的孙之洁,更是书生中的书生,文士中的文士,黄石看到他的时候都忍不住一阵阵难过——军队不能保护国家,竟然要靠老孙头一家的秀才上去和敌人拼命……这样儒雅的读书人,他们就算再勇敢,也是完全无济于事地啊。
听了毛承斗和孙之洁地对答后,黄石暗自感慨,这两个文武世家子弟,那毛承斗武不能安邦也就罢了,这孙之洁也完全没有经过官场的锻炼,要说这大明地子弟教育还真是成问题啊。
“你们先都下去。”黄石赶走了抚琴清唱的歌女,然后肃容对孙之洁说道:“皇上身边恐怕有小人吧?”
孙之洁瞠目反问道:“黄兄这是何意?”
三个人沉默地对视了一会儿,孙之洁看黄石只是微笑不语。终于又问了一句:“黄兄说圣上身边有小人,这是何意啊?”
见孙之洁这么半天还不理解自己的意思,黄石猛然想起自己或许比孙承宗地孙子更了解他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心里把孙承宗的生平又过了一遍,笑着问道:“孙公子,我和令祖父见过不止一次了,孙阁老刚正不阿。从来不会诿过于下,不知道我说的是也不是?”
“那自然是了……”孙之洁话说了一半。脸上就已经变了颜色。
黄石自信是很了解孙承宗这个人的,历史上的大凌河之战,孙承宗一再下令明军从那里撤退,可是抚臣就是不听孙承宗部署,结果惨败之后孙承宗仍然认为自己责任很重——因为他没有把关系都协调好,所以就揽下了全部地责任。
“我听说朝中的言官大多嚷嚷着要把马帅明正典刑,可马帅此败。似乎也有内部制肘地问题,这运筹上的责任恐怕是孙阁老的吧?”黄石微笑着摇了摇头,对面色越来越难看的孙之洁说道:“我不认为孙阁老会把杀头的罪往马帅头上推,我倒觉得孙阁老是那种一心一意要清除武将后顾之忧的人。”
孙承宗本来就不是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除了他个人地性格以外,如果真让马世龙被杀,那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孙承宗又何以自处呢?所以黄石可以很清楚地预料到,这次孙承宗的反应肯定还是把所有的责任大包大揽下来。用自己的官位换取所有的武将的安全。
“这些奏章是把家祖父放在火上烤啊。”孙之洁咬牙切齿地叫了起来,他现在体会孙承宗的来信,里面似乎也有这么一股子味道:“这肯定又是哪些阉竖想出来地毒计。”
“应该是吧。”黄石低头开始喝茶,他隐隐想到,自己是靠历史知识来判断孙承宗反应的,可有些人似乎完全能提前预料到结果。真不愧是政治斗争的奇才。
听到孙之洁把“阉竖”都喊出来的时候,毛承斗的脸不禁白了一下,再看到黄石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赞同了这种说法后,毛承斗就假借喝茶,一双眼睛不由地向四下扫视。确认没有外人听到后毛承斗才心中大定,把茶杯又放回到桌面上,吐了一口大气。
三个人回城地时候,黄石如同往常一样首先告辞,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孙之洁若有所思地说道:“毛公子。黄将军真是雅量高致啊。”
等孙之洁和毛承斗也分手后。他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轻声对自己说道:“明天我可能需要黄将军帮我一个忙……一个很大的忙。”
--------------------------我是时空的分割线-------------------------------------
大明弘光二年。京师郊外。
孙之洁和毛承斗在他们常来的凉亭吃茶,孙之洁把杯中茶一饮而尽,朗声说道:“贤弟,不必再送了,我这就去了。”
“孙兄,你真的不再考虑了么?”毛承斗激动地一把抓住孙之洁的袖子:“大王……”
看到孙之洁的眉毛皱了起来,毛承斗吭哧着改口道:“大帅很看重你啊。”
孙之洁抽回了自己袖子,斟酌了一番词语后说道:“神器本无主,唯有德、有力者居之。驸马爷威震天下,不可谓无力也,赞誉响彻海内,不可谓无德也……”
迎着毛承斗的目光,孙之洁慨然说道:“只是恐有违先祖父(中兴大明)之志。”
说罢孙之洁就站了起来:“这天下已是驸马爷囊中之物,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
从北京通向高阳县地土路上,孙之洁牵着地驴背上左右各有一个书箱,沉甸甸的显然装满了他多年地收藏。孙之洁本人青衣儒巾,在毛承斗的目送中踏歌而去。
天启五年九月二十一日,京师,大内
今天皇帝辛苦一天,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完成了自己设计的御花园喷泉,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喷泉的概念,所以紫禁城的这个喷泉也是中国的第一座人造喷泉。天启很为自己天才的创意而得意,一路上年轻的皇帝哼着从张皇后那里听来的调子,感觉很久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了。
“饿死吾了,快传膳。”洗完澡后皇帝披了条布就嚷嚷着回到内殿,全身上下都蒸腾着热气。
以往这个时候小太监就会急速地冲出来摆好桌子,很快热气腾腾的饭菜也会送到皇帝的御桌前,但今天皇帝喊完后就发现了异常,司礼监秉笔和东厂提督一起默默地站在内殿阶前——这两个人一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天启愣了一会儿,喝住了正忙着摆桌子的小太监们:“等等,你们先出去。”
说话的时候皇帝又扫了一眼脑袋都快垂到脚面的魏忠贤,后者就像一个没写作业的小学生那么惶恐不安。天启叹着气坐到了自己的御座上,用手支着自己的额头,等小太监们帮他把龙袍穿好后,年轻人开口道:“说吧,又是什么坏消息来了?”
“关宁总兵马世龙上书请罪。”随着魏忠贤一声低低的报告,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双手哆嗦着把一份奏章递上了,接着就战战兢兢地等在皇帝身边,冷汗一颗颗地从肥厚的下巴上滚落。
天启皱眉看了他一眼。用厌恶地口气问道:“你在等什么?等赏钱么?”
“老奴不敢。”司礼监秉笔如蒙大赦,也不敢擦汗就连忙退到魏忠贤身旁站好,然后就连忙又把头低低垂下。
皇帝手指在奏章上摩挲了一下,顿了顿终于飞快地把它翻开了。天启看得很慢,嘴唇轻轻抖动似乎正在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奏章。垂首看地面的魏忠贤不时能听到皇帝偶尔发出轻声地嗤笑声,这笑声越到后面越频繁,也愈发的响亮起来。
“哈。朕还以为什么大事呢,看把你们吓的。”天启笑吟吟地合上了奏章。还轻轻地在上面拍打着:“不就是死了一个副将一个参将,丢了万余士兵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嗯?”
虽然皇帝和颜悦色,但东厂提督和司礼监秉笔反倒把头垂得更低了。
“马世龙误信逃人所言,本以为可以去欺负些老弱和妇孺……哈哈,当然嘛。出动一个协两万官军去打几百女人和老头,再打不过那还是人么?”天启又嘻嘻哈哈地翻开奏章重读起来,并不时挑出一些他认为写得妙的句子。
天启从头到尾挑了一遍,还意犹未尽地啧啧称赞道:“说得真妙,马世龙不说朕还不知道呢,每年花朕三百万两银子养着的十几万官军,原来就敢去和几百女人和老头打,如果遇上建奴男人就该输。输得没错,还输得理直气壮!”
魏忠贤和满殿地太监立刻又跪了一地,齐声叫道:“万岁爷息怒。”
“起来,都起来。”天启满脸都是微笑,热情洋溢地招呼道:“谁说吾生气了,吾挺高兴的。你们没看吾笑得这么开心么?”
见一众太监还哼哼唧唧地不肯站起来,天启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响得如同凌空打下一个霹雳,他同时厉声大喝:“都给朕起来。”
太监一个个面无人色地爬起来站好,天启扶住桌子地手臂一个劲地抖动,喉咙里咯咯作响半天,才挤出一句不成腔调的话:“魏忠贤,内阁拟的票呢?”天启全身都开始发抖了,他把奏章劈面砸到魏忠贤脸上,发出一句不成人声的怒吼:“朕为什么看不见内阁的票拟?回话。”
刚才那一奏章正砸在魏忠贤鼻梁上。鲜血立刻从鼻孔中涌出。从脸上直流而下,然后滴滴答答地落到他脚前的奏章上。魏忠贤还保持着双手紧贴腿侧的姿态:“回万岁爷地话,内阁不敢拟票。”
天启怒极而笑:“哈,不敢拟票?朕养的官军不敢和男人打仗也就算了,朕的内阁居然连票都不敢拟了,那朕还养内阁干什么?哈哈,当真有趣。”
皇帝阴冷不善的笑声回荡在内殿里,众公公都骇然变色,那几个伺候皇帝的小太监很少见到一贯和善的天启变成这个样子,一个个大腿都哆嗦了起来。只有鼻血长流的魏忠贤面不改色,仍然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回万岁爷,马世龙付托不效、辜负君恩,但……”
说到这里魏忠贤就停住了,他在成功地吸引了皇帝地注意力后跨上一步,直挺挺地跪倒,仰起头和天启对视:“万岁爷英明,马世龙是孙先生一手提拔的,今年孙先生还亲自为马世龙请了尚方宝剑。老奴虽愚,但斗胆问万岁爷,如果让内阁拟票处罚马世龙,那又会置孙先生于何地呢?”
看到天启沉默下来了,魏忠贤加重语气说道:“老奴以为,这马世龙误君无能,但既然是孙先生提拔的,就一定要给孙先生一个面子。老奴一片精诚,可鉴日月,万岁爷明鉴啊。”
“不过,不过……”天启仰头看了一会儿天花板,突然说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什么莽古尔泰,还有什么建奴的正蓝旗,今年已经被黄将军打过两次了。”
“万岁爷英明,”魏忠贤立刻大声接茬道:“第一仗是在南关,莽古尔泰这厮领着三个旗和黄将军一个营打,被黄将军夺下了他的大旗和金盔,并斩首近九百具,这厮还被黄将军一个营困在南关一个多月。”
天启在屋子里来回踱了两步。魏忠贤目不斜视地说下去:“第二仗就是收复复州,莽古尔泰这厮贼心不死,领着建奴六个旗地精锐去打黄将军地两个营,这厮诈败、诱饵、设伏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就差火烧水淹了。但黄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在这种不利局面下靠两个营大败建奴六旗精锐。最后黄将军还因为曾中计上书请罪,全不居功。”
听到这里天启又发出一声似哭似笑的长叹声。那魏忠贤还不依不饶地说下去:“此战马世龙自己也承认,对面的建奴只有莽古尔泰一个旗,而且是被黄将军两次大败的残兵败将……万岁爷,老奴以为,如果此战是黄将军在指挥的话,那莽古尔泰恐怕连应战的胆子都不会有啊。”
“如果朕当年听吴穆的,把黄石调去做提督辽西军务总兵官就好了。”天启才说完就想起魏忠贤说过——孙承宗当时不同意。
魏忠贤察言观色。就趁热打铁地说道:“老奴以为,暂时还是不要让黄将军去辽西或者回长生岛,不然恐怕孙先生那里下不来台,是不是等风头过过再说为好呢?”
天启一时无语就又开始在殿内缓缓踱步:“信布之勇,嘿嘿,和马世龙这种人比,黄将军当然勇了,这能不勇么?”皇帝许久以后才收住脚步:“这件事情。御史们都知道了吧?”
“回万岁爷话,御史们已经纷纷上书弹劾了。老奴已经和内阁商谈过了,凡是弹劾孙先生地,一律都驳回去。”魏忠贤仍然跪得笔直,鼻血也已经流得满胸都是:“那些弹劾马世龙的,老奴以为还是送到辽东督司府去为好。”
“嗯。”天启先是答应了一声。接着又皱眉想了半天,迟疑着问魏忠贤道:“这岂不是让孙先生为难么?”
“万岁爷英明。老奴以为,如果孙先生处置了马世龙,那言官们自然无话可说,孙先生就好比那挥泪斩马谡地诸葛武侯,对孙先生地名声也是有益无害。如果反过来孙先生要马世龙戴罪立功,那孙先生也可以借这些弹劾奏章来拉拢马世龙,让他知耻而后勇。”
魏忠贤言词朗朗,把天启听得也是连连点头:“不错,孙先生自有成算。吾不去给他添乱。就按你说的办吧。”
皇帝回过头来看到魏忠贤还笔直地跪在那里,鼻血已经淌了一摊。心下既为他地忠心而感动,又为误会了魏忠贤的一番心意和自己的莽撞而后悔。当然天子肯定还是不会向太监认错的,他只是招呼了一声:“去把魏卿家扶起来,带他去止血。”
魏忠贤谢恩离开了,他走了以后很久,天启仍望着他消失地那扇殿门,忍不住对身边的小太监赞叹道:“厂臣真是忠心耿耿啊,而且凡事都出于公心,人情练达又从来不居功,实在是很难得!”
此时魏忠贤已经跑到了司礼监,他先是哈哈大笑了一番,一直把眼泪都笑出来了还停不住:“没想到啊,没想到。”魏忠贤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咳嗽着:“没想到第一仗就输了,还输得这么惨啊。”
笑过瘾之后魏忠贤脸色一沉,冷哼了一声:“是哪些蠢货上书弹劾孙先生的?咱家不是交待过了么?咱们的人只能弹劾马世龙,不能弹劾孙先生。”
司礼监的太监吓得脸色煞白,连忙磕头分辩说:“回厂公话,我们的人确实都在弹劾马世龙,那些弹劾孙先生的都是一些自命耿直的家伙,不是我们地人。”
“放出风声去,说万岁爷不喜欢有人弹劾孙先生。如果还有人不长眼的话……”魏忠贤眼睛里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牙齿也跟着紧咬了一下:“仔细给他们挑字,如果奏章里有错字或语句不通顺的话,就动廷杖治他们的不敬罪。”
……
天启五年九月二十五日,郊外凉亭
孙之洁、毛承斗和黄石正在煮茶听琴,黄石本来喜好一身戎装,但孙之洁不太喜欢和一身戎装的人一起喝茶,就是毛承斗也不喜欢黄石一天到晚穿着军服晃来晃去。黄石虽然对他们地这种心理不以为然。但也明白这是没有办法地事情,在明末时代的环境中,军人的盔甲并不比乞丐的要饭碗更高贵……当然,在引人注目上要更胜一筹。
黄石扪心自问,自己也不喜欢和一个乞丐同桌而坐,所以就换下了自己的军装。孙之洁本来建议黄石穿二品武将的大红官袍,除了乌纱是方翅、胸前的图案是老虎以外。其他地和文官的二品官服没有区别。孙之洁觉得这样很威风,也很可以显示地位。但黄石对此毫无兴趣,他和孙之洁、毛承斗一样穿了一身白身地青衣,并扎了一个头巾。
茶煮好了以后,孙之洁嗅了嗅香气,满意地叹息了一声:“两位今日能来,足见盛情。”
最近弹劾马世龙地奏章满天飞,虽然天子统统留中不发。但大家结合今年来东林党的遭遇,都认为老孙头也要不行了,所以一个个都躲得离孙家远远地,京师的孙府门前已经是门可罗雀。
黄石身为边将,入京以后从来不敢去拜访什么朝中大员,那些大臣为了避嫌也都躲着黄石走,所以他能结交的也就是边将家属,比如毛承斗这种人。那天遇到孙之洁以后。黄石估计这可能是孙承宗有意的拉拢手段,但他也欣然结交。黄石记得高阳之战中,孙承宗全族殉难,比毛文龙还要惨——好歹毛文龙也有个儿子是“不知所踪”,眼前地孙之洁既然是孙承宗的嫡亲孙子,那也肯定是应劫之人。
出于这种发自心底的尊重。黄石在听说耀州惨败后也没有避开孙之洁,那毛承斗本来有些犹豫,但看黄石这么做,心里且敬且佩的同时也就豁出去了,结果黄石和毛承斗一下子就成了孙之洁的患难之交。
“孙阁老是三朝元老了吧?”毛承斗学着孙之洁的模样嗅了一遍茶,同时还不忘记宽慰道:“听说皇上已经开始挑错,廷杖了一些弹劾孙阁老的言官,这说明孙阁老圣眷未衰啊。”
孙之洁脸上先是一喜,跟着又是一忧:“圣上隆恩,对家祖父自然是爱护有加。只是如此一来。朝中有不少官员就把家祖父和严嵩那种奸贼类比。而且我朝言官多以受廷杖为荣,圣上本是一片爱护之意。结果现在弹劾家祖父的奏章反倒变得更多了,唉……真是雷霆雨露,莫非君恩啊。”
既然黄石和毛承斗都是患难之交,孙之洁忍不住就说起了另一件忧心地事情,这件事情也是孙承宗和家里人通信时透露的:“圣上隆恩,把弹劾马世龙的奏章都留中了,还抄写了一份送到辽东都司府,圣上要家祖父决定如何处置马帅,唉……”
毛承斗听到孙之洁又是一声叹息,就有些不解地问道:“这是皇上信任孙阁老啊,难道不好么?”
坐在一边的黄石始终保持沉默,他经常饶有兴致地观察毛承斗和孙之洁,这个毛承斗根本就是一个文弱的青年,指甲也修整得细长光滑,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书生了,全身上下就没有一点儿能接任下任平辽将军地气概。黄石每次看着这个干干净净的年轻书生时,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披发入山会是什么样子,他实在是没有人猿泰山的那种野人气质。
坐在黄石另一面的孙之洁,更是书生中的书生,文士中的文士,黄石看到他的时候都忍不住一阵阵难过——军队不能保护国家,竟然要靠老孙头一家的秀才上去和敌人拼命……这样儒雅的读书人,他们就算再勇敢,也是完全无济于事地啊。
听了毛承斗和孙之洁地对答后,黄石暗自感慨,这两个文武世家子弟,那毛承斗武不能安邦也就罢了,这孙之洁也完全没有经过官场的锻炼,要说这大明地子弟教育还真是成问题啊。
“你们先都下去。”黄石赶走了抚琴清唱的歌女,然后肃容对孙之洁说道:“皇上身边恐怕有小人吧?”
孙之洁瞠目反问道:“黄兄这是何意?”
三个人沉默地对视了一会儿,孙之洁看黄石只是微笑不语。终于又问了一句:“黄兄说圣上身边有小人,这是何意啊?”
见孙之洁这么半天还不理解自己的意思,黄石猛然想起自己或许比孙承宗地孙子更了解他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心里把孙承宗的生平又过了一遍,笑着问道:“孙公子,我和令祖父见过不止一次了,孙阁老刚正不阿。从来不会诿过于下,不知道我说的是也不是?”
“那自然是了……”孙之洁话说了一半。脸上就已经变了颜色。
黄石自信是很了解孙承宗这个人的,历史上的大凌河之战,孙承宗一再下令明军从那里撤退,可是抚臣就是不听孙承宗部署,结果惨败之后孙承宗仍然认为自己责任很重——因为他没有把关系都协调好,所以就揽下了全部地责任。
“我听说朝中的言官大多嚷嚷着要把马帅明正典刑,可马帅此败。似乎也有内部制肘地问题,这运筹上的责任恐怕是孙阁老的吧?”黄石微笑着摇了摇头,对面色越来越难看的孙之洁说道:“我不认为孙阁老会把杀头的罪往马帅头上推,我倒觉得孙阁老是那种一心一意要清除武将后顾之忧的人。”
孙承宗本来就不是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除了他个人地性格以外,如果真让马世龙被杀,那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孙承宗又何以自处呢?所以黄石可以很清楚地预料到,这次孙承宗的反应肯定还是把所有的责任大包大揽下来。用自己的官位换取所有的武将的安全。
“这些奏章是把家祖父放在火上烤啊。”孙之洁咬牙切齿地叫了起来,他现在体会孙承宗的来信,里面似乎也有这么一股子味道:“这肯定又是哪些阉竖想出来地毒计。”
“应该是吧。”黄石低头开始喝茶,他隐隐想到,自己是靠历史知识来判断孙承宗反应的,可有些人似乎完全能提前预料到结果。真不愧是政治斗争的奇才。
听到孙之洁把“阉竖”都喊出来的时候,毛承斗的脸不禁白了一下,再看到黄石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赞同了这种说法后,毛承斗就假借喝茶,一双眼睛不由地向四下扫视。确认没有外人听到后毛承斗才心中大定,把茶杯又放回到桌面上,吐了一口大气。
三个人回城地时候,黄石如同往常一样首先告辞,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孙之洁若有所思地说道:“毛公子。黄将军真是雅量高致啊。”
等孙之洁和毛承斗也分手后。他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轻声对自己说道:“明天我可能需要黄将军帮我一个忙……一个很大的忙。”
--------------------------我是时空的分割线-------------------------------------
大明弘光二年。京师郊外。
孙之洁和毛承斗在他们常来的凉亭吃茶,孙之洁把杯中茶一饮而尽,朗声说道:“贤弟,不必再送了,我这就去了。”
“孙兄,你真的不再考虑了么?”毛承斗激动地一把抓住孙之洁的袖子:“大王……”
看到孙之洁的眉毛皱了起来,毛承斗吭哧着改口道:“大帅很看重你啊。”
孙之洁抽回了自己袖子,斟酌了一番词语后说道:“神器本无主,唯有德、有力者居之。驸马爷威震天下,不可谓无力也,赞誉响彻海内,不可谓无德也……”
迎着毛承斗的目光,孙之洁慨然说道:“只是恐有违先祖父(中兴大明)之志。”
说罢孙之洁就站了起来:“这天下已是驸马爷囊中之物,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
从北京通向高阳县地土路上,孙之洁牵着地驴背上左右各有一个书箱,沉甸甸的显然装满了他多年地收藏。孙之洁本人青衣儒巾,在毛承斗的目送中踏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