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中文网 > 帝国风云 > 第七十二章 声东击西

第七十二章 声东击西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月十四日,伦敦再次遭到轰炸后,张伯伦政府垮台,英国提前举行大选。

    虽然英国上下被悲观情绪笼罩,但是主战派依然占了多数,前海军大臣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七月底,丘吉尔组建了新一届内阁政府,并且在八月四日正式宣布就职。

    当时,在法国发生的一件事情,鼓舞了英**民。

    这就是,七月底,由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抵抗组织在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地区伏击了德军,宣称消灭德军数千人。经过激烈战斗后,法军还占领了图卢兹,控制了上加龙省的大部分地区。

    显然,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战斗。

    事实上,这场战斗并没有戴高乐宣称的那么重要。此外,在七月中旬,戴高乐就已经西班牙到达英国,根本没有留在法国。在这场战斗中,遭到伏击的只是一支营级部队,德军的伤亡也只有一百多人。更重要的是,德军压根就没有想过占领图卢兹,而是准备向南面的富瓦迂回,包围上加龙省的法军。

    八月中旬,图卢兹附近的法军就被德军包围了。

    在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激战之后,“自由法国”抵抗组织的近三万名官兵被击毙,更多的法军投降,还有一部分法军越过边境线进入西班牙境内。后来,西班牙当局把解除了武装的法军官兵移交给了法国政府。

    到一九四零年地,法国境内的抵抗组织就被德军打散了,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斗。

    可以说,法军在图卢兹的战斗,被有意夸大了,目的就是要鼓舞英**民的士气,让英国继续战斗下去。

    也正是如此,丘吉尔等主战派才在大选中占据上风。

    只是,丘吉尔面对的绝对是一个烂摊子。

    从八月开始,德军的轰炸行动变得更加猛烈,而且改变了轰炸战术,开始重点轰炸英国的工业区,并且为轰炸机群安排了护航战斗机。根据德军的战报,在八月份的十七次轰炸行动中,帝国空军总共出动一万二千余架次,损失战机二百四十八架,损失率百分之二,比七月份降低了近三个百分点。虽然英国公布的战报中,声称击落了近五百架德机,但是即便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损失率依然比七月份有所降低。显然,德军的护航战术,在轰炸行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德皇甚至公开宣称,如果英国不肯屈服,将把英国炸回石器时代。

    在抓紧进行轰炸的时候,德军也在为登陆英国本土做准备。比如,到八月下旬,聚集在比利时与法国北部地区的德军已经达到一百二十万,而且帝国海军在比利时与法国北部港口聚集了大批舰船,其中大多数都是用来运送物资的商船。八月八日,帝国海军公海舰队还首次出港。虽然这只是一次象征性的战术行动,公海舰队没有深入北海,仅在荷兰外海呆了五天,但是影响依然十分重大,连丘吉尔都不得不相信,德意志第二帝国即将发动登陆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事实上,德军根本没有想过在一九四零年登陆英国。

    原因很简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红俄完成了军事动员工作,肯定会在近期进攻德意志第二帝国。

    从战略上讲,红俄绝对不会等到英国战败后才参战。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七月与八月,英国与红俄的外交官员在美国进行了数次秘密会晤,商讨了红俄参战的事情。当时代表英国前去谈判的温特斯伯爵明确提到,如果英国迅速战败,红俄必然会承受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全部军事压力,取胜的希望极为渺茫。虽然红俄谈判代表萨姆索诺夫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红俄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根本不需要英国协助就能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但是萨姆索诺夫也承认,如果有英国牵制住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与海军,红俄更容易取胜。这轮谈判,英国与红俄达成了一项近似于军事同盟条约的协议,即英国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一九四一年,而红俄则保证在一九四零年参战,并且投入四百万地面部队。

    事实上,根本到不了一九四零年底。

    根据德意志第二帝国掌握的情报,俄军将在九月份完成进攻准备,因此肯定会在九月底之前发动进攻。

    德意志第二帝国可以不把英国放在眼里,却不能不警惕红俄。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终究是一个陆权国家,地面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帝国的命运。英国只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及一支勉强算得上强大的空军,根本没有可以在欧洲大陆上击败德军的陆军。也就是说,即便英国没有战败,短期内也没有多大的威胁,而那四百万俄军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显然,帝国必须把重点转向东线。

    从七月份开始,帝国陆军就着手调整兵力部署。到八月下旬,已有二百八十个师、近三百五十万大军到达东线,这其中包括了帝国陆军中最精锐的四个坦克师与八个装甲师,以及帝国陆军的所有主力部队。当时,部署在比利时与法国北部地区的军队不到八十万,而且全部是预备役部队。为了麻痹对手,鲁登道夫特意让三个集团军与近四十个主力师的指挥部留在了西线,并且对部署在西线的部队进行了伪装。比如,德军用一些木板把卡车伪装成了坦克与自行火炮,还专门制作了一批“重炮”。结果就是,英国情报机构认为有一百多万德军主力部署在西线。

    如果说帝国陆军的伪装很难识破,那么帝国空军的部署调整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从八月份开始,轰炸英国的全是双发中型轰炸机,所有的单发战术轰炸机全部返回帝国本土或者被派往东线。

    有趣的是,英国的情报机构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也许,在英国人看来,那些单发战术轰炸机的航程不够远,难以执行轰炸英国本土的任务,所以德军才换上了双发中型轰炸机。

    显然,俄军在积极备战,德军也在为进攻做准备。

    德军不会攻打英国本土,而会首先在东线发动进攻,不给俄军任何机会,以免开战后陷入被动局面。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俄军把进攻时间暂定为九月一日。

    从时间上看,俄军的策划非常严密。

    按照俄军总参谋部制订的战争计划,只需要三个月,俄军就能越过东普鲁士,攻入帝国腹地,甚至有望占领柏林。也就是说,在最寒冷的十二月与一月到来之前,俄军就能打赢这场战争。

    暂且不说俄军的计划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关键是,帝国的战略纵深远不如红俄,因此可供防御的空间极为有限。如果帝国陆军丧失了主动权,就只能在前线与俄军死拼,根本不能后退半步。

    要知道,在帝国东部边境线往西大约八百公里,就是帝国首都柏林。

    相反,从这条边境线出发,要往东两千多公里,才是红俄首都莫斯科。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略上已经非常被动了。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掌握有主动权,就应该在六月发动进攻,这样才能保证在严冬到来之前推进到莫斯科附近。如果在九月发动进攻,德军最多能在严冬到来之前占领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西部地区。受天气影响,德军很难在冬季发动进攻,而且在春季到来的时候也不见得能够发动进攻,因为冬季的积雪融化之后,道路必然十分泥泞坎坷,要等到五月份,德军才有可能再次发动进攻。如此一来,俄军就能获得近半年的休整时间,也就有机会在来年的战斗中挫败德军。

    对此,鲁登道夫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

    早在年初,鲁登道夫就建议在四月份攻打法国,这样就有望在六月份攻打红俄,最迟也能在七月份发动进攻。如果把攻法时间推迟到六月份,那么德军最快也只能在八月底攻打红俄,也就不可能在冬季到来前取得决定性胜利,德俄战争势必拖到一九四一年,而到时候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击败红俄。

    事实上,冯承乾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即把攻俄时间定在六月份。

    可惜的是,鲁登道夫只是军人,政治上的事情轮不到他做主。

    这下,问题来了。

    到了七月份,随着法国战败,德军内部对攻俄行动产生了分歧,一些将领认为,应该首先在边境地区打一场防御战,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做法,即像坦能堡战役那样,德军通过内线作战来消耗俄军的有生力量,等到俄军士气低落之后,再集中兵力发动反击,一举击溃俄国。

    问题是,现在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了。

    要知道,二十多年前,德军花了近三年时间才击败法国,而这次仅用了不到一个月。

    战争的方式方法已经发生了变化,德军也就不可能再打一次“坦能堡战役”,也就不能指望在边境防御战中消耗俄军有生力量。

    可以说,对法战争已经证明,进攻力量超越了防御力量。

    谁发动进攻,谁就更有希望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