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论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孙尚香出嫁,踌躇满志的孙权举办了怕是江东史上最为盛大的婚礼。所有有头有脸的江东人士,都有份到场。
当然,能有如此场面,黄顺的面子,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不少人,想着借此机会,能与黄顺本人或者他身边的红人接触上。
婚礼一连举办三天,整个柴桑城都陷入狂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周瑜没能参加。由于箭伤持续恶化,周瑜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在不久前,周瑜静静搬出繁华的柴桑城,来到一处有松有泉,人迹罕至的所在,准备度过自己的最后一段时光。
周瑜临行前,给孙权留下一封遗书,极力向孙权举荐鲁肃。并直言只有鲁肃,才能辅佐孙权,一步步坐稳江东王,进而图霸天下。
这封遗书,本是江东的最高机密,但黄顺非比别人,他有幸得见周瑜亲笔。遗书里,字里行间,充满着一位智者对江东前途的忧虑。
有鲁肃在,以孙权的英明,江东在整体战略方向上不会有什么大失误,周瑜所担心的,是前行的步伐,不能迈得太急太快。
孙权是个急脾气,遇事恨不得马上行动,立即解决。这点与周瑜相投。不同的是,周瑜知道自己性子过急,大事上总是不厌其烦的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鲁肃的意见,务求稳妥。孙权却无视自己这一“短板”。
周瑜在时,时时规劝孙权,小步前行,很多事情慢慢操作的任务,自然非周瑜莫属。但周瑜之后,谁来担当?只有鲁肃,也只能是鲁肃。
不是说江东无人,孙权无人,像顾雍、陆逊之辈,都足以胜任。但他们除了是孙权的属臣外,还另有身份,不可能得到孙权真正的信任。
能得孙权信任,有足以胜任规劝任务的人,便只有鲁肃了。
对鲁肃,周瑜知之甚深,所以对鲁肃辅佐孙权的前景,周瑜还是有几分不安在心头。
鲁肃虽然在把握天下大势上独步江东,但他在如何说服孙权接受方面,处理的不够圆润自然。说话往往过于直接,令孙权下不来台。
为了让鲁肃和孙权能够合作无间,周瑜多方运筹,甚至不惜贬低自己。
对孙权,周瑜不断通过一些现成事例,证明鲁肃的眼光独到和深谋远虑。以此加深孙权对鲁肃的信任度。
对鲁肃,在鲁肃上书孙权,提出把江陵城出让给刘备的建议后,周瑜带头予以抵制,在江东上下,给鲁肃施加了很大压力。周瑜这么做,就是让鲁肃感受到压力,让他能够有所反省:再正确的意见,若不能为主公、众人所接受,也是徒劳。鲁肃必须认识到向主公提建议的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必须做出改变。
可以说,为了江东的未来,为了孙权和鲁肃这对组合的前程,周瑜做了所有他能做的。现在,到了周瑜放下这副重担,过几天自己想过的日子的时候了。
能够把周瑜的心思、心境分析的如此透彻,宛如当事者口述,黄顺可没那个本事,是白雪跟着黄顺,看过周瑜的手书,事后向黄顺一一剖析的。
而且,白雪进一步断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周瑜虽然看到了孙权和鲁肃组合的隐患,也已经想方设法予以润滑、调解。但这俩人,还是很难做出改变。也就是说,孙权与鲁肃组合,肯定不如孙权和周瑜合作的默契无间。
黄顺结合白雪的看法,再辅之以梦中鲁肃接替周瑜为大都督后的讯息,很轻易就验证了白雪的推断。
鲁肃在时,孙权在荆州、刘备问题上暴跳如雷,频频发狠话,却始终被鲁肃压制,不得寸进。
在鲁肃死后,吕蒙任大都督,对江陵的军事行动很快展开,孙刘联盟破裂也随之而来。曹氏正是借助这一事件,彻底奠定自己在三足鼎立中的主导地位。
此时的黄顺,经过这几年历练,战略眼光也大有长进。在白雪的启发下,黄顺进一步理顺之后的一系列大事发展脉络。
此后刘备拿下西川后,便全力用兵,与曹操争夺汉中。两军相持之时,曹军却突然退兵,把极具战略意义的汉中地区,让给了刘备。梦中给出的解释是:曹操的大本营冀城出了问题,需要曹操回去处理。
这个解释很是勉强,等曹操率领大军,从汉中前线回到冀城,黄花菜早就凉了。曹操退兵的真正原因,绝不是什么后方起火,要回去灭火。
在现在的黄顺看来,极有可能是曹操获知鲁肃的死讯,知道孙权很快就要在江陵城方向有大动作。这是曹氏一举取得优势的大好时机,曹操不可能轻易放弃。与此相比,区区汉中就不算什么了。
于是,曹操果断退兵,像一头蛰伏待机的猛虎,掩藏起尖牙和利爪,死死盯着对手,等待对手露出致命破绽。
后来孙刘两家果然为了江陵城大打出手,曹操瞅准时机,果断出击。对江东,前出合肥,建立新城。彻底巩固住合肥防线。
对刘备,则趁刘备新败加上刘备去世,曹操大举用兵,起兵五路,意图一举灭蜀。只可惜,反而成就了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赫赫战功。
当然,这是后话。曹操敏锐的捕捉到战机,并迅速采取行动,从而确立己方优势。才是重点。从此后,孙刘两家即使再次联手,也只能采取守势,再也不能如前般,两家联手咄咄逼人,逼着曹操左支右绌,应付的手忙脚乱了。
铁一般的史实从反面验证了鲁肃的正确。若孙权能够遵循鲁肃的路线,心胸能容得下刘备的不断强大,容得下刘备的出尔反尔。刘备就不会止步于汉中,肯定会顺势拿下西凉,对关中一带构成持续的威胁。
然后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所言,汉中和江陵方向同时出击,对曹操用兵。到那时,刘备就成了曹操急需应对的主力。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付刘备集团的进攻,孙权的机会就来了,举倾国之力拿下合肥,彻底打开进军中原腹地的大门。
那时的中原,就像是一个鸡蛋,只要合肥这个点打破,剩下的就是柔软的蛋清和蛋黄了。江东自然是能吞下多少,就是多少。
等刘备和曹操反应过来,江东已然确立优势。刘备与曹操立场不同,几乎不可能结盟对付江东。刘备顶多能做的,就是与江东谈判分赃,谈判桌上,江东怎么应付都行。
曹操那边,一边要应付刘备的进攻,一边应付江东的趁火打劫,唯一能挽回劣势的举措,就是止损与江东达成停战协议。这样,江东就处于左右逢源,刘曹通吃的有利地位。
(本章完)
孙尚香出嫁,踌躇满志的孙权举办了怕是江东史上最为盛大的婚礼。所有有头有脸的江东人士,都有份到场。
当然,能有如此场面,黄顺的面子,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不少人,想着借此机会,能与黄顺本人或者他身边的红人接触上。
婚礼一连举办三天,整个柴桑城都陷入狂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周瑜没能参加。由于箭伤持续恶化,周瑜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在不久前,周瑜静静搬出繁华的柴桑城,来到一处有松有泉,人迹罕至的所在,准备度过自己的最后一段时光。
周瑜临行前,给孙权留下一封遗书,极力向孙权举荐鲁肃。并直言只有鲁肃,才能辅佐孙权,一步步坐稳江东王,进而图霸天下。
这封遗书,本是江东的最高机密,但黄顺非比别人,他有幸得见周瑜亲笔。遗书里,字里行间,充满着一位智者对江东前途的忧虑。
有鲁肃在,以孙权的英明,江东在整体战略方向上不会有什么大失误,周瑜所担心的,是前行的步伐,不能迈得太急太快。
孙权是个急脾气,遇事恨不得马上行动,立即解决。这点与周瑜相投。不同的是,周瑜知道自己性子过急,大事上总是不厌其烦的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鲁肃的意见,务求稳妥。孙权却无视自己这一“短板”。
周瑜在时,时时规劝孙权,小步前行,很多事情慢慢操作的任务,自然非周瑜莫属。但周瑜之后,谁来担当?只有鲁肃,也只能是鲁肃。
不是说江东无人,孙权无人,像顾雍、陆逊之辈,都足以胜任。但他们除了是孙权的属臣外,还另有身份,不可能得到孙权真正的信任。
能得孙权信任,有足以胜任规劝任务的人,便只有鲁肃了。
对鲁肃,周瑜知之甚深,所以对鲁肃辅佐孙权的前景,周瑜还是有几分不安在心头。
鲁肃虽然在把握天下大势上独步江东,但他在如何说服孙权接受方面,处理的不够圆润自然。说话往往过于直接,令孙权下不来台。
为了让鲁肃和孙权能够合作无间,周瑜多方运筹,甚至不惜贬低自己。
对孙权,周瑜不断通过一些现成事例,证明鲁肃的眼光独到和深谋远虑。以此加深孙权对鲁肃的信任度。
对鲁肃,在鲁肃上书孙权,提出把江陵城出让给刘备的建议后,周瑜带头予以抵制,在江东上下,给鲁肃施加了很大压力。周瑜这么做,就是让鲁肃感受到压力,让他能够有所反省:再正确的意见,若不能为主公、众人所接受,也是徒劳。鲁肃必须认识到向主公提建议的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必须做出改变。
可以说,为了江东的未来,为了孙权和鲁肃这对组合的前程,周瑜做了所有他能做的。现在,到了周瑜放下这副重担,过几天自己想过的日子的时候了。
能够把周瑜的心思、心境分析的如此透彻,宛如当事者口述,黄顺可没那个本事,是白雪跟着黄顺,看过周瑜的手书,事后向黄顺一一剖析的。
而且,白雪进一步断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周瑜虽然看到了孙权和鲁肃组合的隐患,也已经想方设法予以润滑、调解。但这俩人,还是很难做出改变。也就是说,孙权与鲁肃组合,肯定不如孙权和周瑜合作的默契无间。
黄顺结合白雪的看法,再辅之以梦中鲁肃接替周瑜为大都督后的讯息,很轻易就验证了白雪的推断。
鲁肃在时,孙权在荆州、刘备问题上暴跳如雷,频频发狠话,却始终被鲁肃压制,不得寸进。
在鲁肃死后,吕蒙任大都督,对江陵的军事行动很快展开,孙刘联盟破裂也随之而来。曹氏正是借助这一事件,彻底奠定自己在三足鼎立中的主导地位。
此时的黄顺,经过这几年历练,战略眼光也大有长进。在白雪的启发下,黄顺进一步理顺之后的一系列大事发展脉络。
此后刘备拿下西川后,便全力用兵,与曹操争夺汉中。两军相持之时,曹军却突然退兵,把极具战略意义的汉中地区,让给了刘备。梦中给出的解释是:曹操的大本营冀城出了问题,需要曹操回去处理。
这个解释很是勉强,等曹操率领大军,从汉中前线回到冀城,黄花菜早就凉了。曹操退兵的真正原因,绝不是什么后方起火,要回去灭火。
在现在的黄顺看来,极有可能是曹操获知鲁肃的死讯,知道孙权很快就要在江陵城方向有大动作。这是曹氏一举取得优势的大好时机,曹操不可能轻易放弃。与此相比,区区汉中就不算什么了。
于是,曹操果断退兵,像一头蛰伏待机的猛虎,掩藏起尖牙和利爪,死死盯着对手,等待对手露出致命破绽。
后来孙刘两家果然为了江陵城大打出手,曹操瞅准时机,果断出击。对江东,前出合肥,建立新城。彻底巩固住合肥防线。
对刘备,则趁刘备新败加上刘备去世,曹操大举用兵,起兵五路,意图一举灭蜀。只可惜,反而成就了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赫赫战功。
当然,这是后话。曹操敏锐的捕捉到战机,并迅速采取行动,从而确立己方优势。才是重点。从此后,孙刘两家即使再次联手,也只能采取守势,再也不能如前般,两家联手咄咄逼人,逼着曹操左支右绌,应付的手忙脚乱了。
铁一般的史实从反面验证了鲁肃的正确。若孙权能够遵循鲁肃的路线,心胸能容得下刘备的不断强大,容得下刘备的出尔反尔。刘备就不会止步于汉中,肯定会顺势拿下西凉,对关中一带构成持续的威胁。
然后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所言,汉中和江陵方向同时出击,对曹操用兵。到那时,刘备就成了曹操急需应对的主力。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付刘备集团的进攻,孙权的机会就来了,举倾国之力拿下合肥,彻底打开进军中原腹地的大门。
那时的中原,就像是一个鸡蛋,只要合肥这个点打破,剩下的就是柔软的蛋清和蛋黄了。江东自然是能吞下多少,就是多少。
等刘备和曹操反应过来,江东已然确立优势。刘备与曹操立场不同,几乎不可能结盟对付江东。刘备顶多能做的,就是与江东谈判分赃,谈判桌上,江东怎么应付都行。
曹操那边,一边要应付刘备的进攻,一边应付江东的趁火打劫,唯一能挽回劣势的举措,就是止损与江东达成停战协议。这样,江东就处于左右逢源,刘曹通吃的有利地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