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为什么拼命?(求订阅)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之前的那个时空,F150虽然是北美皮卡市场的销售冠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牛逼到那个程度,是福特F系列经由十代车型更迭才取得的成果。
现在李凡愚是过江龙,而且是一条在北美市场上名声不显的小龙。
所以想要凭借F150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一举成名,就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最适合市场的策略!
在他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说出来之后,无论是三学霸和小库尔博都一脸的顾虑和不解。
“愚!我看了你们原本的设计,后桥铝制车身的概念非常好。在汽车轻量化的浪潮中,半铝或全铝车身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不明白,你之前已经定下了车桥采用铝制,现在为什么要改用高强度钢。这简直是逆退式的研发!”
李凡愚摆了摆手,面对小库尔博的不解,他只好耐下心道:“库尔博,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
“高强钢荷载大还是合金铝荷载大?”
“当然是钢!但是如果采用高强度钢车桥的话,会给F150增重近250公斤,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油耗。”
李凡愚笑了,“你先听听我的想法。目前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卡曼A系列皮卡的理论载荷是1200磅,油耗是15升。B系列的理论载荷是1500磅,油耗是19升。
而按照我原本以F150参数计算出来的数据,V6基础版的载荷是1500磅,油耗也是15升。如果采用了高强度钢的材质,通过我的初步推算,可以将理论载荷提升到1700磅。而即增加了可变传动比后轴和差速器之后,理论载荷可以达到1900磅,油耗增长也就是0.5-1升的样子。
还有,如果用高强度钢代替合金铝,省下来的成本完全可以将我们的造价降低百分之五。而这百分之五,可以让我们把可变传动比的后轴和差速器作为基础版本的标配。
你认为,这个取舍划不划算?”
小库尔博想反驳,但是仔细的将李凡愚的理论消化之后,不说话了。
梅森对研发层面的事情一知半解,但是以他经营思维出发,在心里合计了片刻之后,兴奋的一拍手。
“划算!这样一来,F150岂不是成为了一款通用型的皮卡?如果经过这个改动,真的可以达到你说的结果,那么F150一款车就有了与卡曼AB两个系列抗衡的资本!划算,实在是太划算了!”
李凡愚向他伸了个大拇指;果然鸡贼如我,心有灵犀!
而三学霸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关键。
这看似退步式的改动,虽然牺牲了一定的技术高度。但是却让F150这款车更为实用,也更具性价比。
面对这个神来之笔,徐复方当即点赞:“老哥,稳!”
柳青:“稳稳!”
王宇:“……”“稳稳稳……”
见众人再无异议之后,李凡愚大手一挥,“走吧,赶紧着手修改!我们的时间紧迫,最好将研发进度尽量往前控制!”
“收到!”
……
将原本的设计推到重新修改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好在皮卡的结构跟轿车不同,因为有货箱存在的关系后桥部分相对独立。
饶是如此新增的工作量也很大,这让研发团队当初定下来的项目完成进度滞后了。
李凡愚的打算是等到《TOPGEAR》面世后,便将F150推出,最好是赶在第二集或第三集的时候。这样的话可以用以节目为平台,好好的给F150宣传一波。
所以他给研发团队定下的日程,很是没有人性、
现在还要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修改,研发团队的压力瞬间飙升。
但即使是这样,正信的研发工程师们也没有哪怕一个人,说出哪怕一句的怨言。
一样在项目研发之中的原OEM工程师们都惊呆了、
在美国,有劳工法和工会保护,一般的工厂或企业都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即使是加班,也规定了每年不超过多少。
所以在见识到了正信的工程师们状态后,“偶买噶”这样的惊呼就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连续几天,OEM工程师们见到正信工程师的状态就是;他们下班,这边还在继续。他们上班,这边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一询问之下才得知;这群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华少年,根本就是在两班倒的工作,根本就没有休息!
这可不得了了,在这群老外看来,这特么妥妥儿的就是剥削,就是压迫!
“天呐,这样的工作简直就是在自杀!”
“圣母玛利亚!这样不行的,你们这样会把自己拖垮,我要去梅森那里,不!我要去你们李董那里跟他谈谈!这简直是非人道!”
“上帝,你们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加班费么?”
面对老外们的大惊小怪,正信的少年们一脸懵逼、
研发啊!不就是该这么搞么?
我们正信一直以来就这样儿啊……
还有,你不是要找我们李董么?喏、在那个旮旯睡觉呢,去吧!
面对一群老外工程师质问“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赶进度”的时候,李凡愚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这个问题有深度……
正信的这个风格,好像在成立之初就打下了。
为什么这么拼命呢?
记得最初进军B级车市场的时候,连续两个星期都没睡过超过六个小时的觉。那时候是因为人少,即使是有最完整的车型数据包,工作量也显得无比大。所以大家伙儿就自发的加班加点,只为了尽快把第一款自主量产车型做出来,让市场上有一款像样的国产车型。
但是就算是后来产业园区的研发中心落成,各个高校的研发团队补充进来也还是这个风格。到了最近的车型A8研发时,也一样是忙的一笔。
为什么这么拼命,李凡愚心里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但是没有固定的答案,不代表没有答案。
而是答案有点儿多。
为什么拼命?
因为落后的帽子戴的久了,心里就有一种紧迫感。
因为看见世界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心里着急。
因为永远被压一头,心里带着深深的不甘!
在之前的那个时空,F150虽然是北美皮卡市场的销售冠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牛逼到那个程度,是福特F系列经由十代车型更迭才取得的成果。
现在李凡愚是过江龙,而且是一条在北美市场上名声不显的小龙。
所以想要凭借F150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一举成名,就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最适合市场的策略!
在他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说出来之后,无论是三学霸和小库尔博都一脸的顾虑和不解。
“愚!我看了你们原本的设计,后桥铝制车身的概念非常好。在汽车轻量化的浪潮中,半铝或全铝车身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不明白,你之前已经定下了车桥采用铝制,现在为什么要改用高强度钢。这简直是逆退式的研发!”
李凡愚摆了摆手,面对小库尔博的不解,他只好耐下心道:“库尔博,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
“高强钢荷载大还是合金铝荷载大?”
“当然是钢!但是如果采用高强度钢车桥的话,会给F150增重近250公斤,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油耗。”
李凡愚笑了,“你先听听我的想法。目前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卡曼A系列皮卡的理论载荷是1200磅,油耗是15升。B系列的理论载荷是1500磅,油耗是19升。
而按照我原本以F150参数计算出来的数据,V6基础版的载荷是1500磅,油耗也是15升。如果采用了高强度钢的材质,通过我的初步推算,可以将理论载荷提升到1700磅。而即增加了可变传动比后轴和差速器之后,理论载荷可以达到1900磅,油耗增长也就是0.5-1升的样子。
还有,如果用高强度钢代替合金铝,省下来的成本完全可以将我们的造价降低百分之五。而这百分之五,可以让我们把可变传动比的后轴和差速器作为基础版本的标配。
你认为,这个取舍划不划算?”
小库尔博想反驳,但是仔细的将李凡愚的理论消化之后,不说话了。
梅森对研发层面的事情一知半解,但是以他经营思维出发,在心里合计了片刻之后,兴奋的一拍手。
“划算!这样一来,F150岂不是成为了一款通用型的皮卡?如果经过这个改动,真的可以达到你说的结果,那么F150一款车就有了与卡曼AB两个系列抗衡的资本!划算,实在是太划算了!”
李凡愚向他伸了个大拇指;果然鸡贼如我,心有灵犀!
而三学霸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关键。
这看似退步式的改动,虽然牺牲了一定的技术高度。但是却让F150这款车更为实用,也更具性价比。
面对这个神来之笔,徐复方当即点赞:“老哥,稳!”
柳青:“稳稳!”
王宇:“……”“稳稳稳……”
见众人再无异议之后,李凡愚大手一挥,“走吧,赶紧着手修改!我们的时间紧迫,最好将研发进度尽量往前控制!”
“收到!”
……
将原本的设计推到重新修改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好在皮卡的结构跟轿车不同,因为有货箱存在的关系后桥部分相对独立。
饶是如此新增的工作量也很大,这让研发团队当初定下来的项目完成进度滞后了。
李凡愚的打算是等到《TOPGEAR》面世后,便将F150推出,最好是赶在第二集或第三集的时候。这样的话可以用以节目为平台,好好的给F150宣传一波。
所以他给研发团队定下的日程,很是没有人性、
现在还要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修改,研发团队的压力瞬间飙升。
但即使是这样,正信的研发工程师们也没有哪怕一个人,说出哪怕一句的怨言。
一样在项目研发之中的原OEM工程师们都惊呆了、
在美国,有劳工法和工会保护,一般的工厂或企业都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即使是加班,也规定了每年不超过多少。
所以在见识到了正信的工程师们状态后,“偶买噶”这样的惊呼就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连续几天,OEM工程师们见到正信工程师的状态就是;他们下班,这边还在继续。他们上班,这边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一询问之下才得知;这群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华少年,根本就是在两班倒的工作,根本就没有休息!
这可不得了了,在这群老外看来,这特么妥妥儿的就是剥削,就是压迫!
“天呐,这样的工作简直就是在自杀!”
“圣母玛利亚!这样不行的,你们这样会把自己拖垮,我要去梅森那里,不!我要去你们李董那里跟他谈谈!这简直是非人道!”
“上帝,你们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加班费么?”
面对老外们的大惊小怪,正信的少年们一脸懵逼、
研发啊!不就是该这么搞么?
我们正信一直以来就这样儿啊……
还有,你不是要找我们李董么?喏、在那个旮旯睡觉呢,去吧!
面对一群老外工程师质问“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赶进度”的时候,李凡愚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这个问题有深度……
正信的这个风格,好像在成立之初就打下了。
为什么这么拼命呢?
记得最初进军B级车市场的时候,连续两个星期都没睡过超过六个小时的觉。那时候是因为人少,即使是有最完整的车型数据包,工作量也显得无比大。所以大家伙儿就自发的加班加点,只为了尽快把第一款自主量产车型做出来,让市场上有一款像样的国产车型。
但是就算是后来产业园区的研发中心落成,各个高校的研发团队补充进来也还是这个风格。到了最近的车型A8研发时,也一样是忙的一笔。
为什么这么拼命,李凡愚心里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但是没有固定的答案,不代表没有答案。
而是答案有点儿多。
为什么拼命?
因为落后的帽子戴的久了,心里就有一种紧迫感。
因为看见世界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心里着急。
因为永远被压一头,心里带着深深的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