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莱阳钢管

作者:江南说书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间进入六月,随之而来的便是仲夏。

    西域的仲夏对于来自于东欧草原和高加索山区的沙俄部队来说,固然是一场灾难,但对于三湘子弟,以及陕西新招募的楚军来说,亦是可怕的敌人。

    张掖敦煌一线、吐鲁番盆地等地区,在这一时节的平均气温能够达到40度以上,远超东部南京、武汉那几个“火炉”。

    相比之下,俄国人目前占据的伊犁河谷地区水草丰美,沐浴着从遥远欧洲吹来的大西洋水汽的最后余晖,反而气候和体感会好一些。

    这样的条件下,左宗棠和历史上一样,选择在8月中旬秋高气爽之后再发动攻势。

    而在那以前,要做的主要是一些西征的准备工作,积蓄力量,准备雷霆一击。

    这便是朱富贵电令微操中“缓行速战”,或者说“缓进速决”战策的意思,即:

    “缓进”就是要用一段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调集军队,操练将士,做好充分的准备;

    “速战”则指抓住出伏后三到五个月的黄金时间速战速决,快刀斩乱麻,一举奠定胜势。

    当然,朱富贵的微操根本不是自己对着地图琢磨出来的。

    他可没有这个水准。

    “缓进速决”本就是8年后左宗棠出塞时的作战方针,虽然敌人实力和作战形势发生了变化,但大势依然没有改变。

    当然了,历史上左宗棠“缓进”缓了整整一年半。

    因为无论是本就贫瘠,在后世依然力压黔贵成为我国最贫困地区的甘陇,还是早已透支凋敝的关中,都很难提供大规模作战所需的后勤保障。

    而只需要量量地图,就会知道,其实从湖南到伊犁,要比从莫斯科到伊犁还要远一些(如图)。

    更不要说左宗棠真正的后勤基地,胡雪岩所在的浙江了。

    这还是只是一个方面。

    为了匹敌阿古柏胡匪的洋枪样炮,左宗棠还从浙江调来熟练技工,在兰州改造了中国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还仿造了一部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

    在如今这个时代……说实话,左宗棠就是想要自己建兰州兵工厂也不可能建起来。

    因为江浙一代的枪炮匠人早就被大明拐走了一大半。

    不过大明敞开供应的明呲花2.0(明法战争缴获的最先进后装撞针步枪),在这个位面将对沙俄的滑膛枪,甚至是英国人的新式线膛枪形成压制。

    更不要说还有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了。

    在上次煤气瓶作战大成功之后,朱富贵对于中东黑科技产生了浓烈兴趣。

    其中,以色列的头号死对头哈马斯与莱阳钢管厂不得不说的故事,引起了朱富贵的兴趣。

    在2014年巴以双方进行火箭弹大战时,以色列方面收缴了大批哈马斯火箭弹残骸。

    这些火箭弹大部分都是自来水管,无缝钢管制造,在尾部焊接上4个稳定翼,填上爆炸装置和导向仪就可以了。(如图)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哈马斯哈桑火箭弹。

    这种火箭弹技术含量低到令人发指,哈马斯更是到处开课,力争做到“人人会造”。

    实际上,所谓哈桑火箭弹,放在朱富贵如今这个时代也不是什么新装备了。

    早在1844年,英国人就已经发明了康格里夫火箭弹,其原理与哈桑火箭弹是一模一样,别无二致的。

    伪清咸丰十年八月初四,通州张家湾,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就曾经在康格里夫火箭弹的火海中惊慌失措,大败亏输。

    在广州、舟山、南京,大沽,到处都有这些火箭弹的使用记录。

    不过总得来说,因为工艺可靠性和成本的问题,在如今这个时代,火箭弹这样需要大量优质钢材的消耗品肯定是不如火炮受欢迎的。

    但朱富贵可没有这样的顾虑。

    他以沙特土豪朱·萨勒曼的身份,问了问莱阳钢铁厂,优质“自来水管”的售价。

    接着便打开了新天地。

    【莱阳无缝钢管厂家610*25厚壁无缝钢管Q345B无缝钢管厂盛典钢管】,批发价5780元……一吨……(如图)

    随便拿出一个小目标,那便是吨,填上炸药,那便是2万万公斤的火箭弹。

    一想到这些铁疙瘩要在能歌善舞的老伙计们的头上爆炸,朱富贵陛下都伤心地三天没吃饭。

    尽吃扇贝和大鲍鱼了。

    总而言之,大明爸爸的全方位包养之下,左宗棠的“缓进时间”将大大缩短。

    ·

    除了支援左宗棠之外,朱富贵在离开天津前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做。

    那便是提前救灾。

    大清朝国之将亡,也确实是天灾人祸频发。

    之前印尼那个鸟不拉屎的火山爆发朱富贵确实没有办法提前预知。

    不过发生在华夏故土的灾害,因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史料记载习惯,朱富贵还是非常清楚的。

    在德武六年的七月下旬,淮海地区雨季的后半段,将会有一次二十年一遇的灾情。

    虽说二十年一遇这种字眼放在后世,好像都不够资格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恨不得千年一遇,才是新闻标题的常态。

    但对于如今生活在黄淮地区的上亿百姓来说,二十年一遇的灾害也绝对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大事。

    黄河这条母亲河真是令人一言难尽。

    这个老妈绝对是更年期暴躁流派,绝不是什么慈母。

    伪清咸丰五年,西元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离开淮河水系,回到北方流入渤海。

    这也是后世黄河的固定水道了,但其中也经历了光头炸花园口的事件,直到解放后经过不断努力,水道才算稳定。

    可如今,黄河改道才13年,恐怖的记忆尚在人心。

    而且黄河像个渣女般离开淮河,也留下了海量的泥沙和抬高消失的河床。

    淮海这个名词便是这时候诞生的。

    淮海淮海,之所以叫淮海,便是每年到了六七月,淮河下游真的会变成汪洋大海。

    而今年这场洪水将会来的更猛烈一些。

    具体的损失已经难以估计,朱富贵只知道在相关文献上写着“受灾人口都多达数千万,死者‘遍地尸漂’,并有‘整县全没,独活五人’的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