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过稿
推荐阅读:永生之狱、全能卡王、往生之灵、萨诺亚舰娘领域、不说再见的梦、顶级教练之执教林书豪、游戏降临异世界、网游三国之无双、逍遥梦路、狩魔领主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穆琼以前虽然下过厨,但次数很少, 他还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出去吃饭, 因此对做菜这块, 他其实是不太了解的。
之前他之所以没有出别的主意,就是因为想不出别的合适的西餐菜式来了……没办法, 这时候能用的食材实在太少了, 就说炸鸡翅吧,做十只炸鸡翅, 就要买五只鸡了!
但他后来想想……其实西餐馆也不一定要卖纯粹的西餐,不是吗?
穆琼和陈老板来到柜台后低声商量, 而穆琼给陈老板出的主意, 是让陈老板做烧烤。
跟火锅一样风靡全国的烧烤, 一定可以吸引住顾客!
更重要的是, 这时在上海这边, 除了洋人鲜少有人会把东西烤着吃的,足够新式,完全可以用来充作西餐卖。
当然了, 这个烧烤肯定不能像夜市摊上的烧烤一样, 弄得烟熏火燎的……他们可以用西餐馆用来烤面包的烤炉来烤。
烤鸡烤鸭烤五花肉……应该都很好吃?
穆琼虽说没怎么吃过烧烤,但他琢磨着只要食材新鲜放好调料,烤出来的肉的味道总不至于太差。
这些东西的食材还好找,肉类没有应季不应季之说,最多就是逢年过节价格贵一点,采买起来最方便, 调料也一样。
当然了,遇上玉米或者红薯什么的上市,卖卖玉米烤红薯也行,至于土豆就算了,他之前考虑过炸薯条卖,特地问了陈老板,这才知道周围农村鲜少有人种土豆,以至于土豆和白菜一样少见。
除此之外,还能试试烤披萨、烤馅饼、烤蛋糕什么的,北京烤鸭也能做做。
当然了,他对这些的做法一无所知,陈老板想做,肯定要先想办法弄来配方。
“要做好烧烤,调料最重要,我知道有种叫‘孜然’的调料,烤肉的时候撒一点非常好吃。”穆琼又道。
孜然在现代是一种常见的调料,但这时候的上海人连辣椒都不怎么用,更别说用孜然了。此时绝大多数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这种调料的存在。
但孜然并不罕见,打听一下应该能买到,陈老板要是够聪明,说不定还能用孜然和别的调料一起,搭配出独门配方来。
穆琼说了很多,陈老板听得两眼发亮。
只是,陈老板很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烤肉做起来很费功夫,这样厨房要加人不说,赚的钱也肯定不如汉堡多。”
汉堡虽然卖得并不贵,但胜在制作简单卖得多,陈老板这些天每天纯利润都在百元以上,他是希望穆琼能继续弄些这样的东西出来卖的。
“老板,做饮食被人模仿再所难免。汉堡这样制作简单的食物就更容易被人学走了,还很难一直火爆下去。我觉得餐馆的生意想要长久,菜色一定要多,要与众不同,当然,除了食物品种以外,店铺本身的品牌也至关重要。”穆琼道。
陈老板若有所思。
穆琼又道:“老板,现在你应该不缺钱了,不如就把餐厅好好装修一下,重新开张。以后餐厅里炸猪排汉堡面包什么的继续卖,再搭配着售卖烧烤,还可以做点甜点甜品……当然了,这些菜全部单点比较好。”
汉堡这种东西,估计要不了多久,租界这边的中低端西餐馆就都会售卖了,到时他们也许还能靠它赚点小钱,但绝对没办法靠它赚大钱,兴许哪一天,这店还就又开不下去了。
毕竟他们家的汉堡跟隔壁的汉堡其实吃起来没什么两样,他要是客人,肯定挑便宜的买……
陈老板想要把生意做好,还是要有特色。
而所谓的特色,也就是与众不同。
在现代的时候,装修出一个古风餐厅,摆上陈老板餐厅里用的八仙桌,这就是有特色。在这个年代的话……把西餐馆装修地现代一点,就是有特色了。
其实这时候民国的百姓,最喜欢的是奢华风,但以陈老板的财力,想做出电影电视剧那种奢华的民国装修别想了。穆琼来这里这么久了,也没见过那样的装修……那种地方他现在肯定是进不去的。
所以,穆琼建议陈老板做的装修,是现代风、北欧风。
这两种装修风格在此时绝对是标新立异的,装修起来还便宜。
当然了,店里的帮工肯定也要好好打理打理,到时候一个个小伙子全部穿上西装,肯定看着就精神。
在这一片,还绝对是头一份儿!
陈老板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过世面,还是很有见识的,他知道穆琼说的有道理,最终一咬牙道:“行!就这么干!把这些天赚的钱全扔进去,肯定能把我的西餐厅装修的不错了!”
这年头装修一下房子,不用那些好木料的话,一两百块钱就够了,现在他可不缺这点钱。
穆琼笑笑,然后说起了装修的事情。
餐馆装修……底楼的墙是不用动的,只要把桌椅全都换过就行,毕竟现在用的八仙桌不仅中式还非常旧了。
同样要换的,还有收钱的柜台和门,然后这些东西最好全都重新摆放过。
除此之外,西餐馆的二楼也可以收拾出来。
没错,西餐馆有二楼。
那是个阁楼,因为没有做楼梯的缘故,上下要爬梯子,非常不方便,陈老板也就把那里空置了。
在穆琼看来,这么做实在有点浪费。那个阁楼好好收拾一下,完全可以隔出些开放式的包厢,摆下十多张桌子。
当然了,这桌子指的不是八仙桌,而是现代的时候那种窄窄的长方形的可以坐四个人的小桌子——这种桌子可以靠墙放,最节省空间了。
“那个阁楼装修它做什么?”陈老板不解。
“阁楼装修好了很有情调,而且这样一来,上面也能坐几十个客人。”穆琼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阁楼上开个天窗好好装修一下,肯定很有味道。
当然了,前提是要有个不那么陡的,好点的楼梯。
陈老板家里的那个楼梯……他走过一次就不想再走了。
陈老板听完穆琼的解释,拍板就同意了。
“我们店里像你说的这样一弄,肯定跟别的店完全不一样!到时候估计不管卖啥都能卖得出去。”陈老板道:“当然了,那个烧烤还是要好好琢磨一下的,我认识不少人,明天就去把各种调料都买点回来。”
这时候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人,都是抱团的,陈老板是广东过来的,自然认识很多同样来自广东的商人,他买调料,就打算去找这些人。
说起来,他儿子能出去留学,就是他找了同乡帮忙的。
“对了,你说得的那个烤肉很好吃的调料,叫什么子来着?”
“孜然。”穆琼拿过柜台上的纸笔,把这两个字写在上面。
装修和烧烤都不是短时间能弄出来的,陈老板丈量过餐馆的大小之后,打算先去找木工做桌椅,然后试做些烧烤。
当然了,店里汉堡炸猪排的生意也要继续做。
陈老板有了主意,就安下心来,继续指挥着手底下的人干活。
虽然隔壁也卖起了汉堡,但他们店里的生意依旧不错,不过因为多招了一些人,现在店里的人手就有点多了……见到这情况,陈老板干脆道:“小穆啊,你去画装修图吧!”
陈老板这么一句话出来,穆琼就又能舒舒服服地坐着了,不过,陈老板不介意穆琼闲着没事做,却不喜欢店里的其他人无所事事……这天下午已经没人排队买汉堡了,新来的两个跑堂站着没事做,就被陈老板打发去打扫阁楼了。
他们搬来一个梯子,架在柜台边的墙上往上爬,再推开盖住留开的孔洞的木板,就钻进了阁楼。
上了阁楼,他们继续用木板盖住那孔洞避免灰尘掉下去,然后就在上面打扫起来,还轮流拎着水桶从梯子上爬下来换水。
穆琼以前鲜少运动,梯子这种东西还从未爬过,瞧见他们一边拎着水桶一边爬梯有点心惊肉跳的,但那两个帮工倒是习以为常。
穆琼看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自己需要好好锻炼一下身体。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拥有好身体是多么重要,因此穿越之后,一直在努力养身体。
他已经尽量不在吃食上亏待自己,每天上班回家途中还会跑一跑,但这显然不够。
在现代,普通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已经足够,但在如今这个乱世,最好还是能更强壮一点。
当然了,想要强壮,肯定要先保证营养,而要保证营养,就要有钱。
等这天的工作结束,穆琼去跟陈老板请假了,说是想要休息一天。
明天店里的生意估计更差,陈老板当即答应下来:“行,你好好休息吧!休息的时候,别忘了帮我想想图纸。”
“老板,我会的。”穆琼笑道。
当天晚上回家后,穆琼没有再写稿子,而是将自己之前写的一万字拿出来看了一遍,又用铅笔在上面做了一些修改。
第二天他并没有去上工,而是在天亮后拿出崭新的稿纸,开始抄写自己前几天写的文章。
对一个用惯了电脑的人来说,写字并不轻松,穆琼抄了整整四个小时,也就抄了五千字。
好在去投稿,五千字也够了……
新文化运动还没开始,穆琼又不想引人注目,写书的时候也就克制着没写得太白话,但他写的还是跟传统的白话文有点不一样的,更用了标点。
这在此时并不出格。
如今那些新派人士,尤其是留洋回来的,已经在提倡白话了,也都已经开始使用标点,也就是报纸等印刷品上还只有空格没有标点。
穆琼这篇小说的情节非常紧凑,不过五千字,男主角就已经踏上欧洲大陆了。
同时,因为在船上受到歧视的缘故,他还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已经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了。穆琼把自己整理过的稿子放好,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然后开门出去,打算去厨房帮朱婉婉把菜端回来。
结果,他刚走到因为天冷把四周都用稻草帘子遮了起来的厨房门口,就听到一个老太太酸溜溜地说道:“穆家的,你家现在可是发达了啊,天天吃鱼就算了,还三五不时吃肉。”
老太太这话,仿佛打开了什么开关,立刻就有其他人跟着说起来:“吃鱼吃肉算什么,人家儿子还天天往家里带报纸呢!报纸可不便宜,要两个铜元一份,我家一天的菜钱也就两个铜元。”
“穆家小子才这么点年纪,就算读过书,也没道理一个月不到就赚这么多,真不知道他在外面都是干什么的。”
“怕是在做什么不正经的事!”
……
原来,今天穆琼在家,朱婉婉就特地割了一斤猪肉回来,肥肉熬了猪油,瘦肉分成两半,一半留着晚上吃,一半用来炒了青菜,除此之外,熬油剩下的油渣,她还和咸菜豆腐一起炖了一大碗。
这两道菜闻着都香得很,厨房里的人瞧见不免嫉妒,就说起酸话来。
租住在姚家的人,除了赵婶一家,其他人的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
穆琼没穿过来的时候,朱婉婉生活艰难,眼看着就要过不下去了,他们面上同情,心里却是有点幸灾乐祸的,瞧见朱婉婉天天吃面糊糊,还油然而生一股优越感。
可后来,穆琼病好了,在外面找了个工作之后,穆家的日子竟然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起来了。
之前他们还想着,穆家这么穷,朱婉婉和穆昌玉怕是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结果……天还没凉下来呢,这两人就穿上新棉衣了!
朱婉婉还往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每天换着样式做菜……
其实穆家人吃的东西,真要说起来并不比他们给自家人做的吃食来得好,但人就是这样,看到原本远不如自己的赶上了自己,就会不高兴。
穆琼了解她们的心态,并不在意她们的话,厨房里的朱婉婉却明显气坏了:“我儿子在西餐馆工作,是个正经工作。”
“正经工作能不到一个月,就带回来这么多钱?”这些人根本不相信。
“我是当了打小戴着的玉佩,才有钱的。”朱婉婉又道,怕招人眼红,穆琼往家里拿钱的事情,她是从没跟人说过的,穆琼往家里拿的报纸,也跟人说是餐馆老板不要的旧报纸。
但没人相信,或者说别人不愿意相信。
“你有值钱的玉佩,怎么之前不拿出来?”
“就是,之前快饿死了都不当玉佩,现在儿子有工作了当玉佩……啧啧。”
“我瞅见你儿子晚上往家里拿东西了,又是吃的又是白纸,东西不少啊,也不知道他打哪儿弄来的。”
……
朱婉婉说不过她们,涨红了一张脸,穆昌玉则道:“你们……我哥可厉害了,他会洋文,还会写书,他本来就能赚很多钱!”
“真是笑话,书是那么好写的?”
“整个上海,会洋文的才几个?你也太会吹了!”
“就是!”
……
众人正说着呢,赵婶突然刀子往案板上一扔:“你们舌头痒是不是?要不要我帮你们割了啊!”
那些人顿时都不说话了。
而这个时候,同住在院子里的一个姓田的女人也帮着朱婉婉说话:“你们就是见不得别人过好日子吧,竟然把人家好好的孩子说成这个样子!”
有赵婶子和田婶子帮着说话,朱婉婉的脸色好看多了:“我儿子……他做的是正经工作!”
厨房里一时间没人说话,穆琼后退几步,道:“娘,饭好了吗?”
他说着,加重脚步走了过去。
穆琼今天起床后一直在屋里抄书,没出过门,以至于这些人都不知道他其实在家。
厨房里不算朱婉婉和穆昌玉,也就六个女人,其中说穆琼闲话的那四个看到穆琼,表情都有点不自在。
而赵婶子,她对着穆琼也不如一开始那么热情,至于那位田婶子……
田婶子凑到朱婉婉身边,便道:“小朱啊,我家小宝想吃炒鸡蛋,但家里没油了……你借我一点。”她说着,直接就用瓷勺去舀朱婉婉刚熬好的猪油。
朱婉婉本就不太会拒绝人,更别说田婶子刚才还帮她说了话了……最近竟是眼睁睁地看着田婶子用瓷勺将她的猪油舀走了满满一勺。
一斤猪肉没多少肥肉,朱婉婉熬的猪油总共也就一点点,这一勺下去,三分之一都没了。
穆琼看了一眼田婶子,琢磨着一定要快点从这里搬走。
人是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的,他不想让朱婉婉穆昌玉继续和这些人待在一起。
穆琼帮着朱婉婉把菜端出去,他们走到外面的时候,赵婶子也跟出来了,道:“真是傻的,被人卖了还送人猪油。”
赵婶子这话,差不多就是指名道姓地在说田婶子了,穆琼一琢磨,就知道田婶子恐怕也没少在他们背后说坏话,今天帮朱婉婉说话,应该只是看上了朱婉婉的猪油,想要占便宜。
“赵姐……”朱婉婉想跟赵婶子说话,但赵婶子一扭头就走了。
穆琼三人把猪油厨具什么的全都带回了自己的屋子,吃饭的时候,朱婉婉有些失落地道:“赵婶子最近都不爱理我,也不给我介绍活儿了。”
“娘,我们家现在不缺你洗衣服的钱,不做了也好。”穆琼道:“还有田婶子,你以后远着她一点。”
之前田婶子“借油”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人是来占便宜的,之所以没阻止,是怕撕破了脸皮,自己不在的时候朱婉婉和穆昌玉受欺负。
但以后……他们还是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为好。
朱婉婉还是很失落:“哦……”
“娘,赵婶子不爱搭理我们,是不是因为我啊……我之前跟赵秋海说了我在学认字的事情,还说哥哥有支钢笔,然后赵婶就不喜欢我们了……”穆昌玉有些不安。
赵婶子的两儿一女,大女儿叫赵春娟,二儿子叫赵夏河,三儿子叫赵秋海,赵秋海比穆昌玉小一岁,两人时常在一起说话。
“昌玉,这跟你没关系,你别多想。”穆琼安慰了穆昌玉,却也知道赵婶子会这样,恐怕确实是因为这事。
赵婶子以前帮朱婉婉,是因为同情朱婉婉,但近来他们家日子好过起来,他找到了好工作不说,都能买钢笔了……赵婶子肯定也是有点嫉妒的,自然也就不乐意再处处帮着朱婉婉。
“我们要不要送她点东西?”朱婉婉问:“之前我送猪肉,她挺高兴的。”
对赵婶子来说,朱婉婉不过是一个她帮过几次的邻居,她有家人有朋友,不见得多在乎朱婉婉。
但朱婉婉来说就不一样了,赵婶子是她离开穆家之后第一个说的上话的人,对她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她想跟赵婶子搞好关系。
“也好。娘,明天我带个汉堡回来,你送过去吧。”穆琼道,汉堡是稀罕东西,让朱婉婉拿去送人挺好的。
穆琼说话的时候,已经往自己的饭里舀了好几勺用油渣煮的豆腐。
煮过的油渣软软的,却还香得很,穆琼一口气吃了三碗饭,这才带着自己辛苦抄好的稿子出了门。
他要去投稿了,去《大众报》的编辑部直接投稿。
这时候投稿,也可以写信寄过去,但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直接上门。
这一来是寄信很慢,二来则是这时很多看报的读者会给报社写信,如果你把自己的稿子随随便便寄过去,人家不小心弄混了,兴许编辑压根就看不到你的稿子。
当然了,大家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时候的报纸基本只在当地发售。
就连申报新闻报这样有名的大报纸,主要发行地点也在上海,更别说大众报这样的小报纸了……这种报纸都是只在上海售卖的,既如此,直接找上门去投稿,自然比写信方便快捷。
说起来,这时候的人订报纸,都是直接去报社订的。
《大众报》不刊登敏感信息,纯粹就是供人娱乐消闲的,因此他们直接就在报纸上印了编辑部的地址,甚至还给自己打广告,说是要订报纸或者打广告,都可以直接过去。
报纸的编辑部在望平街,穆琼坐电车过去,又顺着门牌号一路找,然后就看到一栋洋楼的二楼挂着“大众报”的牌子。
这家报社跟他之前去过的保险公司一样,也是开在二楼的。
穆琼顺着楼梯上去,就看到很多人在一间屋子里忙着,有人在整理信件,有人在抄写着什么,还有人……在应付胡搅蛮缠的读者。
穆琼的目光落在那个胡搅蛮缠的读者身上。
那是个少年,他长得很高大,脸上有伤,表情也做得很凶恶,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就是个没经历过什么事的“孩子”……这会儿,这个全身上下都透着青涩气息的少年正在拍桌子:“报纸你们明天就要发了,总不可能现在还没拿到文达先生的稿子,为什么不给我看?!”
“抱歉,我们报社有规定,为了避免内容外泄不能提前给人看。”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道。
“我又不会说出去,提前给我看一看又没关系!”那少年不满:“以前我想看,别人都是提前给我看的,你们怎么这样!”
“我们有规定。”那中年人又道。
“那你告诉我,李青虎能不能赢,这总行吧?”那少年又道。
“不行。”那中年人的表情越来越不耐烦了。
穆琼也有些好笑。这少年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一不用权势压人,二不给钱,竟然就想知道人家明天的报纸的内容……
几次三番被拒绝,那个少年垂头丧气的,他没有继续问,但依旧站在那个中年人的桌边不肯走。
编辑部的人也不管他,任由他站着。而这时,终于有人注意到了穆琼。
“你是来做什么的?”正在整理信件的人问穆琼。
穆琼略一思索,就道:“我家少爷让我来投稿。”
他觉得他要是上来就说是自己要来投稿,这些人指不定看都不愿意看,干脆就编了个“少爷”出来。
然而都这样了,那人还是道:“投稿?我们报社不缺稿子。”
“你们真的不要?我家少爷写得可好了,写的是留学生的爱情故事。”穆琼道。
“留学生?”之前被那少年缠着要文达先生的稿子看的中年人突然问。
“是的,这小说写的都是留学生的事情。”穆琼道。
说起来,他的这篇小说之所以要写留学生,就是为了方便过稿。
这时的人,对留学生都很感兴趣,肯定愿意看写留学生的小说……报纸的编辑只要不傻,就一定会看看他的稿子,而只要他们看了他的稿子……
他对自己写的东西有信心。
“你给我看看。”那个中年人道。
穆琼也不含糊,直接就把手上的稿子拿了出来。
他虽然写字慢,但字很漂亮,给人的第一印象肯定不会差,而上面的故事……
中国的文学,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飞快地发展起来的,小说也一样。
这时候的人写的小说,不管是种类还是结构,都比不上现代作家写的小说。
而这不是这时的人水平不够,纯粹是他们看过的小说太少,就说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什么的,现代的作家哪怕不爱看,总归了解过,这时候的人呢?他们根本看不到这些。
不说这时候国内的人很难看到国外的小说……写《百年孤独》的作者还要再过十几年才出生呢!
总而言之,这时的人写的小说,因为时代的缘故,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说他们常常写一大堆人,没有固定的主角,还基本没有心理描写,以至于看书的人很难产生代入感。
但穆琼的小说不同。
他纵然已经极力模仿这个时代的风格,写的到底不一样……他的这部小说,完全是从主角江振国的角度写的,还有恰到好处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让人看着特别有代入感,也特别真实。
故事开头,主角江振国抱着满怀期待上了前往欧洲的船,却在船上过得很不愉快。
船上的船员明明是中国人,英文比他还不如,但他跟他们说中文,他们却理都不理,一定要他说英文,才愿意搭理他。
他和另一个留学生坐在甲板上啃干巴巴的面饼的时候,在船舱的第三层欣赏海景的英国男爵,扔给他一个牛肉罐头,说是施舍他的。
船上的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士,不愿意跟他同处一个船舱……
……
那中年人刚拿到稿纸,就笑起来:“竟是用了标点的……”
他说完,就继续看了下去,一开始看得挺高兴,面露欣赏,看着看着却勃然大怒,最终一巴掌拍在桌上:“真是岂有此理!”
“怎么了?这小说写得很差?”之前那个缠着要看文达先生写的小说的少年凑了过来。
那个中年人没有回答他,眼睛还直直地盯在稿纸上。
那少年见状,凑过去就跟着看起来。
船上有个日本人丢了东西,他坚信是那个主角不说英文就不搭理主角的中国船员偷的,将那船员打得遍体鳞伤,但随后进行搜查,却发现原来是一个英国船员偷的。
原本非常凶狠地喊着要把偷东西的人扔进海里喂鲨鱼的日本人对那个英国船员没有一句责怪,对被他打伤的中国船员也没有一句道歉。
那个受伤的中国船员,被随随便便地扔在舱房里,任他自生自灭。
江振国心中不忍,偷偷去找这个船员,给他用了一点带来的止血药,但这个船员还是发烧烧死了,死前,这个坚持说英文的船员哭着用中文说他想家,想妈妈……
最后,主角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尸体被扔进了海里。
“那些混账,老子要毙了他们!”凑过去看小说正好看到这一段的少年大吼了一声。
那个中年男人,却是用手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水。
五千字并不多,最后断在主角一行看到欧洲大陆那里。
看到目的地近在眼前,主角的心里充满期待,只是,那里真的跟他想的一样好吗?
“后面呢?后面怎么没了?”那个少年喊起来:“还有前面,我还没看前面!”
那个中年男人并没有给那少年看前面的内容,他将稿纸放在桌上,然后用手压住稿纸,这才对穆琼道:“这个故事,是你家少爷的亲身经历吧?写得非常好。”
“没有,我家少爷说这是他编的。”穆琼道,这里面的内容,确实都是他通过以前看过的资料编的。
但那个中年人显然并不相信,他又道:“这稿子写得很好,我们要了。它一共多长?写了多少了?”
“我家少爷说他想写十万字左右,现在已经写了一万字了。”穆琼道。
“这么好的故事,写长一点也是可以的……你家少爷一星期能写多少字?”中年人又问。
“我家少爷一星期大概能写一万字。”穆琼道,他工作之余,每天能写两千字的样子,但他少说了点,让自己的时间可以更加宽裕。
“这样吧,让你家少爷快点把后面的写出来,然后这小说我们下个星期开始刊登,每星期刊登两次,每次刊登五千字左右。”中年人立刻就做了决定。
“稿费呢?”穆琼问。
中年人有点迟疑,最后一咬牙道:“稿费我给千字一元!我们报社给普通作者的价格一般都是千字五角,一元已经不少了。”
“可以。”穆琼爽快地答应了。他看过一些资料,知道在二十年代中期,也就是差不多十年后,没名气的普通人在杂志报纸上发表文章,稿费也就一元左右,那些全国有名的人,千字才能过五元,甚至拿到七八元。
但七八元这个价格,也是给散文杂文之类的文章的,小说的价格一般不会太高,能有个千字三四元已经很好了。
当然了,要是写小说写得特别特别好……那时候也有人靠写小说一年赚六七千银元的。
毕竟在民国,出版小说作者拿的版税很高,书还卖得很贵。
而那是十年后的价格,现在的银元,比十年后要来的值钱。
这中年人想来认定了写小说的是个留学生,担心他看不上几毛钱的小钱,才会给千字一元的价格。
“你家少爷写好的稿子,你快些拿过来,以后他写了后面的,你也快些拿过来……等下星期开始刊登,我就给你结算稿费。”那中年人道:“我们报社的规定,是刊登之后,再给稿费的。”
“行,没问题。”穆琼道。
那中年人笑了笑:“对了,我叫李荣安,是大众报的主编……你家少爷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我家少爷不想透露他的信息。”穆琼道:“你们刊登的时候,就用他的笔名楼玉宇好了。”
穆琼上辈子给自己起笔名的时候还小,当时正好看到“琼楼玉宇”,干脆就给自己起了个楼玉宇的笔名,现在他一并用了。
“这……我们总不能都不知道写小说的人是谁。”李荣安皱眉:“你去告诉你家少爷,就说我们一定不会往外透露他的消息,让他放心就行……”
“我家少爷不想让人知道。”穆琼道:“我家少爷说了,他既然写了,就一定会好好写,一定不坑你们,你们尽管放心。”
李荣安想了想,到底还是答应下来。
其实这时候,投稿不愿意透漏真实身份的人还挺多的,某些大人物还时常换笔名,虽说他们报社因为从不刊登敏感内容从未遇到过,但现在遇到了……也没必要非寻根问底。
事情既然已经谈妥,穆琼留下稿子就离开了。
他赶着回去把剩下的五千字抄一抄。
而等他走后,大众报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立刻围到了李荣安身边:“总编,我们明明没版面了,你还把这小说加进来……它到底写得有多好?”
“非常好。”李荣安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子的小说……不愧是留学生写的。”
“让我看看!”
“我也要看。”
“还有我!”
众人抢着要看,李荣安道:“你们慢慢来,一个个看,看的时候小心点,千万别弄坏了稿子……等等,还是先让小王抄写两份出来,你们再去看小王抄的。”
“给我也看看吧!”那个一直没走的少年想看前面的内容,哀求道。
李荣安理都不理他。
“你们!总有一天我……我傅怀安要你们好看!”那少年怒道。
作者有话要说:民国时期张恨水写小说赚的可多!尤其是《金粉世家》~然后鲁迅先生,人家是千字八元的。
ps:写到后面发现漏了标点问题,修改!
穆琼以前虽然下过厨,但次数很少, 他还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出去吃饭, 因此对做菜这块, 他其实是不太了解的。
之前他之所以没有出别的主意,就是因为想不出别的合适的西餐菜式来了……没办法, 这时候能用的食材实在太少了, 就说炸鸡翅吧,做十只炸鸡翅, 就要买五只鸡了!
但他后来想想……其实西餐馆也不一定要卖纯粹的西餐,不是吗?
穆琼和陈老板来到柜台后低声商量, 而穆琼给陈老板出的主意, 是让陈老板做烧烤。
跟火锅一样风靡全国的烧烤, 一定可以吸引住顾客!
更重要的是, 这时在上海这边, 除了洋人鲜少有人会把东西烤着吃的,足够新式,完全可以用来充作西餐卖。
当然了, 这个烧烤肯定不能像夜市摊上的烧烤一样, 弄得烟熏火燎的……他们可以用西餐馆用来烤面包的烤炉来烤。
烤鸡烤鸭烤五花肉……应该都很好吃?
穆琼虽说没怎么吃过烧烤,但他琢磨着只要食材新鲜放好调料,烤出来的肉的味道总不至于太差。
这些东西的食材还好找,肉类没有应季不应季之说,最多就是逢年过节价格贵一点,采买起来最方便, 调料也一样。
当然了,遇上玉米或者红薯什么的上市,卖卖玉米烤红薯也行,至于土豆就算了,他之前考虑过炸薯条卖,特地问了陈老板,这才知道周围农村鲜少有人种土豆,以至于土豆和白菜一样少见。
除此之外,还能试试烤披萨、烤馅饼、烤蛋糕什么的,北京烤鸭也能做做。
当然了,他对这些的做法一无所知,陈老板想做,肯定要先想办法弄来配方。
“要做好烧烤,调料最重要,我知道有种叫‘孜然’的调料,烤肉的时候撒一点非常好吃。”穆琼又道。
孜然在现代是一种常见的调料,但这时候的上海人连辣椒都不怎么用,更别说用孜然了。此时绝大多数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这种调料的存在。
但孜然并不罕见,打听一下应该能买到,陈老板要是够聪明,说不定还能用孜然和别的调料一起,搭配出独门配方来。
穆琼说了很多,陈老板听得两眼发亮。
只是,陈老板很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烤肉做起来很费功夫,这样厨房要加人不说,赚的钱也肯定不如汉堡多。”
汉堡虽然卖得并不贵,但胜在制作简单卖得多,陈老板这些天每天纯利润都在百元以上,他是希望穆琼能继续弄些这样的东西出来卖的。
“老板,做饮食被人模仿再所难免。汉堡这样制作简单的食物就更容易被人学走了,还很难一直火爆下去。我觉得餐馆的生意想要长久,菜色一定要多,要与众不同,当然,除了食物品种以外,店铺本身的品牌也至关重要。”穆琼道。
陈老板若有所思。
穆琼又道:“老板,现在你应该不缺钱了,不如就把餐厅好好装修一下,重新开张。以后餐厅里炸猪排汉堡面包什么的继续卖,再搭配着售卖烧烤,还可以做点甜点甜品……当然了,这些菜全部单点比较好。”
汉堡这种东西,估计要不了多久,租界这边的中低端西餐馆就都会售卖了,到时他们也许还能靠它赚点小钱,但绝对没办法靠它赚大钱,兴许哪一天,这店还就又开不下去了。
毕竟他们家的汉堡跟隔壁的汉堡其实吃起来没什么两样,他要是客人,肯定挑便宜的买……
陈老板想要把生意做好,还是要有特色。
而所谓的特色,也就是与众不同。
在现代的时候,装修出一个古风餐厅,摆上陈老板餐厅里用的八仙桌,这就是有特色。在这个年代的话……把西餐馆装修地现代一点,就是有特色了。
其实这时候民国的百姓,最喜欢的是奢华风,但以陈老板的财力,想做出电影电视剧那种奢华的民国装修别想了。穆琼来这里这么久了,也没见过那样的装修……那种地方他现在肯定是进不去的。
所以,穆琼建议陈老板做的装修,是现代风、北欧风。
这两种装修风格在此时绝对是标新立异的,装修起来还便宜。
当然了,店里的帮工肯定也要好好打理打理,到时候一个个小伙子全部穿上西装,肯定看着就精神。
在这一片,还绝对是头一份儿!
陈老板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过世面,还是很有见识的,他知道穆琼说的有道理,最终一咬牙道:“行!就这么干!把这些天赚的钱全扔进去,肯定能把我的西餐厅装修的不错了!”
这年头装修一下房子,不用那些好木料的话,一两百块钱就够了,现在他可不缺这点钱。
穆琼笑笑,然后说起了装修的事情。
餐馆装修……底楼的墙是不用动的,只要把桌椅全都换过就行,毕竟现在用的八仙桌不仅中式还非常旧了。
同样要换的,还有收钱的柜台和门,然后这些东西最好全都重新摆放过。
除此之外,西餐馆的二楼也可以收拾出来。
没错,西餐馆有二楼。
那是个阁楼,因为没有做楼梯的缘故,上下要爬梯子,非常不方便,陈老板也就把那里空置了。
在穆琼看来,这么做实在有点浪费。那个阁楼好好收拾一下,完全可以隔出些开放式的包厢,摆下十多张桌子。
当然了,这桌子指的不是八仙桌,而是现代的时候那种窄窄的长方形的可以坐四个人的小桌子——这种桌子可以靠墙放,最节省空间了。
“那个阁楼装修它做什么?”陈老板不解。
“阁楼装修好了很有情调,而且这样一来,上面也能坐几十个客人。”穆琼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阁楼上开个天窗好好装修一下,肯定很有味道。
当然了,前提是要有个不那么陡的,好点的楼梯。
陈老板家里的那个楼梯……他走过一次就不想再走了。
陈老板听完穆琼的解释,拍板就同意了。
“我们店里像你说的这样一弄,肯定跟别的店完全不一样!到时候估计不管卖啥都能卖得出去。”陈老板道:“当然了,那个烧烤还是要好好琢磨一下的,我认识不少人,明天就去把各种调料都买点回来。”
这时候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人,都是抱团的,陈老板是广东过来的,自然认识很多同样来自广东的商人,他买调料,就打算去找这些人。
说起来,他儿子能出去留学,就是他找了同乡帮忙的。
“对了,你说得的那个烤肉很好吃的调料,叫什么子来着?”
“孜然。”穆琼拿过柜台上的纸笔,把这两个字写在上面。
装修和烧烤都不是短时间能弄出来的,陈老板丈量过餐馆的大小之后,打算先去找木工做桌椅,然后试做些烧烤。
当然了,店里汉堡炸猪排的生意也要继续做。
陈老板有了主意,就安下心来,继续指挥着手底下的人干活。
虽然隔壁也卖起了汉堡,但他们店里的生意依旧不错,不过因为多招了一些人,现在店里的人手就有点多了……见到这情况,陈老板干脆道:“小穆啊,你去画装修图吧!”
陈老板这么一句话出来,穆琼就又能舒舒服服地坐着了,不过,陈老板不介意穆琼闲着没事做,却不喜欢店里的其他人无所事事……这天下午已经没人排队买汉堡了,新来的两个跑堂站着没事做,就被陈老板打发去打扫阁楼了。
他们搬来一个梯子,架在柜台边的墙上往上爬,再推开盖住留开的孔洞的木板,就钻进了阁楼。
上了阁楼,他们继续用木板盖住那孔洞避免灰尘掉下去,然后就在上面打扫起来,还轮流拎着水桶从梯子上爬下来换水。
穆琼以前鲜少运动,梯子这种东西还从未爬过,瞧见他们一边拎着水桶一边爬梯有点心惊肉跳的,但那两个帮工倒是习以为常。
穆琼看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自己需要好好锻炼一下身体。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拥有好身体是多么重要,因此穿越之后,一直在努力养身体。
他已经尽量不在吃食上亏待自己,每天上班回家途中还会跑一跑,但这显然不够。
在现代,普通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已经足够,但在如今这个乱世,最好还是能更强壮一点。
当然了,想要强壮,肯定要先保证营养,而要保证营养,就要有钱。
等这天的工作结束,穆琼去跟陈老板请假了,说是想要休息一天。
明天店里的生意估计更差,陈老板当即答应下来:“行,你好好休息吧!休息的时候,别忘了帮我想想图纸。”
“老板,我会的。”穆琼笑道。
当天晚上回家后,穆琼没有再写稿子,而是将自己之前写的一万字拿出来看了一遍,又用铅笔在上面做了一些修改。
第二天他并没有去上工,而是在天亮后拿出崭新的稿纸,开始抄写自己前几天写的文章。
对一个用惯了电脑的人来说,写字并不轻松,穆琼抄了整整四个小时,也就抄了五千字。
好在去投稿,五千字也够了……
新文化运动还没开始,穆琼又不想引人注目,写书的时候也就克制着没写得太白话,但他写的还是跟传统的白话文有点不一样的,更用了标点。
这在此时并不出格。
如今那些新派人士,尤其是留洋回来的,已经在提倡白话了,也都已经开始使用标点,也就是报纸等印刷品上还只有空格没有标点。
穆琼这篇小说的情节非常紧凑,不过五千字,男主角就已经踏上欧洲大陆了。
同时,因为在船上受到歧视的缘故,他还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已经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了。穆琼把自己整理过的稿子放好,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然后开门出去,打算去厨房帮朱婉婉把菜端回来。
结果,他刚走到因为天冷把四周都用稻草帘子遮了起来的厨房门口,就听到一个老太太酸溜溜地说道:“穆家的,你家现在可是发达了啊,天天吃鱼就算了,还三五不时吃肉。”
老太太这话,仿佛打开了什么开关,立刻就有其他人跟着说起来:“吃鱼吃肉算什么,人家儿子还天天往家里带报纸呢!报纸可不便宜,要两个铜元一份,我家一天的菜钱也就两个铜元。”
“穆家小子才这么点年纪,就算读过书,也没道理一个月不到就赚这么多,真不知道他在外面都是干什么的。”
“怕是在做什么不正经的事!”
……
原来,今天穆琼在家,朱婉婉就特地割了一斤猪肉回来,肥肉熬了猪油,瘦肉分成两半,一半留着晚上吃,一半用来炒了青菜,除此之外,熬油剩下的油渣,她还和咸菜豆腐一起炖了一大碗。
这两道菜闻着都香得很,厨房里的人瞧见不免嫉妒,就说起酸话来。
租住在姚家的人,除了赵婶一家,其他人的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
穆琼没穿过来的时候,朱婉婉生活艰难,眼看着就要过不下去了,他们面上同情,心里却是有点幸灾乐祸的,瞧见朱婉婉天天吃面糊糊,还油然而生一股优越感。
可后来,穆琼病好了,在外面找了个工作之后,穆家的日子竟然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起来了。
之前他们还想着,穆家这么穷,朱婉婉和穆昌玉怕是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结果……天还没凉下来呢,这两人就穿上新棉衣了!
朱婉婉还往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每天换着样式做菜……
其实穆家人吃的东西,真要说起来并不比他们给自家人做的吃食来得好,但人就是这样,看到原本远不如自己的赶上了自己,就会不高兴。
穆琼了解她们的心态,并不在意她们的话,厨房里的朱婉婉却明显气坏了:“我儿子在西餐馆工作,是个正经工作。”
“正经工作能不到一个月,就带回来这么多钱?”这些人根本不相信。
“我是当了打小戴着的玉佩,才有钱的。”朱婉婉又道,怕招人眼红,穆琼往家里拿钱的事情,她是从没跟人说过的,穆琼往家里拿的报纸,也跟人说是餐馆老板不要的旧报纸。
但没人相信,或者说别人不愿意相信。
“你有值钱的玉佩,怎么之前不拿出来?”
“就是,之前快饿死了都不当玉佩,现在儿子有工作了当玉佩……啧啧。”
“我瞅见你儿子晚上往家里拿东西了,又是吃的又是白纸,东西不少啊,也不知道他打哪儿弄来的。”
……
朱婉婉说不过她们,涨红了一张脸,穆昌玉则道:“你们……我哥可厉害了,他会洋文,还会写书,他本来就能赚很多钱!”
“真是笑话,书是那么好写的?”
“整个上海,会洋文的才几个?你也太会吹了!”
“就是!”
……
众人正说着呢,赵婶突然刀子往案板上一扔:“你们舌头痒是不是?要不要我帮你们割了啊!”
那些人顿时都不说话了。
而这个时候,同住在院子里的一个姓田的女人也帮着朱婉婉说话:“你们就是见不得别人过好日子吧,竟然把人家好好的孩子说成这个样子!”
有赵婶子和田婶子帮着说话,朱婉婉的脸色好看多了:“我儿子……他做的是正经工作!”
厨房里一时间没人说话,穆琼后退几步,道:“娘,饭好了吗?”
他说着,加重脚步走了过去。
穆琼今天起床后一直在屋里抄书,没出过门,以至于这些人都不知道他其实在家。
厨房里不算朱婉婉和穆昌玉,也就六个女人,其中说穆琼闲话的那四个看到穆琼,表情都有点不自在。
而赵婶子,她对着穆琼也不如一开始那么热情,至于那位田婶子……
田婶子凑到朱婉婉身边,便道:“小朱啊,我家小宝想吃炒鸡蛋,但家里没油了……你借我一点。”她说着,直接就用瓷勺去舀朱婉婉刚熬好的猪油。
朱婉婉本就不太会拒绝人,更别说田婶子刚才还帮她说了话了……最近竟是眼睁睁地看着田婶子用瓷勺将她的猪油舀走了满满一勺。
一斤猪肉没多少肥肉,朱婉婉熬的猪油总共也就一点点,这一勺下去,三分之一都没了。
穆琼看了一眼田婶子,琢磨着一定要快点从这里搬走。
人是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的,他不想让朱婉婉穆昌玉继续和这些人待在一起。
穆琼帮着朱婉婉把菜端出去,他们走到外面的时候,赵婶子也跟出来了,道:“真是傻的,被人卖了还送人猪油。”
赵婶子这话,差不多就是指名道姓地在说田婶子了,穆琼一琢磨,就知道田婶子恐怕也没少在他们背后说坏话,今天帮朱婉婉说话,应该只是看上了朱婉婉的猪油,想要占便宜。
“赵姐……”朱婉婉想跟赵婶子说话,但赵婶子一扭头就走了。
穆琼三人把猪油厨具什么的全都带回了自己的屋子,吃饭的时候,朱婉婉有些失落地道:“赵婶子最近都不爱理我,也不给我介绍活儿了。”
“娘,我们家现在不缺你洗衣服的钱,不做了也好。”穆琼道:“还有田婶子,你以后远着她一点。”
之前田婶子“借油”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人是来占便宜的,之所以没阻止,是怕撕破了脸皮,自己不在的时候朱婉婉和穆昌玉受欺负。
但以后……他们还是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为好。
朱婉婉还是很失落:“哦……”
“娘,赵婶子不爱搭理我们,是不是因为我啊……我之前跟赵秋海说了我在学认字的事情,还说哥哥有支钢笔,然后赵婶就不喜欢我们了……”穆昌玉有些不安。
赵婶子的两儿一女,大女儿叫赵春娟,二儿子叫赵夏河,三儿子叫赵秋海,赵秋海比穆昌玉小一岁,两人时常在一起说话。
“昌玉,这跟你没关系,你别多想。”穆琼安慰了穆昌玉,却也知道赵婶子会这样,恐怕确实是因为这事。
赵婶子以前帮朱婉婉,是因为同情朱婉婉,但近来他们家日子好过起来,他找到了好工作不说,都能买钢笔了……赵婶子肯定也是有点嫉妒的,自然也就不乐意再处处帮着朱婉婉。
“我们要不要送她点东西?”朱婉婉问:“之前我送猪肉,她挺高兴的。”
对赵婶子来说,朱婉婉不过是一个她帮过几次的邻居,她有家人有朋友,不见得多在乎朱婉婉。
但朱婉婉来说就不一样了,赵婶子是她离开穆家之后第一个说的上话的人,对她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她想跟赵婶子搞好关系。
“也好。娘,明天我带个汉堡回来,你送过去吧。”穆琼道,汉堡是稀罕东西,让朱婉婉拿去送人挺好的。
穆琼说话的时候,已经往自己的饭里舀了好几勺用油渣煮的豆腐。
煮过的油渣软软的,却还香得很,穆琼一口气吃了三碗饭,这才带着自己辛苦抄好的稿子出了门。
他要去投稿了,去《大众报》的编辑部直接投稿。
这时候投稿,也可以写信寄过去,但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直接上门。
这一来是寄信很慢,二来则是这时很多看报的读者会给报社写信,如果你把自己的稿子随随便便寄过去,人家不小心弄混了,兴许编辑压根就看不到你的稿子。
当然了,大家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时候的报纸基本只在当地发售。
就连申报新闻报这样有名的大报纸,主要发行地点也在上海,更别说大众报这样的小报纸了……这种报纸都是只在上海售卖的,既如此,直接找上门去投稿,自然比写信方便快捷。
说起来,这时候的人订报纸,都是直接去报社订的。
《大众报》不刊登敏感信息,纯粹就是供人娱乐消闲的,因此他们直接就在报纸上印了编辑部的地址,甚至还给自己打广告,说是要订报纸或者打广告,都可以直接过去。
报纸的编辑部在望平街,穆琼坐电车过去,又顺着门牌号一路找,然后就看到一栋洋楼的二楼挂着“大众报”的牌子。
这家报社跟他之前去过的保险公司一样,也是开在二楼的。
穆琼顺着楼梯上去,就看到很多人在一间屋子里忙着,有人在整理信件,有人在抄写着什么,还有人……在应付胡搅蛮缠的读者。
穆琼的目光落在那个胡搅蛮缠的读者身上。
那是个少年,他长得很高大,脸上有伤,表情也做得很凶恶,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就是个没经历过什么事的“孩子”……这会儿,这个全身上下都透着青涩气息的少年正在拍桌子:“报纸你们明天就要发了,总不可能现在还没拿到文达先生的稿子,为什么不给我看?!”
“抱歉,我们报社有规定,为了避免内容外泄不能提前给人看。”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道。
“我又不会说出去,提前给我看一看又没关系!”那少年不满:“以前我想看,别人都是提前给我看的,你们怎么这样!”
“我们有规定。”那中年人又道。
“那你告诉我,李青虎能不能赢,这总行吧?”那少年又道。
“不行。”那中年人的表情越来越不耐烦了。
穆琼也有些好笑。这少年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一不用权势压人,二不给钱,竟然就想知道人家明天的报纸的内容……
几次三番被拒绝,那个少年垂头丧气的,他没有继续问,但依旧站在那个中年人的桌边不肯走。
编辑部的人也不管他,任由他站着。而这时,终于有人注意到了穆琼。
“你是来做什么的?”正在整理信件的人问穆琼。
穆琼略一思索,就道:“我家少爷让我来投稿。”
他觉得他要是上来就说是自己要来投稿,这些人指不定看都不愿意看,干脆就编了个“少爷”出来。
然而都这样了,那人还是道:“投稿?我们报社不缺稿子。”
“你们真的不要?我家少爷写得可好了,写的是留学生的爱情故事。”穆琼道。
“留学生?”之前被那少年缠着要文达先生的稿子看的中年人突然问。
“是的,这小说写的都是留学生的事情。”穆琼道。
说起来,他的这篇小说之所以要写留学生,就是为了方便过稿。
这时的人,对留学生都很感兴趣,肯定愿意看写留学生的小说……报纸的编辑只要不傻,就一定会看看他的稿子,而只要他们看了他的稿子……
他对自己写的东西有信心。
“你给我看看。”那个中年人道。
穆琼也不含糊,直接就把手上的稿子拿了出来。
他虽然写字慢,但字很漂亮,给人的第一印象肯定不会差,而上面的故事……
中国的文学,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飞快地发展起来的,小说也一样。
这时候的人写的小说,不管是种类还是结构,都比不上现代作家写的小说。
而这不是这时的人水平不够,纯粹是他们看过的小说太少,就说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什么的,现代的作家哪怕不爱看,总归了解过,这时候的人呢?他们根本看不到这些。
不说这时候国内的人很难看到国外的小说……写《百年孤独》的作者还要再过十几年才出生呢!
总而言之,这时的人写的小说,因为时代的缘故,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说他们常常写一大堆人,没有固定的主角,还基本没有心理描写,以至于看书的人很难产生代入感。
但穆琼的小说不同。
他纵然已经极力模仿这个时代的风格,写的到底不一样……他的这部小说,完全是从主角江振国的角度写的,还有恰到好处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让人看着特别有代入感,也特别真实。
故事开头,主角江振国抱着满怀期待上了前往欧洲的船,却在船上过得很不愉快。
船上的船员明明是中国人,英文比他还不如,但他跟他们说中文,他们却理都不理,一定要他说英文,才愿意搭理他。
他和另一个留学生坐在甲板上啃干巴巴的面饼的时候,在船舱的第三层欣赏海景的英国男爵,扔给他一个牛肉罐头,说是施舍他的。
船上的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士,不愿意跟他同处一个船舱……
……
那中年人刚拿到稿纸,就笑起来:“竟是用了标点的……”
他说完,就继续看了下去,一开始看得挺高兴,面露欣赏,看着看着却勃然大怒,最终一巴掌拍在桌上:“真是岂有此理!”
“怎么了?这小说写得很差?”之前那个缠着要看文达先生写的小说的少年凑了过来。
那个中年人没有回答他,眼睛还直直地盯在稿纸上。
那少年见状,凑过去就跟着看起来。
船上有个日本人丢了东西,他坚信是那个主角不说英文就不搭理主角的中国船员偷的,将那船员打得遍体鳞伤,但随后进行搜查,却发现原来是一个英国船员偷的。
原本非常凶狠地喊着要把偷东西的人扔进海里喂鲨鱼的日本人对那个英国船员没有一句责怪,对被他打伤的中国船员也没有一句道歉。
那个受伤的中国船员,被随随便便地扔在舱房里,任他自生自灭。
江振国心中不忍,偷偷去找这个船员,给他用了一点带来的止血药,但这个船员还是发烧烧死了,死前,这个坚持说英文的船员哭着用中文说他想家,想妈妈……
最后,主角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尸体被扔进了海里。
“那些混账,老子要毙了他们!”凑过去看小说正好看到这一段的少年大吼了一声。
那个中年男人,却是用手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水。
五千字并不多,最后断在主角一行看到欧洲大陆那里。
看到目的地近在眼前,主角的心里充满期待,只是,那里真的跟他想的一样好吗?
“后面呢?后面怎么没了?”那个少年喊起来:“还有前面,我还没看前面!”
那个中年男人并没有给那少年看前面的内容,他将稿纸放在桌上,然后用手压住稿纸,这才对穆琼道:“这个故事,是你家少爷的亲身经历吧?写得非常好。”
“没有,我家少爷说这是他编的。”穆琼道,这里面的内容,确实都是他通过以前看过的资料编的。
但那个中年人显然并不相信,他又道:“这稿子写得很好,我们要了。它一共多长?写了多少了?”
“我家少爷说他想写十万字左右,现在已经写了一万字了。”穆琼道。
“这么好的故事,写长一点也是可以的……你家少爷一星期能写多少字?”中年人又问。
“我家少爷一星期大概能写一万字。”穆琼道,他工作之余,每天能写两千字的样子,但他少说了点,让自己的时间可以更加宽裕。
“这样吧,让你家少爷快点把后面的写出来,然后这小说我们下个星期开始刊登,每星期刊登两次,每次刊登五千字左右。”中年人立刻就做了决定。
“稿费呢?”穆琼问。
中年人有点迟疑,最后一咬牙道:“稿费我给千字一元!我们报社给普通作者的价格一般都是千字五角,一元已经不少了。”
“可以。”穆琼爽快地答应了。他看过一些资料,知道在二十年代中期,也就是差不多十年后,没名气的普通人在杂志报纸上发表文章,稿费也就一元左右,那些全国有名的人,千字才能过五元,甚至拿到七八元。
但七八元这个价格,也是给散文杂文之类的文章的,小说的价格一般不会太高,能有个千字三四元已经很好了。
当然了,要是写小说写得特别特别好……那时候也有人靠写小说一年赚六七千银元的。
毕竟在民国,出版小说作者拿的版税很高,书还卖得很贵。
而那是十年后的价格,现在的银元,比十年后要来的值钱。
这中年人想来认定了写小说的是个留学生,担心他看不上几毛钱的小钱,才会给千字一元的价格。
“你家少爷写好的稿子,你快些拿过来,以后他写了后面的,你也快些拿过来……等下星期开始刊登,我就给你结算稿费。”那中年人道:“我们报社的规定,是刊登之后,再给稿费的。”
“行,没问题。”穆琼道。
那中年人笑了笑:“对了,我叫李荣安,是大众报的主编……你家少爷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我家少爷不想透露他的信息。”穆琼道:“你们刊登的时候,就用他的笔名楼玉宇好了。”
穆琼上辈子给自己起笔名的时候还小,当时正好看到“琼楼玉宇”,干脆就给自己起了个楼玉宇的笔名,现在他一并用了。
“这……我们总不能都不知道写小说的人是谁。”李荣安皱眉:“你去告诉你家少爷,就说我们一定不会往外透露他的消息,让他放心就行……”
“我家少爷不想让人知道。”穆琼道:“我家少爷说了,他既然写了,就一定会好好写,一定不坑你们,你们尽管放心。”
李荣安想了想,到底还是答应下来。
其实这时候,投稿不愿意透漏真实身份的人还挺多的,某些大人物还时常换笔名,虽说他们报社因为从不刊登敏感内容从未遇到过,但现在遇到了……也没必要非寻根问底。
事情既然已经谈妥,穆琼留下稿子就离开了。
他赶着回去把剩下的五千字抄一抄。
而等他走后,大众报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立刻围到了李荣安身边:“总编,我们明明没版面了,你还把这小说加进来……它到底写得有多好?”
“非常好。”李荣安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子的小说……不愧是留学生写的。”
“让我看看!”
“我也要看。”
“还有我!”
众人抢着要看,李荣安道:“你们慢慢来,一个个看,看的时候小心点,千万别弄坏了稿子……等等,还是先让小王抄写两份出来,你们再去看小王抄的。”
“给我也看看吧!”那个一直没走的少年想看前面的内容,哀求道。
李荣安理都不理他。
“你们!总有一天我……我傅怀安要你们好看!”那少年怒道。
作者有话要说:民国时期张恨水写小说赚的可多!尤其是《金粉世家》~然后鲁迅先生,人家是千字八元的。
ps:写到后面发现漏了标点问题,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