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第433章 慈不掌兵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永隆元年,夏末,黑水靺鞨部大肆劫掠、屠戮夏边境百姓,高句丽庇其恶行,交涉失败后,双方开战。
高句丽局势复杂,李成道之行引国内不满,圣旨连召他回平壤问罪。夏军势如破竹,一月之内连克十余城,兵临辽东城下。
辽东城分内外两重,城高墙后,又有辽河之水环绕,遥望远处,山脉连绵起伏,可谓是易守难攻。若非前朝末年吏治腐败,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也不会被高句丽人所夺。这些年来,高句丽没有一日放弃过进取辽西,大夏也未有一日忘却过辽东之地。
此地乃是李氏家族极重要的一处根据地,一旦失了辽东,李氏家族虽不至于面临灭顶之灾,也会元气大伤。
正因为如此,别处的“山城”,李载梁可以不管,但辽东的山城,他是必须要管的。
李载梁征发徭役,在辽东城附近修建了四座山城,分别是卑沙城、魏霸山城、得利寺山城和城山山城。
这四座山城都建在地势险峻的山上,城内水源丰富,易守难攻。城壁则筑在很高的山脊上,其中的魏霸山城光是城壁便有五公里长,外城高约三丈,内城最矮的也有五尺高。城内不仅有饮马湾、养鱼池等蓄水设施,还有终年不涸的清泉,得利寺山城则以龙潭湾蓄水。也就是说,想要断他们的水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山城一般有二至五门,为得是排泄山水,每座山城都还有一个水门。正门多建在水门之侧,是主要的出口。四角则设有望台,每时每刻都有人站在望台上,观测四方。
可以说,这四座山城一设,便将辽东城牢牢地拱卫了起来。大夏若想不管他们,强攻辽东城,他们支援便可从山城倾巢而出,切割大军,制造混乱,也令攻城部队没有退路。可若要是先破四城,难度实在太大。
易守难攻的地形,多半得采取“困”字诀,但看四座山城里的储备便知,这一招只怕没能困死对方,就要困死自己。
不围困的话,强攻也不行,山城本就是将领们最不愿意打的一种,否则那么多匪徒为什么会往山里钻?一旦久攻不下,又损失惨重,很容易伤了大军士气,振奋敌人的军心。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进也不能,退……那就更不能了。朝廷上下的眼睛都盯着这里,多少人眼巴巴地等着大军攻克辽东。只要辽东城破,高句丽便失了屏障,哪怕朝廷这一次不攻克平壤,下一次,功劳也是唾手可得。正如大夏若当高句丽得了辽西,自身就危险了一样。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怕。
高句丽一旦失了辽东,国内上下的气氛绝不是同仇敌忾,而是一片萎靡。
人就是这么奇怪,失去了这么重要的东西,能激起勇气,奋力反抗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会怕,怕惹上这么强大的人,怕自己得为这些去死,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失去几块地算什么呢,反正不是我家的:割让些金银财宝也没关系,大不了向百姓剥削;就算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大国地位,变成了大夏的附属国,不得不向大夏称臣,那又如何呢?让出帝号的不是我,向朝廷纳贡的仍旧不是我,日子还是一样过,顶多就是名分差一点罢了,为什么不苟且偷安,非要往死地去撞呢?
纵然高句丽兵败,就算是利益受损最大的皇帝,那也没什么。没了帝号,可以称王嘛!他还是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主宰,谁受害也轮不到他受害,岁贡可以转嫁给百姓,出使又不需要他亲自去,哪怕是大夏来了使臣,那也无妨,咱们好好招待就是了嘛!
辽东的存在,便是这么奇妙,高句丽有了它,就敢觊觎辽西。可若没有了它,便如一个人没有了衣裳,很多事情便会畏首畏尾,再也不敢做了。
再说了,哪怕高句丽鼓起勇气,想要拿回辽东,那也没关系。这地方本来就是谁占着谁就有利的,秦琬定不会派草包驻守辽东,姜略也不会没眼力到那份上。只要再让高句丽失败几次,他们就会丧失勇气,哪怕热血之士天天喊着收回辽东,只要大夏略略施压,就没有谁敢真正去为之奋斗了。
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徐然的经验之谈。毕竟在徐然所处的那个世界,幽云十六州可不就是如此?虽然与朝廷、皇帝的脾性都不无关系,却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只要把你打怕了,你跑都来不及,还敢来打我?
对朝廷来说,哪怕大军攻克了百座城池,都没有辽东一城重要。姜略神情严肃,望着诸位将军,沉声道:“前些日子,本都护奏请圣上、江都公主,恳请朝廷增兵。今日接到消息,朝廷已经再调了三支水师,还载了许多不会水的府兵,星夜兼程,赶往辽东。”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一肃,原本就挺直的脊背就更直了。
姜略明白众将听懂了自己的言下之意,脸色更沉:“若是咱们不能快些攻下辽东,两面行军,水师又是急调,后果如何,诸位也能明白。”
大夏的水师还在训练中,虽然比前些年好了不少,论战力,仍旧不如陆军。可以说,朝廷调他们来,压根就不是让他们参战,而是让他们送死的——辽东易守难攻,又是李氏的重要根基所在,一旦没有在入冬以前攻下,便会功亏一篑。毕竟绝大部分的人还是难以适应辽东苦寒气候,到了冬天,且不说兵器结冰的问题,若是棉衣不足,冻坏都有可能。更不要说一到冬天,粮草的运输就成了大问题。但谁都知道,李家早有准备,断不可能在短短两三月之间,就将辽东给攻下。正因为如此,姜略才要向朝廷求援,希望朝廷派兵,水陆二军同时进发,围住平壤城。
平壤乃是高句丽的首都,居住着高句丽绝大部分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一旦被攻陷,便是破国之祸。只要大夏做出牵制辽东,实则大军开拔高句丽的样子,定能麻痹对方。如此一来,高句丽朝廷定会忍不住,要求李载梁立刻回援。
只要辽东的兵力能够撤走大半,对夏军来说,攻城的压力便会少极多。
此举虽是“做戏”,可要做得大家都相信,或者说,让大部分的敌人心慌,水师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些水师都是朝廷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精锐,姜略就是让那些围攻平壤的陆军全死光了,也不能让水军的伤亡太过惨重。
话又说回来,若是能攻下辽东,这些人纵然全死了,对朝廷来说,也是值得的。朝廷定然也早早就做了准备,否则为何拨给了他们两路水师不算,辽东附近还停了三支水师呢?江都公主……遇上战事,也是个将人命当数字的人啊!
这样也好,慈不掌兵,对如今的东北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攻克辽东更加重要!
“都护!”姜魁仗着自己是姜略的侄子,第一个冲出来,“末将愿为先锋,为都护攻克辽东城!”
姜略不动声色:“你的意思是,不管四座山城?”
“山城之危,主要在切断后路,制造混乱上!”姜魁正色道,“末将相信同袍,一定能稳住后方局势,免我先锋军的后顾之忧!”
听他这么说,大家不约而同地瞄了萧誉一眼。
姜魁说得也不无道理,夏军顾忌山城,无非是怕浩浩荡荡大军开拔到辽河边,要渡河,或者已经渡河,这边还在源源不断制造木筏的时候,那边忽然有一堆骁勇善战的人冲出来。如此一来,夏军猝不及防,必定生乱,所谓的攻打辽东也就不了了之。但若有人坐镇后方,或许……能稳住局面?
这个坐镇后方的人,在军中必须人缘好,谁都给他几分面子;后台也比较硬,哪怕你不愿意给他面子,也要给他背后的人面子;官位还不能低,否则压不住那些大头兵。最好还要有能力,可以镇住场面,力挽狂澜。有急智,能够随机应变,化解危局。最重要的是,还不能对大军有异心。
所谓异心,主要是指派系问题。毕竟远征辽东一事,乃是江都公主一手推动的。不管是鲁王还是苍梧郡公,还有其余对皇位心怀觊觎的人,都不希望此事能够顺顺当当,令江都公主的声望更上一层楼。相反,若是攻打辽东失败,士兵钱粮折损无数,却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江都公主也就无颜主政。
对将领来说,士兵的伤亡不过是个数字,只要胜利,怎样都可以。对皇族来说就更是如此,若能打击江都公主的威望,除去这个绊脚石,十万大军的性命,甚至辽东的重要战略地位,又怎么比得上皇位重要?只有得了皇位,才有空去顾及疆土,至于现在……先抢到皇位再说!
这么一算,镇守后方的人,还真是非萧誉不可了。
姜略见姜魁的举动,面上未有任何表情,心中却冷哼一声,暗道兄长果然没教好孩子。平日看起来倒是英姿勃发,文武都来得,到了这等时候,却无足够的胸襟气度。
不过是旁人简简单单的一个挑拨,本来有千百种手段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偏偏就要往死路上走。成天拿姜家的颜面,姜家的未来,姜家的血脉来压他,莫不是真的认为他姜略不敢对家人动手,一定会帮他们一起委屈恩人唯一的儿子?
永隆元年,夏末,黑水靺鞨部大肆劫掠、屠戮夏边境百姓,高句丽庇其恶行,交涉失败后,双方开战。
高句丽局势复杂,李成道之行引国内不满,圣旨连召他回平壤问罪。夏军势如破竹,一月之内连克十余城,兵临辽东城下。
辽东城分内外两重,城高墙后,又有辽河之水环绕,遥望远处,山脉连绵起伏,可谓是易守难攻。若非前朝末年吏治腐败,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也不会被高句丽人所夺。这些年来,高句丽没有一日放弃过进取辽西,大夏也未有一日忘却过辽东之地。
此地乃是李氏家族极重要的一处根据地,一旦失了辽东,李氏家族虽不至于面临灭顶之灾,也会元气大伤。
正因为如此,别处的“山城”,李载梁可以不管,但辽东的山城,他是必须要管的。
李载梁征发徭役,在辽东城附近修建了四座山城,分别是卑沙城、魏霸山城、得利寺山城和城山山城。
这四座山城都建在地势险峻的山上,城内水源丰富,易守难攻。城壁则筑在很高的山脊上,其中的魏霸山城光是城壁便有五公里长,外城高约三丈,内城最矮的也有五尺高。城内不仅有饮马湾、养鱼池等蓄水设施,还有终年不涸的清泉,得利寺山城则以龙潭湾蓄水。也就是说,想要断他们的水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山城一般有二至五门,为得是排泄山水,每座山城都还有一个水门。正门多建在水门之侧,是主要的出口。四角则设有望台,每时每刻都有人站在望台上,观测四方。
可以说,这四座山城一设,便将辽东城牢牢地拱卫了起来。大夏若想不管他们,强攻辽东城,他们支援便可从山城倾巢而出,切割大军,制造混乱,也令攻城部队没有退路。可若要是先破四城,难度实在太大。
易守难攻的地形,多半得采取“困”字诀,但看四座山城里的储备便知,这一招只怕没能困死对方,就要困死自己。
不围困的话,强攻也不行,山城本就是将领们最不愿意打的一种,否则那么多匪徒为什么会往山里钻?一旦久攻不下,又损失惨重,很容易伤了大军士气,振奋敌人的军心。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进也不能,退……那就更不能了。朝廷上下的眼睛都盯着这里,多少人眼巴巴地等着大军攻克辽东。只要辽东城破,高句丽便失了屏障,哪怕朝廷这一次不攻克平壤,下一次,功劳也是唾手可得。正如大夏若当高句丽得了辽西,自身就危险了一样。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怕。
高句丽一旦失了辽东,国内上下的气氛绝不是同仇敌忾,而是一片萎靡。
人就是这么奇怪,失去了这么重要的东西,能激起勇气,奋力反抗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会怕,怕惹上这么强大的人,怕自己得为这些去死,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失去几块地算什么呢,反正不是我家的:割让些金银财宝也没关系,大不了向百姓剥削;就算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大国地位,变成了大夏的附属国,不得不向大夏称臣,那又如何呢?让出帝号的不是我,向朝廷纳贡的仍旧不是我,日子还是一样过,顶多就是名分差一点罢了,为什么不苟且偷安,非要往死地去撞呢?
纵然高句丽兵败,就算是利益受损最大的皇帝,那也没什么。没了帝号,可以称王嘛!他还是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主宰,谁受害也轮不到他受害,岁贡可以转嫁给百姓,出使又不需要他亲自去,哪怕是大夏来了使臣,那也无妨,咱们好好招待就是了嘛!
辽东的存在,便是这么奇妙,高句丽有了它,就敢觊觎辽西。可若没有了它,便如一个人没有了衣裳,很多事情便会畏首畏尾,再也不敢做了。
再说了,哪怕高句丽鼓起勇气,想要拿回辽东,那也没关系。这地方本来就是谁占着谁就有利的,秦琬定不会派草包驻守辽东,姜略也不会没眼力到那份上。只要再让高句丽失败几次,他们就会丧失勇气,哪怕热血之士天天喊着收回辽东,只要大夏略略施压,就没有谁敢真正去为之奋斗了。
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徐然的经验之谈。毕竟在徐然所处的那个世界,幽云十六州可不就是如此?虽然与朝廷、皇帝的脾性都不无关系,却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只要把你打怕了,你跑都来不及,还敢来打我?
对朝廷来说,哪怕大军攻克了百座城池,都没有辽东一城重要。姜略神情严肃,望着诸位将军,沉声道:“前些日子,本都护奏请圣上、江都公主,恳请朝廷增兵。今日接到消息,朝廷已经再调了三支水师,还载了许多不会水的府兵,星夜兼程,赶往辽东。”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一肃,原本就挺直的脊背就更直了。
姜略明白众将听懂了自己的言下之意,脸色更沉:“若是咱们不能快些攻下辽东,两面行军,水师又是急调,后果如何,诸位也能明白。”
大夏的水师还在训练中,虽然比前些年好了不少,论战力,仍旧不如陆军。可以说,朝廷调他们来,压根就不是让他们参战,而是让他们送死的——辽东易守难攻,又是李氏的重要根基所在,一旦没有在入冬以前攻下,便会功亏一篑。毕竟绝大部分的人还是难以适应辽东苦寒气候,到了冬天,且不说兵器结冰的问题,若是棉衣不足,冻坏都有可能。更不要说一到冬天,粮草的运输就成了大问题。但谁都知道,李家早有准备,断不可能在短短两三月之间,就将辽东给攻下。正因为如此,姜略才要向朝廷求援,希望朝廷派兵,水陆二军同时进发,围住平壤城。
平壤乃是高句丽的首都,居住着高句丽绝大部分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一旦被攻陷,便是破国之祸。只要大夏做出牵制辽东,实则大军开拔高句丽的样子,定能麻痹对方。如此一来,高句丽朝廷定会忍不住,要求李载梁立刻回援。
只要辽东的兵力能够撤走大半,对夏军来说,攻城的压力便会少极多。
此举虽是“做戏”,可要做得大家都相信,或者说,让大部分的敌人心慌,水师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些水师都是朝廷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精锐,姜略就是让那些围攻平壤的陆军全死光了,也不能让水军的伤亡太过惨重。
话又说回来,若是能攻下辽东,这些人纵然全死了,对朝廷来说,也是值得的。朝廷定然也早早就做了准备,否则为何拨给了他们两路水师不算,辽东附近还停了三支水师呢?江都公主……遇上战事,也是个将人命当数字的人啊!
这样也好,慈不掌兵,对如今的东北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攻克辽东更加重要!
“都护!”姜魁仗着自己是姜略的侄子,第一个冲出来,“末将愿为先锋,为都护攻克辽东城!”
姜略不动声色:“你的意思是,不管四座山城?”
“山城之危,主要在切断后路,制造混乱上!”姜魁正色道,“末将相信同袍,一定能稳住后方局势,免我先锋军的后顾之忧!”
听他这么说,大家不约而同地瞄了萧誉一眼。
姜魁说得也不无道理,夏军顾忌山城,无非是怕浩浩荡荡大军开拔到辽河边,要渡河,或者已经渡河,这边还在源源不断制造木筏的时候,那边忽然有一堆骁勇善战的人冲出来。如此一来,夏军猝不及防,必定生乱,所谓的攻打辽东也就不了了之。但若有人坐镇后方,或许……能稳住局面?
这个坐镇后方的人,在军中必须人缘好,谁都给他几分面子;后台也比较硬,哪怕你不愿意给他面子,也要给他背后的人面子;官位还不能低,否则压不住那些大头兵。最好还要有能力,可以镇住场面,力挽狂澜。有急智,能够随机应变,化解危局。最重要的是,还不能对大军有异心。
所谓异心,主要是指派系问题。毕竟远征辽东一事,乃是江都公主一手推动的。不管是鲁王还是苍梧郡公,还有其余对皇位心怀觊觎的人,都不希望此事能够顺顺当当,令江都公主的声望更上一层楼。相反,若是攻打辽东失败,士兵钱粮折损无数,却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江都公主也就无颜主政。
对将领来说,士兵的伤亡不过是个数字,只要胜利,怎样都可以。对皇族来说就更是如此,若能打击江都公主的威望,除去这个绊脚石,十万大军的性命,甚至辽东的重要战略地位,又怎么比得上皇位重要?只有得了皇位,才有空去顾及疆土,至于现在……先抢到皇位再说!
这么一算,镇守后方的人,还真是非萧誉不可了。
姜略见姜魁的举动,面上未有任何表情,心中却冷哼一声,暗道兄长果然没教好孩子。平日看起来倒是英姿勃发,文武都来得,到了这等时候,却无足够的胸襟气度。
不过是旁人简简单单的一个挑拨,本来有千百种手段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偏偏就要往死路上走。成天拿姜家的颜面,姜家的未来,姜家的血脉来压他,莫不是真的认为他姜略不敢对家人动手,一定会帮他们一起委屈恩人唯一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