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惺惺相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既接下来的反应,完全出乎黄顺的意料。他竟然站起来,毕恭毕敬的来到黄顺的正面,极为正式的拜了下去。
“你,你这是做什么?”黄顺完全摸不透张既的用意,连忙避开,抗议道,“你是官,我是民,我可受不起你的大礼。有什么话好好说。看在我新添一女,你多方配合照应的份上,我不会过分为难你的。”
张既上前握住黄顺的手,说道:“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没看出少爷竟是胸怀天下,一心为公的大人。可恨我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少爷面前,我就像个跳梁小丑,惭愧,惭愧。”
张既没头没脑的一番话,更让黄顺摸不着头脑,“麻烦张大人能否把话说明白?我怎么胸怀天下,怎么一心为公了?”
张既松开黄顺的手,长吁口气,继续说道:“这是我深思熟虑多日,方才得出的结论。少爷出身荆襄黄氏。黄氏已然公然投向刘备,为刘备效力驱驰,这已是天下俱知。而少爷却没有选择与家族一致,而是自己成立了夏吟坊。
后来,魏王进入襄阳,非常赏识少爷的才干,加之少爷在华容道上的大功,如果少爷投身魏王麾下,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可少爷也没有选择魏王,依然做着夏吟坊的买卖。
很多人就此认为,少爷没有出仕天下的心,只愿意做自己的买卖,独善其身。我对少爷的看法,也是大差不差。
正因为此判断,我才对少爷远赴定襄之行,大为不解。夏吟坊在襄阳,靠着少爷在吴郡和邺城的人脉,完全可以做到左右逢源,不愁买卖。仅靠生意一项,就可以做到富甲一方,任何人,也不敢小觑了少爷的影响力。
因为不解,所以我不断的深入研究少爷的一言一行,终于有所开悟。从一开始,人们对少爷的看法,就是错误的。我随大流,以成见来判断少爷的行为,自然南辕北辙,与事实相距甚远。”
黄顺听着张既的长篇大论,有些不耐烦,打断他的话,说道:“那我是什么样人,你做出判断没有?”
张既说道:“少爷选择不依附任何一方,不是因为少爷只想独善其身,而是少爷有更为远大的志向。少爷的志向,是要保护汉民,不受胡族侵扰欺压,保护我中华文明传承不被打断。”
黄顺听着张既说出这些似曾相识的话语和概念,有些好笑,当初蔡琰倒是如此期许自己,自己也曾以之为目标。可惜后来,在娶呼延康一事上,黄顺彻底看清自己,自己不是那块料,做不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己正是天下人眼里的那个人:只求独善其身而已。
“我很好奇,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黄顺不动声色,平静的追问。
张既有些激动了,挥舞着双手,慷慨激昂道:“少爷此行,定襄绝非最终目的,河西才是少爷的终点。
按少爷本来的预想,在定襄建筑几座城池,以此为基础,控制住定襄一带。然后,就挥兵西进,趁着魏王用兵潼关,诸羌兵力集中潼关前线,后方空虚的机会,直捣河西的大后方。只要少爷能保证自己在河西站稳脚,就算胜利。
魏王荆州一战失利,下一步作战方向是关中。这一点,我能猜到,以少爷之能,相信更是明察秋毫。少爷手下多有能人,借着魏王大举用兵之际,用事边塞,这般大业,相比十姓重振荆州的大手笔,算得上小儿科,根本不是问题。
只要少爷能够撑到魏王打破潼关,占据关中,进一步用兵西凉时,就算大功告成。那时候,魏王就算本无意全据河西,因少爷已在河西纵深处站住脚,也会考虑出兵,帮助少爷略定河西。
河西走廊一带平定,就截断了西羌进犯中原的通路,也打乱了诸羌在河西发展壮大,以图中原的计划。这样一来,就算中原内乱不已,无暇对外,至少,边境是安全的。因为北面和西面,都已在少爷的掌控之下。
可惜,少爷的这番大计,最初便与曹彰北伐计划相冲突,为了得到曹彰将军的配合,少爷选择与曹彰将军合作,经营定襄。再后来,曹彰将军远调潼关作战,我在翼城,又不准少爷筑城,更是破灭了少爷定盘定襄的初衷。
少爷发觉,自己做事,颇多掣肘,认为自己名头太响,如此大事经营一方,容易引起外人猜疑,尤其是魏王的猜疑。所以,少爷不惜抽身退出,另换他人上场,也要继续自己的计划。
定襄攻略已然不成,那便放下,先行往西,在定襄之外,另行寻找一处城寨,作为发展的基点。榆林城,就此被少爷选中。
榆林城是韩遂的地盘,少爷怕韩遂坏自己的计划,便亲自带人,往潼关走上一趟。从后来少爷积极准备西征的事实看,少爷的潼关之行,应该是圆满完成任务。
攻略河西诸事备妥,少爷为保此战不受中原因素干扰,自己便不再随行,而是先行打道回府,并向魏王送上重礼,以此表明心迹。”
张既的一番评论,黄顺听来,很是新鲜,没想到,还有人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判断自己的一系列行为。若曹操也能这般想,就再好不过了。
“你难道不怀疑,我是要跑马圈地,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吗?”黄顺小心翼翼的问。
张既哈哈大笑,“襄阳就是少爷的势力范围,少爷的触角伸的再远,根基永远是在襄阳。襄阳位居天下之中,与边塞相距万里之遥,少爷在边塞建立势力范围,于襄阳无半分好处,相反,因为要时时对付蛮族的侵扰,还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得不偿失。少爷不傻,借机做做生意有之,割据一方,就是异想天开了,不可能。少爷不傻,手下能人更是多有,不会做出如此不智的举措。”
黄顺长吁口气,这个张既,什么都为自己考虑到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若有此人为自己说话,倒是省却自己不少力气,去跟曹操解释。
“其实,我没有你想的那般伟大,”黄顺主动握住张既的手,很有感触的说道,“真正伟大的人,是蔡琰!她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一生遭遇坎坷,却处之泰然,时时把社稷天下放在心上,心心念念的都是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延续。
正是她的一番话,才让我有了大力经营边塞,驱逐诸蛮,为中原百姓撑起保护伞的宏伟志愿。也正是她,才使我在一连串的挫折下,没有自暴自弃,打道回府,而是因时就势,遇招拆招,虽然道路走得与当初设想远远不同,但最终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
虽然我按照蔡琰的指点,走得很憋屈,甚至窝囊,一度有放弃的想法,但现在遇到张大人,竟然能够理解我的苦衷和委屈,顿时让我心里暖烘烘的,感觉像见到亲人般亲切。”
(本章完)
张既接下来的反应,完全出乎黄顺的意料。他竟然站起来,毕恭毕敬的来到黄顺的正面,极为正式的拜了下去。
“你,你这是做什么?”黄顺完全摸不透张既的用意,连忙避开,抗议道,“你是官,我是民,我可受不起你的大礼。有什么话好好说。看在我新添一女,你多方配合照应的份上,我不会过分为难你的。”
张既上前握住黄顺的手,说道:“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没看出少爷竟是胸怀天下,一心为公的大人。可恨我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少爷面前,我就像个跳梁小丑,惭愧,惭愧。”
张既没头没脑的一番话,更让黄顺摸不着头脑,“麻烦张大人能否把话说明白?我怎么胸怀天下,怎么一心为公了?”
张既松开黄顺的手,长吁口气,继续说道:“这是我深思熟虑多日,方才得出的结论。少爷出身荆襄黄氏。黄氏已然公然投向刘备,为刘备效力驱驰,这已是天下俱知。而少爷却没有选择与家族一致,而是自己成立了夏吟坊。
后来,魏王进入襄阳,非常赏识少爷的才干,加之少爷在华容道上的大功,如果少爷投身魏王麾下,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可少爷也没有选择魏王,依然做着夏吟坊的买卖。
很多人就此认为,少爷没有出仕天下的心,只愿意做自己的买卖,独善其身。我对少爷的看法,也是大差不差。
正因为此判断,我才对少爷远赴定襄之行,大为不解。夏吟坊在襄阳,靠着少爷在吴郡和邺城的人脉,完全可以做到左右逢源,不愁买卖。仅靠生意一项,就可以做到富甲一方,任何人,也不敢小觑了少爷的影响力。
因为不解,所以我不断的深入研究少爷的一言一行,终于有所开悟。从一开始,人们对少爷的看法,就是错误的。我随大流,以成见来判断少爷的行为,自然南辕北辙,与事实相距甚远。”
黄顺听着张既的长篇大论,有些不耐烦,打断他的话,说道:“那我是什么样人,你做出判断没有?”
张既说道:“少爷选择不依附任何一方,不是因为少爷只想独善其身,而是少爷有更为远大的志向。少爷的志向,是要保护汉民,不受胡族侵扰欺压,保护我中华文明传承不被打断。”
黄顺听着张既说出这些似曾相识的话语和概念,有些好笑,当初蔡琰倒是如此期许自己,自己也曾以之为目标。可惜后来,在娶呼延康一事上,黄顺彻底看清自己,自己不是那块料,做不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己正是天下人眼里的那个人:只求独善其身而已。
“我很好奇,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黄顺不动声色,平静的追问。
张既有些激动了,挥舞着双手,慷慨激昂道:“少爷此行,定襄绝非最终目的,河西才是少爷的终点。
按少爷本来的预想,在定襄建筑几座城池,以此为基础,控制住定襄一带。然后,就挥兵西进,趁着魏王用兵潼关,诸羌兵力集中潼关前线,后方空虚的机会,直捣河西的大后方。只要少爷能保证自己在河西站稳脚,就算胜利。
魏王荆州一战失利,下一步作战方向是关中。这一点,我能猜到,以少爷之能,相信更是明察秋毫。少爷手下多有能人,借着魏王大举用兵之际,用事边塞,这般大业,相比十姓重振荆州的大手笔,算得上小儿科,根本不是问题。
只要少爷能够撑到魏王打破潼关,占据关中,进一步用兵西凉时,就算大功告成。那时候,魏王就算本无意全据河西,因少爷已在河西纵深处站住脚,也会考虑出兵,帮助少爷略定河西。
河西走廊一带平定,就截断了西羌进犯中原的通路,也打乱了诸羌在河西发展壮大,以图中原的计划。这样一来,就算中原内乱不已,无暇对外,至少,边境是安全的。因为北面和西面,都已在少爷的掌控之下。
可惜,少爷的这番大计,最初便与曹彰北伐计划相冲突,为了得到曹彰将军的配合,少爷选择与曹彰将军合作,经营定襄。再后来,曹彰将军远调潼关作战,我在翼城,又不准少爷筑城,更是破灭了少爷定盘定襄的初衷。
少爷发觉,自己做事,颇多掣肘,认为自己名头太响,如此大事经营一方,容易引起外人猜疑,尤其是魏王的猜疑。所以,少爷不惜抽身退出,另换他人上场,也要继续自己的计划。
定襄攻略已然不成,那便放下,先行往西,在定襄之外,另行寻找一处城寨,作为发展的基点。榆林城,就此被少爷选中。
榆林城是韩遂的地盘,少爷怕韩遂坏自己的计划,便亲自带人,往潼关走上一趟。从后来少爷积极准备西征的事实看,少爷的潼关之行,应该是圆满完成任务。
攻略河西诸事备妥,少爷为保此战不受中原因素干扰,自己便不再随行,而是先行打道回府,并向魏王送上重礼,以此表明心迹。”
张既的一番评论,黄顺听来,很是新鲜,没想到,还有人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判断自己的一系列行为。若曹操也能这般想,就再好不过了。
“你难道不怀疑,我是要跑马圈地,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吗?”黄顺小心翼翼的问。
张既哈哈大笑,“襄阳就是少爷的势力范围,少爷的触角伸的再远,根基永远是在襄阳。襄阳位居天下之中,与边塞相距万里之遥,少爷在边塞建立势力范围,于襄阳无半分好处,相反,因为要时时对付蛮族的侵扰,还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得不偿失。少爷不傻,借机做做生意有之,割据一方,就是异想天开了,不可能。少爷不傻,手下能人更是多有,不会做出如此不智的举措。”
黄顺长吁口气,这个张既,什么都为自己考虑到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若有此人为自己说话,倒是省却自己不少力气,去跟曹操解释。
“其实,我没有你想的那般伟大,”黄顺主动握住张既的手,很有感触的说道,“真正伟大的人,是蔡琰!她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一生遭遇坎坷,却处之泰然,时时把社稷天下放在心上,心心念念的都是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延续。
正是她的一番话,才让我有了大力经营边塞,驱逐诸蛮,为中原百姓撑起保护伞的宏伟志愿。也正是她,才使我在一连串的挫折下,没有自暴自弃,打道回府,而是因时就势,遇招拆招,虽然道路走得与当初设想远远不同,但最终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
虽然我按照蔡琰的指点,走得很憋屈,甚至窝囊,一度有放弃的想法,但现在遇到张大人,竟然能够理解我的苦衷和委屈,顿时让我心里暖烘烘的,感觉像见到亲人般亲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