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汉法派和理财派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许衡堪称这个时代的理学巨擘,他所创立的“鲁斋学派”在中原地区赫赫有名。
许衡从政的主要活动是参与推行汉法。
中原历代封建王朝,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制度,即所谓汉法。
汉族儒士们不遗余力地促使忽必烈采行汉法,以求达到“以汉法治汉地”的目的。
大头目忽必烈抢下了位子,为了稳定政权在中原汉地的统治,曾采纳儒臣们“重农桑,宽赋税,省徭役”的建议,募民屯田,安辑流亡,兴修水利,大力提倡垦殖,以“使百姓安业力农”。
其实这些经济措施,是行汉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正是由于推行汉法,使中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出现了比较平稳安定的局面,顺利攒够了打劫大宋的经费和物资,也促使鞑靼强盗集团转变为以中原汉地为政权中心的新王朝。
但是啊,这些法子在鞑靼人的眼里都得利太慢了,好吧,不能再直接动手抢自己百姓的财物了,那还咋弄到更多的钱钞呢?
办法只要想,总会有的。
所以,大头目忽必烈的重儒政策并非一成不变。
许衡与他同时代的许多儒臣一样,其命运随着大头目政治态度的变化而升降浮沉。
大头目忽必烈和贵族们都需要钱钞,于是有聚敛之才的阿合马出现了……阿合马为人多智巧言,以功利成效自负,众咸称其能。
他成为第一个为大头目忽必烈重用的“理财”权臣。
早先,阿合马被任命为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专管财赋之事。【愛↑去△小↓說△網w qu 】
前文讲过,阿合马曾经大兴河南钧、徐等州的冶铁业,使岁产铁103万7千斤,铸造农具20万件,换取官粮4万石;后又增加盐课,弥补了太原地区因私盐泛滥造成的盐课亏欠。
这两件事情让大头目忽必烈大加赞赏,更加倚重之,原来真有可以不用钢刀抢劫的办法……而且可以抢得更多!
随后,阿合马升任中书平章政事,进阶荣禄大夫,权势愈重。
不久又以平章政事兼领使职,开始总揽全国财政大权。又设立尚书省,又以阿合马为平章尚书省事。
此后,忽必烈对阿合马更为倚重,“授以政柄,言无不从”。
在大头目忽必烈的有意扶持下,朝廷中逐渐形成一个与众儒臣相对立的政治势力……“理财”权臣派,回回人阿合马当然成了代表人物。
权倾一时的阿合马成为了和大宋贾似道一样的极相!
他强行将回回人理财之法贯彻上下,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忽必烈时期的财经政策。
为了尽快充实国库以取悦于忽必烈,阿合马厉行聚敛,一以掊克为事,他利用所把握的财政大权,用竭泽而渔的手段多方敛财,例如兴铁冶、铸农器以易粟输官,以及增盐税、括户口、钩考钱谷、籍括药材、滥发纸钞、立转运司以增课税等等,蠹国虐民,无所不为。
特别是把垄断的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整个社会呈“国进民退”的局面!
阿合马所作所为,目的即是千方百计地增加财政收入,从而获宠信于忽必烈,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时对于日益丰盈起来的国库,忽必烈确实感到满足,他曾对人言: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兼此三者乃为称职,回回人中,阿合马才任宰相”。
其对阿合马的器重,溢于言表。
阿合马所施行并为忽必烈所支持的聚敛政策,却是对汉法的巨大冲击与破坏。
更让汉臣们受不了的是,阿合马还利用忽必烈用人政策发生变化的机会,大肆培植私党,所用者皆容悦谄谀回回之徒,同时多方排斥打击异己力量。
检举弹劾他的底层汉臣,他随便就让他们在监狱里各种离奇的死。
对坚持行汉法的高层汉臣,他也有恃无恐,排挤掉右丞相安童,矮化御使台,甚至能把太子真金亲口提议要建立的门下省给阻击了……
汉法派朝臣无不感到他们的已有成果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于是纷起抗争,其中许衡的表现尤为突出。
阿合马执政之初,许衡正担任中书省要职,恪守儒家道统,性格又梗直狷介的他,同阿合马的冲突在所难免。
许衡每每与阿合马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双方基本上是处在你的提议我反对,我的你反对的局面。
大头目忽必烈乐呵呵地看着大臣们的争斗。
这个局面是谁造成的?
是他自己啊……
大头目忽必烈逐渐偏离了倚重汉儒、采行汉法的轨道,开始宠信色目“权臣”,实行聚敛政策是有原因的。
在成功夺取汗位,并初步奠定了立国规模法度之后,大头目忽必烈就不想沿着汉法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入据中原的鞑靼贵族的统治地位,就是靠这个民族特权来保证和维护的。
彻底改行汉法就意味着取消这一类特权,这是所有贵族所难以接受的,大家毕竟不是汉人嘛。
以前说的仁政那一套是为了夺下天暂时安稳人心用的,真若是施行仁政了,你以为我等打下天下是为你们服务?笑话!
忽必烈是鞑靼贵族特权利益总代表,这决定了他在采行汉法时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
当时已经拉开了灭宋战争的序幕,军需浩繁;加之按照鞑靼惯例,每年需对诸王勋戚进行厚赐;还有祭奠、佛事及宫廷宴筵等,所费也极为可观。
凡此种种,造成财政开支骤增,大头目忽必烈急于敛财以增加国库收入。
前文说过,在山东发生“李檀之乱”,涉及汉臣甚多,尤其是当朝宰相王文统也参与了李檀的叛逆活动。
这场乱事,大大增加了大头目忽必烈对汉人的疑惧心理,对汉人的不信任感渐渐体现在他的用人和决策中。
上述三点,以第三点最为关键。
大头目忽必烈曾经说过:“回回虽时盗国钱物,未若汉人秀才敢为反逆……”
但是,他也并没有完全根除汉法,汉臣的位子还都在,理论上还是需要宣传仁政的,也不能任由理财派坐大,等到贪得太多了,抓几个处理一下,也让汉臣们消消火……
汉臣的教育作用也很好……太子真金和中书右丞相安童都曾经师从许衡受教。
在许衡的精心辅导下,安童后来成为熟谙汉法的蒙古儒臣。
太子真金则在汉法、回回法斗争中,坚定地站在汉人儒臣一边。
他实在看不惯阿合马的经济手段,都到了动用军队强行征税的地步,甚至死人都要交税。
老百姓都死不起了!
他当时毕竟年轻,曾经侧面问过自己的父皇,说:“何不施行仁政?”
当时大头目忽必烈差点笑出声了,说:“我等发迹于北方,纵马骑射于天下,难道是为了施行仁政?!”
“父皇曾经言过……”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没有一个牧马的汉子会死守在一块草地上,也没有一个头人会死守一句承诺……只要他们当初相信就够用了,现在呢,我等有钢刀在手。”
说完话,他笑呵呵地看着看已经呆住的儿子,他还年轻啊……
但是太子真金却感到父皇的眼睛里是一片冰冷……如果历史不改变,从此十有余年,他终守谦退,不敢可否君父之命,惟有唯默避逊而已。
后来太子真金派出随从暗杀了阿合马后,他马上陷身于阿合马的余党答即、归阿散等制造的“禅位”阴谋当中,竟因此忧惧成疾,才三十几岁就死掉了。
后话不提了。
现在,内部的激烈打斗,沿海的海盗猖獗,特别是理财派地断加税,让姚麦这样的底层官员都承受不住了。(未完待续。)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许衡堪称这个时代的理学巨擘,他所创立的“鲁斋学派”在中原地区赫赫有名。
许衡从政的主要活动是参与推行汉法。
中原历代封建王朝,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制度,即所谓汉法。
汉族儒士们不遗余力地促使忽必烈采行汉法,以求达到“以汉法治汉地”的目的。
大头目忽必烈抢下了位子,为了稳定政权在中原汉地的统治,曾采纳儒臣们“重农桑,宽赋税,省徭役”的建议,募民屯田,安辑流亡,兴修水利,大力提倡垦殖,以“使百姓安业力农”。
其实这些经济措施,是行汉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正是由于推行汉法,使中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出现了比较平稳安定的局面,顺利攒够了打劫大宋的经费和物资,也促使鞑靼强盗集团转变为以中原汉地为政权中心的新王朝。
但是啊,这些法子在鞑靼人的眼里都得利太慢了,好吧,不能再直接动手抢自己百姓的财物了,那还咋弄到更多的钱钞呢?
办法只要想,总会有的。
所以,大头目忽必烈的重儒政策并非一成不变。
许衡与他同时代的许多儒臣一样,其命运随着大头目政治态度的变化而升降浮沉。
大头目忽必烈和贵族们都需要钱钞,于是有聚敛之才的阿合马出现了……阿合马为人多智巧言,以功利成效自负,众咸称其能。
他成为第一个为大头目忽必烈重用的“理财”权臣。
早先,阿合马被任命为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专管财赋之事。【愛↑去△小↓說△網w qu 】
前文讲过,阿合马曾经大兴河南钧、徐等州的冶铁业,使岁产铁103万7千斤,铸造农具20万件,换取官粮4万石;后又增加盐课,弥补了太原地区因私盐泛滥造成的盐课亏欠。
这两件事情让大头目忽必烈大加赞赏,更加倚重之,原来真有可以不用钢刀抢劫的办法……而且可以抢得更多!
随后,阿合马升任中书平章政事,进阶荣禄大夫,权势愈重。
不久又以平章政事兼领使职,开始总揽全国财政大权。又设立尚书省,又以阿合马为平章尚书省事。
此后,忽必烈对阿合马更为倚重,“授以政柄,言无不从”。
在大头目忽必烈的有意扶持下,朝廷中逐渐形成一个与众儒臣相对立的政治势力……“理财”权臣派,回回人阿合马当然成了代表人物。
权倾一时的阿合马成为了和大宋贾似道一样的极相!
他强行将回回人理财之法贯彻上下,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忽必烈时期的财经政策。
为了尽快充实国库以取悦于忽必烈,阿合马厉行聚敛,一以掊克为事,他利用所把握的财政大权,用竭泽而渔的手段多方敛财,例如兴铁冶、铸农器以易粟输官,以及增盐税、括户口、钩考钱谷、籍括药材、滥发纸钞、立转运司以增课税等等,蠹国虐民,无所不为。
特别是把垄断的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整个社会呈“国进民退”的局面!
阿合马所作所为,目的即是千方百计地增加财政收入,从而获宠信于忽必烈,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时对于日益丰盈起来的国库,忽必烈确实感到满足,他曾对人言:
“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兼此三者乃为称职,回回人中,阿合马才任宰相”。
其对阿合马的器重,溢于言表。
阿合马所施行并为忽必烈所支持的聚敛政策,却是对汉法的巨大冲击与破坏。
更让汉臣们受不了的是,阿合马还利用忽必烈用人政策发生变化的机会,大肆培植私党,所用者皆容悦谄谀回回之徒,同时多方排斥打击异己力量。
检举弹劾他的底层汉臣,他随便就让他们在监狱里各种离奇的死。
对坚持行汉法的高层汉臣,他也有恃无恐,排挤掉右丞相安童,矮化御使台,甚至能把太子真金亲口提议要建立的门下省给阻击了……
汉法派朝臣无不感到他们的已有成果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于是纷起抗争,其中许衡的表现尤为突出。
阿合马执政之初,许衡正担任中书省要职,恪守儒家道统,性格又梗直狷介的他,同阿合马的冲突在所难免。
许衡每每与阿合马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双方基本上是处在你的提议我反对,我的你反对的局面。
大头目忽必烈乐呵呵地看着大臣们的争斗。
这个局面是谁造成的?
是他自己啊……
大头目忽必烈逐渐偏离了倚重汉儒、采行汉法的轨道,开始宠信色目“权臣”,实行聚敛政策是有原因的。
在成功夺取汗位,并初步奠定了立国规模法度之后,大头目忽必烈就不想沿着汉法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入据中原的鞑靼贵族的统治地位,就是靠这个民族特权来保证和维护的。
彻底改行汉法就意味着取消这一类特权,这是所有贵族所难以接受的,大家毕竟不是汉人嘛。
以前说的仁政那一套是为了夺下天暂时安稳人心用的,真若是施行仁政了,你以为我等打下天下是为你们服务?笑话!
忽必烈是鞑靼贵族特权利益总代表,这决定了他在采行汉法时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
当时已经拉开了灭宋战争的序幕,军需浩繁;加之按照鞑靼惯例,每年需对诸王勋戚进行厚赐;还有祭奠、佛事及宫廷宴筵等,所费也极为可观。
凡此种种,造成财政开支骤增,大头目忽必烈急于敛财以增加国库收入。
前文说过,在山东发生“李檀之乱”,涉及汉臣甚多,尤其是当朝宰相王文统也参与了李檀的叛逆活动。
这场乱事,大大增加了大头目忽必烈对汉人的疑惧心理,对汉人的不信任感渐渐体现在他的用人和决策中。
上述三点,以第三点最为关键。
大头目忽必烈曾经说过:“回回虽时盗国钱物,未若汉人秀才敢为反逆……”
但是,他也并没有完全根除汉法,汉臣的位子还都在,理论上还是需要宣传仁政的,也不能任由理财派坐大,等到贪得太多了,抓几个处理一下,也让汉臣们消消火……
汉臣的教育作用也很好……太子真金和中书右丞相安童都曾经师从许衡受教。
在许衡的精心辅导下,安童后来成为熟谙汉法的蒙古儒臣。
太子真金则在汉法、回回法斗争中,坚定地站在汉人儒臣一边。
他实在看不惯阿合马的经济手段,都到了动用军队强行征税的地步,甚至死人都要交税。
老百姓都死不起了!
他当时毕竟年轻,曾经侧面问过自己的父皇,说:“何不施行仁政?”
当时大头目忽必烈差点笑出声了,说:“我等发迹于北方,纵马骑射于天下,难道是为了施行仁政?!”
“父皇曾经言过……”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没有一个牧马的汉子会死守在一块草地上,也没有一个头人会死守一句承诺……只要他们当初相信就够用了,现在呢,我等有钢刀在手。”
说完话,他笑呵呵地看着看已经呆住的儿子,他还年轻啊……
但是太子真金却感到父皇的眼睛里是一片冰冷……如果历史不改变,从此十有余年,他终守谦退,不敢可否君父之命,惟有唯默避逊而已。
后来太子真金派出随从暗杀了阿合马后,他马上陷身于阿合马的余党答即、归阿散等制造的“禅位”阴谋当中,竟因此忧惧成疾,才三十几岁就死掉了。
后话不提了。
现在,内部的激烈打斗,沿海的海盗猖獗,特别是理财派地断加税,让姚麦这样的底层官员都承受不住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