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齐王监国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孔昭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五位总兵到底是谁?”
虽然南京城内的大员名将不计其数,但是真正主持南京军事的大人物只能是两个人,一个是南京镇守太监,另一位就是勋贵武臣中最值得可信的一位。
而现在刘孔昭就是主持南京军事的这位勋贵武臣,而且在北京失去联系的时候,大家更信任他这位勋贵武臣,南京与东南的兵权事实上控制在刘孔昭的手里。
但现在的问题是虽然五位总兵在句容决定兵谏,但是刘孔昭居然不知道这五位总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但是熊遇明之所以在马平与林长明一行人眼中奇货可居,就是这一刻有着非凡的价值,刘孔昭很快就想起来了:“熊遇明?确实是有这么一位人物啊!”
他已经想起来了,虽然这位熊遇明虽然不是什么挂将军印的总兵,甚至不是一位真正的总兵,但好歹也是一位副总兵,而且这个副总兵的位置还是南京镇守太监吹胡子瞪眼从他手里抢走的。
一说到这件事,刘孔昭就是一肚子火气,这个副总兵的位置他早就收了银子答应人家了,结果事情没办成他还得把银子还回去,只是下一刻刘孔昭就是一个激灵:“真有副总兵参与兵谏了?”
副总兵在大明已经算是高级武将中的高级武将,地位实在不低,而且每一次副总兵都是真正意义的实力派,手下至少有着数千名战兵。
既然有一位副总兵参与这次兵谏,那么这名单上的其余四名总兵恐怕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而是真实的实力派了同,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正是眼下的局面。
南京已经完了!
这是刘孔昭心中的直觉。
现在南京城里的这些军队已经指望不上了,兵力虽多,但是没有几支能战的营兵,他们顶多就是充当炮灰的角色而已,现在南京城内这么多大人物无时无刻都在期盼勤王军的到来。
可现在却是勤王军给了南京以致命的一击,刘孔昭甚至不知道接下去该下去怎么办才好,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是勤王军发动兵谏,他既然发动兵谏当然不是反对北面杀过来的柳鹏与海北军,而是南京城内的这些大人物,而且这次可是五位总兵官发动兵谏,参与兵谏的兵马没有三五万人也有两三万人,这等于
南京城已经处于海北军的铁网合围之中。
没有勤王军的支援,应天府甚至整个南直隶的防务已经彻底崩溃了。
只是刘孔昭还是抱了一点侥幸心理,他当即问道:“这次参加兵谏的队伍,除了熊遇明副总兵之外,这个马平总兵还有林长明总兵是哪里冒出来的!”
只是中军都督府的经历很快就从档案里查出这几个参与兵谏武官的履历,甚至相当详细,他们告诉刘孔昭:“马平是江西赣南守备,林长明好象是金乡卫的千户,这次确确实实奉命率兵来勤王!”这是打消了刘孔昭最后的侥幸念头,虽然中军都督府的经历确认了这几位参与兵变的总兵事前只是阿猫阿狗而已,手上也就是各自拥有一两千兵马而已,但是他们与熊遇明这位副总兵结合在一起,那就是
非常可怕的组合了。
几万人随时可能杀向南京城,事实他们甚至可以对南京城发起一次突袭,而不象现在这次大张旗鼓地发动兵谏,只能说这五位总兵发动兵谏有着绝对的信心。
刘孔昭只能抱着侥幸想法询问了一句:“这次参与兵谏的勤王军五位总兵加起来有多少兵马?”“根据句容方面传来的情报,至少有两三万人,我们这边派过去的探子也是这么说,但是我们经历司与锦衣卫那边讨论了一下,觉得应当没有两三万人,但至少也有一万多人,他们不但占领了句容县城,而
且还把附近几座县城与集镇都拿下来了!”
虽然只有一两万多兵力,听到这刘孔昭已经是彻底绝望了,他告诉一旁的吴欣然:“吴先生,麻烦您跑一下回紫金山,帮我好好清扫一下太祖陵墓!”
“太祖陵墓?”
吴欣然先是不解,接着又是恍然大悟:“诚意伯果然有郁离遗风,您这可是算无遗弃了!”
之所以让吴欣然跑去清理修缮太祖皇陵,并不是想把明太祖与马皇后的皇陵扫地出门,而是因为这件事是有前例可循。
当初燕王靖难攻入南京的时候,燕王朱棣那真是兴致冲冲就准备冲入皇宫即位,但是还没开跑,他的御马却被人直接挡了下来。
挡住燕王御马的不是别人,就是杨荣,赫赫有名的“三杨”中的一位,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而不老的那个杨荣,杨荣毫不客气地询问燕王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您是要先登基还是先去拜谒明太祖的皇陵?
燕王朱棣也是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调转马头就拜谒明太祖的皇陵,自此杨荣就成为朱棣最信任的人选之一。
虽然先即位还是先拜谒皇陵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而已,但是这件事有着象征性的意义。
正所谓名正言顺,燕王可以说是大明历史上的最不名正言顺的皇帝,所以他的正统意识最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象嘉靖皇帝在登基之前阁臣提出的那些要求。
正是通过这么一系列操作,燕王虽然仅仅是突袭攻占了南京而已,天下的三分之二甚至是四分之三仍然是使用建文年号,但是在他登基之后,整个天下却在第一时间服从他的统治。
而现在柳鹏的情况也如当初的燕王相近,而且燕王怎么也说是朱元璋最疼爱的爱子之一,他入继大统虽然有无数指摘之处,但是在建文皇帝下落不明的情况,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人选。可是现在北京只是消息断绝而已,而海北镇控制的地盘也是极其有限,除了山东四府之外,顶多只有南直隶的徐州直隶州、凤阳府、淮安府与半个松江府、半个苏州府,即使拿下南京应天府,那也不过是
控制着十府一州之地而已,离控制整个天下的目标还有着天差地别的距离。
因此柳鹏先迎谒明孝陵看起来只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是却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如果办得成功,或许整个东南甚至半个天下就可以传檄而定,不知道替海北军节省多少时间。
刘孔昭生怕柳鹏是一介武夫,不能理解这件事的真正意味:“吴先生,这件事您一定要跟齐王殿下讲清楚,他肯不肯到南京即位监国不要紧,关键是把这件事讲清楚!”
海北军既然要进南京,那么柳鹏不能是小小的金州督抚,因此刘孔昭第一时间就把“齐王”的封王请了出来按在柳鹏的身上。
这自然是有理论依据的,当初朝中争论柳鹏应当封一字王还是封二字王的时候,很多大臣就主张柳鹏应当封齐王就藩青州,这是人地两宜的措施。山东自古以来就是齐国的地盘,而且明初太祖第七子就以齐王的身份就藩于青州,虽然在建文与永乐两次齐王被废为庶人最终导致国除的结果,但终究是有先例可循,因此柳鹏封齐王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
择。虽然这件事因为封一字王还是二字王争得不可开交,但是南京的有心人士仍然是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因此南京城内的一些有心人士第一时间就给刘孔昭提了一个完美的主意,现在南京的军民不是开城向海
北军投降,而是请齐王柳鹏监国。虽然是掩耳盗铃,但却是一个近于完美的方案,现在吴欣然也知道自己的担子很重,他向刘孔昭保证这件事他能办得万无一失:“老爷,这件事您请放心便是,就算齐王殿下不明白,他身边的诸位老先生也
会知道怎么办,我可听说齐下殿下的营中有好几位进士相公!”
刘孔昭点了点头:“告诉齐王殿下,如果他想进南京应天府监国,那么首先就得拜谒太祖皇陵!如果不肯拜谒太祖皇陵,那应天府千万军民绝不允许他在南京监国!”
事实不用刘孔昭与吴欣然提醒,钟羽正在这个问题上早就提醒过柳鹏无数遍,柳鹏当然是从善如流:“没问题,我早就想先拜谒太祖皇陵,然后再即位监国!”刘孔昭给柳鹏出的主意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毕竟这件事有着很大的欺骗性,别的地方不说,靠近南京的南直隶诸个州府以及江西、浙江、福建甚至湖广各省,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很有举府、全省来降的趋势
。
至于南京城内的官民军吏同样觉得这是两全其美的主意,除了少数狂热忠于大明的狂热派,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接受的方案。即使南京镇守太监也觉得刘孔昭这个建议虽然很不靠谱,但也是个差强人意的选择,而且刘孔昭已经串联了南京城内城外的武将控制南京城内城外的一切要点,在兵锋之下大家即使不接受也拿刘孔昭这些主和派没办法。
刘孔昭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五位总兵到底是谁?”
虽然南京城内的大员名将不计其数,但是真正主持南京军事的大人物只能是两个人,一个是南京镇守太监,另一位就是勋贵武臣中最值得可信的一位。
而现在刘孔昭就是主持南京军事的这位勋贵武臣,而且在北京失去联系的时候,大家更信任他这位勋贵武臣,南京与东南的兵权事实上控制在刘孔昭的手里。
但现在的问题是虽然五位总兵在句容决定兵谏,但是刘孔昭居然不知道这五位总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但是熊遇明之所以在马平与林长明一行人眼中奇货可居,就是这一刻有着非凡的价值,刘孔昭很快就想起来了:“熊遇明?确实是有这么一位人物啊!”
他已经想起来了,虽然这位熊遇明虽然不是什么挂将军印的总兵,甚至不是一位真正的总兵,但好歹也是一位副总兵,而且这个副总兵的位置还是南京镇守太监吹胡子瞪眼从他手里抢走的。
一说到这件事,刘孔昭就是一肚子火气,这个副总兵的位置他早就收了银子答应人家了,结果事情没办成他还得把银子还回去,只是下一刻刘孔昭就是一个激灵:“真有副总兵参与兵谏了?”
副总兵在大明已经算是高级武将中的高级武将,地位实在不低,而且每一次副总兵都是真正意义的实力派,手下至少有着数千名战兵。
既然有一位副总兵参与这次兵谏,那么这名单上的其余四名总兵恐怕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而是真实的实力派了同,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正是眼下的局面。
南京已经完了!
这是刘孔昭心中的直觉。
现在南京城里的这些军队已经指望不上了,兵力虽多,但是没有几支能战的营兵,他们顶多就是充当炮灰的角色而已,现在南京城内这么多大人物无时无刻都在期盼勤王军的到来。
可现在却是勤王军给了南京以致命的一击,刘孔昭甚至不知道接下去该下去怎么办才好,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是勤王军发动兵谏,他既然发动兵谏当然不是反对北面杀过来的柳鹏与海北军,而是南京城内的这些大人物,而且这次可是五位总兵官发动兵谏,参与兵谏的兵马没有三五万人也有两三万人,这等于
南京城已经处于海北军的铁网合围之中。
没有勤王军的支援,应天府甚至整个南直隶的防务已经彻底崩溃了。
只是刘孔昭还是抱了一点侥幸心理,他当即问道:“这次参加兵谏的队伍,除了熊遇明副总兵之外,这个马平总兵还有林长明总兵是哪里冒出来的!”
只是中军都督府的经历很快就从档案里查出这几个参与兵谏武官的履历,甚至相当详细,他们告诉刘孔昭:“马平是江西赣南守备,林长明好象是金乡卫的千户,这次确确实实奉命率兵来勤王!”这是打消了刘孔昭最后的侥幸念头,虽然中军都督府的经历确认了这几位参与兵变的总兵事前只是阿猫阿狗而已,手上也就是各自拥有一两千兵马而已,但是他们与熊遇明这位副总兵结合在一起,那就是
非常可怕的组合了。
几万人随时可能杀向南京城,事实他们甚至可以对南京城发起一次突袭,而不象现在这次大张旗鼓地发动兵谏,只能说这五位总兵发动兵谏有着绝对的信心。
刘孔昭只能抱着侥幸想法询问了一句:“这次参与兵谏的勤王军五位总兵加起来有多少兵马?”“根据句容方面传来的情报,至少有两三万人,我们这边派过去的探子也是这么说,但是我们经历司与锦衣卫那边讨论了一下,觉得应当没有两三万人,但至少也有一万多人,他们不但占领了句容县城,而
且还把附近几座县城与集镇都拿下来了!”
虽然只有一两万多兵力,听到这刘孔昭已经是彻底绝望了,他告诉一旁的吴欣然:“吴先生,麻烦您跑一下回紫金山,帮我好好清扫一下太祖陵墓!”
“太祖陵墓?”
吴欣然先是不解,接着又是恍然大悟:“诚意伯果然有郁离遗风,您这可是算无遗弃了!”
之所以让吴欣然跑去清理修缮太祖皇陵,并不是想把明太祖与马皇后的皇陵扫地出门,而是因为这件事是有前例可循。
当初燕王靖难攻入南京的时候,燕王朱棣那真是兴致冲冲就准备冲入皇宫即位,但是还没开跑,他的御马却被人直接挡了下来。
挡住燕王御马的不是别人,就是杨荣,赫赫有名的“三杨”中的一位,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而不老的那个杨荣,杨荣毫不客气地询问燕王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您是要先登基还是先去拜谒明太祖的皇陵?
燕王朱棣也是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调转马头就拜谒明太祖的皇陵,自此杨荣就成为朱棣最信任的人选之一。
虽然先即位还是先拜谒皇陵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而已,但是这件事有着象征性的意义。
正所谓名正言顺,燕王可以说是大明历史上的最不名正言顺的皇帝,所以他的正统意识最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象嘉靖皇帝在登基之前阁臣提出的那些要求。
正是通过这么一系列操作,燕王虽然仅仅是突袭攻占了南京而已,天下的三分之二甚至是四分之三仍然是使用建文年号,但是在他登基之后,整个天下却在第一时间服从他的统治。
而现在柳鹏的情况也如当初的燕王相近,而且燕王怎么也说是朱元璋最疼爱的爱子之一,他入继大统虽然有无数指摘之处,但是在建文皇帝下落不明的情况,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人选。可是现在北京只是消息断绝而已,而海北镇控制的地盘也是极其有限,除了山东四府之外,顶多只有南直隶的徐州直隶州、凤阳府、淮安府与半个松江府、半个苏州府,即使拿下南京应天府,那也不过是
控制着十府一州之地而已,离控制整个天下的目标还有着天差地别的距离。
因此柳鹏先迎谒明孝陵看起来只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是却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如果办得成功,或许整个东南甚至半个天下就可以传檄而定,不知道替海北军节省多少时间。
刘孔昭生怕柳鹏是一介武夫,不能理解这件事的真正意味:“吴先生,这件事您一定要跟齐王殿下讲清楚,他肯不肯到南京即位监国不要紧,关键是把这件事讲清楚!”
海北军既然要进南京,那么柳鹏不能是小小的金州督抚,因此刘孔昭第一时间就把“齐王”的封王请了出来按在柳鹏的身上。
这自然是有理论依据的,当初朝中争论柳鹏应当封一字王还是封二字王的时候,很多大臣就主张柳鹏应当封齐王就藩青州,这是人地两宜的措施。山东自古以来就是齐国的地盘,而且明初太祖第七子就以齐王的身份就藩于青州,虽然在建文与永乐两次齐王被废为庶人最终导致国除的结果,但终究是有先例可循,因此柳鹏封齐王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
择。虽然这件事因为封一字王还是二字王争得不可开交,但是南京的有心人士仍然是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因此南京城内的一些有心人士第一时间就给刘孔昭提了一个完美的主意,现在南京的军民不是开城向海
北军投降,而是请齐王柳鹏监国。虽然是掩耳盗铃,但却是一个近于完美的方案,现在吴欣然也知道自己的担子很重,他向刘孔昭保证这件事他能办得万无一失:“老爷,这件事您请放心便是,就算齐王殿下不明白,他身边的诸位老先生也
会知道怎么办,我可听说齐下殿下的营中有好几位进士相公!”
刘孔昭点了点头:“告诉齐王殿下,如果他想进南京应天府监国,那么首先就得拜谒太祖皇陵!如果不肯拜谒太祖皇陵,那应天府千万军民绝不允许他在南京监国!”
事实不用刘孔昭与吴欣然提醒,钟羽正在这个问题上早就提醒过柳鹏无数遍,柳鹏当然是从善如流:“没问题,我早就想先拜谒太祖皇陵,然后再即位监国!”刘孔昭给柳鹏出的主意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毕竟这件事有着很大的欺骗性,别的地方不说,靠近南京的南直隶诸个州府以及江西、浙江、福建甚至湖广各省,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很有举府、全省来降的趋势
。
至于南京城内的官民军吏同样觉得这是两全其美的主意,除了少数狂热忠于大明的狂热派,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接受的方案。即使南京镇守太监也觉得刘孔昭这个建议虽然很不靠谱,但也是个差强人意的选择,而且刘孔昭已经串联了南京城内城外的武将控制南京城内城外的一切要点,在兵锋之下大家即使不接受也拿刘孔昭这些主和派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