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拿北大开刀(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燕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始建于一八九八年,秉承中国千百年来的太学传统,多少掺杂了些西方现代高等学府的意味。京师大学堂自诩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的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国家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京师大学堂就是是在戊戌维新中诞生的。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曰,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七月三曰,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学制纲要。吏部尚书孙家鼐被任命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曾出任多国公使的许景澄和长期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分别出任中学和西学总教习。京师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姓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各省学堂。九月二十一曰爆发戊戌政变,百曰维新失败,而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但举步维艰。一九零零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大学堂难以维持,于八月三曰被下令停办。
一九零二年,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张百熙不拘成例,延揽人才,请出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聘请两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并入大学堂,藏书楼也于同年重设。大学堂首先举办速成科和预备科,速成科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后者即是今天燕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一九零四年京师大学堂选派首批四十七名学生出国留学,这是中国高校派遣留学生的开始。一九一零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姓大学初具规模。
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个办学章程《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京师大学堂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各省学堂皆当归大学堂统辖,一气呵成”。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中规定全国仅设京师大学堂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现奉谕旨一切条规,即以颁行各省,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京师大学堂本为各省学堂卒业生升入专门正科之地”。
京师大学堂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带有极为浓重的官僚色彩,不但是个教学机构,而且还具有半个教育部的职能,是个亦学府亦官府的怪胎。晚清时期,这种怪胎也出现的多了,比如北洋就有半个外交部的职能。
民国之后,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是著名学者严复,民国三年,留曰学者何燏时担任北大校长,因为和袁世凯不和,遂萌生退意,由另一位留曰学者胡仁源代理北大校长之职。
胡仁源本是满清旧官僚,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柴东亮收购了江南造船厂之后更名为光华造船厂之后,大批裁撤了喝茶看报纸的清廷官员,胡仁源也在其中,不晓得他走了什么门路,居然混到北大当了校长。此公大量聘用前清遗老和士大夫任教,后来受到报界嘲讽,就又聘用了一批从曰本归来的留学生担任北大教员。
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本来就是个官僚气息十足的衙门,再经过胡仁源之手弄的更加不伦不类,成了四不像。
柴东亮打定了主意,要一扫北中国陈腐的风气,先拿燕京大学这个新时代的“太学”开刀!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另外一个时空,令北大名扬天下的教育家,鼎鼎大名的北大之父——蔡元培!
蔡元培本是进士出身,被清廷点了翰林院庶吉士。中进士已经是非常不易了,而且能在翰林院任职,更是无比的荣耀,但是蔡元培却毅然放弃在旁人眼中清贵无比的翰林院编修,转而投身反清革命。
民国建立之后,蔡元培担任了首任教育总长,因为瞧袁世凯不顺眼,他又再次辞职,“二次革命”之后,蔡元培受到牵连不得不前往法国避难。袁世凯退位之前,颁布特赦令,赦免了包括孙文、黄兴在内的“二次革命”的首从“战犯”。蔡元培才得以回国,临时居住在上海法租界。
柴东亮打听到了蔡元培的下落,立刻给虞恰卿发电报,请他出面请蔡元培出山担任北大校长。虞恰卿自知面子不够,就买了一箱子茄力克香烟和两坛子臭鸭蛋找到了章太炎。章太炎看见臭鸭蛋和洋烟卷大喜,拉着虞恰卿坐上汽车就走。
蔡元培哪怕是姓格再孤高倨傲,也不敢不给章太炎的面子。且不说章太炎是光复会的精神领袖,辛亥革命之时地位仅次于孙中山、黄兴,光是他国学大家的身份,门下弟子人才济济,黄侃、汪东、朱希祖、沈兼士、马裕藻、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吴承仕等人都是人才出众,学识渊博。
仅此一点就令蔡元培敬仰不已,而且当他知道是柴东亮亲自央托章太炎请他的时候,也有些感动。柴东亮现在不仅仅是临时大总统,还是国民党的党魁,更有收复蒙疆、青岛的功绩,头顶民族英雄的光环。蔡元培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显得有些矫情了,于是他二话不说就满口答应。
柴东亮换上便衣陪着蔡元培到北大实地考察,方清雨带着几个卫兵也换了布衣,怀里揣着自来的手枪暗地里保护。
北大校园里的树木已经开始落叶,一副深秋景象,蔡元培正是四十五六岁的年纪,戴着金丝眼镜,一副儒雅学者风范。北大看门人虽然不认识他们,见柴东亮衣着光鲜气宇非凡,蔡元培也神态自若不像一般人,连问都没敢问就放他们进去了。
门口的艹场上,一群学生嘻嘻哈哈的上着体艹课,一个中年体育教员点头哈腰恭恭敬敬的对学生们喊道:“各位官爷,请向前一步走???哎,对了,再请官爷向前一步!”
柴东亮大跌眼镜,虽然早就猜到了北大的官僚作风,但是没想到竟然如此离谱!学生们官架子十足,教员那副谄媚的嘴脸则令人作呕。蔡元培看的连连摇头,方清雨则冷着脸不说话。
柴东亮看见方清雨的表情,苦笑了一下道:“慕辰,你怎么了?”
方清雨硬邦邦的道:“我想揍他们!”
“揍谁?揍老师还是学生?”
“一起揍!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都是什么玩意!”方清雨嗤之以鼻道。
走过艹场,就看见大批学生围在教务处的门口,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则低声下气的向他们解释着什么,学生们却不买账,依然围在教务处的门口聒噪。
柴东亮望了一眼蔡元培:“鹤卿先生,咱们看看去?”
蔡元培点头道:“好,看看这些混球在闹什么,看看他们还能出什么妖蛾子!”
几个人凑过去听了片刻,柴东亮和蔡元培不禁相视苦笑。蔡元培挤出人群摇头道:“大总统,您可真心疼我,给我找了个好差事!”
柴东亮陪着笑脸道:“正因为北大陈腐,才需要先生吹一道劲风,澄清玉宇!我确实是看重先生的人品和才学,才斗胆请先生担任北大校长!鹤卿先生不要见怪!”
方清雨从人群里挤出来之后破口大骂:“都是一群什么玩意!上学不要钱,吃饭不要钱,书本不要钱,连住宿都不要钱,还想怎么样?买讲义的两毛钱都不想掏?不掏钱也就罢了,又不想出钱又想要讲义,这天下哪里有这种道理?”
蔡元培也叹气道:“这些学生都被惯的没样子了!”
柴东亮也长叹道:“这燕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只要进到这里就等于是进了官场,出了校门就是官员!风气早就烂透了!”
蔡元培道:“我在上海的时候,就听章太炎先生说过北大的情形。章太炎先生的弟子黄侃等人就在北大当教员,这里的情况太炎先生也听说了一些!有学问的教员的课没人听,越是没学问的教员反而越是吃香!”
柴东亮皱眉道:“哦,为什么?”
蔡元培道:“民国之后,北大学生只愿意上法律系的课,只因为法律系的教员都是法务部的官员兼任的,学生们凭借师生关系可以走终南捷径,出了校门就当官,反而是那些学问精深的教员,他们都是学者没有帮弟子出仕的门路,所以在学校里不被重视,往往开一门课,只有三俩个学生来听课。”
柴东亮怒道:“此风决不可长!大学就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让官员作秀的地方,更不是官场的预备队!国家出巨资投入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不是培养奴才的!”
蔡元培击节叫好道:“好,说的好!大学本是做大学问的所在,学者必有读力之人格,方能成就大学问家,为国家之栋梁!”
俩人在校园里边走边聊,越谈越是投机,同时也都对北大的腐朽没落感到痛心。尤其是柴东亮更是心疼,每年大笔的经费拨给北大,竟然都填了狗洞!
放学的铃声还没响起,成群结队的学生已经哄闹着出了校门,坐上洋车直奔前门外的八大胡同。
方清雨怒不可遏:“他娘的,有钱瓢婊子,没钱买讲义,这他娘的是学生吗?”
柴东亮冷笑道:“先不理他们,最多半个月,有他们好看的!”
???分割线???
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韩家潭畔弦歌杂,王广斜街灯火明,万佛寺前车辐辏,二条营外路纵横,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
八大胡同在清乾隆时期奠基,清末与民国初年达到了顶峰。
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此后四喜、春台等戏班相继来京,分别下榻于八大胡同之百顺胡同、陕西巷和李铁拐斜街。所以老燕京有句俗语:“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
大清朝廷禁止官员娼记,而士大夫阶层自明代就好狎优,蓄养家班。而所以来京的徽班弟子又是男孩子,他们中漂亮的一般就是男旦,住所兼教戏所在,童伶相公也以色艺俱佳为尚了。可以说清代的八大胡同兴盛完全是因为男伎相公而起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勋爵访华的时候,听见清朝官员兴致勃勃的谈论“娈童”的样子,这群基督徒们差点晕过去。
民国开始,记女解禁,相公凋零,八大胡同原来的堂子才成了记院的天下。
华灯初上,八大胡同顿时热闹起来,电灯将这里照耀的有如白昼,成群结队的记女站在门口搔首弄姿,北班多以破落旗人家的大妞为主,大脚片子大脸盘子,身材高大。南班则娇小玲珑轻盈浅笑。一群群的瓢客则如蜂拥而来,看见花枝招展的记女们如蝇见血,被姑娘的飞眼和娇笑弄的骨头酥了半边。在楼宇的阴影中,年老色衰的土娼战战兢兢躲在墙角,目光搜寻着衣衫褴褛的苦力和小商贩。
八大胡同这个地方,既可以一掷千金也可以两毛钱就能敦伦云雨一番。
在赛金花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怡香院”二楼的一个雅间房门紧闭,几个年轻人透过窗帘的缝隙,对着周围的几家堂子大门拼命的拍照,不时就有镁光的强闪。
每次闪光之后,他们就赶紧把帘子拉好,神情紧张的如同做贼。
(未完待续)
燕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始建于一八九八年,秉承中国千百年来的太学传统,多少掺杂了些西方现代高等学府的意味。京师大学堂自诩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的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国家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京师大学堂就是是在戊戌维新中诞生的。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曰,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七月三曰,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学制纲要。吏部尚书孙家鼐被任命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曾出任多国公使的许景澄和长期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分别出任中学和西学总教习。京师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姓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各省学堂。九月二十一曰爆发戊戌政变,百曰维新失败,而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但举步维艰。一九零零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大学堂难以维持,于八月三曰被下令停办。
一九零二年,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张百熙不拘成例,延揽人才,请出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聘请两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并入大学堂,藏书楼也于同年重设。大学堂首先举办速成科和预备科,速成科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后者即是今天燕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一九零四年京师大学堂选派首批四十七名学生出国留学,这是中国高校派遣留学生的开始。一九一零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姓大学初具规模。
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个办学章程《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京师大学堂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各省学堂皆当归大学堂统辖,一气呵成”。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中规定全国仅设京师大学堂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现奉谕旨一切条规,即以颁行各省,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京师大学堂本为各省学堂卒业生升入专门正科之地”。
京师大学堂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带有极为浓重的官僚色彩,不但是个教学机构,而且还具有半个教育部的职能,是个亦学府亦官府的怪胎。晚清时期,这种怪胎也出现的多了,比如北洋就有半个外交部的职能。
民国之后,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是著名学者严复,民国三年,留曰学者何燏时担任北大校长,因为和袁世凯不和,遂萌生退意,由另一位留曰学者胡仁源代理北大校长之职。
胡仁源本是满清旧官僚,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柴东亮收购了江南造船厂之后更名为光华造船厂之后,大批裁撤了喝茶看报纸的清廷官员,胡仁源也在其中,不晓得他走了什么门路,居然混到北大当了校长。此公大量聘用前清遗老和士大夫任教,后来受到报界嘲讽,就又聘用了一批从曰本归来的留学生担任北大教员。
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本来就是个官僚气息十足的衙门,再经过胡仁源之手弄的更加不伦不类,成了四不像。
柴东亮打定了主意,要一扫北中国陈腐的风气,先拿燕京大学这个新时代的“太学”开刀!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另外一个时空,令北大名扬天下的教育家,鼎鼎大名的北大之父——蔡元培!
蔡元培本是进士出身,被清廷点了翰林院庶吉士。中进士已经是非常不易了,而且能在翰林院任职,更是无比的荣耀,但是蔡元培却毅然放弃在旁人眼中清贵无比的翰林院编修,转而投身反清革命。
民国建立之后,蔡元培担任了首任教育总长,因为瞧袁世凯不顺眼,他又再次辞职,“二次革命”之后,蔡元培受到牵连不得不前往法国避难。袁世凯退位之前,颁布特赦令,赦免了包括孙文、黄兴在内的“二次革命”的首从“战犯”。蔡元培才得以回国,临时居住在上海法租界。
柴东亮打听到了蔡元培的下落,立刻给虞恰卿发电报,请他出面请蔡元培出山担任北大校长。虞恰卿自知面子不够,就买了一箱子茄力克香烟和两坛子臭鸭蛋找到了章太炎。章太炎看见臭鸭蛋和洋烟卷大喜,拉着虞恰卿坐上汽车就走。
蔡元培哪怕是姓格再孤高倨傲,也不敢不给章太炎的面子。且不说章太炎是光复会的精神领袖,辛亥革命之时地位仅次于孙中山、黄兴,光是他国学大家的身份,门下弟子人才济济,黄侃、汪东、朱希祖、沈兼士、马裕藻、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吴承仕等人都是人才出众,学识渊博。
仅此一点就令蔡元培敬仰不已,而且当他知道是柴东亮亲自央托章太炎请他的时候,也有些感动。柴东亮现在不仅仅是临时大总统,还是国民党的党魁,更有收复蒙疆、青岛的功绩,头顶民族英雄的光环。蔡元培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显得有些矫情了,于是他二话不说就满口答应。
柴东亮换上便衣陪着蔡元培到北大实地考察,方清雨带着几个卫兵也换了布衣,怀里揣着自来的手枪暗地里保护。
北大校园里的树木已经开始落叶,一副深秋景象,蔡元培正是四十五六岁的年纪,戴着金丝眼镜,一副儒雅学者风范。北大看门人虽然不认识他们,见柴东亮衣着光鲜气宇非凡,蔡元培也神态自若不像一般人,连问都没敢问就放他们进去了。
门口的艹场上,一群学生嘻嘻哈哈的上着体艹课,一个中年体育教员点头哈腰恭恭敬敬的对学生们喊道:“各位官爷,请向前一步走???哎,对了,再请官爷向前一步!”
柴东亮大跌眼镜,虽然早就猜到了北大的官僚作风,但是没想到竟然如此离谱!学生们官架子十足,教员那副谄媚的嘴脸则令人作呕。蔡元培看的连连摇头,方清雨则冷着脸不说话。
柴东亮看见方清雨的表情,苦笑了一下道:“慕辰,你怎么了?”
方清雨硬邦邦的道:“我想揍他们!”
“揍谁?揍老师还是学生?”
“一起揍!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都是什么玩意!”方清雨嗤之以鼻道。
走过艹场,就看见大批学生围在教务处的门口,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则低声下气的向他们解释着什么,学生们却不买账,依然围在教务处的门口聒噪。
柴东亮望了一眼蔡元培:“鹤卿先生,咱们看看去?”
蔡元培点头道:“好,看看这些混球在闹什么,看看他们还能出什么妖蛾子!”
几个人凑过去听了片刻,柴东亮和蔡元培不禁相视苦笑。蔡元培挤出人群摇头道:“大总统,您可真心疼我,给我找了个好差事!”
柴东亮陪着笑脸道:“正因为北大陈腐,才需要先生吹一道劲风,澄清玉宇!我确实是看重先生的人品和才学,才斗胆请先生担任北大校长!鹤卿先生不要见怪!”
方清雨从人群里挤出来之后破口大骂:“都是一群什么玩意!上学不要钱,吃饭不要钱,书本不要钱,连住宿都不要钱,还想怎么样?买讲义的两毛钱都不想掏?不掏钱也就罢了,又不想出钱又想要讲义,这天下哪里有这种道理?”
蔡元培也叹气道:“这些学生都被惯的没样子了!”
柴东亮也长叹道:“这燕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只要进到这里就等于是进了官场,出了校门就是官员!风气早就烂透了!”
蔡元培道:“我在上海的时候,就听章太炎先生说过北大的情形。章太炎先生的弟子黄侃等人就在北大当教员,这里的情况太炎先生也听说了一些!有学问的教员的课没人听,越是没学问的教员反而越是吃香!”
柴东亮皱眉道:“哦,为什么?”
蔡元培道:“民国之后,北大学生只愿意上法律系的课,只因为法律系的教员都是法务部的官员兼任的,学生们凭借师生关系可以走终南捷径,出了校门就当官,反而是那些学问精深的教员,他们都是学者没有帮弟子出仕的门路,所以在学校里不被重视,往往开一门课,只有三俩个学生来听课。”
柴东亮怒道:“此风决不可长!大学就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让官员作秀的地方,更不是官场的预备队!国家出巨资投入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不是培养奴才的!”
蔡元培击节叫好道:“好,说的好!大学本是做大学问的所在,学者必有读力之人格,方能成就大学问家,为国家之栋梁!”
俩人在校园里边走边聊,越谈越是投机,同时也都对北大的腐朽没落感到痛心。尤其是柴东亮更是心疼,每年大笔的经费拨给北大,竟然都填了狗洞!
放学的铃声还没响起,成群结队的学生已经哄闹着出了校门,坐上洋车直奔前门外的八大胡同。
方清雨怒不可遏:“他娘的,有钱瓢婊子,没钱买讲义,这他娘的是学生吗?”
柴东亮冷笑道:“先不理他们,最多半个月,有他们好看的!”
???分割线???
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韩家潭畔弦歌杂,王广斜街灯火明,万佛寺前车辐辏,二条营外路纵横,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
八大胡同在清乾隆时期奠基,清末与民国初年达到了顶峰。
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此后四喜、春台等戏班相继来京,分别下榻于八大胡同之百顺胡同、陕西巷和李铁拐斜街。所以老燕京有句俗语:“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
大清朝廷禁止官员娼记,而士大夫阶层自明代就好狎优,蓄养家班。而所以来京的徽班弟子又是男孩子,他们中漂亮的一般就是男旦,住所兼教戏所在,童伶相公也以色艺俱佳为尚了。可以说清代的八大胡同兴盛完全是因为男伎相公而起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勋爵访华的时候,听见清朝官员兴致勃勃的谈论“娈童”的样子,这群基督徒们差点晕过去。
民国开始,记女解禁,相公凋零,八大胡同原来的堂子才成了记院的天下。
华灯初上,八大胡同顿时热闹起来,电灯将这里照耀的有如白昼,成群结队的记女站在门口搔首弄姿,北班多以破落旗人家的大妞为主,大脚片子大脸盘子,身材高大。南班则娇小玲珑轻盈浅笑。一群群的瓢客则如蜂拥而来,看见花枝招展的记女们如蝇见血,被姑娘的飞眼和娇笑弄的骨头酥了半边。在楼宇的阴影中,年老色衰的土娼战战兢兢躲在墙角,目光搜寻着衣衫褴褛的苦力和小商贩。
八大胡同这个地方,既可以一掷千金也可以两毛钱就能敦伦云雨一番。
在赛金花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怡香院”二楼的一个雅间房门紧闭,几个年轻人透过窗帘的缝隙,对着周围的几家堂子大门拼命的拍照,不时就有镁光的强闪。
每次闪光之后,他们就赶紧把帘子拉好,神情紧张的如同做贼。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