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甄应嘉将试卷送到主持县试的孙知县手里,他看见知县眼神里的示好,波澜不惊的微微点了点头。
只是考场之上不便多说,两人打过照面甄应嘉便出去了。
坐在门口的茶馆二楼等了没多久,康和也交了卷子出了考场。
“排名要后天公布,不如我们在县城里再住上两夜?”
康和点头,笑道:“你倒是很有闲情逸致。”因为已经算是跟甄应嘉坦诚相交,他也不太避讳人了,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瞒你,这已经是我出来游离的第二年了,今年乡试之后,我怕是要回京了。”
甄应嘉突然有点同情他。
康和看着下面人头攒动,生了点感慨出来,摇了摇头说了一句大实话,“回去京城,再不会有这么清闲的日子。”
甄应嘉拍了拍他的肩膀,正想说点什么,突然听见下面一阵喧哗的叫卖声。
“这次的名单出来了,二两银子一份,谁要?”
甄应嘉住在青松书院,对县试虽说是志在必得,但是连李达济都说他必过的,所以也没下什么功夫搜集信息。
现在听了几句,发现下面明显是在叫卖这一次参加科考的人的名单,有点不明就里,他看了康和一眼,发现康和也是一脸疑惑。
甄应嘉叫了仆人去楼下打听消息,不多时,仆人上来,后边还跟着几个人。
“的确是这次参加县试的名单。”仆人在甄应嘉身边小声道:“据说是这一位孙大人的师爷想出的主意,江南的世家学子基本都在这一县里,只要二两银子就能知己知彼,连一路考到殿试的对手差不多都在这名单里了。”
“哦?”不仅是甄应嘉,连康和也来了兴趣,道:“你也去买一份上来。”
话音刚落,旁边响起一个惊喜的声音,“甄世叔!”
这明显是在叫甄应嘉,他回头一看,是个身材魁梧,长相还有几分粗鲁的青年男子,见他回头,男子眼里现出光来,道:“方才在楼下听着声音像,这上来一看,果真是甄世叔。”
这是原主的关系,甄应嘉顿了顿,终于知道这人是谁了,他正想开口,只听见那青年又道:“甄世叔可是忘了小侄了?小侄是薛家的蟠儿啊。”
真是够了!
偏偏此时康和又在他耳边低语,“你这侄儿看着比你这世叔年纪还要大些。”
甄应嘉瞪他一眼,收敛了脸上表情,很是严肃——可能还有点慈爱的看着薛蟠,道:“若是你父亲见到你这个样子,想必比我还要欣慰了。”
这句话说得很是有长辈威严,又提起了他的亡父,薛蟠心里刚刚兴起的那点点兴奋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虽觉得这世叔有点不解风情,薛蟠还是道:“甄世叔可是要看着名单,正巧小侄才买了一份。”
说着,他也不给甄应嘉拒绝的机会,直接将名单放在甄应嘉的桌子上,道:“世叔只管与友人喝茶,小侄再去买一份便是。”
不过二两银子的事情,也没什么好拒绝的,甄应嘉点头,又摆出长辈的威严来,“如此甚好,若是你父亲看见你终于上进了,等你金榜题名之时,他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了。”
一天之内被连着两次提起亡父,薛蟠只觉得浑身不得劲,但是这世叔许久没见,样貌比以前更加的好了,许是累了一天的缘故,连声音都那么好听。
于是薛蟠打算再说两句话,“世叔说笑了,我这学问,您也是知道的,不过识字而已,科举——”他摇头晃脑自嘲道:“不过是交差而已。”
康和咳嗽了一声,甄应嘉知道他不耐烦了,而且他也不想再跟这人说话,得想个法子才是,他扫了四周,拿起桌上的名单,道:“快将这东西拿走,我家仆已经下去买了,我怎好收你东西。”
薛蟠往后跳了两步,笑道:“下面挤得很,我上来的时候那人手上只有十份了,怕是不好买,世叔拿着便是。”
看见甄应嘉还想站起身来把东西往他手里递,薛蟠道:“小侄先回去了,告辞。”说完便三下五除二快步走下楼梯,转眼就不见了身影。
终于走了,甄应嘉松了口气,康和冷笑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对这人很是讨厌,道:“薛家?可是那个号称江南第一皇商的薛家?”
甄应嘉点头,“这两年破败了不少,主家就剩他一个,好像才十七八岁。”
“孩子?”康和惊道:“他那张脸可真不想十七八岁。”
甄应嘉回头扫了康和一眼,说实在的,康和这张脸也不像是十七八岁,只是一个走的是粗犷风,一个走的是成熟风。
看起来还是康和的这张脸顺眼。
康和收到甄应嘉的眼神,掩饰般拿起桌上的名单,道:“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名单上好几十页,粗粗一看快两千人,上面标注了姓名和出身,每人一小行,康和道:“我看方才那人中不了。”
甄应嘉点了点头,严肃道:“我也觉得。”
他说的是实话,不管是从原著里,还是原主的记忆力,薛家这个侄儿一点中举的可能都没有,不过康和还是被安慰了,他换了个话题道:“快两千人科考,不知道最后能取多少。”
甄应嘉笑了笑,“我记得去年统计,黄册上的男丁一共七千多万,这里面识字的只有一层,也就是七百万,生员是五十万左右,也就是说每十二个识字的人里有一个秀才。”
康和点头,甄应嘉继续道:“按照这个比例,这两千人里最终要有一百七十人过了院试,县试录取的人数至少是院试的两倍,那就是三百四十人过县试,江南是科举大省,再放宽一成,最后是三百七十人。”
康和已经有点晕了,随着甄应嘉说完,他不由自主跟着点头。
甄应嘉挑了挑眉,又道:“这还是粗略算一算,还得考虑乡试过后考中举人的,还有因为意外死了的,不过这两个加起来最多只有一成,还有……”
康和彻底的晕菜了,在甄应嘉说出“三百七十人左右的时候”,他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情,等到他当了皇帝,一定要让甄应嘉去做户部尚书,肯定没人敢在钱粮上做手脚了。
康和借着看名单掩饰自己的情绪,甄应嘉收到康和敬佩的眼神也很是满意,同去看名单了。
上面还真是有不少熟人,比方贾家的人,贾家一共十几房,除了发迹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去了京城,剩下都在金陵住着,还有王家,也是一样的情况,这次他们两家都有人参加科举。
里头还有不少书院相识的人,越看甄应嘉越觉得这名单是个好物,在夺冠大热门后头还标注,这么一看,想出这东西的师爷也是个人才。
至于他对师爷的评价这么高,有没有他自己的名字后头也是夺冠大热门就不得而知了。
觉得师爷是人才不仅仅是甄应嘉一个,康和也是同样的想法,而且跟甄应嘉不一样,他连夜让曹福祥去试探这位师爷了。
司礼监的太监,虽然不少高官都很是鄙视他们,不过师爷现在显然不是高官,还没进入可以鄙视他们的行列,所以对于这一位递来的橄榄枝,师爷很是欣慰的接受了。
虽然是简单的考试,但是考了一天还是挺累的,两人回去之后稍稍洗漱便歇下了,第二天一早,两人打算去县城逛一逛。
哪知刚出来,便在街上遇见了曹福祥,两句话过后,两人游变成了三人游。
县城也就这么大一点地方,转了两圈便将市集看完了。
之后曹福祥将两人送回客栈,正告辞的时候就是这么巧,被孙知县的师爷看见了。
师爷心里一惊,急忙去店里订了纸笔便匆匆忙忙往县衙里赶。
昨天曹福祥虽然有招揽他的意思,但是第一次见面没有人会将底牌说出来的,所以师爷只知道这人是司礼监的太监,今天一见这人跟甄应嘉在一起,他再次想起来甄应嘉的身份。
皇帝宠臣,而且还是个跟司礼监太监有接触的宠臣。
回到县衙,看见知县正亲自写考中的名单,师爷急忙道:“大人,请慢!”
声音极大,知县抖了一抖,毛笔上滴下厚重的墨汁,抄了一半的名单毁了。
“怎么回事!”知县怒道。
“大人,我想了一天,觉得还是将甄应嘉点为案首的好!”
“那王子腾的侄儿呢?早上你也是同意了。”
师爷当然不会将司礼监太监看上他说出来,他想了想道:“若说才学,还是甄应嘉好些。”
这一点知县也同意,他点头道:“不愧是青松书院山长做的保,的确有才华。”
师爷又道:“而且王公子毕竟隔了一手,况且虽说是王大人的侄儿,但是算起来已经隔了两家,况且王大人自己也有儿有女,能在侄儿身上身上投入多少?”
知县沉思,看了看刚写了小一半就毁了的名单,莫非这也是个预兆?
“既然如此,那边是甄应嘉了!”
第二天放榜,甄应嘉的名字被写得大大的,排在了三百七十四名学子的首位。
甄应嘉将试卷送到主持县试的孙知县手里,他看见知县眼神里的示好,波澜不惊的微微点了点头。
只是考场之上不便多说,两人打过照面甄应嘉便出去了。
坐在门口的茶馆二楼等了没多久,康和也交了卷子出了考场。
“排名要后天公布,不如我们在县城里再住上两夜?”
康和点头,笑道:“你倒是很有闲情逸致。”因为已经算是跟甄应嘉坦诚相交,他也不太避讳人了,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瞒你,这已经是我出来游离的第二年了,今年乡试之后,我怕是要回京了。”
甄应嘉突然有点同情他。
康和看着下面人头攒动,生了点感慨出来,摇了摇头说了一句大实话,“回去京城,再不会有这么清闲的日子。”
甄应嘉拍了拍他的肩膀,正想说点什么,突然听见下面一阵喧哗的叫卖声。
“这次的名单出来了,二两银子一份,谁要?”
甄应嘉住在青松书院,对县试虽说是志在必得,但是连李达济都说他必过的,所以也没下什么功夫搜集信息。
现在听了几句,发现下面明显是在叫卖这一次参加科考的人的名单,有点不明就里,他看了康和一眼,发现康和也是一脸疑惑。
甄应嘉叫了仆人去楼下打听消息,不多时,仆人上来,后边还跟着几个人。
“的确是这次参加县试的名单。”仆人在甄应嘉身边小声道:“据说是这一位孙大人的师爷想出的主意,江南的世家学子基本都在这一县里,只要二两银子就能知己知彼,连一路考到殿试的对手差不多都在这名单里了。”
“哦?”不仅是甄应嘉,连康和也来了兴趣,道:“你也去买一份上来。”
话音刚落,旁边响起一个惊喜的声音,“甄世叔!”
这明显是在叫甄应嘉,他回头一看,是个身材魁梧,长相还有几分粗鲁的青年男子,见他回头,男子眼里现出光来,道:“方才在楼下听着声音像,这上来一看,果真是甄世叔。”
这是原主的关系,甄应嘉顿了顿,终于知道这人是谁了,他正想开口,只听见那青年又道:“甄世叔可是忘了小侄了?小侄是薛家的蟠儿啊。”
真是够了!
偏偏此时康和又在他耳边低语,“你这侄儿看着比你这世叔年纪还要大些。”
甄应嘉瞪他一眼,收敛了脸上表情,很是严肃——可能还有点慈爱的看着薛蟠,道:“若是你父亲见到你这个样子,想必比我还要欣慰了。”
这句话说得很是有长辈威严,又提起了他的亡父,薛蟠心里刚刚兴起的那点点兴奋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虽觉得这世叔有点不解风情,薛蟠还是道:“甄世叔可是要看着名单,正巧小侄才买了一份。”
说着,他也不给甄应嘉拒绝的机会,直接将名单放在甄应嘉的桌子上,道:“世叔只管与友人喝茶,小侄再去买一份便是。”
不过二两银子的事情,也没什么好拒绝的,甄应嘉点头,又摆出长辈的威严来,“如此甚好,若是你父亲看见你终于上进了,等你金榜题名之时,他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了。”
一天之内被连着两次提起亡父,薛蟠只觉得浑身不得劲,但是这世叔许久没见,样貌比以前更加的好了,许是累了一天的缘故,连声音都那么好听。
于是薛蟠打算再说两句话,“世叔说笑了,我这学问,您也是知道的,不过识字而已,科举——”他摇头晃脑自嘲道:“不过是交差而已。”
康和咳嗽了一声,甄应嘉知道他不耐烦了,而且他也不想再跟这人说话,得想个法子才是,他扫了四周,拿起桌上的名单,道:“快将这东西拿走,我家仆已经下去买了,我怎好收你东西。”
薛蟠往后跳了两步,笑道:“下面挤得很,我上来的时候那人手上只有十份了,怕是不好买,世叔拿着便是。”
看见甄应嘉还想站起身来把东西往他手里递,薛蟠道:“小侄先回去了,告辞。”说完便三下五除二快步走下楼梯,转眼就不见了身影。
终于走了,甄应嘉松了口气,康和冷笑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对这人很是讨厌,道:“薛家?可是那个号称江南第一皇商的薛家?”
甄应嘉点头,“这两年破败了不少,主家就剩他一个,好像才十七八岁。”
“孩子?”康和惊道:“他那张脸可真不想十七八岁。”
甄应嘉回头扫了康和一眼,说实在的,康和这张脸也不像是十七八岁,只是一个走的是粗犷风,一个走的是成熟风。
看起来还是康和的这张脸顺眼。
康和收到甄应嘉的眼神,掩饰般拿起桌上的名单,道:“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名单上好几十页,粗粗一看快两千人,上面标注了姓名和出身,每人一小行,康和道:“我看方才那人中不了。”
甄应嘉点了点头,严肃道:“我也觉得。”
他说的是实话,不管是从原著里,还是原主的记忆力,薛家这个侄儿一点中举的可能都没有,不过康和还是被安慰了,他换了个话题道:“快两千人科考,不知道最后能取多少。”
甄应嘉笑了笑,“我记得去年统计,黄册上的男丁一共七千多万,这里面识字的只有一层,也就是七百万,生员是五十万左右,也就是说每十二个识字的人里有一个秀才。”
康和点头,甄应嘉继续道:“按照这个比例,这两千人里最终要有一百七十人过了院试,县试录取的人数至少是院试的两倍,那就是三百四十人过县试,江南是科举大省,再放宽一成,最后是三百七十人。”
康和已经有点晕了,随着甄应嘉说完,他不由自主跟着点头。
甄应嘉挑了挑眉,又道:“这还是粗略算一算,还得考虑乡试过后考中举人的,还有因为意外死了的,不过这两个加起来最多只有一成,还有……”
康和彻底的晕菜了,在甄应嘉说出“三百七十人左右的时候”,他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情,等到他当了皇帝,一定要让甄应嘉去做户部尚书,肯定没人敢在钱粮上做手脚了。
康和借着看名单掩饰自己的情绪,甄应嘉收到康和敬佩的眼神也很是满意,同去看名单了。
上面还真是有不少熟人,比方贾家的人,贾家一共十几房,除了发迹的宁国府和荣国府去了京城,剩下都在金陵住着,还有王家,也是一样的情况,这次他们两家都有人参加科举。
里头还有不少书院相识的人,越看甄应嘉越觉得这名单是个好物,在夺冠大热门后头还标注,这么一看,想出这东西的师爷也是个人才。
至于他对师爷的评价这么高,有没有他自己的名字后头也是夺冠大热门就不得而知了。
觉得师爷是人才不仅仅是甄应嘉一个,康和也是同样的想法,而且跟甄应嘉不一样,他连夜让曹福祥去试探这位师爷了。
司礼监的太监,虽然不少高官都很是鄙视他们,不过师爷现在显然不是高官,还没进入可以鄙视他们的行列,所以对于这一位递来的橄榄枝,师爷很是欣慰的接受了。
虽然是简单的考试,但是考了一天还是挺累的,两人回去之后稍稍洗漱便歇下了,第二天一早,两人打算去县城逛一逛。
哪知刚出来,便在街上遇见了曹福祥,两句话过后,两人游变成了三人游。
县城也就这么大一点地方,转了两圈便将市集看完了。
之后曹福祥将两人送回客栈,正告辞的时候就是这么巧,被孙知县的师爷看见了。
师爷心里一惊,急忙去店里订了纸笔便匆匆忙忙往县衙里赶。
昨天曹福祥虽然有招揽他的意思,但是第一次见面没有人会将底牌说出来的,所以师爷只知道这人是司礼监的太监,今天一见这人跟甄应嘉在一起,他再次想起来甄应嘉的身份。
皇帝宠臣,而且还是个跟司礼监太监有接触的宠臣。
回到县衙,看见知县正亲自写考中的名单,师爷急忙道:“大人,请慢!”
声音极大,知县抖了一抖,毛笔上滴下厚重的墨汁,抄了一半的名单毁了。
“怎么回事!”知县怒道。
“大人,我想了一天,觉得还是将甄应嘉点为案首的好!”
“那王子腾的侄儿呢?早上你也是同意了。”
师爷当然不会将司礼监太监看上他说出来,他想了想道:“若说才学,还是甄应嘉好些。”
这一点知县也同意,他点头道:“不愧是青松书院山长做的保,的确有才华。”
师爷又道:“而且王公子毕竟隔了一手,况且虽说是王大人的侄儿,但是算起来已经隔了两家,况且王大人自己也有儿有女,能在侄儿身上身上投入多少?”
知县沉思,看了看刚写了小一半就毁了的名单,莫非这也是个预兆?
“既然如此,那边是甄应嘉了!”
第二天放榜,甄应嘉的名字被写得大大的,排在了三百七十四名学子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