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规矩变了,回赐没了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当,当……”景阳钟连响数声,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大朝会已经结束了议政部分,进入了下一环节,也就是朝拜仪式。
各国使节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跟在了礼仪司派来的主事身后。其实,这个环节也是大部分使节最为期待的,在朝拜仪式中,诸国的外交文书、贺表、贡物都将由礼仪司呈报给天子,为了彰显天朝气度,回赐也会当场宣布出来。
对各国使臣来说,这是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一般来说,回赐的具体数量,都是由礼部事先定好的,但是在朝会上也可能发生变化。因为有个只增不减的原则,所以有变化是好事,具体变化多少,则要视皇帝的心情而定。
今年比较特殊,适逢大变,使臣们到了京城之后,礼部官员也无心多说,只是按照规矩将他们安置在鸿胪寺之后,就不管了。没有沟通,众使也都是懵懂,却都保持着乐观,因为他们可以确定,大明天子今天的心情一定不错。
正德要在朝会后举行二婚典礼,这消息已经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了,升官发财娶小老婆,这都是人生大喜,而且是不分国界种族的那种,这样的时刻,皇帝的心情能不好吗?
至于先前杀了不少人,其实也没什么影响,杀大臣,而且一杀就是这么多,说明皇帝正在回收权力,跟升官也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乌斯藏的那个喇嘛才那么大咧咧的,布达拉宫自大明开国年间就开始跟大明打交道了,早就总结出了规律。大明的士大夫虽然也很大方,但请他们做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开国的两位强权君主对外藩也很大方,而且还是不收回报的那种。
现在的少年天子似乎正走在和开国先祖相同的道路上,而且,根据京城的传闻,这位少年天子还很有钱。听过了喇嘛的猜测,以打秋风为目的几个使者都是心如鹿撞,七分期待加上三分忐忑,心情就象马上要揭开盖头的新郎官一样。
“朝鲜国王李懌敬奉大明父皇帝……”按照远近和亲近程度,第一个宣读的是朝鲜国书,从一开始的称谓,到整体内容,体现出的只有两个字:谄媚。闵政浩很好的体现了朝鲜精神,面对强者的时候,高丽人是没有下限的。
他这边起了个高调,其他使臣都有些傻眼。打秋风肯定是要说好话的,但是,也得有个限度啊,脸可以不要,但总得留块遮羞布什么的才好啊!可朝鲜人这是在做什么?他们压根就是脱光了趴在地上,五体伏地的表示臣服了,这也太不要脸了。
就算想讨大明皇帝的欢心,多捞点回赐,也不能一口一个爹,叫的这么开心啊!最重要的是,他把基调搞得这么高,等下大伙儿还怎么混啊,真是太可恶了。
这帮人望向闵政浩的眼神都有些不善,不止他们,就连大明的那些官员也都是翘舌不下。早听说冠军侯把棒子们祸害的够呛,现在看来还真是,经过他的调教后的棒子,这叫一个服帖。
这只是个开头,使臣和官员们很快就发现,他们震惊的太早了,棒子可不光是会甜言蜜语的喊爹,他们也一样会做事。
“为表示敬意,朝鲜以土特产入贡……上等高丽参一千颗,秀女八百名,金八千,银八万……”礼仪司负责宣读那位主事眼睛开始发直,从开国时起,大明跟朝鲜打了多少次交道了,从来就没见那个穷邻居这么大方过。
放在从前还比较容易理解,双倍回赐,入贡越多,得利就越多,但现在规矩变了,而且朝鲜人是知道的,以土特产为名入贡,那么回赐也是土特产。随着天津工业区的扩大,京城土特产正在急剧贬值当中,所以,清单上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贡品,一点折扣都不打的!
官员们的眼神都变了,关注的目标也变了。让人服软说好话很容易,当初隋炀帝征高句丽的时候,对方每次一撑不住,就会派人来诈降,也是好话说尽,结果大隋一退兵,他们立刻就翻脸不认账,由此可见,半岛居民向来没信用。
可现在,这贡品委实不算多,但以朝鲜的贫瘠,想要凑出来,一样得砸锅卖铁才行,最神奇的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不要回赐,这就难能可贵了。冠军侯的调教手段果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用,让人叹为观止。
“……朵颜卫指挥同知花当敬献,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还没等其他人琢磨过味来,朵颜部贺表就被念出来了。有了朝鲜带来的震撼在先,朵颜部以草原特产为主的贡品就不显得多稀奇了,让人惊异的是国书中的称谓。
朵颜三卫在名义上的确是大明的臣属,可双方从来就没人把这事儿当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草原上很多部落都受过大明的册封,但最后还不是想抢就抢,想叛就叛?
想让他们自称臣属,那得是狠狠的教训过之后,被打疼了,草原人才会自甘谦卑的来求饶。谢宏刚去辽东祸害女真鞑子那会儿,建州人就跑来京城告状,那时他们也是自称臣属的,但朝贡的时候,却从来没人自居臣属。
面子什么的倒是无所谓,问题是作为臣下给君王上贡,本来就是不需要回赐的啊,至少从名义上来说是这样。
朝臣们的反应倒还好,鞑靼、瓦剌联盟,鞑虏大举南下的过程中,朵颜三卫一直老老实实趴在辽东没动,单就这一点来说,就足以证明他们对大明的忠诚,或者某人的调教手法了。
但使臣们却都有了不祥的预感,连续两个藩国的礼单念完,都没提回赐的事儿,是要等着最后一起说?可是……那个念国书的人为啥一说到土特产,就加重语气呢?他们心中疑惑重重,然后,他们就看见了尚荡跑到那个主事身边说了些什么。
“尚大人,我们都是大明的臣属,都是仰慕天朝的繁华才来的,一定要共进退啊。”大喇嘛的脸皱皱着,好像一个风干的橘子,他真急了,碍着那通译是大明指派的,他不敢明说,但他这样的暗示和明说也差不多了。
“对天朝的繁华,尚某确实仰慕得紧,也正在努力当中,若是大师愿意,有权代表乌斯藏做决断,不妨也和我一同,将国书略作更改吧?”尚荡傲然自得的笑了笑,不着痕迹的向闵政浩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此仰慕非彼仰慕,个中意思,只有当事人才会明白。
“……”喇嘛懵了,都进了紫禁城了,突然又说要改国书,哪有这种道理啊?而且……那主事开始念诵琉球的国书和礼单了,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在礼单最前面,也有了个土特产。
喇嘛不知道土特产的确切意思,可他下意识的察觉到,这玩意不是什么好路数。他不知道闵政浩那些人到底吃错了什么药,居然连秋风都不打算打了,但他却不打算退缩,大老远的来一趟,容易么,不把路费赚出来怎么行?
乌斯藏的贡品很有特点,不单有摸得着看得见的佛宝等硬件,还有各项祈福仪式等软件,往好了说,算是对当地特色的全面展示,往难听了说,他们就是来空手套白狼的。
从前,鉴于唐代的吐蕃之乱,大明的天子或是为了笼络,或是对宗教确实感兴趣,都会对这些来打秋风的喇嘛优容以待,好吃好喝的款待后,还会厚厚的打赏一笔,让他们满意而归,换取他们老老实实的在高原窝着。
可这一次却让喇嘛失望了,乌斯藏的国书念完,大明天子没有任何表示,那个宣读的主事也很快翻过这一页,开始朗读哈密的国书了,很显然,说好的打赏泡汤了。然后……国书统统念完,朝拜仪式眼看着就到了尾声,喇嘛等人淡定不能了。
“陛下,小僧敢问,这回赐……”
“哦,是松赞湿布大师啊。”朝拜仪式是很庄重的,按规矩,乱说话是要被拖出去打的,但正德对礼仪不甚注重,礼部官员这会儿也都心神不属,倒也没人跟喇嘛计较。
正德温言安慰道:“大师放心,你们大老远的来了,朕肯定不能让你们吃亏。回赐就不必了,乌斯藏物产不丰,你们攒下点东西也怪不容易的,还是都拿回去吧,另外,路费朕帮你们出了,回去的路上,你们可以住在大明的驿站。”
“可是,陛下……”喇嘛都快哭出来了,他来的路上,本来也是各地衙门接待的,路费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啊!何况他带的东西是最少的,直接拿回去,那不是白来了?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你的心意朕收到了,礼物什么的就算了,至于那些法事什么的,嗯,最近京城死了不少人,你们倒是可以去那些人家坐坐,今天就不必了。等下朕要举行婚礼,有和尚晃来晃去的,好像不太吉利呢。”
喇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其他几个使臣也是呆若木鸡,大明的钱越来越多了,可怎么不傻了呢?没了这个冤大头,大伙儿却要去哪里打秋风,混饭吃啊!
(未完待续)
“当,当,当……”景阳钟连响数声,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大朝会已经结束了议政部分,进入了下一环节,也就是朝拜仪式。
各国使节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跟在了礼仪司派来的主事身后。其实,这个环节也是大部分使节最为期待的,在朝拜仪式中,诸国的外交文书、贺表、贡物都将由礼仪司呈报给天子,为了彰显天朝气度,回赐也会当场宣布出来。
对各国使臣来说,这是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一般来说,回赐的具体数量,都是由礼部事先定好的,但是在朝会上也可能发生变化。因为有个只增不减的原则,所以有变化是好事,具体变化多少,则要视皇帝的心情而定。
今年比较特殊,适逢大变,使臣们到了京城之后,礼部官员也无心多说,只是按照规矩将他们安置在鸿胪寺之后,就不管了。没有沟通,众使也都是懵懂,却都保持着乐观,因为他们可以确定,大明天子今天的心情一定不错。
正德要在朝会后举行二婚典礼,这消息已经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了,升官发财娶小老婆,这都是人生大喜,而且是不分国界种族的那种,这样的时刻,皇帝的心情能不好吗?
至于先前杀了不少人,其实也没什么影响,杀大臣,而且一杀就是这么多,说明皇帝正在回收权力,跟升官也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乌斯藏的那个喇嘛才那么大咧咧的,布达拉宫自大明开国年间就开始跟大明打交道了,早就总结出了规律。大明的士大夫虽然也很大方,但请他们做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开国的两位强权君主对外藩也很大方,而且还是不收回报的那种。
现在的少年天子似乎正走在和开国先祖相同的道路上,而且,根据京城的传闻,这位少年天子还很有钱。听过了喇嘛的猜测,以打秋风为目的几个使者都是心如鹿撞,七分期待加上三分忐忑,心情就象马上要揭开盖头的新郎官一样。
“朝鲜国王李懌敬奉大明父皇帝……”按照远近和亲近程度,第一个宣读的是朝鲜国书,从一开始的称谓,到整体内容,体现出的只有两个字:谄媚。闵政浩很好的体现了朝鲜精神,面对强者的时候,高丽人是没有下限的。
他这边起了个高调,其他使臣都有些傻眼。打秋风肯定是要说好话的,但是,也得有个限度啊,脸可以不要,但总得留块遮羞布什么的才好啊!可朝鲜人这是在做什么?他们压根就是脱光了趴在地上,五体伏地的表示臣服了,这也太不要脸了。
就算想讨大明皇帝的欢心,多捞点回赐,也不能一口一个爹,叫的这么开心啊!最重要的是,他把基调搞得这么高,等下大伙儿还怎么混啊,真是太可恶了。
这帮人望向闵政浩的眼神都有些不善,不止他们,就连大明的那些官员也都是翘舌不下。早听说冠军侯把棒子们祸害的够呛,现在看来还真是,经过他的调教后的棒子,这叫一个服帖。
这只是个开头,使臣和官员们很快就发现,他们震惊的太早了,棒子可不光是会甜言蜜语的喊爹,他们也一样会做事。
“为表示敬意,朝鲜以土特产入贡……上等高丽参一千颗,秀女八百名,金八千,银八万……”礼仪司负责宣读那位主事眼睛开始发直,从开国时起,大明跟朝鲜打了多少次交道了,从来就没见那个穷邻居这么大方过。
放在从前还比较容易理解,双倍回赐,入贡越多,得利就越多,但现在规矩变了,而且朝鲜人是知道的,以土特产为名入贡,那么回赐也是土特产。随着天津工业区的扩大,京城土特产正在急剧贬值当中,所以,清单上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贡品,一点折扣都不打的!
官员们的眼神都变了,关注的目标也变了。让人服软说好话很容易,当初隋炀帝征高句丽的时候,对方每次一撑不住,就会派人来诈降,也是好话说尽,结果大隋一退兵,他们立刻就翻脸不认账,由此可见,半岛居民向来没信用。
可现在,这贡品委实不算多,但以朝鲜的贫瘠,想要凑出来,一样得砸锅卖铁才行,最神奇的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不要回赐,这就难能可贵了。冠军侯的调教手段果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用,让人叹为观止。
“……朵颜卫指挥同知花当敬献,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还没等其他人琢磨过味来,朵颜部贺表就被念出来了。有了朝鲜带来的震撼在先,朵颜部以草原特产为主的贡品就不显得多稀奇了,让人惊异的是国书中的称谓。
朵颜三卫在名义上的确是大明的臣属,可双方从来就没人把这事儿当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草原上很多部落都受过大明的册封,但最后还不是想抢就抢,想叛就叛?
想让他们自称臣属,那得是狠狠的教训过之后,被打疼了,草原人才会自甘谦卑的来求饶。谢宏刚去辽东祸害女真鞑子那会儿,建州人就跑来京城告状,那时他们也是自称臣属的,但朝贡的时候,却从来没人自居臣属。
面子什么的倒是无所谓,问题是作为臣下给君王上贡,本来就是不需要回赐的啊,至少从名义上来说是这样。
朝臣们的反应倒还好,鞑靼、瓦剌联盟,鞑虏大举南下的过程中,朵颜三卫一直老老实实趴在辽东没动,单就这一点来说,就足以证明他们对大明的忠诚,或者某人的调教手法了。
但使臣们却都有了不祥的预感,连续两个藩国的礼单念完,都没提回赐的事儿,是要等着最后一起说?可是……那个念国书的人为啥一说到土特产,就加重语气呢?他们心中疑惑重重,然后,他们就看见了尚荡跑到那个主事身边说了些什么。
“尚大人,我们都是大明的臣属,都是仰慕天朝的繁华才来的,一定要共进退啊。”大喇嘛的脸皱皱着,好像一个风干的橘子,他真急了,碍着那通译是大明指派的,他不敢明说,但他这样的暗示和明说也差不多了。
“对天朝的繁华,尚某确实仰慕得紧,也正在努力当中,若是大师愿意,有权代表乌斯藏做决断,不妨也和我一同,将国书略作更改吧?”尚荡傲然自得的笑了笑,不着痕迹的向闵政浩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此仰慕非彼仰慕,个中意思,只有当事人才会明白。
“……”喇嘛懵了,都进了紫禁城了,突然又说要改国书,哪有这种道理啊?而且……那主事开始念诵琉球的国书和礼单了,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在礼单最前面,也有了个土特产。
喇嘛不知道土特产的确切意思,可他下意识的察觉到,这玩意不是什么好路数。他不知道闵政浩那些人到底吃错了什么药,居然连秋风都不打算打了,但他却不打算退缩,大老远的来一趟,容易么,不把路费赚出来怎么行?
乌斯藏的贡品很有特点,不单有摸得着看得见的佛宝等硬件,还有各项祈福仪式等软件,往好了说,算是对当地特色的全面展示,往难听了说,他们就是来空手套白狼的。
从前,鉴于唐代的吐蕃之乱,大明的天子或是为了笼络,或是对宗教确实感兴趣,都会对这些来打秋风的喇嘛优容以待,好吃好喝的款待后,还会厚厚的打赏一笔,让他们满意而归,换取他们老老实实的在高原窝着。
可这一次却让喇嘛失望了,乌斯藏的国书念完,大明天子没有任何表示,那个宣读的主事也很快翻过这一页,开始朗读哈密的国书了,很显然,说好的打赏泡汤了。然后……国书统统念完,朝拜仪式眼看着就到了尾声,喇嘛等人淡定不能了。
“陛下,小僧敢问,这回赐……”
“哦,是松赞湿布大师啊。”朝拜仪式是很庄重的,按规矩,乱说话是要被拖出去打的,但正德对礼仪不甚注重,礼部官员这会儿也都心神不属,倒也没人跟喇嘛计较。
正德温言安慰道:“大师放心,你们大老远的来了,朕肯定不能让你们吃亏。回赐就不必了,乌斯藏物产不丰,你们攒下点东西也怪不容易的,还是都拿回去吧,另外,路费朕帮你们出了,回去的路上,你们可以住在大明的驿站。”
“可是,陛下……”喇嘛都快哭出来了,他来的路上,本来也是各地衙门接待的,路费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啊!何况他带的东西是最少的,直接拿回去,那不是白来了?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你的心意朕收到了,礼物什么的就算了,至于那些法事什么的,嗯,最近京城死了不少人,你们倒是可以去那些人家坐坐,今天就不必了。等下朕要举行婚礼,有和尚晃来晃去的,好像不太吉利呢。”
喇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其他几个使臣也是呆若木鸡,大明的钱越来越多了,可怎么不傻了呢?没了这个冤大头,大伙儿却要去哪里打秋风,混饭吃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