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六百一十一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进了皇城北安门,穿过右手边的黄瓦西门,便可以看见二三十间青砖红瓦的屋子,却是比黄瓦东门中彼此相对的司设监和尚衣监加在一块都大,这里就是宦官二十四衙门中仅次于司礼监,排名第二的内官监。
由于内官监太监郑和与王景弘长年累月在海上漂泊,本监之事往往都是两个少监管。久而久之,那些进宫较晚的小太监们甚至都不认识这两位真正的上司。哪怕是去岁郑和人回来了,而且常常住在宫里,他也很少真正插手内官监的事。别人盛传司礼监太监的位子是留给他的,他自己却浑然不在意。
上过战场,下过西洋,出外秩比公侯,在内不过阉奴,对于郑和来说,虽说在海外漂泊数年回到陆地上总能得到一种安心感,但伴随而来的烦躁和惊惧却让他更加困扰,这也使得他更不愿意搅和进那些权力的漩涡中。此次下西洋未久,他就得到了三大殿灾,命其早日回航的旨令,于是比计划所定早了一年回来。而且,根据他回来之后看到的情形听到的话语,他已经得出了一个让自己灰心丧气的结论。
恐怕上一次就是他最后一次下西洋了,从今往后,那片海域和他再没有任何关系。
“郑公公,郑公公!”
听到这个叫声,一身大红宫袍的郑和从怅惘中回过神来,睁开眼睛的时候,那眸子里头一片宁静,丝毫没有任何感伤失望之类的情绪。见那小太监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小心翼翼肃手而立,他不禁想起了当初的自己,随即就想起自己如今是在宫中的家里头,当即淡淡地问道:“我不是说过,若是内官监的事,就由两位少监做主么?若是不好决断,不是还有内官监太监王公公?”
“王公公今儿个恰巧陪着皇太孙出去了,是林公公和薛公公让小的来请示的。”那小太监在内官监不过是个跑腿的杂役,这次被上头支使了过来本就是两腿打颤,此时连忙诚惶诚恐地跪下了,“是夏家悄悄派人给大牢中的夏尚书……不不,夏原吉送东西,结果不合给人拿住了,捅到了林公公薛公公那儿。两位公公说如今郑公公既然回来了,便该由您做主……”
话还没说完,刚刚还懒洋洋靠在躺椅上的郑和忽然坐直了身子,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掩不住的寒光,继而更冷笑了一声:“这种事情他们倒知道由我做主,往日那些营造之类的勾当,他们那手却是伸得飞快,指量我多年不在就什么都不懂不成?”
知道那个小太监必定是答不上来,他也懒得和一个小人物多费口舌,一推扶手站起身,冲着屋子里两个犹如木桩似的一动不动的中年太监吩咐道:“去取我的麒麟服来!”
尽管郑和已经回来了大半年,但平日除了偶尔应召去乾清宫伴驾,或者是奉旨外出送东西,又或是在宫外的宅邸暂住几天,他很少在人前露面,更不用说内官监那正堂了。因此,这会儿郑和身穿一身鲜亮的大红缎纱盘金彩绣过肩麒麟服出现,上上下下都吃了一惊。尤其是那些从前没见过郑和的杂官奉御等等,更是在那种逼人的目光下不知不觉低下了脑袋。
“一丁点小事就闹得沸沸扬扬,传扬出去还以为内官监一点规矩决断都没有!”声色俱厉地斥责了一声,他便直接问道,“夏家人送了东西进来,是谁拿住的?可有夹带书信?”
“回禀公公,是小的!虽不曾夹带书信,却送了衣物鞋袜和点心吃食!”
话音刚落,一个一看就浑身上下是消息的机敏小太监便横跨一步站了出来,毕恭毕敬地双膝跪下了,又磕了一个头说:“小的不合瞧见两位长随公公拿着包袱入了大牢,所以就悄悄跟在后头,结果竟是瞧见他们给夏原吉递东西!夏原吉是皇上御命,从锦衣卫诏狱特地移到内官监大牢的,决不许随意探视夹带私物,这分明是藐视上意!”
听到这么一顶大帽子压下来,原本就已经有些战战兢兢的两个长随顿时暗自叫苦,慌忙也跪了下来,其中一个更是口不择言地辩解道:“郑公公,小的实在是冤枉,太子殿下从前打过招呼,夏尚书乃是忠良为公,该照应的地方就照应……”
“郑公公,您可听听,夏原吉早就不是户部尚书,而且连其家都已经被籍没了,他居然还口口声声叫他尚书!若是忠良为公,皇上怎么会雷霆大怒将其下狱,之后更下旨籍没!”
“够了!”
听到这番唇枪舌剑的吵闹,郑和顿时面色铁青,当头怒喝了一声。见下头一众人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摇头叹息,有的若无其事,有的啧啧称奇,他更是觉着心中一阵阵恼怒。冷冷扫了一眼那个出首告发的小太监一眼,他便指着他喝道:“把这个这个目无上下的狗才拖下去捆了,堵住嘴丢进柴房,饿他几天,让他知道什么是规矩体统!”
他虽说不常视事,但毕竟是御前宠臣,此话一出,下头只愣了一愣,立刻就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小火者从外头抢了进来,直接用手绢堵住了那人的嘴,又将其倒拖了出去。等到那咿咿呜呜的声音完全消失,他方才打量着堂下表情各异的一众属官。
“以后若是再有这样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的事情,一律如此办理。内官监乃是宦官二十四衙门的要地,不是吵吵嚷嚷的菜市场。皇上就算以钦犯系之内官监,一日尚未处刑,便得将其人当作士大夫礼敬,岂有欺辱怠慢之理!只要不曾夹带字纸书信,衣物鞋袜吃食等等自可送进去,锦衣卫诏狱便是如此,难道你们不知道?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大动干戈,传扬出去难道很好听么?”
如今这内官监上下的宦官几乎没几个人经历过靖难,更不曾瞧见过郑和提刀卫护朱棣左右的情形,甚至不少人都是头一次看到往日闲淡不管事的郑公公发这样大的火。然而,被人这样劈头盖脸地痛斥,左少监薛明却是有些不服气,当下便突兀地问了一句。
“郑公公既如此说,倘若皇上怪罪下来又如何?”
“皇上怪罪下来,自有我承担!”
被郑和这样雷厉风行一处置,内官监顿时恢复了从前的平静。晌午时分,得到消息的内官监太监王景弘和都知监太监杨庆方才赶了过来。三人一道下西洋数次,就算从前有嫌隙,也在后来共患难共风雨的那些时间里头完全弥合了,这会儿坐在一起便都有些唏嘘。他们这些年在外头的时间多,在宫里的时间少,已经很是讨厌这些尔虞我诈的倾轧。
“今天幸亏是你,要是换成我,实在是压不住这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大爷们!”
王景弘毕竟是成年之后方才入宫,凭借曾经操舟海上,对于海上水文地理知之甚深,这才一步步擢升上来,和郑和自幼随侍皇帝的宠信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扪心自问,他更知道自己就算曾经支持过太子,也说不出这样一番掷地有声的话来。就好比出使在外,郑和常常只言片语就能折服那些外藩王公,他却没法子做到。
“我也是被逼的,要是连这种事情都镇压不下去,那么我在燕王府那些日子就白过了!”郑和眯了眯眼睛,随即便叹了一口气,“我宁可在海上应对那些海盗和王公,也不愿意在宫里头和这些个蠢才扯皮……对了,咱们下西洋的那些官兵在南京还好么?”
“自然不好。”答话的是杨庆,尽管都知监在十二监中排名最末,但因为他跟过郑和下西洋,倒是没人敢小觑他,而他对于下番官军也素来关心。此时此刻,见两个出身经历各不相同的内官监太监齐齐盯着自己瞧,他便一摊双手道,“下番归来就和寻常官军没什么两样,平素只吃那么些死钱粮,而且少不得有人克扣。据我所知,他们都宁可往海上走。”
屋内的三人全都心里有数,官兵宁可下西洋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下番所带的香料等物足够几年的开销。而他们宁可下西洋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在那些番邦王公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使节,可到了京师却有数不尽的礼节规矩,跪不完的金枝玉叶。
“三位公公,御用监张公公来了!”
听到外头守着的心腹报上了这么一句话,郑和不禁和两个同僚相视一笑,随即说道:“这张谦一来,咱们这些下过番的几乎就到齐了!”说完这话,他就对外头吩咐道,“快请张公公进来!”
张谦进屋之后就看到了围坐在一块的三个人,愣了一愣便笑了起来。都是见过外头世面的人,他也就不再说那些虚话,笑谈了几句白天的事就换作了正色:“去岁市舶司课税比前年大前年加在一块都多,朝贡使也没见少,百官都在说应该罢废西洋取宝船。看如今的情势,大概这两年大家都得好好歇一歇了。郑公公,有人托我问你一声,你在西洋诸岛上可曾收集过什么植物的种子?”
看见郑和满脸呆愣,张谦也知道自己突兀了一些,奈何张越之前专程找上了门,他只得硬着头皮打哈哈道:“我有个族侄对番邦植物很感兴趣,所以特意托我来问一问,若是没有,我回头让他死了心就是。”
“有倒是有,我底下有几个军官最喜欢捣腾海外的这些玩意,回头我差人到南京问一问。”
王景弘既然一口答应了下来,张谦便松了一口气。只不过,他也没心思在张越这个稀奇古怪的问题上多费功夫,旋即就身子前倾,声音一下子变得极其低沉:“我来寻你们还有一件事,老黄俨一死,那个位子空出很久,不少人都盯着,宫里头难免都是乱七八糟的事。可大伙儿仿佛都忘了,这皇上之前把司礼监太监的衔头赏过人,就是这几年没怎么管事的侯显。他精明强干,不如请他直接担了如何?他五使西域,原本就是少监,声望资历足够了。”
郑和等人本就不觊觎司礼监太监的位子,对于宫中人那点谋算都厌烦得很,闻言不禁大为意动,还不及有人回答,外头忽然就传来了一阵喧哗,紧跟着,那门帘就被人高高打了起来,探进头来的恰是原本守在外头的一个小宦官。
“郑公公,永平公主自缢了!除了这事之外,乾清宫刚刚传话来,说是皇上忽然犯了病,太医院的两个御医看脉之后都被皇上赶出去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进了皇城北安门,穿过右手边的黄瓦西门,便可以看见二三十间青砖红瓦的屋子,却是比黄瓦东门中彼此相对的司设监和尚衣监加在一块都大,这里就是宦官二十四衙门中仅次于司礼监,排名第二的内官监。
由于内官监太监郑和与王景弘长年累月在海上漂泊,本监之事往往都是两个少监管。久而久之,那些进宫较晚的小太监们甚至都不认识这两位真正的上司。哪怕是去岁郑和人回来了,而且常常住在宫里,他也很少真正插手内官监的事。别人盛传司礼监太监的位子是留给他的,他自己却浑然不在意。
上过战场,下过西洋,出外秩比公侯,在内不过阉奴,对于郑和来说,虽说在海外漂泊数年回到陆地上总能得到一种安心感,但伴随而来的烦躁和惊惧却让他更加困扰,这也使得他更不愿意搅和进那些权力的漩涡中。此次下西洋未久,他就得到了三大殿灾,命其早日回航的旨令,于是比计划所定早了一年回来。而且,根据他回来之后看到的情形听到的话语,他已经得出了一个让自己灰心丧气的结论。
恐怕上一次就是他最后一次下西洋了,从今往后,那片海域和他再没有任何关系。
“郑公公,郑公公!”
听到这个叫声,一身大红宫袍的郑和从怅惘中回过神来,睁开眼睛的时候,那眸子里头一片宁静,丝毫没有任何感伤失望之类的情绪。见那小太监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小心翼翼肃手而立,他不禁想起了当初的自己,随即就想起自己如今是在宫中的家里头,当即淡淡地问道:“我不是说过,若是内官监的事,就由两位少监做主么?若是不好决断,不是还有内官监太监王公公?”
“王公公今儿个恰巧陪着皇太孙出去了,是林公公和薛公公让小的来请示的。”那小太监在内官监不过是个跑腿的杂役,这次被上头支使了过来本就是两腿打颤,此时连忙诚惶诚恐地跪下了,“是夏家悄悄派人给大牢中的夏尚书……不不,夏原吉送东西,结果不合给人拿住了,捅到了林公公薛公公那儿。两位公公说如今郑公公既然回来了,便该由您做主……”
话还没说完,刚刚还懒洋洋靠在躺椅上的郑和忽然坐直了身子,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掩不住的寒光,继而更冷笑了一声:“这种事情他们倒知道由我做主,往日那些营造之类的勾当,他们那手却是伸得飞快,指量我多年不在就什么都不懂不成?”
知道那个小太监必定是答不上来,他也懒得和一个小人物多费口舌,一推扶手站起身,冲着屋子里两个犹如木桩似的一动不动的中年太监吩咐道:“去取我的麒麟服来!”
尽管郑和已经回来了大半年,但平日除了偶尔应召去乾清宫伴驾,或者是奉旨外出送东西,又或是在宫外的宅邸暂住几天,他很少在人前露面,更不用说内官监那正堂了。因此,这会儿郑和身穿一身鲜亮的大红缎纱盘金彩绣过肩麒麟服出现,上上下下都吃了一惊。尤其是那些从前没见过郑和的杂官奉御等等,更是在那种逼人的目光下不知不觉低下了脑袋。
“一丁点小事就闹得沸沸扬扬,传扬出去还以为内官监一点规矩决断都没有!”声色俱厉地斥责了一声,他便直接问道,“夏家人送了东西进来,是谁拿住的?可有夹带书信?”
“回禀公公,是小的!虽不曾夹带书信,却送了衣物鞋袜和点心吃食!”
话音刚落,一个一看就浑身上下是消息的机敏小太监便横跨一步站了出来,毕恭毕敬地双膝跪下了,又磕了一个头说:“小的不合瞧见两位长随公公拿着包袱入了大牢,所以就悄悄跟在后头,结果竟是瞧见他们给夏原吉递东西!夏原吉是皇上御命,从锦衣卫诏狱特地移到内官监大牢的,决不许随意探视夹带私物,这分明是藐视上意!”
听到这么一顶大帽子压下来,原本就已经有些战战兢兢的两个长随顿时暗自叫苦,慌忙也跪了下来,其中一个更是口不择言地辩解道:“郑公公,小的实在是冤枉,太子殿下从前打过招呼,夏尚书乃是忠良为公,该照应的地方就照应……”
“郑公公,您可听听,夏原吉早就不是户部尚书,而且连其家都已经被籍没了,他居然还口口声声叫他尚书!若是忠良为公,皇上怎么会雷霆大怒将其下狱,之后更下旨籍没!”
“够了!”
听到这番唇枪舌剑的吵闹,郑和顿时面色铁青,当头怒喝了一声。见下头一众人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摇头叹息,有的若无其事,有的啧啧称奇,他更是觉着心中一阵阵恼怒。冷冷扫了一眼那个出首告发的小太监一眼,他便指着他喝道:“把这个这个目无上下的狗才拖下去捆了,堵住嘴丢进柴房,饿他几天,让他知道什么是规矩体统!”
他虽说不常视事,但毕竟是御前宠臣,此话一出,下头只愣了一愣,立刻就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小火者从外头抢了进来,直接用手绢堵住了那人的嘴,又将其倒拖了出去。等到那咿咿呜呜的声音完全消失,他方才打量着堂下表情各异的一众属官。
“以后若是再有这样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的事情,一律如此办理。内官监乃是宦官二十四衙门的要地,不是吵吵嚷嚷的菜市场。皇上就算以钦犯系之内官监,一日尚未处刑,便得将其人当作士大夫礼敬,岂有欺辱怠慢之理!只要不曾夹带字纸书信,衣物鞋袜吃食等等自可送进去,锦衣卫诏狱便是如此,难道你们不知道?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大动干戈,传扬出去难道很好听么?”
如今这内官监上下的宦官几乎没几个人经历过靖难,更不曾瞧见过郑和提刀卫护朱棣左右的情形,甚至不少人都是头一次看到往日闲淡不管事的郑公公发这样大的火。然而,被人这样劈头盖脸地痛斥,左少监薛明却是有些不服气,当下便突兀地问了一句。
“郑公公既如此说,倘若皇上怪罪下来又如何?”
“皇上怪罪下来,自有我承担!”
被郑和这样雷厉风行一处置,内官监顿时恢复了从前的平静。晌午时分,得到消息的内官监太监王景弘和都知监太监杨庆方才赶了过来。三人一道下西洋数次,就算从前有嫌隙,也在后来共患难共风雨的那些时间里头完全弥合了,这会儿坐在一起便都有些唏嘘。他们这些年在外头的时间多,在宫里的时间少,已经很是讨厌这些尔虞我诈的倾轧。
“今天幸亏是你,要是换成我,实在是压不住这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大爷们!”
王景弘毕竟是成年之后方才入宫,凭借曾经操舟海上,对于海上水文地理知之甚深,这才一步步擢升上来,和郑和自幼随侍皇帝的宠信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扪心自问,他更知道自己就算曾经支持过太子,也说不出这样一番掷地有声的话来。就好比出使在外,郑和常常只言片语就能折服那些外藩王公,他却没法子做到。
“我也是被逼的,要是连这种事情都镇压不下去,那么我在燕王府那些日子就白过了!”郑和眯了眯眼睛,随即便叹了一口气,“我宁可在海上应对那些海盗和王公,也不愿意在宫里头和这些个蠢才扯皮……对了,咱们下西洋的那些官兵在南京还好么?”
“自然不好。”答话的是杨庆,尽管都知监在十二监中排名最末,但因为他跟过郑和下西洋,倒是没人敢小觑他,而他对于下番官军也素来关心。此时此刻,见两个出身经历各不相同的内官监太监齐齐盯着自己瞧,他便一摊双手道,“下番归来就和寻常官军没什么两样,平素只吃那么些死钱粮,而且少不得有人克扣。据我所知,他们都宁可往海上走。”
屋内的三人全都心里有数,官兵宁可下西洋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下番所带的香料等物足够几年的开销。而他们宁可下西洋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在那些番邦王公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使节,可到了京师却有数不尽的礼节规矩,跪不完的金枝玉叶。
“三位公公,御用监张公公来了!”
听到外头守着的心腹报上了这么一句话,郑和不禁和两个同僚相视一笑,随即说道:“这张谦一来,咱们这些下过番的几乎就到齐了!”说完这话,他就对外头吩咐道,“快请张公公进来!”
张谦进屋之后就看到了围坐在一块的三个人,愣了一愣便笑了起来。都是见过外头世面的人,他也就不再说那些虚话,笑谈了几句白天的事就换作了正色:“去岁市舶司课税比前年大前年加在一块都多,朝贡使也没见少,百官都在说应该罢废西洋取宝船。看如今的情势,大概这两年大家都得好好歇一歇了。郑公公,有人托我问你一声,你在西洋诸岛上可曾收集过什么植物的种子?”
看见郑和满脸呆愣,张谦也知道自己突兀了一些,奈何张越之前专程找上了门,他只得硬着头皮打哈哈道:“我有个族侄对番邦植物很感兴趣,所以特意托我来问一问,若是没有,我回头让他死了心就是。”
“有倒是有,我底下有几个军官最喜欢捣腾海外的这些玩意,回头我差人到南京问一问。”
王景弘既然一口答应了下来,张谦便松了一口气。只不过,他也没心思在张越这个稀奇古怪的问题上多费功夫,旋即就身子前倾,声音一下子变得极其低沉:“我来寻你们还有一件事,老黄俨一死,那个位子空出很久,不少人都盯着,宫里头难免都是乱七八糟的事。可大伙儿仿佛都忘了,这皇上之前把司礼监太监的衔头赏过人,就是这几年没怎么管事的侯显。他精明强干,不如请他直接担了如何?他五使西域,原本就是少监,声望资历足够了。”
郑和等人本就不觊觎司礼监太监的位子,对于宫中人那点谋算都厌烦得很,闻言不禁大为意动,还不及有人回答,外头忽然就传来了一阵喧哗,紧跟着,那门帘就被人高高打了起来,探进头来的恰是原本守在外头的一个小宦官。
“郑公公,永平公主自缢了!除了这事之外,乾清宫刚刚传话来,说是皇上忽然犯了病,太医院的两个御医看脉之后都被皇上赶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