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三年,将归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后,工部尚书人选,为朝臣廷推产生。
中间或许有些小混乱,不过也很快步上正轨,只是,阮大人又开始慢慢的放权。
靖婉看在眼里,不做多言,阮瑞中是个绝对的忠臣,也是能臣,于启元江山而言,他还是功臣,自家夫君因为“私怨”,想要将他压榨到死,着实是狠了点,这把年纪了,的确该安享晚年了,不过,他的儿子都是不争气的,尤其被他继夫人祸害的那些个,他的孙子倒是还有能用的,不过,显然在他退下去之后,就让其孙子爬到三品以上,不现实。
但是,正如骆沛山所言,一个家族真的衰败了,也是命数到了,单凭别人的恩情是维持不住的。
靖婉现在很忙,没有那个精力去考虑那些有的没的。
反正,阮瑞中这件事,怎么都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从御案上起身,靖婉揉揉后颈,活动活动筋骨,再一次的渐渐进入夏日,要说在乐成帝早年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去避暑行宫,她入京这么几年,也就第一年跟着去过,那地方,过着的确比京里舒服,不过,身为皇后,冬日不可能缺碳,夏日不可能缺冰,就算是她有些苦夏,也难受不到哪里去,再说,有时候忙忘了,哪里还顾得了其他。
如今,自家夫君在南齐的国土上,似乎越发的风生水起,深入南齐的腹地。
就算是针对李鸿渊,南齐调派了更多的军队,但是,非但没起到作用,反而一次次的给启元“送菜”,倒是让启元的气势越来越盛,而李鸿渊“战神”之名也逐渐的流传出来,以至于南齐的人听闻他的名头,别说是意图杀死他,自己先怯了三分,此长彼消,到如今,启元已经占领了南齐四分之一的国土。
不管多大的野心,在这样的局势下,南齐的掌权者们,也是扛不住的,万般无奈之下,向启元递交了求和书。
只是,跟铁了心要吞了南齐的活阎王求和,能有几分可能性?求和书在他这里就已经进了火盆,别说是送到启元朝堂上。
当初南齐要对付李鸿渊,用那样的手段,说实话,也是不完全的了解,如何完全的了解,大概就不会使用那种堪称愚蠢的方法了,而南齐的某些人,或许也并没有太将他当成一回事,就算是对他的能力极力的夸大,某些人大概也是不信的,而现在,他们就为曾经的想法付出了代价,不管是南齐正统皇帝,还是那些窥视皇位的野心家。
有人后悔招惹了这样一尊煞神,有人后悔当初怎么就没下全力的弄死他,而是做了那无谓的事情。
而双方的人,都里用这一点,拼命的攻讦指责对方,国难当头了,还不忘打压对方,争权夺利。
南齐国力强盛,甚至超过启元,然而,内部的问题,在这一刻也全面爆发出来。
在求和书递出去,很长时间半点音信也没有,而启元的军队依旧在不停的挺进,终于还是着了急,不得不寻找解困的办法,南齐内部达成了短暂的“万众一心”。
思来想去,果然还是只能求助他国,扰乱启元边境,如此,南齐才能有喘息的机会,然后再狠狠的打回去,不仅要夺回失去的领土,还要将启元狠狠的给剁了。
如此这般,事情倒是又在无形中暗合了李鸿渊前世登基后不久的局面。
然则,现在又有不同之处,那时或许是四面楚歌,现在敢捋虎须者少之又少,没见南齐都被一点一点的蚕食,他们这些国家,其国土最大者,也不过是启元的数分之一,其余者,弹丸之地者甚众,哪敢蚍蜉撼树?恨不能从元启帝眼中消失才好,如何还敢主动侵扰,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做好了某些准备——启元在攻陷南齐之后,如果还想要继续扩张领土的话,他们会主动的将国土奉上。
别说什么懦弱无能,瞧瞧章国吧,最初启元攻打章国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可是天下尽知的。
主动奉上,避免了一场战争,使得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如此,就算是成了亡国之君,日后九泉之下,也不算全无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再说,归入启元,也不是没有好处,像他们这些小国,一般都地小人也不多,地小意味着没有丰富的产物,人少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跟兵力,年年还要纳贡,尤其是处在最底层的小国,朝贡的不仅仅是大国,还有临近的比自己强的国家,每年,便是为那朝贡之物,都要倾全国之力,如此都还未必能让“上国”满意,言道不尽心,一着不慎,就将祸事临头,每每战战兢兢,如果成为启元的一部分,这样的局面就将结束,反而还会得到启元人该得到的好处。
曾经的国主,获封一侯爵,虽手中再无权柄,身在启元京城,或许还好过曾经的日子。
此番种种,不日,靖婉收到边境异动的急报,也就只有与前魏接壤处。
而前魏打出的名号也挺有意思,说什么启元暗害他们,前魏的嫡公主。
说起来,在最初的时候,就防着前魏有变,边境有贺振威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坐镇,麾下悍将亦不在少数。
前魏若是全力南进,获能启元造成莫大的威胁,然而,前魏真有这个魄力,也早就动手了。
须知,前魏北边临近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同样不在少数,这些异族同样悍勇,且早年就与前魏结下大仇,只恨前魏强大,平日里,也多是做些骚扰之事,如果被他们逮到机会,绝对会在前魏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血肉来。
对于这一点,前魏也是知之甚详,所以,与启元打仗,兵力也有限。
再说,李鸿渊早早的布局,现在前魏内乱依旧不休,各方争权夺利,可不想之前的启元一样,有个占着绝对优势的活阎王,前魏是各方为政,实力相当,如此这般,自然是谁都不肯退让半分。
正所谓实力相差悬殊是打不起来的,而相当的时候,造成的结果才会分外的惨重。
早料有此一事,靖婉有条不紊的开始安排各种事宜,而给贺振威他们的粮草等物也早早的就位,随时可战。
当南齐接到前魏已经发兵的消息,然而,李鸿渊半点没有撤兵,甚至连减少兵力的想法都没有,一时间又惊又怒又惧。
计策不通,求和无用,那就只能继续打下去,然而,这个时候,任谁都不能再轻松起来。有那达官贵族,暗暗的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而所谓后路,自不可能是逃亡他国,临近之地,谁能比之得上南齐,他们想要的是富贵荣华,而不是到那荒野之地,果着犹如茹毛饮血的辛苦日子,而李鸿渊一路打下来,“烧杀劫掠”,那些有钱的,尤其是世族豪门,可没一个有好下场,或许还留着一条命,但是,从云端落入泥尘,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什么都没了,有多少人能活下去?
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不久之后,李鸿渊接到消息,南齐有人愿暗中投诚,为启元大军开门引路,只为保住一族荣华富贵。
对于这种卖国求荣之辈,李鸿渊手下只是有人万分的不齿。
然而,李鸿渊对这种人倒是没啥感觉,他有心吞了南齐,但是,若是能早些回去,只是再好不过,别看他现在面上不显,心里边却是另一股戾气滋生,一日不能归便一日不消,时间越长,南齐只怕是更受此戾气所害。说到底,左不过是思妻甚深,说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不能解释的。
有人既然送上来给李鸿渊利用,李鸿渊自然也没有不接纳的道理。
许一场荣华富贵而已,他又不是许不起,只是,得了,你也要能保得住才行。
所以,李鸿渊倒是让人回信允了,但是,这样的情况到底是不值得信任,万一是计,随意相信了,害的可就是自己人了。
不过,世间之人,能让李鸿渊交付信任的寥寥,而想要从他手中得到好处,往往需得让他尝到十倍的利益,能让他先奉上以“诱之”的,大概也就只有靖婉一人而已。
如此这般,再战南齐,经由城池,还未攻城,城门已然打开,城中将领官员鱼贯而出,俯首称臣,愿奉李鸿渊为新主。
不过,李鸿渊根本就没出面,剩下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处理。
当然,也并非每处都是如此,那等忠君爱国之背也不乏少数,算起来,数目也不算少。
在一处要塞,李鸿渊他们也终于遭遇了南齐一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凭借地理优势,启元这边,便是三倍的人手,亦久难攻下,大帐之中,下属将领在述说此人身份,却原来,是南齐难得的将才,只是,为人过于耿直刚正,遭人陷害,虽未丢命,也是被罢黜,居于乡野,南齐大概是再无可堪大用的将领,才将此人重新启用,不然,启元的军队应该早就遇上了,而不是等到这个时候。
事实上,不用多说,在第一次交手的时候,李鸿渊就知道对手是谁,因为知道,在第一次功成未成之后,他就已经下令暂时撤军,这个人,他前世的时候也交过手,说起来,此人就如那西匈奴的大贤王一般,然而,此人更为难缠,原因在于,他没什么野心,即便是遭到君主的薄待,亦无怨恨心思,那一枪热血全数交给了南齐的这一片河山,只要需要他,他随时可以披甲上阵。
无私欲之人,该是何其的难缠。
李鸿渊前世,在南齐的这一片战场上,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与此人作战,最后赢了,南齐也基本上就残了,李鸿渊于是从南齐撤军。现在么,李鸿渊根本就没打算跟对方直接杠,不是畏惧,只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要知道,启元的士兵,伤亡太多了,还需要自己媳妇儿善后,大把大把的掏银子,赚钱不易啊。
说起来,此人的弱点也挺明显的,前世不能利用,今生用起来,可就太简单了,计划好,可一击致命。
说白了,还是因为过于无欲无求,且不说那些早就相助李鸿渊的南齐人,他身边的人,也未必就跟他一样,完全不怕死,认为为过而亡,虽死犹荣。而且太过与刚正不阿,在为人处事上,自然也多有不当的地方,如此这般,被人背后捅刀,也不死什么稀奇的事情。
李鸿渊也算是惜才之人,然而,注定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也就没必要多花心思,将事情安排好,兴趣缺缺的睡觉去了。
见到自家皇上如此模样,下面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对于这样一个人,为何反而不怎么在意。
原本异常的亢奋,准备大干一场的贺识海,也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沸腾的血冷却了不少。
算了,从与南齐开战,就算有败,也是下面的人贪功冒进,没有按照李鸿渊的吩咐行事,早就已经被处理了,除此之外,皇上的布局,就没出现过任何的错误,即便在某些时候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事后再看,只叫人拍手称好。
算了,皇上肯定心中有数,该干嘛干嘛去吧。
几日,李鸿渊整军,兵临城西,大军摆开,李鸿渊骑马于阵前,倒没有工程的意思。
城墙上,那将领居高临下,满面刚毅,一身的浩然正气,一双虎目瞧着李鸿渊,正要喊话,背后却突然出现一人,他张开的嘴又闭上,眼中带着不敢置信,扭头,怒目而视。
发生了什么,其实不用看,大致也能猜得到。
只是,有人或许欲用此人作为投诚之礼,然,城头上发生了短暂的打斗,然后,一人从城头上栽了下来,碰的一声,砸在启元的大军阵前,鲜血四溢,双目圆瞪,短是死不瞑目。说起来,李鸿渊所统领的几十万人中,就没有未曾见过死人的,然而,见到此人四状,仍然止不住有些心悸,一代忠魂,就死得这么不明不白的。
李鸿渊倒是古井无波,这种程度,对他而言,全无影响。不过心里边倒还是有点情绪的,只是,是失望罢了,这人前世给他诸多狼狈,现在呢,就这么死了,南齐驻守次此处的将士,逾十万,即便是叛的人,也不可能是全部,他没有抗争一下,没有为那些忠于他的将士想一想,就这么以身殉国……不,或许是知道不可挽回,他直接死了,或许就是为着手下将士考虑。
城门很快被打开,城中人鱼贯而出,就有人上前,欲将那人的尸身拖走。
“厚葬了吧。”李鸿渊难得的开了尊口。
闻言,启元的一众将领,都不由得看了看他,这可是入南齐后的第一次,所以,皇上果然对此人的看法还是略有不同的?!
倒是南齐那边大步向李鸿渊走过来,亦是方才在城头上出现的另一人,脚下顿了顿,面皮也有些僵。
一国之君,钟爱忠心之士,也是理所当然的。
后面的事情,处理起来也没有先前那么简单,忠将带忠兵,自己所敬仰的人,就这么憋屈的死了,自然会有不少人红了眼,要为其报仇,启元人该杀,而南齐这些叛军更该死!
或早有所料,所以,李鸿渊下令,暂不入城,让南齐的人自己先打打。
说起来,归降的人太多,为了日后能更好的将南齐收归治下,这些人自然是不能给砍了,同样,也不能轻易的收编然后继续攻打南齐,于是,就成了一群白吃白喝还要浪费他们人力的“废物”,废物吗,死掉点也好,反正,也是他们自己杀的。
李鸿渊打着这样的注意,其他人也就是只能装作不知道,沉默不语。
说实话,依照他们对自家皇上的了解,这一路打下来,每战之后,都甚是和平,或许说,手段似乎过于仁慈,倒真的是出乎预料,仁慈不是坏事,但是,没有绝对的震慑,怕是会遭到反噬。
原本,在他们看来,就算是皇上下令施行屠杀,都不会出乎预料。
也就贺识海那个二货,傻愣傻愣的直接问了出来,一群人想揍他。
李鸿渊轻飘飘看了他一眼,“打之前是敌国之人,打之后是启元子民,启元疆域日后会更加辽阔,地广人稀之地不在少数,便是现在,西北也需要大量的人手,都杀光了,以后你带着兵去开荒种地?”
李鸿渊倒难得的为他解惑,只是,从中也能听出他的野心。至于可能会反噬这种事,他没想到吗?自然不是,但是,普通百姓,如果没有人领头,只要还过得下去,有谁会想着起兵造反?李鸿渊绝了他们的领头人,给他们留下过得下去的粮食,然后,逐渐的一批一批的打散了往别人迁移,同时,靖婉那边,也组织了一些人往这边而来,而这些人当中,靖婉还特意的安排了“擅教育者”,说白了,也就是洗脑,将原本的南齐人给同化了。
夫妻二人书信来往密切,所言事情甚多,可不只是缱绻缠绵之语。
而从这一战之后,接下来的作战就越发的顺利,捷报连连。
靖婉抱着已经三岁多的小太子,“天麟,你父皇攻占了南齐都城,很快就要回来了。”眉目温和,隐含思念。
而后,工部尚书人选,为朝臣廷推产生。
中间或许有些小混乱,不过也很快步上正轨,只是,阮大人又开始慢慢的放权。
靖婉看在眼里,不做多言,阮瑞中是个绝对的忠臣,也是能臣,于启元江山而言,他还是功臣,自家夫君因为“私怨”,想要将他压榨到死,着实是狠了点,这把年纪了,的确该安享晚年了,不过,他的儿子都是不争气的,尤其被他继夫人祸害的那些个,他的孙子倒是还有能用的,不过,显然在他退下去之后,就让其孙子爬到三品以上,不现实。
但是,正如骆沛山所言,一个家族真的衰败了,也是命数到了,单凭别人的恩情是维持不住的。
靖婉现在很忙,没有那个精力去考虑那些有的没的。
反正,阮瑞中这件事,怎么都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从御案上起身,靖婉揉揉后颈,活动活动筋骨,再一次的渐渐进入夏日,要说在乐成帝早年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去避暑行宫,她入京这么几年,也就第一年跟着去过,那地方,过着的确比京里舒服,不过,身为皇后,冬日不可能缺碳,夏日不可能缺冰,就算是她有些苦夏,也难受不到哪里去,再说,有时候忙忘了,哪里还顾得了其他。
如今,自家夫君在南齐的国土上,似乎越发的风生水起,深入南齐的腹地。
就算是针对李鸿渊,南齐调派了更多的军队,但是,非但没起到作用,反而一次次的给启元“送菜”,倒是让启元的气势越来越盛,而李鸿渊“战神”之名也逐渐的流传出来,以至于南齐的人听闻他的名头,别说是意图杀死他,自己先怯了三分,此长彼消,到如今,启元已经占领了南齐四分之一的国土。
不管多大的野心,在这样的局势下,南齐的掌权者们,也是扛不住的,万般无奈之下,向启元递交了求和书。
只是,跟铁了心要吞了南齐的活阎王求和,能有几分可能性?求和书在他这里就已经进了火盆,别说是送到启元朝堂上。
当初南齐要对付李鸿渊,用那样的手段,说实话,也是不完全的了解,如何完全的了解,大概就不会使用那种堪称愚蠢的方法了,而南齐的某些人,或许也并没有太将他当成一回事,就算是对他的能力极力的夸大,某些人大概也是不信的,而现在,他们就为曾经的想法付出了代价,不管是南齐正统皇帝,还是那些窥视皇位的野心家。
有人后悔招惹了这样一尊煞神,有人后悔当初怎么就没下全力的弄死他,而是做了那无谓的事情。
而双方的人,都里用这一点,拼命的攻讦指责对方,国难当头了,还不忘打压对方,争权夺利。
南齐国力强盛,甚至超过启元,然而,内部的问题,在这一刻也全面爆发出来。
在求和书递出去,很长时间半点音信也没有,而启元的军队依旧在不停的挺进,终于还是着了急,不得不寻找解困的办法,南齐内部达成了短暂的“万众一心”。
思来想去,果然还是只能求助他国,扰乱启元边境,如此,南齐才能有喘息的机会,然后再狠狠的打回去,不仅要夺回失去的领土,还要将启元狠狠的给剁了。
如此这般,事情倒是又在无形中暗合了李鸿渊前世登基后不久的局面。
然则,现在又有不同之处,那时或许是四面楚歌,现在敢捋虎须者少之又少,没见南齐都被一点一点的蚕食,他们这些国家,其国土最大者,也不过是启元的数分之一,其余者,弹丸之地者甚众,哪敢蚍蜉撼树?恨不能从元启帝眼中消失才好,如何还敢主动侵扰,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做好了某些准备——启元在攻陷南齐之后,如果还想要继续扩张领土的话,他们会主动的将国土奉上。
别说什么懦弱无能,瞧瞧章国吧,最初启元攻打章国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可是天下尽知的。
主动奉上,避免了一场战争,使得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如此,就算是成了亡国之君,日后九泉之下,也不算全无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再说,归入启元,也不是没有好处,像他们这些小国,一般都地小人也不多,地小意味着没有丰富的产物,人少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跟兵力,年年还要纳贡,尤其是处在最底层的小国,朝贡的不仅仅是大国,还有临近的比自己强的国家,每年,便是为那朝贡之物,都要倾全国之力,如此都还未必能让“上国”满意,言道不尽心,一着不慎,就将祸事临头,每每战战兢兢,如果成为启元的一部分,这样的局面就将结束,反而还会得到启元人该得到的好处。
曾经的国主,获封一侯爵,虽手中再无权柄,身在启元京城,或许还好过曾经的日子。
此番种种,不日,靖婉收到边境异动的急报,也就只有与前魏接壤处。
而前魏打出的名号也挺有意思,说什么启元暗害他们,前魏的嫡公主。
说起来,在最初的时候,就防着前魏有变,边境有贺振威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坐镇,麾下悍将亦不在少数。
前魏若是全力南进,获能启元造成莫大的威胁,然而,前魏真有这个魄力,也早就动手了。
须知,前魏北边临近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同样不在少数,这些异族同样悍勇,且早年就与前魏结下大仇,只恨前魏强大,平日里,也多是做些骚扰之事,如果被他们逮到机会,绝对会在前魏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血肉来。
对于这一点,前魏也是知之甚详,所以,与启元打仗,兵力也有限。
再说,李鸿渊早早的布局,现在前魏内乱依旧不休,各方争权夺利,可不想之前的启元一样,有个占着绝对优势的活阎王,前魏是各方为政,实力相当,如此这般,自然是谁都不肯退让半分。
正所谓实力相差悬殊是打不起来的,而相当的时候,造成的结果才会分外的惨重。
早料有此一事,靖婉有条不紊的开始安排各种事宜,而给贺振威他们的粮草等物也早早的就位,随时可战。
当南齐接到前魏已经发兵的消息,然而,李鸿渊半点没有撤兵,甚至连减少兵力的想法都没有,一时间又惊又怒又惧。
计策不通,求和无用,那就只能继续打下去,然而,这个时候,任谁都不能再轻松起来。有那达官贵族,暗暗的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而所谓后路,自不可能是逃亡他国,临近之地,谁能比之得上南齐,他们想要的是富贵荣华,而不是到那荒野之地,果着犹如茹毛饮血的辛苦日子,而李鸿渊一路打下来,“烧杀劫掠”,那些有钱的,尤其是世族豪门,可没一个有好下场,或许还留着一条命,但是,从云端落入泥尘,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什么都没了,有多少人能活下去?
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不久之后,李鸿渊接到消息,南齐有人愿暗中投诚,为启元大军开门引路,只为保住一族荣华富贵。
对于这种卖国求荣之辈,李鸿渊手下只是有人万分的不齿。
然而,李鸿渊对这种人倒是没啥感觉,他有心吞了南齐,但是,若是能早些回去,只是再好不过,别看他现在面上不显,心里边却是另一股戾气滋生,一日不能归便一日不消,时间越长,南齐只怕是更受此戾气所害。说到底,左不过是思妻甚深,说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不能解释的。
有人既然送上来给李鸿渊利用,李鸿渊自然也没有不接纳的道理。
许一场荣华富贵而已,他又不是许不起,只是,得了,你也要能保得住才行。
所以,李鸿渊倒是让人回信允了,但是,这样的情况到底是不值得信任,万一是计,随意相信了,害的可就是自己人了。
不过,世间之人,能让李鸿渊交付信任的寥寥,而想要从他手中得到好处,往往需得让他尝到十倍的利益,能让他先奉上以“诱之”的,大概也就只有靖婉一人而已。
如此这般,再战南齐,经由城池,还未攻城,城门已然打开,城中将领官员鱼贯而出,俯首称臣,愿奉李鸿渊为新主。
不过,李鸿渊根本就没出面,剩下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处理。
当然,也并非每处都是如此,那等忠君爱国之背也不乏少数,算起来,数目也不算少。
在一处要塞,李鸿渊他们也终于遭遇了南齐一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凭借地理优势,启元这边,便是三倍的人手,亦久难攻下,大帐之中,下属将领在述说此人身份,却原来,是南齐难得的将才,只是,为人过于耿直刚正,遭人陷害,虽未丢命,也是被罢黜,居于乡野,南齐大概是再无可堪大用的将领,才将此人重新启用,不然,启元的军队应该早就遇上了,而不是等到这个时候。
事实上,不用多说,在第一次交手的时候,李鸿渊就知道对手是谁,因为知道,在第一次功成未成之后,他就已经下令暂时撤军,这个人,他前世的时候也交过手,说起来,此人就如那西匈奴的大贤王一般,然而,此人更为难缠,原因在于,他没什么野心,即便是遭到君主的薄待,亦无怨恨心思,那一枪热血全数交给了南齐的这一片河山,只要需要他,他随时可以披甲上阵。
无私欲之人,该是何其的难缠。
李鸿渊前世,在南齐的这一片战场上,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与此人作战,最后赢了,南齐也基本上就残了,李鸿渊于是从南齐撤军。现在么,李鸿渊根本就没打算跟对方直接杠,不是畏惧,只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要知道,启元的士兵,伤亡太多了,还需要自己媳妇儿善后,大把大把的掏银子,赚钱不易啊。
说起来,此人的弱点也挺明显的,前世不能利用,今生用起来,可就太简单了,计划好,可一击致命。
说白了,还是因为过于无欲无求,且不说那些早就相助李鸿渊的南齐人,他身边的人,也未必就跟他一样,完全不怕死,认为为过而亡,虽死犹荣。而且太过与刚正不阿,在为人处事上,自然也多有不当的地方,如此这般,被人背后捅刀,也不死什么稀奇的事情。
李鸿渊也算是惜才之人,然而,注定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也就没必要多花心思,将事情安排好,兴趣缺缺的睡觉去了。
见到自家皇上如此模样,下面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对于这样一个人,为何反而不怎么在意。
原本异常的亢奋,准备大干一场的贺识海,也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沸腾的血冷却了不少。
算了,从与南齐开战,就算有败,也是下面的人贪功冒进,没有按照李鸿渊的吩咐行事,早就已经被处理了,除此之外,皇上的布局,就没出现过任何的错误,即便在某些时候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事后再看,只叫人拍手称好。
算了,皇上肯定心中有数,该干嘛干嘛去吧。
几日,李鸿渊整军,兵临城西,大军摆开,李鸿渊骑马于阵前,倒没有工程的意思。
城墙上,那将领居高临下,满面刚毅,一身的浩然正气,一双虎目瞧着李鸿渊,正要喊话,背后却突然出现一人,他张开的嘴又闭上,眼中带着不敢置信,扭头,怒目而视。
发生了什么,其实不用看,大致也能猜得到。
只是,有人或许欲用此人作为投诚之礼,然,城头上发生了短暂的打斗,然后,一人从城头上栽了下来,碰的一声,砸在启元的大军阵前,鲜血四溢,双目圆瞪,短是死不瞑目。说起来,李鸿渊所统领的几十万人中,就没有未曾见过死人的,然而,见到此人四状,仍然止不住有些心悸,一代忠魂,就死得这么不明不白的。
李鸿渊倒是古井无波,这种程度,对他而言,全无影响。不过心里边倒还是有点情绪的,只是,是失望罢了,这人前世给他诸多狼狈,现在呢,就这么死了,南齐驻守次此处的将士,逾十万,即便是叛的人,也不可能是全部,他没有抗争一下,没有为那些忠于他的将士想一想,就这么以身殉国……不,或许是知道不可挽回,他直接死了,或许就是为着手下将士考虑。
城门很快被打开,城中人鱼贯而出,就有人上前,欲将那人的尸身拖走。
“厚葬了吧。”李鸿渊难得的开了尊口。
闻言,启元的一众将领,都不由得看了看他,这可是入南齐后的第一次,所以,皇上果然对此人的看法还是略有不同的?!
倒是南齐那边大步向李鸿渊走过来,亦是方才在城头上出现的另一人,脚下顿了顿,面皮也有些僵。
一国之君,钟爱忠心之士,也是理所当然的。
后面的事情,处理起来也没有先前那么简单,忠将带忠兵,自己所敬仰的人,就这么憋屈的死了,自然会有不少人红了眼,要为其报仇,启元人该杀,而南齐这些叛军更该死!
或早有所料,所以,李鸿渊下令,暂不入城,让南齐的人自己先打打。
说起来,归降的人太多,为了日后能更好的将南齐收归治下,这些人自然是不能给砍了,同样,也不能轻易的收编然后继续攻打南齐,于是,就成了一群白吃白喝还要浪费他们人力的“废物”,废物吗,死掉点也好,反正,也是他们自己杀的。
李鸿渊打着这样的注意,其他人也就是只能装作不知道,沉默不语。
说实话,依照他们对自家皇上的了解,这一路打下来,每战之后,都甚是和平,或许说,手段似乎过于仁慈,倒真的是出乎预料,仁慈不是坏事,但是,没有绝对的震慑,怕是会遭到反噬。
原本,在他们看来,就算是皇上下令施行屠杀,都不会出乎预料。
也就贺识海那个二货,傻愣傻愣的直接问了出来,一群人想揍他。
李鸿渊轻飘飘看了他一眼,“打之前是敌国之人,打之后是启元子民,启元疆域日后会更加辽阔,地广人稀之地不在少数,便是现在,西北也需要大量的人手,都杀光了,以后你带着兵去开荒种地?”
李鸿渊倒难得的为他解惑,只是,从中也能听出他的野心。至于可能会反噬这种事,他没想到吗?自然不是,但是,普通百姓,如果没有人领头,只要还过得下去,有谁会想着起兵造反?李鸿渊绝了他们的领头人,给他们留下过得下去的粮食,然后,逐渐的一批一批的打散了往别人迁移,同时,靖婉那边,也组织了一些人往这边而来,而这些人当中,靖婉还特意的安排了“擅教育者”,说白了,也就是洗脑,将原本的南齐人给同化了。
夫妻二人书信来往密切,所言事情甚多,可不只是缱绻缠绵之语。
而从这一战之后,接下来的作战就越发的顺利,捷报连连。
靖婉抱着已经三岁多的小太子,“天麟,你父皇攻占了南齐都城,很快就要回来了。”眉目温和,隐含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