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心思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此文章,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笔下,若不是听到王大人亲口所说,本官是真的不敢相信啊。十五岁之少年,关心家国天下,强调国家之希望在少年,这等新颖的观点、有力之论述,由不得人不服气啊。”
应天府府尹刘宗周手持文章,震惊又感慨。
刘宗周,字起东,万历二十九年进士,被誉为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潜心研究儒学多年,有着独到之见解,提倡慎独之观点,要求士大夫从自身修养做起,学问非同一般,能够得到他的赞誉,可见文章非同一般。
“大人,下官也是震惊文章表现出来之才华,这才专门给大人禀报,下官已经决定,郑勋睿为江宁县县试之案首,下官建议,让郑勋睿直接参加九月的府试,如此之人才,理应报效朝廷,切不可耽误了。”
“王大人言之有理,看了文章,本官都想着见一见这个郑勋睿了,十五岁的年纪,能够做出如此绝品之文章,不愧为荥阳郑氏之传人啊,县试发榜之后,江宁县衙将郑勋睿所有卷宗交付到顺天府,本官想着看看,府试的时候,这个郑勋睿能够做出什么样独到之文章。”
“下官谢大人之厚爱,五日之后,让本县之教谕,专程送来卷宗。”
刘宗周看了看王铎,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叫章侯送卷宗来,王大人,你是想着提醒本官什么事情吧。”
“下官不敢,郑勋睿是章侯的学生,章侯身为本县之教谕,能够教授出来如此俊杰之人才,实属难得,送来卷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嗯,章侯虽是举子之身份,可学问的确是不错的,可惜两次会试,都是名落孙山,内心竟然有了一些怨气,还是有着太多读书人的傲气啊,本想着他能够在江宁县好好磨砺一番,谁知道锋芒不减当年,也罢,就叫章侯五日后送来卷宗,本官也想见见他,看看他是如何评价这个郑勋睿的。”
江宁县教谕的身份,致词终于明确了。
陈洪绶,字章侯,天启年间举人,参加两次会试,皆是名落孙山,因为性格高傲,认为会试之考官不公,一怒之下不再参加会试,也不进入国子监读书,后得到推荐,来到应天府,被指派为江宁县教谕。
南京兵部。
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杨成,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正在看着郑勋睿的文章,他们看到的是誊抄之后的文章,至于说江宁县会试郑勋睿县试时候写下的原文,已经存在县衙了。
董其昌看的非常仔细,这位董其昌可不简单,有着非常大的名气,后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之一,和王羲之等人并列,而且曾经担任过明光宗朱常洛的讲官,朝中官吏,为能够得到董其昌的墨宝而自豪。
“董大人,你认为这篇文章如何啊。”
杨成的声音不大,也是免得惊扰了董其昌,不过董其昌暂时没有反应,依旧埋头看着文章,见到这样的情形,杨成知道董其昌沉入到文章之中,不得不再次提醒,其实他第一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情形也是差不多的,震惊之余,不敢相信如此磅礴大气的文章,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手。
抬起头来的董其昌,嘴里还在念念有词。
“红日初生,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绝妙文章啊,好大的气势。”
“董大人,不要沉湎文章之中了,本官问你对这篇文章是如何看的啊。”
“钦佩之至啊,不知道是什么大儒写出如此绝品之文章,大人一定要介绍一下,下官想着去认识认识。”
南京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品阶是一样的,不过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这就好比是后世的常务副书记一样,负责全面的工作,所以董其昌在杨成的面前,自称下官。
“呵呵,董大人,这篇文章,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手。”
“大人开玩笑吧,江南何时出现这等奇才,下官怎么没有听说过啊。”
“千真万确,这篇文章,乃是江宁县县试之时,名叫郑勋睿的考生写出来的,郑勋睿已经成为江宁县的案首,应天府尹刘大人和江宁县知县王大人专门禀报,此篇文章,乃是郑勋睿两个时辰写出来的,午时就完成了县试。”
董其昌睁大了眼睛,县试上面写出来的文章,那是无法造假的,县试是辰时开始,郑勋睿午时就交了文章,说明构思酝酿的时间都不长,落笔书写的时候,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的停顿,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能够写出来如此之文章,这个少年不简单。
“惭愧啊,大人,下官身为礼部尚书,居然没有发现如此之人才。”
“董大人不必如此,江南历来都是藏龙卧虎之地,出现诸多人才,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是这个郑勋睿,十五岁的年纪,能够写出来如此磅礴之文章,实属难得,听闻这个郑勋睿,乃是荥阳郑氏家族之传人,名门望族之后。”
董其昌微微点头。
“难怪,家族之传承就是不一样啊。”
“呵呵,还有更加稀奇的事情,去岁的时候,这个郑勋睿,在秦淮河得罪了到那里饮酒的受之,被人打伤了,回家之后,更是遭遇退婚之事,可谓是声名狼藉。”
董其昌瘪了瘪嘴,他对钱谦益的印象不好,两人之间虽然有些交集,可他对钱谦益醉心于官场的作风,很是看不惯,刚刚看到了郑勋睿的文章,内心对郑勋睿的印象也是不一般的。
“大人,这以讹传讹的事情,说不清楚的,郑勋睿去岁才十四岁,血气方刚的年纪,不懂得诸多礼仪也是正常的,受之可是名声鹊起,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置气,还将对方打伤,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于名声是损害很大的,想必这里面是有些故事的,下官倒是觉得,这个郑勋睿很不简单,遭遇这么多的打击,尚能做出如此绝品之文章,真正的俊杰啊。”
杨成笑了笑,他知道董其昌和钱谦益之间关系一般,说出来这样的话不稀奇。
“本官记住这个郑勋睿了,九月就是府试,且看府试的时候,他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文章来,若是再次技惊四座,本官就真的要见一见这个少年了。”
“大人说的是,下官也是如此想的。”
回到家中,杨成迅速找来了孙子杨廷枢。
“淮斗,我问你,去岁你们在秦淮河的时候,与人发生了冲突,可记得对方是谁。”
杨廷枢看着爷爷,非常好奇,当初是爷爷要求他到郑勋睿的家里去道歉的,毕竟对方是名门望族,如今怎么想起这件事情了。
“爷爷,对方是郑勋睿,字清扬,在江宁县县学读书,孙儿已经遵照爷爷的吩咐,专程到清扬的家里道歉了,清扬当时之表现,令孙儿也很是佩服的。”
“还好,还好,我这里有一篇文章,你好好看看。”
杨廷枢看完文章之后,好半天没有开口说话。
“淮斗,这是那个郑勋睿写出来的文章,在县试上面写出来的,如今他已经是江宁县县试案首,九月参加府试,明年就要参加乡试了,这个郑勋睿,尽管只有十五岁的年纪,可表现出来的文采和气度,都是一流的,若是没有深邃的认知和良好的传承,是不可能写出来如此绝品之文章的。”
“爷爷,孙儿真的没有想到,看了这篇文章,孙儿惭愧,孙儿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
“这些暂时不要说了,我的意思,你一定要好好结交这个郑勋睿,你们的那个什么采社,我看就是一帮年轻人乱嚷嚷,整日里的无病**,随意的评论朝政,真正的主见一个都拿不出来,这样的结社,你还是少参与为好,看看郑勋睿,荥阳郑氏的后人,这才是真正的名门望族,深藏不露,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啊。”
“孙儿知晓了,孙儿这就去拜会清扬兄弟。”
“嗯,好好把握,我料定郑勋睿的未来不简单,如此年纪就能够关心国事,写出如此惊世骇俗之文章,要知道皇上正在大力招揽人才,郑勋睿能够学出来如此的文章,想不受到重视都难啊,在秦淮河遭遇伤害,能够不记仇,遭遇退婚事宜,能够淡然处之,如此的人才,我也是没有见过啊。”
杨廷枢走出来的时候,有些眩晕,这篇文章他看了好几遍,有些语句,瞬间就能够记下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寰宇,则国雄于寰宇,这样振聋发聩的语句,想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传遍大明天下。
(点击、推荐和收藏,是读者大大的肯定,也是我最大的动力,拜谢读者大大来。)
“如此文章,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笔下,若不是听到王大人亲口所说,本官是真的不敢相信啊。十五岁之少年,关心家国天下,强调国家之希望在少年,这等新颖的观点、有力之论述,由不得人不服气啊。”
应天府府尹刘宗周手持文章,震惊又感慨。
刘宗周,字起东,万历二十九年进士,被誉为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潜心研究儒学多年,有着独到之见解,提倡慎独之观点,要求士大夫从自身修养做起,学问非同一般,能够得到他的赞誉,可见文章非同一般。
“大人,下官也是震惊文章表现出来之才华,这才专门给大人禀报,下官已经决定,郑勋睿为江宁县县试之案首,下官建议,让郑勋睿直接参加九月的府试,如此之人才,理应报效朝廷,切不可耽误了。”
“王大人言之有理,看了文章,本官都想着见一见这个郑勋睿了,十五岁的年纪,能够做出如此绝品之文章,不愧为荥阳郑氏之传人啊,县试发榜之后,江宁县衙将郑勋睿所有卷宗交付到顺天府,本官想着看看,府试的时候,这个郑勋睿能够做出什么样独到之文章。”
“下官谢大人之厚爱,五日之后,让本县之教谕,专程送来卷宗。”
刘宗周看了看王铎,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叫章侯送卷宗来,王大人,你是想着提醒本官什么事情吧。”
“下官不敢,郑勋睿是章侯的学生,章侯身为本县之教谕,能够教授出来如此俊杰之人才,实属难得,送来卷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嗯,章侯虽是举子之身份,可学问的确是不错的,可惜两次会试,都是名落孙山,内心竟然有了一些怨气,还是有着太多读书人的傲气啊,本想着他能够在江宁县好好磨砺一番,谁知道锋芒不减当年,也罢,就叫章侯五日后送来卷宗,本官也想见见他,看看他是如何评价这个郑勋睿的。”
江宁县教谕的身份,致词终于明确了。
陈洪绶,字章侯,天启年间举人,参加两次会试,皆是名落孙山,因为性格高傲,认为会试之考官不公,一怒之下不再参加会试,也不进入国子监读书,后得到推荐,来到应天府,被指派为江宁县教谕。
南京兵部。
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杨成,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正在看着郑勋睿的文章,他们看到的是誊抄之后的文章,至于说江宁县会试郑勋睿县试时候写下的原文,已经存在县衙了。
董其昌看的非常仔细,这位董其昌可不简单,有着非常大的名气,后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之一,和王羲之等人并列,而且曾经担任过明光宗朱常洛的讲官,朝中官吏,为能够得到董其昌的墨宝而自豪。
“董大人,你认为这篇文章如何啊。”
杨成的声音不大,也是免得惊扰了董其昌,不过董其昌暂时没有反应,依旧埋头看着文章,见到这样的情形,杨成知道董其昌沉入到文章之中,不得不再次提醒,其实他第一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情形也是差不多的,震惊之余,不敢相信如此磅礴大气的文章,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手。
抬起头来的董其昌,嘴里还在念念有词。
“红日初生,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绝妙文章啊,好大的气势。”
“董大人,不要沉湎文章之中了,本官问你对这篇文章是如何看的啊。”
“钦佩之至啊,不知道是什么大儒写出如此绝品之文章,大人一定要介绍一下,下官想着去认识认识。”
南京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品阶是一样的,不过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这就好比是后世的常务副书记一样,负责全面的工作,所以董其昌在杨成的面前,自称下官。
“呵呵,董大人,这篇文章,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手。”
“大人开玩笑吧,江南何时出现这等奇才,下官怎么没有听说过啊。”
“千真万确,这篇文章,乃是江宁县县试之时,名叫郑勋睿的考生写出来的,郑勋睿已经成为江宁县的案首,应天府尹刘大人和江宁县知县王大人专门禀报,此篇文章,乃是郑勋睿两个时辰写出来的,午时就完成了县试。”
董其昌睁大了眼睛,县试上面写出来的文章,那是无法造假的,县试是辰时开始,郑勋睿午时就交了文章,说明构思酝酿的时间都不长,落笔书写的时候,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的停顿,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能够写出来如此之文章,这个少年不简单。
“惭愧啊,大人,下官身为礼部尚书,居然没有发现如此之人才。”
“董大人不必如此,江南历来都是藏龙卧虎之地,出现诸多人才,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是这个郑勋睿,十五岁的年纪,能够写出来如此磅礴之文章,实属难得,听闻这个郑勋睿,乃是荥阳郑氏家族之传人,名门望族之后。”
董其昌微微点头。
“难怪,家族之传承就是不一样啊。”
“呵呵,还有更加稀奇的事情,去岁的时候,这个郑勋睿,在秦淮河得罪了到那里饮酒的受之,被人打伤了,回家之后,更是遭遇退婚之事,可谓是声名狼藉。”
董其昌瘪了瘪嘴,他对钱谦益的印象不好,两人之间虽然有些交集,可他对钱谦益醉心于官场的作风,很是看不惯,刚刚看到了郑勋睿的文章,内心对郑勋睿的印象也是不一般的。
“大人,这以讹传讹的事情,说不清楚的,郑勋睿去岁才十四岁,血气方刚的年纪,不懂得诸多礼仪也是正常的,受之可是名声鹊起,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置气,还将对方打伤,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于名声是损害很大的,想必这里面是有些故事的,下官倒是觉得,这个郑勋睿很不简单,遭遇这么多的打击,尚能做出如此绝品之文章,真正的俊杰啊。”
杨成笑了笑,他知道董其昌和钱谦益之间关系一般,说出来这样的话不稀奇。
“本官记住这个郑勋睿了,九月就是府试,且看府试的时候,他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文章来,若是再次技惊四座,本官就真的要见一见这个少年了。”
“大人说的是,下官也是如此想的。”
回到家中,杨成迅速找来了孙子杨廷枢。
“淮斗,我问你,去岁你们在秦淮河的时候,与人发生了冲突,可记得对方是谁。”
杨廷枢看着爷爷,非常好奇,当初是爷爷要求他到郑勋睿的家里去道歉的,毕竟对方是名门望族,如今怎么想起这件事情了。
“爷爷,对方是郑勋睿,字清扬,在江宁县县学读书,孙儿已经遵照爷爷的吩咐,专程到清扬的家里道歉了,清扬当时之表现,令孙儿也很是佩服的。”
“还好,还好,我这里有一篇文章,你好好看看。”
杨廷枢看完文章之后,好半天没有开口说话。
“淮斗,这是那个郑勋睿写出来的文章,在县试上面写出来的,如今他已经是江宁县县试案首,九月参加府试,明年就要参加乡试了,这个郑勋睿,尽管只有十五岁的年纪,可表现出来的文采和气度,都是一流的,若是没有深邃的认知和良好的传承,是不可能写出来如此绝品之文章的。”
“爷爷,孙儿真的没有想到,看了这篇文章,孙儿惭愧,孙儿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
“这些暂时不要说了,我的意思,你一定要好好结交这个郑勋睿,你们的那个什么采社,我看就是一帮年轻人乱嚷嚷,整日里的无病**,随意的评论朝政,真正的主见一个都拿不出来,这样的结社,你还是少参与为好,看看郑勋睿,荥阳郑氏的后人,这才是真正的名门望族,深藏不露,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啊。”
“孙儿知晓了,孙儿这就去拜会清扬兄弟。”
“嗯,好好把握,我料定郑勋睿的未来不简单,如此年纪就能够关心国事,写出如此惊世骇俗之文章,要知道皇上正在大力招揽人才,郑勋睿能够学出来如此的文章,想不受到重视都难啊,在秦淮河遭遇伤害,能够不记仇,遭遇退婚事宜,能够淡然处之,如此的人才,我也是没有见过啊。”
杨廷枢走出来的时候,有些眩晕,这篇文章他看了好几遍,有些语句,瞬间就能够记下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寰宇,则国雄于寰宇,这样振聋发聩的语句,想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传遍大明天下。
(点击、推荐和收藏,是读者大大的肯定,也是我最大的动力,拜谢读者大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