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二章 曲线购买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没错,我怀疑他们跟这一次的青铜禁丢失案有关系,这个莫邪真得是糊涂了,他在国内做了这么大的案子,还不赶紧跑路,居然如此淡定,真以为没人能治得了他了吗?”张天元凭直觉和经验就知道,警方肯定已经开始调查这个事儿了,只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应该是暗中调查才对,自己是绝对不能搀和进来的,不然就是自己找不痛快了。
“那么现在就是确定不要了?那两面青铜镜也不要了?”
说实在的,老于掌柜还是觉得有点可惜的,毕竟那两面铜镜他也是识货的,二十四万买下来,转手一卖就是数百万啊,就算张天元并不打算买卖这些东西,放到博物馆里展览也行。
可是他也知道,正如张天元所说的,这种事情是不能轻易交易的,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涉入到一个让你后悔莫及的圈套之中,那样子就麻烦大了。
张天元的谨慎,其实是最正确的打算,然而人就是这样,总是会有贪欲在作怪,也有侥幸心理在作祟啊。总是会想,万一对方不会被抓呢,那这样子错过机会不是就浪费了吗?
在这一行,还有¥那么一句话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啊。
老于掌柜没有张天元的地气,所以他无法通过地气来压制自己的贪欲和侥幸心理,此时有点想法,也属于正常。
“老于掌柜,这些东西都不能碰。青铜镜虽然买下来也问题不大,可是就怕警方顺藤摸瓜。到时候咱们可就麻烦大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咱们以后就不要跟这些人打交道了,至于那鸡血石印章,如果他们拿钱来买的话,就出售,没钱的话就留着,咱们也没什么损失,不过看对方那急切的样子,应该会筹钱来买的,这东西放不坏。不着急……”
张天元觉得自己有必要叮嘱老于掌柜一番,毕竟人都是有贪欲的,他也不例外,只是他因为见过的宝贝多了,再加上有地气存在,所以能够控制而已。
“好吧,老板你放心,我会按照你说的做的。”老于掌柜点了点头道。
见老于掌柜似乎还有些困惑,张天元叹了口气又道:“其实老于掌柜。我之所以不想跟这些人打交道,就是因为曾经接触的盗墓贼多了,知道这些人的底细,很多事情。真得非常麻烦。其实一般情况下,团伙作案,就算被抓了。也不会出事儿,然而是独行侠。一旦被抓,没有人搭救。可能会供出所有买过他东西的人。”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但这一次比较特殊啊,那可是重器,这种东西不是想蒙混过关就能蒙混过关的。”
其实说这番话的时候,张天元心里头却在考虑暗中让人与莫邪接头,比如说他在英国的手下,这样跟他撇清关系,就算日后被查出来,那也是外国人买去的,根本没法追根究底,至于东西为什么会在他那儿,他完全可以说是从国外买回来的,虽然很多人不认同这种让古玩归国的方式,认为炒高了价格,但也不至于会被认为违法,所以他肯定是不会有事儿的。
但这事情他不能让老于掌柜知道,甚至不想让身边的熟人知道,毕竟是个麻烦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
当然了,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理由。
莫邪这个团伙,其实是以一个县城为据点的,而这个县就跟他们县是挨着的,叫铜县。
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关中西府文化积淀甚厚,地下文物丰富,一直是盗墓贼青睐的重点地区,从而产生了盗贼这个行当。到21世纪,民间地下盗墓活动呈猖獗之势,盗墓贼人数越来越多,仅在铜柱一个县,就活跃着一支20000余人的盗墓大军;他们盗墓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胆子越来越大,对地下文物的探测也越来越广。
甚至这些盗墓贼里头,还有好些都是过去张天元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所以他回家的时候,也听这些人吹过牛,就是有关盗墓的事儿。
据铜柱县志记载:“铜柱大墓葬较多,被盗严重,据现已发掘的较大的诸侯、官绅墓葬多已被盗。秦公一号大墓盗洞247处,发掘后,无棺可启。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赵时吉墓亦被盗。民国初,驻铜柱军阀党毓琨曾组织兵丁四处盗墓,攫取古物。民间也有俗称‘揭墓贼’者,昼伏夜出盗墓,现间或亦有之。”
大概十多年前,铜柱县纸坊乡,稀世珍宝宋瓷床被盗墓贼挖掘出,这件稀世珍宝高约13米,光洁如玉的瓷床上躺着一个瓷孩,瓷孩子头下枕着一个瓷枕头;盗墓贼出土后并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以45万元卖给了文物贩子,这个文物贩子原想以50万元的价格卖给另一个文物贩子,但中途反悔,因为他打听到如果贩运到香港,这件文物可以卖到150万元,他想卖到更多的钱,但他忘记了文物地下交易的规则:只能一次易,也只能与一个人交易。谈判成功后绝不能反悔。事后谁也不认账。那个没有得到文物的贩子把他举报了,于是这件稀世珍宝被警方截获了,几个从事贩运和盗墓的人受到重罚。
后来又有一年春,铜柱县的盗墓贼从墓葬里挖出一件唐代天王俑,盗墓贼以70万元的高价卖给一个文物贩子,警方机关闻讯后展开破案,但至今没有头绪,成了悬案。没有被警方机关破获的墓葬被盗的贵重文物流失的又有多少?不得而知。
在铜柱县以北和以东的地方,以十里铺为中心的12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地下的文物数不胜数。尤以唐宋的文物最多,汉代次之。这里曾经是唐王朝的西京,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逃跑时经过这里。他的接班人、下一任唐王朝的皇帝李亨在宁夏屯兵准备反击安禄山时,就曾以铜柱作为军事重地。
在唐代漫长的时间中,铜柱不但是连接西北、东南的通衢大道,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铜柱县以北的许多地方成了国葬区,达官贵人,商界名家,文人学士,死后都被安葬在这里。而他们的下葬总是有丰厚的陪葬品做伴。到了宋代,铜柱的商品经济更为发达,宋代工艺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瓷器,更成了达官贵人的陪葬专用品。时间过了1000多年后,宋瓷的价值竟与西周青铜器的价值等值了。
张天元向他的老同学询问,这些年铜柱县境内到底有多少地下的珍贵文物被盗?他的同学笑着摇摇头说,那说不准。但是这些老同学给他提供了一个数据。在铜柱县纸坊乡一块半亩大的田野里,就曾经出现过三十多个分布整齐的盗洞。
其实早在张天元还没有得到六字真诀的时候,就跟几个同学到铜柱县境内那块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踏勘了一次,所到之处盗洞密布,有过去的,近期的,还有新踏勘的。在萧史宫村西边不远处的田野里,笔者看到几处锥形小孔洞,老同学介绍说,这是盗墓贼刚刚踏勘过的地方。
沿着小路向北一里外,在一处呈u型的壕沟里,分布着大小六、七个盗洞,从地表上的土质看,这些墓葬被盗时间已经很长了。老同学告诉我,这些墓葬有的是汉代的,有的是唐代的,也有的是宋代的。老同学经验丰富,只看一眼就能断定为那个朝代的。老同学说,现在是夏天,如果到了冬天,田里的庄稼收割完了,果园里的树叶落了,你站在这里,放眼望去,会看到广阔的田野里无数的被盗墓贼开挖过的盗洞。
盗墓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喇叭式,即钻洞,打地道,二是大铲开挖,三是爆破法,即先用小铲挖,再装上,爆破后下去再开挖。但第三种方法对文物的损坏太大,所以除非万不得已,盗墓贼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而是采用大铲开挖。
老同学说,他们手里的工具也没多先进,用的是传统的大铲、小铲、探杆、扎钎。在纸坊乡一个机械维修部笔者看到了一副钢质小铲,用螺丝连接在一起,螺丝车得一丝不苟,一节有13米左右,共有六七根,这些器具拆了夹在胳肢窝里就能带走,而连在一起时足足有七八米长。铜柱县这样的加工器械的作坊不少,这也从侧面说明盗墓这个行当在铜柱县是如何发达:既有从事盗墓的高手盗墓贼,也有专门给盗墓贼加工器械的作坊。
盗墓贼白天踩点,晚上勘探,挖掘。勘探、挖掘的过程是:先用扎钎往下扎,进行勘探,扎钎与小铲一样也是一节一节接起来的,足足可以探到地下10米深的地方。扎钎的头儿是一个锥体,下尖上粗,粗处的直径有12㎜,也有14 ㎜的。而上面的钢筋则10㎜左右,所以容易下去;往下扎的过程中扎钎的上边有两个把手,人的手按在把手上,一点一点向地下用劲下按,在下按的过程中,如果下面的土坚硬,说明没有墓穴;如果疏松,扎钎下去的速度快,那说明有墓穴。老同学说这是他们在盗墓过程中积累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屡试不爽,十拿九稳。(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没错,我怀疑他们跟这一次的青铜禁丢失案有关系,这个莫邪真得是糊涂了,他在国内做了这么大的案子,还不赶紧跑路,居然如此淡定,真以为没人能治得了他了吗?”张天元凭直觉和经验就知道,警方肯定已经开始调查这个事儿了,只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应该是暗中调查才对,自己是绝对不能搀和进来的,不然就是自己找不痛快了。
“那么现在就是确定不要了?那两面青铜镜也不要了?”
说实在的,老于掌柜还是觉得有点可惜的,毕竟那两面铜镜他也是识货的,二十四万买下来,转手一卖就是数百万啊,就算张天元并不打算买卖这些东西,放到博物馆里展览也行。
可是他也知道,正如张天元所说的,这种事情是不能轻易交易的,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涉入到一个让你后悔莫及的圈套之中,那样子就麻烦大了。
张天元的谨慎,其实是最正确的打算,然而人就是这样,总是会有贪欲在作怪,也有侥幸心理在作祟啊。总是会想,万一对方不会被抓呢,那这样子错过机会不是就浪费了吗?
在这一行,还有¥那么一句话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啊。
老于掌柜没有张天元的地气,所以他无法通过地气来压制自己的贪欲和侥幸心理,此时有点想法,也属于正常。
“老于掌柜,这些东西都不能碰。青铜镜虽然买下来也问题不大,可是就怕警方顺藤摸瓜。到时候咱们可就麻烦大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咱们以后就不要跟这些人打交道了,至于那鸡血石印章,如果他们拿钱来买的话,就出售,没钱的话就留着,咱们也没什么损失,不过看对方那急切的样子,应该会筹钱来买的,这东西放不坏。不着急……”
张天元觉得自己有必要叮嘱老于掌柜一番,毕竟人都是有贪欲的,他也不例外,只是他因为见过的宝贝多了,再加上有地气存在,所以能够控制而已。
“好吧,老板你放心,我会按照你说的做的。”老于掌柜点了点头道。
见老于掌柜似乎还有些困惑,张天元叹了口气又道:“其实老于掌柜。我之所以不想跟这些人打交道,就是因为曾经接触的盗墓贼多了,知道这些人的底细,很多事情。真得非常麻烦。其实一般情况下,团伙作案,就算被抓了。也不会出事儿,然而是独行侠。一旦被抓,没有人搭救。可能会供出所有买过他东西的人。”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但这一次比较特殊啊,那可是重器,这种东西不是想蒙混过关就能蒙混过关的。”
其实说这番话的时候,张天元心里头却在考虑暗中让人与莫邪接头,比如说他在英国的手下,这样跟他撇清关系,就算日后被查出来,那也是外国人买去的,根本没法追根究底,至于东西为什么会在他那儿,他完全可以说是从国外买回来的,虽然很多人不认同这种让古玩归国的方式,认为炒高了价格,但也不至于会被认为违法,所以他肯定是不会有事儿的。
但这事情他不能让老于掌柜知道,甚至不想让身边的熟人知道,毕竟是个麻烦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
当然了,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理由。
莫邪这个团伙,其实是以一个县城为据点的,而这个县就跟他们县是挨着的,叫铜县。
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关中西府文化积淀甚厚,地下文物丰富,一直是盗墓贼青睐的重点地区,从而产生了盗贼这个行当。到21世纪,民间地下盗墓活动呈猖獗之势,盗墓贼人数越来越多,仅在铜柱一个县,就活跃着一支20000余人的盗墓大军;他们盗墓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胆子越来越大,对地下文物的探测也越来越广。
甚至这些盗墓贼里头,还有好些都是过去张天元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所以他回家的时候,也听这些人吹过牛,就是有关盗墓的事儿。
据铜柱县志记载:“铜柱大墓葬较多,被盗严重,据现已发掘的较大的诸侯、官绅墓葬多已被盗。秦公一号大墓盗洞247处,发掘后,无棺可启。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赵时吉墓亦被盗。民国初,驻铜柱军阀党毓琨曾组织兵丁四处盗墓,攫取古物。民间也有俗称‘揭墓贼’者,昼伏夜出盗墓,现间或亦有之。”
大概十多年前,铜柱县纸坊乡,稀世珍宝宋瓷床被盗墓贼挖掘出,这件稀世珍宝高约13米,光洁如玉的瓷床上躺着一个瓷孩,瓷孩子头下枕着一个瓷枕头;盗墓贼出土后并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以45万元卖给了文物贩子,这个文物贩子原想以50万元的价格卖给另一个文物贩子,但中途反悔,因为他打听到如果贩运到香港,这件文物可以卖到150万元,他想卖到更多的钱,但他忘记了文物地下交易的规则:只能一次易,也只能与一个人交易。谈判成功后绝不能反悔。事后谁也不认账。那个没有得到文物的贩子把他举报了,于是这件稀世珍宝被警方截获了,几个从事贩运和盗墓的人受到重罚。
后来又有一年春,铜柱县的盗墓贼从墓葬里挖出一件唐代天王俑,盗墓贼以70万元的高价卖给一个文物贩子,警方机关闻讯后展开破案,但至今没有头绪,成了悬案。没有被警方机关破获的墓葬被盗的贵重文物流失的又有多少?不得而知。
在铜柱县以北和以东的地方,以十里铺为中心的12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地下的文物数不胜数。尤以唐宋的文物最多,汉代次之。这里曾经是唐王朝的西京,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逃跑时经过这里。他的接班人、下一任唐王朝的皇帝李亨在宁夏屯兵准备反击安禄山时,就曾以铜柱作为军事重地。
在唐代漫长的时间中,铜柱不但是连接西北、东南的通衢大道,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铜柱县以北的许多地方成了国葬区,达官贵人,商界名家,文人学士,死后都被安葬在这里。而他们的下葬总是有丰厚的陪葬品做伴。到了宋代,铜柱的商品经济更为发达,宋代工艺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瓷器,更成了达官贵人的陪葬专用品。时间过了1000多年后,宋瓷的价值竟与西周青铜器的价值等值了。
张天元向他的老同学询问,这些年铜柱县境内到底有多少地下的珍贵文物被盗?他的同学笑着摇摇头说,那说不准。但是这些老同学给他提供了一个数据。在铜柱县纸坊乡一块半亩大的田野里,就曾经出现过三十多个分布整齐的盗洞。
其实早在张天元还没有得到六字真诀的时候,就跟几个同学到铜柱县境内那块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踏勘了一次,所到之处盗洞密布,有过去的,近期的,还有新踏勘的。在萧史宫村西边不远处的田野里,笔者看到几处锥形小孔洞,老同学介绍说,这是盗墓贼刚刚踏勘过的地方。
沿着小路向北一里外,在一处呈u型的壕沟里,分布着大小六、七个盗洞,从地表上的土质看,这些墓葬被盗时间已经很长了。老同学告诉我,这些墓葬有的是汉代的,有的是唐代的,也有的是宋代的。老同学经验丰富,只看一眼就能断定为那个朝代的。老同学说,现在是夏天,如果到了冬天,田里的庄稼收割完了,果园里的树叶落了,你站在这里,放眼望去,会看到广阔的田野里无数的被盗墓贼开挖过的盗洞。
盗墓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喇叭式,即钻洞,打地道,二是大铲开挖,三是爆破法,即先用小铲挖,再装上,爆破后下去再开挖。但第三种方法对文物的损坏太大,所以除非万不得已,盗墓贼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而是采用大铲开挖。
老同学说,他们手里的工具也没多先进,用的是传统的大铲、小铲、探杆、扎钎。在纸坊乡一个机械维修部笔者看到了一副钢质小铲,用螺丝连接在一起,螺丝车得一丝不苟,一节有13米左右,共有六七根,这些器具拆了夹在胳肢窝里就能带走,而连在一起时足足有七八米长。铜柱县这样的加工器械的作坊不少,这也从侧面说明盗墓这个行当在铜柱县是如何发达:既有从事盗墓的高手盗墓贼,也有专门给盗墓贼加工器械的作坊。
盗墓贼白天踩点,晚上勘探,挖掘。勘探、挖掘的过程是:先用扎钎往下扎,进行勘探,扎钎与小铲一样也是一节一节接起来的,足足可以探到地下10米深的地方。扎钎的头儿是一个锥体,下尖上粗,粗处的直径有12㎜,也有14 ㎜的。而上面的钢筋则10㎜左右,所以容易下去;往下扎的过程中扎钎的上边有两个把手,人的手按在把手上,一点一点向地下用劲下按,在下按的过程中,如果下面的土坚硬,说明没有墓穴;如果疏松,扎钎下去的速度快,那说明有墓穴。老同学说这是他们在盗墓过程中积累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屡试不爽,十拿九稳。(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