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万岁爷一桃杀三士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两相同时办婚事其实并非皇上的失策,他的本意是两个女人各归其主,他在中间要落个大大的人情。本届皇上不同于上一届王书贵选中的那个嗜狗如迷的傻子,小伙人虽才只有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登龙位坐庙堂也有几年了。他完全继承了他皇爷爷的许多“优点”:出手凶狠、暗藏杀机、时候一到、天下归己。当然这事也不能全怪他,历史上但凡是有点主见的国主,哪个不是如此?不杀人巩固不了皇位这个道理怕是不用人教就会的。在他的翅膀尚未长硬长全之际,他决不敢贸然行事。因此,小皇上左思右想,不能因小失大,为了两个女人开罪了两个大臣头儿,如果人家联合起来找他的麻烦,他在这个位子上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所以他当即立断,俩爱妃(未授实名)发回原籍各归其主。至于老华子的担心他的新娘是否被人拆了包装,这是多余的。皇上既已决定不纳二女为妃,因此不可能偷占那点小便宜,事情闹大了可不是开玩笑的。宫有的是绝 色女子,又不缺这一个半个。当时为的是图个新鲜,现在不图了。
至于说选中八月十五中秋夜同时操办,这一点也不是皇上的过错。是宁代皇后一句话提醒了他。宁红说:“陛下,眼看快八月十五了,就让他们两家团圆吧!”皇上一听,依计而行,说准奏,这才有了八月中秋两相齐办婚宴之说。
皇上根据宁后(代)的建议,本想“一桃杀三士”来者,奈何手中只有两桃,而且又是两士,水到渠成,啥样都是现成的,和当年晏平生所处环境等各样都不同,所以他这一计难以实行。当初王司徒如果手中没有貂婵,他的美人计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到立下奇功。而且,经他谋划,副相华世雄有向他靠拢的迹象,所以他暂时不必着急,他才二十岁,有的是时间,不怕耗不过比他大十来岁的胡三等一些前朝的遗老遗少们。
皇上本想去赴宴凑凑热闹的,奈何是两相同时大喜,他一时也不知究竟该去哪家好,正犹豫间,忽有内宫总管来报:
“秉万岁,现有凉州刺史宁武甲着人送来家书一封,请皇上勘阅。”
龙颜不悦,冷言道:“既是家书,送往宁代皇后处便了。这样一桩小事也来报告朕,莫非要把朕累死不成!”
总管急道:“陛下且莫着急上火,如不是书上言明非要皇上亲阅,老奴借十个胆子也不敢骚扰皇上。”
皇上见说,道:“即是如此,呈上来吧!”
总管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双手将信扎递交皇上。皇上接过来轻轻瞄了一眼,果真信封上缀了两行蝇头小字,上写:皇上亲阅,其他人敢拆阅者,当斩!老臣宁言。
皇上一见,知是丈人那里有要务相报,他迅即将信扎打开,果然是条重要信息,报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凉州刺史宁武甲伏首报告皇上,捉得一条行凶做恶的大虫潘又安,微臣不敢私自做主,现交于皇上亲自处理!”
皇上看完信后又惊又喜,而且是大惊大喜,终于天遂人愿,这个潘又安自己送上门来,以后可怪不得朕冤杀忠良了。细一考虑,不由又暗自骂道:
“老宁这个混帐东西,他杀了你的儿子,你要了他的命,一帐两清,谁也不欠谁,一命偿一命,多好的机会呀!送来送去玩什么花样,真正的傻x麻烦上交,这不是明明让朕左右为难的事吗?”
皇上沉思半晌,两手背着渡方步。按他这个年龄本不是渡方步的年龄,可是经得事多了,尤其是遇上许多棘手难办的事不渡方步也不由他。皇上思来想去,这个潘又安必杀是肯定的,至于怎么杀、让谁杀,这要好好思虑一番。但是有一点,在杀潘又安之前,这个人还要好好利用一番,他还有许多死党在朝中,杀了潘又安也让这些人受到震慑,以后同党们不要走得那么近。
潘又安杀人偿命理所应当,至于那个免死金牌还不是个骗人的幌子,没收了他的金牌,按原样再复制一个铁的,上面胡乱镀些金粉和别的什么成份,真金牌成了赝品,让审判官琢磨着办去吧!
这个审判官由谁来当呢?皇上第一个念头就是胡三。胡三和潘又安是铁哥们,又一转念不行,胡三鬼大,邪门歪道太多,他如果三日鬼两日鬼,再把姓潘的做成无罪释放这可就前切尽弃了。哪让谁来做这个审判官呢?皇上想到了华世雄。华世雄虽然也是潘又安的哥们,但是他没有胡三他们那么铁。再说,华世雄这几年混迹官场,此华世雄已非彼华世雄了。根据他的人品和性格,他决不可能拿自己的前程去换取潘又安的性命。
主意是这样定了,但是也不能便宜了那个胡三,不能简单地发圣旨宣布华世雄为审判官。至于怎么办,对于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皇上来说,这个问题的决断委实难度大了些。
皇上想着想着猛一转身发现总管仍在原地未动,遂诧异道:“你为什么不走?”
大概是受了前一届朝堂的影响或者说是教训,这一任皇上轻视、篾视甚至仇视太监。别说干涉朝政,就是不该说的话多说一句也要犯杀头之罪的。总管见问便道:
“老奴这儿还有一封家书不知该如何处理,正犯难着哩!”
“家书,何来的家书?”皇上问。
“是宁刺史写给宁皇后娘娘的。”总管如实回答。
“是宁代皇后,这一点都记不住。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看我不取了你的项上人头。”皇上匆忙间又一次改换了称谓。不是他不想给宁红把那个代字取掉,而是这里的问题很多很复杂,时机不到,他也不敢草草从事。
总管不是不小心,他是故意为了巴结皇上才省了那个“代”字的,他发现皇上虽然发火但是也并没有动怒,他听皇上说:
“呈上来给朕吧,待会朕再转给娘娘。”
皇上打发走了总管之后,他拆阅了封疆大吏那封不同寻常的家书。皇上如今之所以对老丈人这边极其感兴趣,首要原因还不是潘又安?前朝那个假太监一日活在世上,他就一日不能把心揣到肚子里。这次应算宁老头立了一大功,案子完结后,给老头加官三级,封个侯了什么的,宁代皇后的“代”字也可顺理成章地拿掉了。
老宁的家书上说:
“红儿,随军押解钦犯的主将黄文甲,此人足智多谋而又忠心耿耿,你在圣上那儿美言几句,可堪大任。另外有两员大将,也是为父舍不得的,也一起荐于皇上吧!……”
“妈的,这个老油条,这哪里是什么家书,这分明就是给朕的举荐信嘛!将来合朝潘又安的人都换成他宁武甲的人,老子的日子照样还不是不好过。”皇上想。
为两相同时办婚事其实并非皇上的失策,他的本意是两个女人各归其主,他在中间要落个大大的人情。本届皇上不同于上一届王书贵选中的那个嗜狗如迷的傻子,小伙人虽才只有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登龙位坐庙堂也有几年了。他完全继承了他皇爷爷的许多“优点”:出手凶狠、暗藏杀机、时候一到、天下归己。当然这事也不能全怪他,历史上但凡是有点主见的国主,哪个不是如此?不杀人巩固不了皇位这个道理怕是不用人教就会的。在他的翅膀尚未长硬长全之际,他决不敢贸然行事。因此,小皇上左思右想,不能因小失大,为了两个女人开罪了两个大臣头儿,如果人家联合起来找他的麻烦,他在这个位子上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所以他当即立断,俩爱妃(未授实名)发回原籍各归其主。至于老华子的担心他的新娘是否被人拆了包装,这是多余的。皇上既已决定不纳二女为妃,因此不可能偷占那点小便宜,事情闹大了可不是开玩笑的。宫有的是绝 色女子,又不缺这一个半个。当时为的是图个新鲜,现在不图了。
至于说选中八月十五中秋夜同时操办,这一点也不是皇上的过错。是宁代皇后一句话提醒了他。宁红说:“陛下,眼看快八月十五了,就让他们两家团圆吧!”皇上一听,依计而行,说准奏,这才有了八月中秋两相齐办婚宴之说。
皇上根据宁后(代)的建议,本想“一桃杀三士”来者,奈何手中只有两桃,而且又是两士,水到渠成,啥样都是现成的,和当年晏平生所处环境等各样都不同,所以他这一计难以实行。当初王司徒如果手中没有貂婵,他的美人计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到立下奇功。而且,经他谋划,副相华世雄有向他靠拢的迹象,所以他暂时不必着急,他才二十岁,有的是时间,不怕耗不过比他大十来岁的胡三等一些前朝的遗老遗少们。
皇上本想去赴宴凑凑热闹的,奈何是两相同时大喜,他一时也不知究竟该去哪家好,正犹豫间,忽有内宫总管来报:
“秉万岁,现有凉州刺史宁武甲着人送来家书一封,请皇上勘阅。”
龙颜不悦,冷言道:“既是家书,送往宁代皇后处便了。这样一桩小事也来报告朕,莫非要把朕累死不成!”
总管急道:“陛下且莫着急上火,如不是书上言明非要皇上亲阅,老奴借十个胆子也不敢骚扰皇上。”
皇上见说,道:“即是如此,呈上来吧!”
总管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双手将信扎递交皇上。皇上接过来轻轻瞄了一眼,果真信封上缀了两行蝇头小字,上写:皇上亲阅,其他人敢拆阅者,当斩!老臣宁言。
皇上一见,知是丈人那里有要务相报,他迅即将信扎打开,果然是条重要信息,报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凉州刺史宁武甲伏首报告皇上,捉得一条行凶做恶的大虫潘又安,微臣不敢私自做主,现交于皇上亲自处理!”
皇上看完信后又惊又喜,而且是大惊大喜,终于天遂人愿,这个潘又安自己送上门来,以后可怪不得朕冤杀忠良了。细一考虑,不由又暗自骂道:
“老宁这个混帐东西,他杀了你的儿子,你要了他的命,一帐两清,谁也不欠谁,一命偿一命,多好的机会呀!送来送去玩什么花样,真正的傻x麻烦上交,这不是明明让朕左右为难的事吗?”
皇上沉思半晌,两手背着渡方步。按他这个年龄本不是渡方步的年龄,可是经得事多了,尤其是遇上许多棘手难办的事不渡方步也不由他。皇上思来想去,这个潘又安必杀是肯定的,至于怎么杀、让谁杀,这要好好思虑一番。但是有一点,在杀潘又安之前,这个人还要好好利用一番,他还有许多死党在朝中,杀了潘又安也让这些人受到震慑,以后同党们不要走得那么近。
潘又安杀人偿命理所应当,至于那个免死金牌还不是个骗人的幌子,没收了他的金牌,按原样再复制一个铁的,上面胡乱镀些金粉和别的什么成份,真金牌成了赝品,让审判官琢磨着办去吧!
这个审判官由谁来当呢?皇上第一个念头就是胡三。胡三和潘又安是铁哥们,又一转念不行,胡三鬼大,邪门歪道太多,他如果三日鬼两日鬼,再把姓潘的做成无罪释放这可就前切尽弃了。哪让谁来做这个审判官呢?皇上想到了华世雄。华世雄虽然也是潘又安的哥们,但是他没有胡三他们那么铁。再说,华世雄这几年混迹官场,此华世雄已非彼华世雄了。根据他的人品和性格,他决不可能拿自己的前程去换取潘又安的性命。
主意是这样定了,但是也不能便宜了那个胡三,不能简单地发圣旨宣布华世雄为审判官。至于怎么办,对于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皇上来说,这个问题的决断委实难度大了些。
皇上想着想着猛一转身发现总管仍在原地未动,遂诧异道:“你为什么不走?”
大概是受了前一届朝堂的影响或者说是教训,这一任皇上轻视、篾视甚至仇视太监。别说干涉朝政,就是不该说的话多说一句也要犯杀头之罪的。总管见问便道:
“老奴这儿还有一封家书不知该如何处理,正犯难着哩!”
“家书,何来的家书?”皇上问。
“是宁刺史写给宁皇后娘娘的。”总管如实回答。
“是宁代皇后,这一点都记不住。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看我不取了你的项上人头。”皇上匆忙间又一次改换了称谓。不是他不想给宁红把那个代字取掉,而是这里的问题很多很复杂,时机不到,他也不敢草草从事。
总管不是不小心,他是故意为了巴结皇上才省了那个“代”字的,他发现皇上虽然发火但是也并没有动怒,他听皇上说:
“呈上来给朕吧,待会朕再转给娘娘。”
皇上打发走了总管之后,他拆阅了封疆大吏那封不同寻常的家书。皇上如今之所以对老丈人这边极其感兴趣,首要原因还不是潘又安?前朝那个假太监一日活在世上,他就一日不能把心揣到肚子里。这次应算宁老头立了一大功,案子完结后,给老头加官三级,封个侯了什么的,宁代皇后的“代”字也可顺理成章地拿掉了。
老宁的家书上说:
“红儿,随军押解钦犯的主将黄文甲,此人足智多谋而又忠心耿耿,你在圣上那儿美言几句,可堪大任。另外有两员大将,也是为父舍不得的,也一起荐于皇上吧!……”
“妈的,这个老油条,这哪里是什么家书,这分明就是给朕的举荐信嘛!将来合朝潘又安的人都换成他宁武甲的人,老子的日子照样还不是不好过。”皇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