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传国玉玺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易刚登基后,就放走了大量的宫女太监,偌大的皇宫内,现在是显得冷清了许多。整个皇宫的禁军数量却是没有减少,这一下子显得护卫的数量,比太监宫娥、杂役等人的数量要多了许多。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么多的护卫,这才显得整个皇宫才不是人声鼎沸,不至于是如此的冷清。
令林易感到吃惊的是裴頠竟然是不辞而别,抛妻弃子,脱屣离家,求仙问道,寻找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
司马遹12岁时,武帝司马炎闻太史言广陵有天子气,封司马遹为广陵王,邑五万户,把中兴大晋的希望寄托在司马遹身上。不意武帝司马炎很快就归了天,失去了保护神。幸好司马遹是继续得到祖母杨太后钟爱,自然而然,他心目中的妇女形象是像他祖母杨芷那样笃守妇道,贤淑持内的人,而不是像母后贾南风那样,指手划脚,凶恶暴虐,掌握大权的人。
当小司马遹看到或听到母后对父皇气势汹汹,事事占先,使父皇受到欺压时,他就感到很不满,尤其是当他亲眼目睹母后将祖母杨芷及其父母,乃至于三族诛夷。仅过几个月,又在一天一夜之间,杀害了三位王公时,他的不满就更为强烈了。
元康元年七月,贾南风夺取了朝权后,就把矛头指向了东宫。她素忌太子在朝有好的声誉,采取了许多令人气愤的作法。一是不准太子遹与其生母谢玖见面。二是把辅导太子的元老大臣何劭、和峤等调离东宫,另换中宫的亲信为太子太师或太保;同时密令派往东宫的内侍监视太子言行,引导太子游乐。三是太子妃由中宫确定,任何人不得干预。
因为此事,司马遹和贾南风对立也就越来越明显!对贾南风是又怕又恨又捉摸不透。
辅政大臣对此极为反感,当即由裴頠就出面提出抗奏,不准太子与其生母见面。这么做太不近人情,不仅不能密切皇后与太子之间的关系,还有可能使东宫反感。东宫之建。以储皇极,其所与交游者。应是英俊而好学之人,尽派一些专事狎游的人去陪他嬉戏,必会把储君导入岐途,于国何益?太子妃乃未来之皇后,当不能由一人而决之,宜依祖例廷议而定。裴頠还理直气壮地提出:“当务之急宜稳定朝局,欲求长治久安。皇后宜善待太子及其生母。”
随后,裴頠又请求增祟太子之生母谢氏为淑妃,调给东宫三千兵马,以增置后卫率吏。保卫东宫。
贾南风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虽然勉强同意了裴頠等辅政大臣的请求,但对她那三点措施始终没有改变。但即使如此东宫的日子总算是好过了许多。
裴頠虽然和贾南风是姨表兄弟的关系,但是对当场还是太子的司马遹是十分照顾,林易也是把他当成了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司马遹是对裴頠一直是心存感恩。即使是林易本人也一直对这裴頠的才智和品行十分推崇!
林易登基为帝,大赦天下后,其罪就可全免,正要重新重用他,做出一番丰功伟绩来。想不到他竟然是不辞而别,真是令他感到诧异。
这裴頠人虽然走了,却是留下了许多治国之策和对林易的忠言劝诫,林易自是牢记于心。
想必这裴頠也是有了一番奇遇,林易此时不仅不是为国家失去一个栋梁大臣而感到难过,反而是更为裴頠而感到高兴,脱俗出尘,远离世间,裴頠也开始寻找了自己的道!林易希望终有一日与他相见于江湖之中!
没了裴頠这样的尽心尽力的大臣,林易必然是多费了许多心思。况且是新皇登基,百废待兴,许多事情要等着他处理!此刻他才明白,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帝王是如何的不容易,每日的奏章落得如山高,仅仅光是那全国各地战乱灾害这样的紧急大事,每日都有不少,真的是另他焦头烂额。
幸好的是他及时地说服了张华,请他重新出山为百官之首,以他为权臣表率,德高望重,朝政也是重新走了正轨。虽然张华现在是年岁已高,只要是在他的培养下,江统、杜锡等人肯定会迅速成长,独当一面,这才是林易的主要目的!
此时,在皇宫后院的紫光阁里,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气氛中,香案上烟雾缭绕。林易正在把玩那“传国玉玺”。长七寸,宽三寸,高四寸,玉玺上的神龙更是雕刻的栩栩如生,生龙活现一般。玉玺下方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大字,更是活灵活现,好像活着一般,一个远古的、质朴的威严是从那字体上是扑面而来。
这玉玺唯一的瑕疵就是其中一个角有一处金色,和周围的玉质是格格不入,正是当年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这就是和氏璧!”林易心中忍不住感叹道,这质地,这由内而外的气质,果真是世间罕有,仿佛根本就是不属于这个世界上的东西。这雕刻的工艺更是鬼斧神工,真是想不到那秦始皇嬴政是从什么地方找到这样的鬼才!
这玉玺配套的还有一个玉匣,正是盛放这玉玺的盒子,传说也是这和氏璧先雕刻玉匣,而这玉玺是从剩下的材料中所雕刻,只可惜是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时丢失,后来只能是用一个金匣而代替!若论材质选取,这玉匣的重要性更是在这玉玺之上,没了这玉匣相配后,这玉玺是如此的不完美!
这传国玉玺的表面,光滑如少女的皮肤一样,这数500多年来,换了无数的主人。从最初的秦始皇、到大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到本朝的武帝、惠帝,有明君,有昏君,有荒淫、有暴戾,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但是无论如何,即使羸弱如汉献帝,白痴如晋惠帝,所有的皇帝都知道牢牢保存这传国玉玺,不让任何人馋指!因此他们知道,只有这传国玉玺才是他们帝王身份的象征!
这传国玉玺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林易忍不住放出一丝神识进入这玉玺之中!(未完待续)
林易刚登基后,就放走了大量的宫女太监,偌大的皇宫内,现在是显得冷清了许多。整个皇宫的禁军数量却是没有减少,这一下子显得护卫的数量,比太监宫娥、杂役等人的数量要多了许多。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么多的护卫,这才显得整个皇宫才不是人声鼎沸,不至于是如此的冷清。
令林易感到吃惊的是裴頠竟然是不辞而别,抛妻弃子,脱屣离家,求仙问道,寻找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
司马遹12岁时,武帝司马炎闻太史言广陵有天子气,封司马遹为广陵王,邑五万户,把中兴大晋的希望寄托在司马遹身上。不意武帝司马炎很快就归了天,失去了保护神。幸好司马遹是继续得到祖母杨太后钟爱,自然而然,他心目中的妇女形象是像他祖母杨芷那样笃守妇道,贤淑持内的人,而不是像母后贾南风那样,指手划脚,凶恶暴虐,掌握大权的人。
当小司马遹看到或听到母后对父皇气势汹汹,事事占先,使父皇受到欺压时,他就感到很不满,尤其是当他亲眼目睹母后将祖母杨芷及其父母,乃至于三族诛夷。仅过几个月,又在一天一夜之间,杀害了三位王公时,他的不满就更为强烈了。
元康元年七月,贾南风夺取了朝权后,就把矛头指向了东宫。她素忌太子在朝有好的声誉,采取了许多令人气愤的作法。一是不准太子遹与其生母谢玖见面。二是把辅导太子的元老大臣何劭、和峤等调离东宫,另换中宫的亲信为太子太师或太保;同时密令派往东宫的内侍监视太子言行,引导太子游乐。三是太子妃由中宫确定,任何人不得干预。
因为此事,司马遹和贾南风对立也就越来越明显!对贾南风是又怕又恨又捉摸不透。
辅政大臣对此极为反感,当即由裴頠就出面提出抗奏,不准太子与其生母见面。这么做太不近人情,不仅不能密切皇后与太子之间的关系,还有可能使东宫反感。东宫之建。以储皇极,其所与交游者。应是英俊而好学之人,尽派一些专事狎游的人去陪他嬉戏,必会把储君导入岐途,于国何益?太子妃乃未来之皇后,当不能由一人而决之,宜依祖例廷议而定。裴頠还理直气壮地提出:“当务之急宜稳定朝局,欲求长治久安。皇后宜善待太子及其生母。”
随后,裴頠又请求增祟太子之生母谢氏为淑妃,调给东宫三千兵马,以增置后卫率吏。保卫东宫。
贾南风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虽然勉强同意了裴頠等辅政大臣的请求,但对她那三点措施始终没有改变。但即使如此东宫的日子总算是好过了许多。
裴頠虽然和贾南风是姨表兄弟的关系,但是对当场还是太子的司马遹是十分照顾,林易也是把他当成了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司马遹是对裴頠一直是心存感恩。即使是林易本人也一直对这裴頠的才智和品行十分推崇!
林易登基为帝,大赦天下后,其罪就可全免,正要重新重用他,做出一番丰功伟绩来。想不到他竟然是不辞而别,真是令他感到诧异。
这裴頠人虽然走了,却是留下了许多治国之策和对林易的忠言劝诫,林易自是牢记于心。
想必这裴頠也是有了一番奇遇,林易此时不仅不是为国家失去一个栋梁大臣而感到难过,反而是更为裴頠而感到高兴,脱俗出尘,远离世间,裴頠也开始寻找了自己的道!林易希望终有一日与他相见于江湖之中!
没了裴頠这样的尽心尽力的大臣,林易必然是多费了许多心思。况且是新皇登基,百废待兴,许多事情要等着他处理!此刻他才明白,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帝王是如何的不容易,每日的奏章落得如山高,仅仅光是那全国各地战乱灾害这样的紧急大事,每日都有不少,真的是另他焦头烂额。
幸好的是他及时地说服了张华,请他重新出山为百官之首,以他为权臣表率,德高望重,朝政也是重新走了正轨。虽然张华现在是年岁已高,只要是在他的培养下,江统、杜锡等人肯定会迅速成长,独当一面,这才是林易的主要目的!
此时,在皇宫后院的紫光阁里,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气氛中,香案上烟雾缭绕。林易正在把玩那“传国玉玺”。长七寸,宽三寸,高四寸,玉玺上的神龙更是雕刻的栩栩如生,生龙活现一般。玉玺下方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大字,更是活灵活现,好像活着一般,一个远古的、质朴的威严是从那字体上是扑面而来。
这玉玺唯一的瑕疵就是其中一个角有一处金色,和周围的玉质是格格不入,正是当年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这就是和氏璧!”林易心中忍不住感叹道,这质地,这由内而外的气质,果真是世间罕有,仿佛根本就是不属于这个世界上的东西。这雕刻的工艺更是鬼斧神工,真是想不到那秦始皇嬴政是从什么地方找到这样的鬼才!
这玉玺配套的还有一个玉匣,正是盛放这玉玺的盒子,传说也是这和氏璧先雕刻玉匣,而这玉玺是从剩下的材料中所雕刻,只可惜是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时丢失,后来只能是用一个金匣而代替!若论材质选取,这玉匣的重要性更是在这玉玺之上,没了这玉匣相配后,这玉玺是如此的不完美!
这传国玉玺的表面,光滑如少女的皮肤一样,这数500多年来,换了无数的主人。从最初的秦始皇、到大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到本朝的武帝、惠帝,有明君,有昏君,有荒淫、有暴戾,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但是无论如何,即使羸弱如汉献帝,白痴如晋惠帝,所有的皇帝都知道牢牢保存这传国玉玺,不让任何人馋指!因此他们知道,只有这传国玉玺才是他们帝王身份的象征!
这传国玉玺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林易忍不住放出一丝神识进入这玉玺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