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双枪可汗兰博朱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2合1章节,来不及分了。
…………
关于十九世纪的大明史,后世人最爱称道的两件事情,一是富贵大帝之勇,二是Dr.邢之智。
世人感慨,在同一时间,大明有如此卧龙凤雏齐聚,何愁不能振兴中华呢?
……
距离朱富贵发表《明皇告万国书》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国际政坛上,名为“通电全球”的技艺令各国政要第一次反应过来,电报这东西还能这么用!
朱富贵近来密集地通电全球,指控林肯政府对他这位热爱和平的和平使者、纯情小白鸽,进行了无耻的诱骗,企图秘密逮捕和迫害。
野蛮、背信弃义、道德沦丧的林肯,亲自组织武装伏击、偷袭手无寸铁的大明使团,触及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底线。
大明皇帝朱富贵在危急时刻,不得不奋起反抗,开启无双模式反杀包括林肯匪首在内的两百多人,血战白宫,并成功逃回大明。
而联邦政府方面则断然否认了大明的说法。
不过面对国际社会希望林肯亲自出面澄清事实的合理要求,他们却支支吾吾。
对于那些清清楚楚的照片,更是不知如何解释。
直到后面实在瞒不下去了,白宫发言人才表示,关于林肯死亡的消息,完全是飞科纽斯。
林肯总统遇刺受伤,目前正在纽约波特医馆进行治疗。
这一下,国际社会,甚至是联邦政府的民众也炸开了锅。
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大明那边刚说血战白宫,你这边总统就重伤不能见人了?
事实站在谁那一边,已经非常清楚。
白宫方面眼见自己发表的通告连自己都不相信,只好改变说法,声称是大明皇帝假借谈判之名,偷袭了林肯总统,导致其前额叶重伤。
对于这种说法,都不用朱富贵出来辟谣,普罗大众和其他各国政要都没有办法相信。
照片上林肯和兰博朱可是正面交锋了!
有哪个一国元首,会带着几个侍卫,横穿四千公里,去偷袭重兵保护的另外一个国家的元首?御驾亲征也不是这么玩的!这是作死啊!
这摆明了就是林肯围捕大明皇帝的时候,掉以轻心,大意之下被击伤或者击毙了嘛!
这才合情合理。
这不比骑士小说更燃?
一时之间,朱富贵的形象就好像后世的切·格瓦拉的头像一样,在民间成为了自由勇敢的代表。
你可以讨厌、鄙视黄种人,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兰博朱的五体投地。
就好像所有种族主义者,谈及铁木真的时候,会说他残暴,说他摧毁文明,但没有人否认他的强大。
一时之间,“双枪可汗”的威名响彻环宇。
……
朱富贵在国际上怒刷一波知名度,文化值暴涨3700万。
不过在中华这片没有电报也没有报纸的大地上,这一则消息却姗姗来迟。
过去的大半年中,对于满清上上下下的官僚大员们来说,风云诡谲的朝堂局势,已经到了令人战战兢兢的地步了。
首先是正月上元刚过,先皇六弟,恭亲王奕?忽然以宗人府宗正的身份发难。
鬼子六指控西宫皇太后通洋,这样一副让人颇感违和的景象出现了。
但根据坊间流言,此事关键并不在通洋。
宗人府查办西宫皇太后的可不仅仅是通洋之案,而其实是嫪毐之案。
大清的皇太后,与洋人有私通的嫌疑,而且证据确凿!
鬼子六手中有来自北美的一手证据,搬倒慈禧似乎板上钉钉,十拿九稳。
可谁知,这鬼子六和历史上一样,小聪明不断,大智慧却十分缺乏。
历史上,同治4年,也就是今年,恭亲王奕?和慈禧就展开了第一次激烈交锋,最后的结果就是他被慈禧废除了议政王名号,保留了军机大臣等职务。
而这一次,奕?掌握了先手,却依然没有毕其功于一役。
宫变之事,证据只是其次,最讲究一个“快”字。
当年慈禧诛杀肃顺等人,哪有什么三堂会审,堂堂顾命大臣,不是拉到菜市口,说杀也就杀了?
可奕?却瞻前怕后,姑息声望,不敢快刀斩乱麻。
最终迟则生变。
2月中旬,剿捻统帅,蒙古骑兵最后的辉煌,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
山东震动,北直隶震动,京师震动!
南京和湖州残余的太平天国势力,虽然难啃,但也没有多少威胁了,可这山东捻军可是有可能要了命的!
僧格林沁一死,满清在北方还有能打仗的人吗?
当然没有了。
因此清廷能倚靠的,显然只有江南的汉族武装。
而曾国藩的湘军需要继续在江苏围攻江宁府的洪秀全、李秀成,左宗棠的楚军需要继续在浙江围剿湖州府的黄文金、李世贤。
因此最理想的人选就是李鸿章和他的淮军了。
原本奕?认为,以自己和李鸿章的私交,封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帅淮军北上督师剿捻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毕竟朝廷上下都很清楚除了死鬼肃顺之外,就数奕?和汉族大臣关系最为密切了。
可谁知,朝廷几乎是十三道金牌催李鸿章上任。
可他就是今天头疼,明天脑热,要不就是军中缺饷,差不动兄弟。
要不……
六爷您先把拖欠给淮军的开拔银子补上?
听到这样的消息,奕?几乎是一口老血喷在地上,恨不得再跑去上海把李鸿章这个狗奴才揍一顿。
开拔银子?
朝廷有银子还需要你们这帮汉臣搞团练干什么?
团练这东西不就是为了省钱吗?
你看看人家湘军,断饷都快18个月了,人家有一句怨言吗?
你看看人家曾国藩,曾宫保,人家是啥觉悟?是啥站位?
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用圣人的微言大义感化你手下那些丘八吗?
在心中将李鸿章祖宗十八代咒骂一遍,但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人家老李的脸皮可不是岳武穆能比的,六王爷的面子也不好使。
奕?无奈只能想办法调曾国藩派兵北上剿捻。
然而就在此时,让奕?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慈禧以小皇帝的名义绕开了他这个议政王直接快马加急调令湘军。
曾国藩留下胞弟曾国荃、心腹猛将彭玉麟等人继续围困天京城。
自己则亲帅湘军精锐2万余人,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经扬州、清江浦、徐州,抵周家口督师剿捻,
曾国藩定下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的方略,一下子稳定住了淮河以北的局势。
至此,想要掌控大权的慈禧,厌恶奕?、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清流”大臣,以及一心想要辅佐幼主,保全名教,立地成圣的曾国藩,三方终于合流。
这时候,奕?手中自然只剩下最后一张牌,那就是慈禧与洋嫪毐私通之事。
按理来说,这是一张可以绝地反杀的牌。
因为自古以来,寡妇门前是非多,慈禧如果一直居住在深宫倒也罢了。
可她偏偏喜欢外出游园,还有过木兰秋狩,被洋人撵着留宿荒野的经历。
这样,事情就说不清了。
到底也是掌控晚清四十年的狠人,叶赫那拉慈禧并没有选择去辩解,反而反其道而行之。
以雷霆手段控制住奕?之后,慈禧与宗人府宗老与各旗旗主等满人大员开了一次密会。
密会的详细内容无从得知。
但坊间流言传说有几个关键词:大玉儿和洪承畴、汉臣坐大、以洋制汉……
总而言之,慈禧非但没有否认莫须有之事,反而将其作为了自己的政治资本。
毕竟满人入关两百多载,孝庄功不可没,她大玉儿做的,我杏贞做不得?
这一切……
都是为了我大清啊!
……
苏州,天库前巷,一处簇新的宅子里。
上午八九点,阳光洒在屋檐上,春日江南的空气都透着温润。
北京城中的腥风血雨似乎与这里毫无关系。
今日,这座新宅内堂上挂上了“李府”的匾额。
李府!
看着就喜庆!
李鸿章抚着胡须非常满意。
与一般的电视剧中不同,明清时可不是谁家都能称府的。
具体来说,这大清朝非是王公贝勒,不可称府。
但如今这形势……
在家里头藏龙袍自娱自乐玩cosplay老李还没有这个胆子,但挂个李府的匾额,他可太敢了。
请来了戏班子咿咿呀呀唱了几段老家的黄梅调,这新宅入住的仪式就算成了。
就在这时候,周玉山忽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抬头见恩主正在李府匾额下抚须微笑,先是愣了愣,接着连忙道:“明公,出大事啦!出天大的事啦!”
“我同意!”
李鸿章忽然有失体统地大叫一声。
“啊?明公,您同意啥?”周玉山一头雾水。
“哦……是玉山啊……”
其实老李刚才盯着李府的牌匾,脑海中已经在想未来陈桥兵变,下属劝进他李大帅黄袍加身了。
而劝进的第一号狗腿,正是眼前的周馥周玉山了。
不过这种事他当然不会多说。
李鸿章将刚才激动之下捻断的几根胡须不动声色地丢掉,然后问道,“有什么事吗?怎么如此惊慌?”
“明公,大事,天大的事!”
这件事确实太大了,以至于周玉山说话都结巴了,“明公,我们入内详谈!”
见自己这位素来沉稳的幕僚居然如此郑重,李鸿章也严肃了起来。
两人走进书斋,将门合上,周玉山才从袖子取出几张皱巴巴的报纸。
这些报纸不是别的,正是以英文外宣的《大明时报(海外版)》。
李鸿章第一眼,便见到了那洋文报纸的日期。
毕竟他也只看得懂日期。
“嚯,二月份的洋报吗?玉山,你这消息可不灵通啊!”
李鸿章脸上露出微笑。
作为江苏巡抚兼五口通商大臣,老李自认为还是很潮很摩登的。
早在出访“花旗国”之前,他就知道洋人有一种比邸报方便得多的东西,叫做报纸。
去年在上海操练淮军,组建江南机器厂的时候,李鸿章可是雷打不动都要让人去租界上买来洋人的报纸,请邢道台这位通洋大才帮忙口译朗读的。
还真别说,这些个洋人啊,虽然模样古怪,但其实内心和咱中国人是差不多的。
这些报纸上写的,不是英国女皇帝又养了几个面首啦,就是罗刹国王爷强抢民女了,又或者是又有哪个洋和尚忍不住寂寞,偷腥了哪个洋尼姑。
总之啊,这些报纸都格外的接地气。
接地气归接地气,一开始当笑话听听倒也有趣,听多了也乏味腻歪。
所以到了后来,李鸿章也就很少让邢九六去买洋人的报纸来读了。
这段时间,将淮军幕府从上海搬来苏州,李鸿章就更是没有读过洋人的报纸了。
“玉山,邢道台不在苏州,你拿这份洋报与我是作甚呢?”李鸿章问道。
“明公,你仔细看!”
周玉山指着用洋铅笔在报纸印刷字迹下方写下的翻译道,“这是杏荪请人翻译的!”
“杏荪?”
李鸿章一边掏出金丝眼镜,一边回忆道,“哦,是留园主人家那个小子吧?”
所谓“留园主人”,就是原湖北布政使,常州人盛康。
自从李鸿章攻克苏州后,盛康就在苏州买下了寒碧庄,改建后便是大名鼎鼎的留园,他自称“留园主人”。
除了留园,盛康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儿子,便是未来北洋的钱袋子盛宣怀,字杏荪。
赚钱这个事,其实是有家学渊源的。
盛康最早当的是江南大营粮台,之后在湖北当布政使的时候,也是胡林翼的钱袋子。
李鸿章如今以胡林翼弟子自居,而与曾国藩逐渐划清界限,因此与盛康的关系非常好。
今年刚刚21岁的盛宣怀,如今正在一边准备考学,一边在李鸿章的幕府中做事,盛家的生意,也正在慢慢变成他李某人的钱袋子。
当然,他李某人也护着盛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比如向花旗国卖泥腿子的事情,其实就是盛宣怀他们家在做。
作为裕饷达人,盛家手里自然也有一些会说洋文的人。
当然,在李鸿章和周玉山眼中,他们这些不过是粗通洋文,不懂洋政的俗人,和通洋大才邢九六是不能比的。
盛宣怀初入李鸿章的幕府,倒也没有和红人邢九六争宠的意思,甚至在他看来,自己向邢大人要学的还有很多。
不过这一次,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从生意伙伴那里得到了一份两个月前的报纸,可把他吓坏了。
于是连忙报告给了周玉山。
“什么?朱明复辟了?”
“朱明强迫洋人割让了城池,还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双眼一瞪,眼镜掉在地上,碎了一地。
……
2合1章节,来不及分了。
…………
关于十九世纪的大明史,后世人最爱称道的两件事情,一是富贵大帝之勇,二是Dr.邢之智。
世人感慨,在同一时间,大明有如此卧龙凤雏齐聚,何愁不能振兴中华呢?
……
距离朱富贵发表《明皇告万国书》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国际政坛上,名为“通电全球”的技艺令各国政要第一次反应过来,电报这东西还能这么用!
朱富贵近来密集地通电全球,指控林肯政府对他这位热爱和平的和平使者、纯情小白鸽,进行了无耻的诱骗,企图秘密逮捕和迫害。
野蛮、背信弃义、道德沦丧的林肯,亲自组织武装伏击、偷袭手无寸铁的大明使团,触及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底线。
大明皇帝朱富贵在危急时刻,不得不奋起反抗,开启无双模式反杀包括林肯匪首在内的两百多人,血战白宫,并成功逃回大明。
而联邦政府方面则断然否认了大明的说法。
不过面对国际社会希望林肯亲自出面澄清事实的合理要求,他们却支支吾吾。
对于那些清清楚楚的照片,更是不知如何解释。
直到后面实在瞒不下去了,白宫发言人才表示,关于林肯死亡的消息,完全是飞科纽斯。
林肯总统遇刺受伤,目前正在纽约波特医馆进行治疗。
这一下,国际社会,甚至是联邦政府的民众也炸开了锅。
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大明那边刚说血战白宫,你这边总统就重伤不能见人了?
事实站在谁那一边,已经非常清楚。
白宫方面眼见自己发表的通告连自己都不相信,只好改变说法,声称是大明皇帝假借谈判之名,偷袭了林肯总统,导致其前额叶重伤。
对于这种说法,都不用朱富贵出来辟谣,普罗大众和其他各国政要都没有办法相信。
照片上林肯和兰博朱可是正面交锋了!
有哪个一国元首,会带着几个侍卫,横穿四千公里,去偷袭重兵保护的另外一个国家的元首?御驾亲征也不是这么玩的!这是作死啊!
这摆明了就是林肯围捕大明皇帝的时候,掉以轻心,大意之下被击伤或者击毙了嘛!
这才合情合理。
这不比骑士小说更燃?
一时之间,朱富贵的形象就好像后世的切·格瓦拉的头像一样,在民间成为了自由勇敢的代表。
你可以讨厌、鄙视黄种人,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兰博朱的五体投地。
就好像所有种族主义者,谈及铁木真的时候,会说他残暴,说他摧毁文明,但没有人否认他的强大。
一时之间,“双枪可汗”的威名响彻环宇。
……
朱富贵在国际上怒刷一波知名度,文化值暴涨3700万。
不过在中华这片没有电报也没有报纸的大地上,这一则消息却姗姗来迟。
过去的大半年中,对于满清上上下下的官僚大员们来说,风云诡谲的朝堂局势,已经到了令人战战兢兢的地步了。
首先是正月上元刚过,先皇六弟,恭亲王奕?忽然以宗人府宗正的身份发难。
鬼子六指控西宫皇太后通洋,这样一副让人颇感违和的景象出现了。
但根据坊间流言,此事关键并不在通洋。
宗人府查办西宫皇太后的可不仅仅是通洋之案,而其实是嫪毐之案。
大清的皇太后,与洋人有私通的嫌疑,而且证据确凿!
鬼子六手中有来自北美的一手证据,搬倒慈禧似乎板上钉钉,十拿九稳。
可谁知,这鬼子六和历史上一样,小聪明不断,大智慧却十分缺乏。
历史上,同治4年,也就是今年,恭亲王奕?和慈禧就展开了第一次激烈交锋,最后的结果就是他被慈禧废除了议政王名号,保留了军机大臣等职务。
而这一次,奕?掌握了先手,却依然没有毕其功于一役。
宫变之事,证据只是其次,最讲究一个“快”字。
当年慈禧诛杀肃顺等人,哪有什么三堂会审,堂堂顾命大臣,不是拉到菜市口,说杀也就杀了?
可奕?却瞻前怕后,姑息声望,不敢快刀斩乱麻。
最终迟则生变。
2月中旬,剿捻统帅,蒙古骑兵最后的辉煌,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
山东震动,北直隶震动,京师震动!
南京和湖州残余的太平天国势力,虽然难啃,但也没有多少威胁了,可这山东捻军可是有可能要了命的!
僧格林沁一死,满清在北方还有能打仗的人吗?
当然没有了。
因此清廷能倚靠的,显然只有江南的汉族武装。
而曾国藩的湘军需要继续在江苏围攻江宁府的洪秀全、李秀成,左宗棠的楚军需要继续在浙江围剿湖州府的黄文金、李世贤。
因此最理想的人选就是李鸿章和他的淮军了。
原本奕?认为,以自己和李鸿章的私交,封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帅淮军北上督师剿捻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毕竟朝廷上下都很清楚除了死鬼肃顺之外,就数奕?和汉族大臣关系最为密切了。
可谁知,朝廷几乎是十三道金牌催李鸿章上任。
可他就是今天头疼,明天脑热,要不就是军中缺饷,差不动兄弟。
要不……
六爷您先把拖欠给淮军的开拔银子补上?
听到这样的消息,奕?几乎是一口老血喷在地上,恨不得再跑去上海把李鸿章这个狗奴才揍一顿。
开拔银子?
朝廷有银子还需要你们这帮汉臣搞团练干什么?
团练这东西不就是为了省钱吗?
你看看人家湘军,断饷都快18个月了,人家有一句怨言吗?
你看看人家曾国藩,曾宫保,人家是啥觉悟?是啥站位?
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用圣人的微言大义感化你手下那些丘八吗?
在心中将李鸿章祖宗十八代咒骂一遍,但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人家老李的脸皮可不是岳武穆能比的,六王爷的面子也不好使。
奕?无奈只能想办法调曾国藩派兵北上剿捻。
然而就在此时,让奕?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慈禧以小皇帝的名义绕开了他这个议政王直接快马加急调令湘军。
曾国藩留下胞弟曾国荃、心腹猛将彭玉麟等人继续围困天京城。
自己则亲帅湘军精锐2万余人,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经扬州、清江浦、徐州,抵周家口督师剿捻,
曾国藩定下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的方略,一下子稳定住了淮河以北的局势。
至此,想要掌控大权的慈禧,厌恶奕?、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清流”大臣,以及一心想要辅佐幼主,保全名教,立地成圣的曾国藩,三方终于合流。
这时候,奕?手中自然只剩下最后一张牌,那就是慈禧与洋嫪毐私通之事。
按理来说,这是一张可以绝地反杀的牌。
因为自古以来,寡妇门前是非多,慈禧如果一直居住在深宫倒也罢了。
可她偏偏喜欢外出游园,还有过木兰秋狩,被洋人撵着留宿荒野的经历。
这样,事情就说不清了。
到底也是掌控晚清四十年的狠人,叶赫那拉慈禧并没有选择去辩解,反而反其道而行之。
以雷霆手段控制住奕?之后,慈禧与宗人府宗老与各旗旗主等满人大员开了一次密会。
密会的详细内容无从得知。
但坊间流言传说有几个关键词:大玉儿和洪承畴、汉臣坐大、以洋制汉……
总而言之,慈禧非但没有否认莫须有之事,反而将其作为了自己的政治资本。
毕竟满人入关两百多载,孝庄功不可没,她大玉儿做的,我杏贞做不得?
这一切……
都是为了我大清啊!
……
苏州,天库前巷,一处簇新的宅子里。
上午八九点,阳光洒在屋檐上,春日江南的空气都透着温润。
北京城中的腥风血雨似乎与这里毫无关系。
今日,这座新宅内堂上挂上了“李府”的匾额。
李府!
看着就喜庆!
李鸿章抚着胡须非常满意。
与一般的电视剧中不同,明清时可不是谁家都能称府的。
具体来说,这大清朝非是王公贝勒,不可称府。
但如今这形势……
在家里头藏龙袍自娱自乐玩cosplay老李还没有这个胆子,但挂个李府的匾额,他可太敢了。
请来了戏班子咿咿呀呀唱了几段老家的黄梅调,这新宅入住的仪式就算成了。
就在这时候,周玉山忽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抬头见恩主正在李府匾额下抚须微笑,先是愣了愣,接着连忙道:“明公,出大事啦!出天大的事啦!”
“我同意!”
李鸿章忽然有失体统地大叫一声。
“啊?明公,您同意啥?”周玉山一头雾水。
“哦……是玉山啊……”
其实老李刚才盯着李府的牌匾,脑海中已经在想未来陈桥兵变,下属劝进他李大帅黄袍加身了。
而劝进的第一号狗腿,正是眼前的周馥周玉山了。
不过这种事他当然不会多说。
李鸿章将刚才激动之下捻断的几根胡须不动声色地丢掉,然后问道,“有什么事吗?怎么如此惊慌?”
“明公,大事,天大的事!”
这件事确实太大了,以至于周玉山说话都结巴了,“明公,我们入内详谈!”
见自己这位素来沉稳的幕僚居然如此郑重,李鸿章也严肃了起来。
两人走进书斋,将门合上,周玉山才从袖子取出几张皱巴巴的报纸。
这些报纸不是别的,正是以英文外宣的《大明时报(海外版)》。
李鸿章第一眼,便见到了那洋文报纸的日期。
毕竟他也只看得懂日期。
“嚯,二月份的洋报吗?玉山,你这消息可不灵通啊!”
李鸿章脸上露出微笑。
作为江苏巡抚兼五口通商大臣,老李自认为还是很潮很摩登的。
早在出访“花旗国”之前,他就知道洋人有一种比邸报方便得多的东西,叫做报纸。
去年在上海操练淮军,组建江南机器厂的时候,李鸿章可是雷打不动都要让人去租界上买来洋人的报纸,请邢道台这位通洋大才帮忙口译朗读的。
还真别说,这些个洋人啊,虽然模样古怪,但其实内心和咱中国人是差不多的。
这些报纸上写的,不是英国女皇帝又养了几个面首啦,就是罗刹国王爷强抢民女了,又或者是又有哪个洋和尚忍不住寂寞,偷腥了哪个洋尼姑。
总之啊,这些报纸都格外的接地气。
接地气归接地气,一开始当笑话听听倒也有趣,听多了也乏味腻歪。
所以到了后来,李鸿章也就很少让邢九六去买洋人的报纸来读了。
这段时间,将淮军幕府从上海搬来苏州,李鸿章就更是没有读过洋人的报纸了。
“玉山,邢道台不在苏州,你拿这份洋报与我是作甚呢?”李鸿章问道。
“明公,你仔细看!”
周玉山指着用洋铅笔在报纸印刷字迹下方写下的翻译道,“这是杏荪请人翻译的!”
“杏荪?”
李鸿章一边掏出金丝眼镜,一边回忆道,“哦,是留园主人家那个小子吧?”
所谓“留园主人”,就是原湖北布政使,常州人盛康。
自从李鸿章攻克苏州后,盛康就在苏州买下了寒碧庄,改建后便是大名鼎鼎的留园,他自称“留园主人”。
除了留园,盛康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儿子,便是未来北洋的钱袋子盛宣怀,字杏荪。
赚钱这个事,其实是有家学渊源的。
盛康最早当的是江南大营粮台,之后在湖北当布政使的时候,也是胡林翼的钱袋子。
李鸿章如今以胡林翼弟子自居,而与曾国藩逐渐划清界限,因此与盛康的关系非常好。
今年刚刚21岁的盛宣怀,如今正在一边准备考学,一边在李鸿章的幕府中做事,盛家的生意,也正在慢慢变成他李某人的钱袋子。
当然,他李某人也护着盛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比如向花旗国卖泥腿子的事情,其实就是盛宣怀他们家在做。
作为裕饷达人,盛家手里自然也有一些会说洋文的人。
当然,在李鸿章和周玉山眼中,他们这些不过是粗通洋文,不懂洋政的俗人,和通洋大才邢九六是不能比的。
盛宣怀初入李鸿章的幕府,倒也没有和红人邢九六争宠的意思,甚至在他看来,自己向邢大人要学的还有很多。
不过这一次,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从生意伙伴那里得到了一份两个月前的报纸,可把他吓坏了。
于是连忙报告给了周玉山。
“什么?朱明复辟了?”
“朱明强迫洋人割让了城池,还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双眼一瞪,眼镜掉在地上,碎了一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