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难以判断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想到这,楚琛暗自摇了摇头,男子这个模样,就是外行人兴冲冲的跑来投资、收藏古玩,最终却撞的满头包的典型例子。这种人你要说可怜吧,造成这样的结果又是咎由自取,所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楚琛可没时间和男子就这么耗着,于是就提醒还呆愣着的男子,说自己要鉴定另外一件东西了。
男子挠了挠自己的额头,张了张嘴准备说什么,不过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随后苦笑道:“楚老师,那您看看这幅书法作品吧,是石涛写的。”
“石涛?”
楚琛闻言马上正了正神色,石涛可是明末清初时期,书画双绝的名僧,先不说其它,其在书画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拍卖会上,石涛的作品也一直受到广大藏家的追捧,成交价也屡创新高。
当然,在拍卖会上,成交价高的主要是石涛的画作,但这并不是说,石涛的书法作品就不珍贵,就说96年的时候,他的一幅扇面作品,就拍出过五万多的价格,这可不是一般书法家能够享受到的待遇。
看到楚琛郑重的神色,男子也高兴了起来,不过想到自己的东西时,他又有些忐忑,说道:“就是一把折扇的扇面,也不知道能值多少钱。”
“好的扇面价值当然也不菲,不过到底怎么样还需要要看过之后才知道。”
楚琛边戴上手套,边回了一句,心里却觉得有些奇怪。难道这幅作品和佛像的来源不一样?还是说,这人买的时候。连东西的价值都没考虑过,就直接买下来了?
楚琛摇了摇头。不再多想,小心的把扇面从锦盒里拿出展开之后,就仔细观察起来。
在历代众多书法家中,僧人书法家也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隋唐是我国佛教最发达的时期,也是僧人书法最发达的时期,僧人书法家辈出,据陶九成《书史会要》,单单唐代就有杰出的书僧28人。
与隋唐相比。宋元明清时代真正自创一派的杰出书僧已很罕见,僧界的书法成就也相对暗淡,这多少与宋以后禅宗的败落有关。
这个时期,出家为僧者大多不是出于好佛,而是出于其他的原因,比如避乱求隐、贫穷求食等。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出家动机下,真正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僧人自然会减少。
但是,此一时期书法上较有造诣的僧人还是有那么几位的。其中又以石涛和尚和八大山人为最杰出的两位。
石涛和尚又称苦瓜和尚,其是明靖江王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
石涛的书法于真书、行书中多含隶意,有六朝写经的体势。清健灵秀,颇有雅韵。同时他的书法也和他的绘画一样。富有山野味,这反映了石涛和尚在一生游荡江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山水灵气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正因为如此,石涛的书法,面目多变。大凡聪明之人过目即能化为己有,与天天死临某一帖者不同。此扇面为行书作品,笔法圆厚而又跌宕生姿,学云林而显得灵动活泼,很有个性。
这幅扇面的纸张、铃印等方面看着都对,一开始,楚琛也觉得这幅作品应该是真迹,但随着观察的深入,他却感觉到书法之中的意境有些不对,这让他不由皱起了眉来。
见此情形,那男子有些急了,连忙问道:“楚老师,难道这东西也有问题?”
“说不好!”楚琛慢慢地摇了摇头,不过,他马上抬起头来,看到男子的表情开始变得僵硬,连忙说道:“甘先生,您先别急,我的意思是,我对这幅作品有些疑问,暂时还不能判断这幅作品的真假。”
男子的神色缓和了一些,他有些疑惑的问道:“楚老师,难道您也看不出东西的真伪?”
楚琛笑着说道:“专家不可能是万事通或者万金油,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在古玩这么多领域都面面俱到。”
古玩专家,一般只要在一个领域、一个部门、一类事情上有独到的见解、精到的研究,只要他们在鉴定古玩的时候,能迅速而准确的区分新旧、辨识真假、甄别伪赝就足够了。
至于说,专家是万金油或者万能钥匙,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诸葛亮重生也办不到。
当然,对拥有异能的楚琛而言,想要证实这件东西的真假还是很简单的,但对楚琛来说,如果一遇到困难就使用异能,长此以往肯定会产生依赖。因此,现在他还想再仔细观察观察,等实在判断不出的时候,再想其他办法。
男子知道楚琛的话有道理,但这事总不能这么耗着吧,正当他准备问楚琛怎么处理时,就见吴叔和朱大富一同走了进来。
“小琛,再忙啊。”朱大富笑着和楚琛打了声招呼。
楚琛也顾不得寒暄,打过招呼后,就把事情跟他们说了一遍,二老听说有这种事情,也都提起了兴趣,连忙戴上手套拿出放大镜仔细鉴定起来。
过了好一会,二老才把东西都看了一遍,随后三人就走到一旁商量起来。
吴叔皱着眉头,低声说道:“小琛,你是不是看错了,我觉得这扇面应该没问题啊,笔法方面和石涛的风格也对得上座,我觉得应该是真迹吧。”
朱大富摇了摇头,反对道:“老吴,我和小琛的意见一样,这幅扇面确实有问题,具体来说,我觉得这字,神有些散,气有些弱,而从铃印来看,瞎尊者是他晚年的号,此时他的字已经非常老辣了,如果是真迹这两点完全不应该会出现。”
楚琛也点头道:“我也觉得有一点这方面的问题,我师傅那也有一幅石涛晚年的书法作品,虽然风格不太一样,但字的神和气是变不了的。”
吴叔听他们都这么说,也显得有些迟疑,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主攻的是瓷器,字画虽然也有些涉足,但毕竟不怎么精通,不然他肯定还会据理力争。
“好吧,我对书法并不怎么精通,但这种结果你怎么跟主人说?”
楚琛和朱大富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有些无奈,其实这也是鉴定书画作品常有的事情,如果是和真迹相差比较大,或者特点比较明显,那到还好判断,但神和气这种比较主观的东西,你怎么跟别人说?
难道就说我觉得这幅作品神和气有些问题,所以就判断是赝品?遇到火气比较大的,不啐你一脸才怪。
现在的话,想要弄明白它的真伪,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请几位专家一起会诊。不过这事楚琛虽然办得到,但东西的主人和他非亲非故,他又何必这么费心费力呢?
“小琛,那你准备和他怎么解释?”吴叔问道。
“实话实说,具体怎么处理让他自己决定吧。”楚琛呵呵一笑,准备一会就用异能鉴定一下,也好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当然,结果肯定是不能和大家说的。
二老点了点头,他们虽然也想打破沙锅问到底,但和楚琛的想法一样,为了一个陌生人没必要费那么多的周折。再说古玩之中,这种不能肯定真伪的东西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如果每件东西都要费尽心机搞个明白,那还不得累死。
正当大家准备回转过身时,朱大富开口问道:“对了,你们想过没有,这如果不是真迹,会是谁仿的?”
吴叔呵呵一笑:“我觉得张大千的可能性最大,要知道,他仿的石涛可是连黄宾虹都骗过的。”
前文说过,书画大师张大千除了自己画得好,他在仿古书画这方面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他最初成名,人们吃惊的不是他的画作如何,而是他临摹石涛的作品惟妙惟肖,和真迹几乎一模一样。这种相似表现在神韵、笔法、构图等等,就像是石涛复生。
张大千模仿的石涛让不少收藏家和书画家看走了眼,上当受骗,其中骗过黄宾虹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说是,黄宾虹有一幅石涛的画,张大千想借回去仔细临摹研究,可是黄宾虹拒绝了。张大千心里有些不服气,心想你不肯借给我,我还是可以仿石涛的画。于是就临摹了一幅石涛手卷,放在自己的老师曾熙那里。
众所周知,张大千的老师曾熙与黄宾虹是平辈老友,于是没过多久,黄宾虹去曾熙家,就看到了这幅画,以为是石涛真迹,爱不释手,决定买下,曾熙就让黄宾虹和张大千谈价格。
张大千看到黄宾虹要收藏自己仿的石涛心里很得意,但他没有要钱,而是对黄宾虹说,就用这幅画换上次向你借的石涛吧,黄宾虹立马答应了,就这样,张大千用自己的仿石涛换来了一张真石涛的作品。
就这样一路收藏,张大千收藏了多件石涛书画,他曾对自己的朋友说,“收藏石涛真迹最多时约五百幅”。这其中,张大千以假换真的例子也不知道有多少。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楚琛并不清楚,因为前辈已逝,他也不便妄加猜测,不过如果故事是真的,那多少会影响他对张大千的印象。(未完待续。。)
ps: 总算没失言,另外,感谢书友“不是还好”投的月票!
想到这,楚琛暗自摇了摇头,男子这个模样,就是外行人兴冲冲的跑来投资、收藏古玩,最终却撞的满头包的典型例子。这种人你要说可怜吧,造成这样的结果又是咎由自取,所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楚琛可没时间和男子就这么耗着,于是就提醒还呆愣着的男子,说自己要鉴定另外一件东西了。
男子挠了挠自己的额头,张了张嘴准备说什么,不过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随后苦笑道:“楚老师,那您看看这幅书法作品吧,是石涛写的。”
“石涛?”
楚琛闻言马上正了正神色,石涛可是明末清初时期,书画双绝的名僧,先不说其它,其在书画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拍卖会上,石涛的作品也一直受到广大藏家的追捧,成交价也屡创新高。
当然,在拍卖会上,成交价高的主要是石涛的画作,但这并不是说,石涛的书法作品就不珍贵,就说96年的时候,他的一幅扇面作品,就拍出过五万多的价格,这可不是一般书法家能够享受到的待遇。
看到楚琛郑重的神色,男子也高兴了起来,不过想到自己的东西时,他又有些忐忑,说道:“就是一把折扇的扇面,也不知道能值多少钱。”
“好的扇面价值当然也不菲,不过到底怎么样还需要要看过之后才知道。”
楚琛边戴上手套,边回了一句,心里却觉得有些奇怪。难道这幅作品和佛像的来源不一样?还是说,这人买的时候。连东西的价值都没考虑过,就直接买下来了?
楚琛摇了摇头。不再多想,小心的把扇面从锦盒里拿出展开之后,就仔细观察起来。
在历代众多书法家中,僧人书法家也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隋唐是我国佛教最发达的时期,也是僧人书法最发达的时期,僧人书法家辈出,据陶九成《书史会要》,单单唐代就有杰出的书僧28人。
与隋唐相比。宋元明清时代真正自创一派的杰出书僧已很罕见,僧界的书法成就也相对暗淡,这多少与宋以后禅宗的败落有关。
这个时期,出家为僧者大多不是出于好佛,而是出于其他的原因,比如避乱求隐、贫穷求食等。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出家动机下,真正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僧人自然会减少。
但是,此一时期书法上较有造诣的僧人还是有那么几位的。其中又以石涛和尚和八大山人为最杰出的两位。
石涛和尚又称苦瓜和尚,其是明靖江王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
石涛的书法于真书、行书中多含隶意,有六朝写经的体势。清健灵秀,颇有雅韵。同时他的书法也和他的绘画一样。富有山野味,这反映了石涛和尚在一生游荡江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山水灵气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正因为如此,石涛的书法,面目多变。大凡聪明之人过目即能化为己有,与天天死临某一帖者不同。此扇面为行书作品,笔法圆厚而又跌宕生姿,学云林而显得灵动活泼,很有个性。
这幅扇面的纸张、铃印等方面看着都对,一开始,楚琛也觉得这幅作品应该是真迹,但随着观察的深入,他却感觉到书法之中的意境有些不对,这让他不由皱起了眉来。
见此情形,那男子有些急了,连忙问道:“楚老师,难道这东西也有问题?”
“说不好!”楚琛慢慢地摇了摇头,不过,他马上抬起头来,看到男子的表情开始变得僵硬,连忙说道:“甘先生,您先别急,我的意思是,我对这幅作品有些疑问,暂时还不能判断这幅作品的真假。”
男子的神色缓和了一些,他有些疑惑的问道:“楚老师,难道您也看不出东西的真伪?”
楚琛笑着说道:“专家不可能是万事通或者万金油,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在古玩这么多领域都面面俱到。”
古玩专家,一般只要在一个领域、一个部门、一类事情上有独到的见解、精到的研究,只要他们在鉴定古玩的时候,能迅速而准确的区分新旧、辨识真假、甄别伪赝就足够了。
至于说,专家是万金油或者万能钥匙,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诸葛亮重生也办不到。
当然,对拥有异能的楚琛而言,想要证实这件东西的真假还是很简单的,但对楚琛来说,如果一遇到困难就使用异能,长此以往肯定会产生依赖。因此,现在他还想再仔细观察观察,等实在判断不出的时候,再想其他办法。
男子知道楚琛的话有道理,但这事总不能这么耗着吧,正当他准备问楚琛怎么处理时,就见吴叔和朱大富一同走了进来。
“小琛,再忙啊。”朱大富笑着和楚琛打了声招呼。
楚琛也顾不得寒暄,打过招呼后,就把事情跟他们说了一遍,二老听说有这种事情,也都提起了兴趣,连忙戴上手套拿出放大镜仔细鉴定起来。
过了好一会,二老才把东西都看了一遍,随后三人就走到一旁商量起来。
吴叔皱着眉头,低声说道:“小琛,你是不是看错了,我觉得这扇面应该没问题啊,笔法方面和石涛的风格也对得上座,我觉得应该是真迹吧。”
朱大富摇了摇头,反对道:“老吴,我和小琛的意见一样,这幅扇面确实有问题,具体来说,我觉得这字,神有些散,气有些弱,而从铃印来看,瞎尊者是他晚年的号,此时他的字已经非常老辣了,如果是真迹这两点完全不应该会出现。”
楚琛也点头道:“我也觉得有一点这方面的问题,我师傅那也有一幅石涛晚年的书法作品,虽然风格不太一样,但字的神和气是变不了的。”
吴叔听他们都这么说,也显得有些迟疑,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主攻的是瓷器,字画虽然也有些涉足,但毕竟不怎么精通,不然他肯定还会据理力争。
“好吧,我对书法并不怎么精通,但这种结果你怎么跟主人说?”
楚琛和朱大富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有些无奈,其实这也是鉴定书画作品常有的事情,如果是和真迹相差比较大,或者特点比较明显,那到还好判断,但神和气这种比较主观的东西,你怎么跟别人说?
难道就说我觉得这幅作品神和气有些问题,所以就判断是赝品?遇到火气比较大的,不啐你一脸才怪。
现在的话,想要弄明白它的真伪,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请几位专家一起会诊。不过这事楚琛虽然办得到,但东西的主人和他非亲非故,他又何必这么费心费力呢?
“小琛,那你准备和他怎么解释?”吴叔问道。
“实话实说,具体怎么处理让他自己决定吧。”楚琛呵呵一笑,准备一会就用异能鉴定一下,也好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当然,结果肯定是不能和大家说的。
二老点了点头,他们虽然也想打破沙锅问到底,但和楚琛的想法一样,为了一个陌生人没必要费那么多的周折。再说古玩之中,这种不能肯定真伪的东西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如果每件东西都要费尽心机搞个明白,那还不得累死。
正当大家准备回转过身时,朱大富开口问道:“对了,你们想过没有,这如果不是真迹,会是谁仿的?”
吴叔呵呵一笑:“我觉得张大千的可能性最大,要知道,他仿的石涛可是连黄宾虹都骗过的。”
前文说过,书画大师张大千除了自己画得好,他在仿古书画这方面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他最初成名,人们吃惊的不是他的画作如何,而是他临摹石涛的作品惟妙惟肖,和真迹几乎一模一样。这种相似表现在神韵、笔法、构图等等,就像是石涛复生。
张大千模仿的石涛让不少收藏家和书画家看走了眼,上当受骗,其中骗过黄宾虹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说是,黄宾虹有一幅石涛的画,张大千想借回去仔细临摹研究,可是黄宾虹拒绝了。张大千心里有些不服气,心想你不肯借给我,我还是可以仿石涛的画。于是就临摹了一幅石涛手卷,放在自己的老师曾熙那里。
众所周知,张大千的老师曾熙与黄宾虹是平辈老友,于是没过多久,黄宾虹去曾熙家,就看到了这幅画,以为是石涛真迹,爱不释手,决定买下,曾熙就让黄宾虹和张大千谈价格。
张大千看到黄宾虹要收藏自己仿的石涛心里很得意,但他没有要钱,而是对黄宾虹说,就用这幅画换上次向你借的石涛吧,黄宾虹立马答应了,就这样,张大千用自己的仿石涛换来了一张真石涛的作品。
就这样一路收藏,张大千收藏了多件石涛书画,他曾对自己的朋友说,“收藏石涛真迹最多时约五百幅”。这其中,张大千以假换真的例子也不知道有多少。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楚琛并不清楚,因为前辈已逝,他也不便妄加猜测,不过如果故事是真的,那多少会影响他对张大千的印象。(未完待续。。)
ps: 总算没失言,另外,感谢书友“不是还好”投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