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中文网 > 蜀臣 > 第123章 取长

第123章 取长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安,魏天子曹叡临幸殿宫。

    数十盏青铜油脂灯具,照亮颇为堂皇的厅堂。

    偶尔有灯芯迸出火花,于忽明乍暗间光影摇曳,将在座三人的影子拖拽在宫壁上张牙舞爪,让暮色低垂的宽敞殿内更显阴郁。

    一如,侍中刘晔及中书令二人眼眸中的神采。

    被曹叡急召而来的他们,看罢大将军曹真的上表后,都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沉默。

    并非是他们心中无有所决,而是在思绪着言辞,如何让天子及大将军能放弃这种孤注一掷的念头。

    然也。

    他们并不赞同,曹真的提议。

    破釜沉舟与逆蜀博弈,这种激进的手段,不应该出现在执国者的思绪中。

    毕竟,哪怕是逆蜀得了陇右,无论国力还是财力仍旧无法与魏国抗衡。何必现今便以国之安危去博?

    殊为不智也。

    然,曹真乃顾命大臣及曹魏宗室,又是举国最熟悉西北局势的督帅。

    他既然提出来了作战计划,此生都不曾踏足过西凉的刘晔与孙资二人,没有充足的理由,是无法劝得动天子的。

    且,夺不回陇右,便会导致凉州不稳。

    抑或者说,凉州亦会被逆蜀逐步蚕食,随后被夺走。

    从关中三辅出凉州,关陇道与萧关道若是不成行,仅靠着安定郡的山道绕去武威郡,不管驰援还是粮秣辎重转运,都是事倍功半。

    仅仅靠着如今驻守凉州的三四万兵马,镇压当地豪族及羌胡部落都捉襟见肘,无法指望他们能抵御得住蜀军的发难。

    且凉州本地瘠,粮秣出产不丰,魏国亦无法再度增兵驻守。

    西凉者,地处西方,常寒凉也!

    汉武帝设置凉州刺史部的时候,便依此来命名。

    数百年前便是如此,更莫说今数十年来,西凉各郡的气候一岁寒赛过一岁,春冬季节的白灾频发,让黎庶及牛羊冻毙无数,粮秣亦逐步减产。

    如敦煌太守尹奉,任职数年以来,便一直推行着屯田戍守及护卫商贾走丝路。

    然郡内士卒屯田所得,尚不及商贾关税所得的一半。

    以此可见一斑。

    从文帝便再度开通的丝路贸易,亦是刘晔与孙资不能轻易置喙,声称放弃陇右的缘由之一。

    有财力及物力走丝路逐利者,皆是魏国贵戚及世家豪族耳!

    陇右不复魏国所有,丝路便会断掉。

    本就失地丧兵有损国威,他们若再谏言让官宦豪门的利益受损,恐内部亦难安矣。

    于曹丕时代便开始任职中书令、常伴驾左右的孙资,心思更活泛了些,便率先开口说道,“陛下,臣近日得报,有京兆镐县黎庶数百户,取道子午谷亡奔汉中郡。”

    明明被问计于曹真之策可否,他却答非所问。

    然而,曹叡听罢,面色便兀然一僵。

    他少小便被魏武曹操爱之,常令在左右,且断言曰“我基於尔三世矣”,聪慧自是超乎常人。

    是故,他无需作思绪,便听出了孙资的言外之音。

    曹魏代汉的时间,太短了!

    尚不足十年,天命威信未立,黎庶未附,亦无法抹去四百年刘姓汉室的深入人心。

    哪怕魏武曹操时期,便诛杀了不少汉室死忠;抑或者是文帝曹丕坐镇邺城时,借着魏讽谋反案牵连诛杀数千人,都无法将人心彻底扭转。

    尤其是,安置在京兆的黎庶,多是昔年张鲁投降后,魏武曹操从汉中迁徙归来安置的。

    张鲁割据汉中近三十载,素有仁义爱民之声。

    让此些黎庶早已习惯了宽仁的法度,以及轻松的赋税。

    后迁徙来关中,魏国定下的赋税及徭役皆多于汉中张鲁时。

    今正逢春耕时节爆发陇右大战,关中黎庶皆被征发徭役,他们劳苦之下怨言滋生,又抱着“还归乡闾”的情结,叛逃入逆蜀亦不足为奇。

    而如今中书令孙资,提及此事,便是隐晦的谏言于他。

    关中三辅,已不堪再战负荷!

    哪怕是大魏天子曹叡亲自坐镇长安,都无法遏制黎庶苦战事劳役而亡奔!

    亦是说,曹真提出想兵出武都郡与逆蜀消耗之策,失去了执行的基础。

    关中不稳,安能驱兵而战邪?

    只不过,曹叡与曹真的心思同,亦无法接受坐视着逆蜀占据陇右。

    沉默了少许,他便将含着询问的目光,投在了列坐另一侧的侍中刘晔身上。

    “禀陛下,臣之思,与中书令无异。”

    见状,刘晔亦不敢怠慢,连忙作礼说道,“不过,臣有一思,或可让那逆蜀得了陇右亦疲于奔命,让我大魏他日再夺回之。”

    “哦?”

    闻言,曹叡顿时大喜,双眸灼灼催声发问,“刘卿何思邪?且速言之!”

    “唯!”

    俯首领命,刘晔声音淡淡,“回陛下,臣之思,乃纵容凉州豪右以及羌胡部落的权势耳。”

    呃~~~~

    听罢,曹叡脸色便化作复杂无比。

    亦再度捏须,陷入了沉吟之中。

    因为刘晔的谏言,比曹真的兵出陇右更为大胆:乃是放弃西凉!

    其本意,乃是陇右既然已失去,凉州便陷入的尴尬困境中。徒然耗费粮秣辎重与驻大军,也难以固守。

    既然如此,尚不如兵走偏锋,将凉州各郡县交给凉州的豪右及羌胡部落,让他们为保障自身的利益,成为抵抗逆蜀的屏障。

    而魏国则是可趁此时机,休养生息蓄力,待他们与逆蜀相互损耗、彼此乏力的时候,再出兵夺回陇右及凉州。

    反正,如今魏国对凉州的统御,亦不过尔尔。

    抑或者说,自从汉光武帝刘秀定都雒阳后,西凉便成为频频叛乱的不安之地。

    盖因定都长安,可通西域;定都雒阳,可镇关东!

    自汉武帝开辟凉州以来,长安作为京都,关中三辅常驻军不曾少于十万将士。

    强大的威慑力,让西凉豪右及羌胡部落不敢叛乱。

    且当时的西凉分润着丝路如缕的利益,果腹无忧,民心思安,亦无有多少人作出叛乱之举。

    但王莽篡汉,以至天下鼎沸。

    陇右被隗嚣割据,便催生了无数后者生出效仿之心。

    自隗嚣被灭后,西北断断续续的羌乱竟连绵一百多年,成为拖垮大汉财政的无底洞。

    如汉桓帝时期,在关东一带便有《小麦谣》传颂甚广。

    歌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大致意思,乃是因凉州诸羌俱反,南入蜀、汉,东抄沙三辅,延及并、冀,大为民害。

    朝廷平叛而征调男丁,因指挥无能而兵败,又因兵败再需戍边御敌而征兵,使得劳力溃乏,田园荒芜。小民苦之,却也不敢出声申述。

    而至灵帝时期,西北羌乱达到最高峰。

    由北宫伯玉及李文侯率先举起叛旗,先后裹挟韩遂、边章、王国以及马腾等人,让凉州不复汉朝所有。

    后董卓乱汉,献帝东奔,以至形成了关陇之地皆被十余部叛军瓜分殆尽。

    再后,渭水之战,曹魏夺回关中之地。

    但对凉州及陇右之地,亦未形成有效的统治。

    如凉州牧韦端被征调入朝任职太仆后,魏武曹操任命的凉州刺史,乃是韦端之子韦康!

    待到马超袭陇,围攻韦康于冀县长达八个月,坐镇关中的夏侯渊都按兵不动,一直等韦康被杀后才出兵。

    之后,夏侯渊虎步关右,扫平凉州各部割据,才让魏国开始实现了对凉州的统治。

    只不过,逆蜀夺了汉中郡后,魏国在凉州的根基便不稳。

    常有豪右及羌胡部落起兵反叛。

    换而言之,关中无有大军驻守的威胁,凉州各部的割据之心便不会消逝。

    而刘晔的谏言,便根据于此。

    逆蜀夺了陇右后,为了建立骑兵以及维护陇右的安稳,便必然会觊觎河西走廊。

    亦必会与凉州各部暴发利益冲突。

    此些人,不愿意臣服于魏国,也是不会屈尊与逆蜀的!

    不得不说,刘晔此策十分狠辣。

    至少,要比曹真所谋,更符合如今魏国的局势。

    然,于曹叡的角度出发,此策凶险的程度,不亚于曹真之谋。

    因为陇右之战已然是大败,若是再度放弃了凉州,代汉时日尚短的大魏,无论威信还是人心,都会迎来不可承受之重。

    毕竟,今天下未平。

    西有巴蜀及羌胡、南有孙吴、北有鲜卑,皆虎视眈眈,孰可损大魏之威也!

    尤其是,先前在雒阳时,曹叡还听闻了些许不顺耳之言。

    逆蜀有儒者名为谯周,肆意宣大魏暴戾苛政,蛊惑人心!

    孙吴得闻后,亦有样学样的大作流言,传于荆州及淮南之地,让黎庶隐隐有离心之象。

    曹叡无需作思绪,便可预料到,若是他依侍中刘晔谏言放弃了凉州,逆蜀必然会遣细作入关中三辅,蛊惑那些从汉中郡及巴地迁徙而来的黎庶。

    让关中三辅的人心动荡不安。

    与其如此,他更加倾向于曹真的倾国力一战。

    非是刘晔所谋不好,乃不敢用耳!

    “诸卿之意,朕知矣。”

    思有所决的曹叡,轻轻颔首,出声道,“朕今方寸已乱,暂无所决。卿等且归,待朕有所决后,再寻卿议之。”

    “唯!晔告退。”

    “唯!资告退。”

    闻言,刘晔与孙资立即起身拜别而去。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曹叡目视他们离去后,便遣人将城门校尉杨阜召来。

    嗯,因杨阜乃天水冀县人,熟谙陇右之事,且被赞为“有公辅之节”,此番亦在随驾长安者之列。

    少时,杨阜至。

    一番见礼入座,曹叡将曹真的上表让其过目后,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发问,“杨卿久在陇右,以为大将军此策可行否?”

    “回陛下,臣斗胆言之,此策不可行。”

    性情刚直,常有犯颜直谏之举的杨阜,闻问便作肃容,出声反驳之,“大将军虽一心为国,然此策若稍有偏差,必然将我大魏陷入不复之地。臣窃以为,诚不可取也!”

    呃.........

    曹叡再度哑然。

    于他心中,本觉得身为天水人的杨阜,于情于理都会声援曹真之谋,兵出武都郡夺回陇右。

    哪料到,他竟会断然否决之?

    莫非,大将军之谋,委实不可取乎?

    连续有三位重臣皆持有否定的态度,让曹叡心中隐隐有些动摇。

    略作沉吟,便出声发问,“杨卿可细言之。”

    “唯。”

    于席上行了一礼,杨阜恭声言道,“禀陛下,臣此断所依者,有三。”

    “其一,乃是孙子有云‘主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致战’。陇右被逆蜀所占据,我大魏关中及凉州必然震动。今之所急,乃抚慰黎庶百姓及将士军心耳!安可再度大军而出,令居心叵测者有可趁之机?”

    “其次,北鲜卑贼酋轲比能,秋冬时节必然寇我大魏边郡,是故冀州之兵不可动也。且逆蜀与贼孙吴已然共盟。今逆蜀出兵陇右,孙吴亦必然筹谋着兵出北来。若是从大将军之意,调动荆州及淮南之兵与逆蜀相攻,恐难御贼孙吴矣。陛下,贼孙吴的国力,比逆蜀更强盛也!”

    “再次,乃防患于未然。若是依大将军之谋,举我大魏各州郡之兵而战,国无富余之兵,若有动乱,孰可安之!”

    “此三缘由,皆可令我大魏陷入危境,是故臣以为不可取也!还望陛下明察。”

    “唉~~~~”

    曹叡听罢,阖目而怅然长叹。

    半晌,方再度睁眸,欣慰的嘉许道,“杨卿之言,鞭辟入里,不负‘公辅之节’之赞也!朕,不准大将军之谋罢。”

    对此,杨阜自是连忙起身谦逊。

    不过,曹叡叹罢,又转述了方才侍中刘晔之谋,问道,“杨卿以为,刘卿此策,可乎?”

    “回禀陛下,臣窃以为,此策亦不可行。”

    得闻后,杨阜再度不假思索,出声回道,“盖因西凉豪族及羌胡者,秉性狡诈,反复无常,不可信也!断不可将凉州皆授之。且臣曾得闻,逆蜀丞相诸葛亮,有得人心之称。恐羌胡等被逆蜀所败皆降伏,而转刀刃加于我大魏也。”

    话落,不等曹叡再度发问,他便续谓之,“陛下,臣以为今之计,乃是大将军之谋与刘侍中之策,各取其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