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北方问题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恪做这些事,也不过是想讨得杨瑞的欢心,却未曾料想做的再多也是君王无情,现在他不但被罢官,还被勒令去东王府门口“思过”。&乐&文&小说 {}{lw}{xs520}{},
想到自己家门面前成天有个人在那“静思己过”,韩健想想也觉得恶心一些。
杨瑞说完,却又看着韩健问道:“东王,对朕的决定,你如何看?”
“臣不敢妄加议论陛下之决定,不过这个思过……是否有些处罚过重了?”
杨瑞白了韩健一眼,那意思好像在说,你还说什么不敢妄加议论,那还说什么?
“东王觉得是处罚吗?”杨瑞道,“朕倒觉得是给林侍郎一次静思己过静修己身的机会。东王你要是觉得不妥的话,朕觉得……你也有思过之必要。”
韩健知道杨瑞是在刁难他,便行礼道:“陛下决定英明,臣附议。”
杨瑞这才满意点头,道:“林侍郎事情做完,便可去交接一下,明日便到东王府前思过!朕有些累了,今日不再见朝臣,也不许什么人再来打搅。”
杨瑞说完,便好像是下了逐客令。韩健和林恪只能是先出宫去。
出宫路上,林恪一直跟在韩健身后,却有意不靠近前来。林恪也知道自己的处境,现在是两边难以为人,这官当的也没意思。要是杨瑞不罢他官,他都想自己请辞了。可现在官丢了事小,反倒是去东王府前谢罪他有些接受不了,在宫门前思过那也算是“皇恩浩荡”,可去东王府前思过,则根本没什么道理。
林恪不主动靠前来,韩健更懒得跟他废话。
出宫了,韩健连头都没回。直接上马离开,老远还能听到林恪在对一些同僚唉声叹气。
林恪原本在朝中势力也算庞大,可经过这么几番折腾,他的人,要么被调职要么被罢官,已经没几个还能在朝廷的要害部门任差。韩健想想中间也不过才四五个月时间。帝王无情,在这点上体现最为明显。
……
……
军所衙门里,韩健接到了北方前线的战报,说是苏廷夏所部已经攻入了渤海国腹地。
跟以往一样,这次苏廷夏仍旧取的是化整为零,将兵马分了各部一路向东北挺近。这时候渤海国的皇族贵族在见不到鲜卑援军后,又知留下必死,都已经仓皇北逃或者是东逃。一部分往北进入到大兴安岭一代,还有部分直接是往长白山方向逃去。
本来渤海国境内便政权有些不稳。到了遇到外敌,这情况更严重一些。
从皇族逃命的两个方向,韩健便得知现在渤海国境内存在两个大的势力。其中一派自然是渤海国的国王,还有一个是渤海王的兄弟,在渤海国境内也是很有势力。
这次两边人都是各求庇护,他们指望不上鲜卑人,只好跟新罗和高丽人去打交道。
这么一来,苏廷夏进兵更加容易。原本行军还有些缓慢。可因为渤海人本就没有恋战之心,才几天下来。苏廷夏就已经占据了近乎整个辽东,隐隐他已经成为新的渤海王。
而后韩健得到的情报便有些令人琢磨的意味。鲜卑人居然派了密使前去苏廷夏军中,似乎是要与苏廷夏密谋什么。至于苏廷夏是否见过鲜卑人的密使,从前线情报上还没传过来。
韩健感觉出,这是鲜卑人有意在扶植苏廷夏当新的渤海王,来跟中原朝廷为敌。
本来韩健认为。苏廷夏不敢反,因为他知道没有中原为后盾的情况下,留守在渤海境内只是等死。可到如今状况,韩健也不敢确信心中所想。
苏廷夏在魏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将领。这次作战也是令他一举成名。可终究他这次北上进军途中做了不少杀戮之事,回到洛阳是否被追究,苏廷夏心里恐怕也没底。在这种情况下,鲜卑人的示好再加上手上权力的剧增,也可能会令其蒙蔽头脑而走上铤而走险的道路。要真是这样,韩健不但要失去一部分人马,还要面临一路大敌。
相比于鲜卑人的凶悍,苏廷夏最大的特点是狡诈。令人防不胜防。
过了几日,到九月下旬,北方那边还是没有苏廷夏军中的最新消息。好像苏廷夏有意与朝廷断绝了联系,这令洛阳方面很是不安。
虽然说前线的战俘和渤海国百姓还在内迁过程中,可因为苏廷夏前线上的消息不再回传,使很多人对这个本就不是东王府和朝廷出身的人失去信心。原本洛阳中很多士族阶层就对苏廷夏对百姓的劫掠是杀戮之事颇有微辞,现在趁着苏廷夏自断消息的机会,洛阳城中对其中伤之语也就更多了一些。
与以往相同的是,东王府包括韩健在内,关于苏廷夏的事近乎是从不去评论。甚至连苏廷夏这个人,东王府都有意不去提,几次杨瑞会见朝臣,问及北方的战事,韩健只是提了关于林詹所部进兵之事,苏廷夏的问题也被他刻意回避了。
越是如此,外界对于苏廷夏叛国的消息传的越甚。杨瑞更是以为韩健有什么事隐瞒,几天都对韩健没个好脸色。在这点上,倒不是韩健去隐瞒什么,因为他对苏廷夏并未作出什么军事安排,而实在是苏廷夏有意如此。
九月底,鲜卑人已经从长安南线撤兵。不过他们却没有直接将占据中原的城池所归还。但林詹的一路兵马已经进入到北王府腹地,有些城池自然从鲜卑人手里回归到朝廷。
相比于被鲜卑人掠夺,北川境内仅存的几座还算完好的城池,都眼巴巴等着朝廷的援军到来。等林詹的兵马到来之后,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因为鲜卑人的掠夺,北方满目疮痍,很多地方根本都是荒无人烟,整个地区的人口和牲畜都被鲜卑人掠夺走。仅存的也只是避难到山野中的百姓,却也是零星而存。
随着林詹所部对北川境内城池的接收完毕,随后林詹所部的大部分兵马往北王府首府北川城靠拢,有重新围攻北川城之意。
便在此时,北川城内再次派出议和的代表。这次议和一开始,小北王杨科为了表示诚意,便将之前所收留的杨余一家,还有一些跟随杨余叛逃到北方的人送到了林詹军营中。
林詹不敢怠慢,直接将人送往洛阳来。一时间洛阳朝廷上下也都有些震骇。
当初杨瑞的好弟弟,也当过魏朝的皇帝,杨余在洛阳的声望只能算是毁誉参半。杨余身为杨氏皇族的正统继承人,本身他的继位还是没太多问题的。很多人倒更宁原奉杨余为君主,而不是身为女流的杨瑞。
可问题就在,杨余当皇帝之后,发动了几次战争,令中原开始不得安宁。而在江都之战落败之后,也是杨余曾经派出去的兵马,回到洛阳之后为祸一方,令洛阳城不得安宁,百姓因此而流离失所。
杨余的皇帝当的很窝囊,更窝囊的是,东王府的兵马杀到洛阳,他竟然丝毫不反抗,拖家带口再连同那些忠于他的大臣北逃而去,反倒是去找曾经帮助他登基的杨科来庇护。可到了北方的杨余,什么都不是,非但没得到杨科的礼重,甚至还被软禁起来。因为杨科也知道,留着杨余在身边始终是个祸害,但杨科也知道这人不能杀,到一定的时候还有用。
现在要跟朝廷议和,杨科将杨余一家还有那些朝廷的叛臣一并送到林詹军营,也是为换取朝廷的撤兵。虽然北王府自己也知道这有些不太可能。
但杨科还是期冀于能够换取朝廷的“宽宥”,让他继续保持王爵,留守于北川。这是最好的状况。
就算杨科不能留守北王府,也希望自己的王爵可以不断,封地不断,那嗣位也不会断。那也等于是保住了北王府的香火。
朝廷这面,在得知杨余一家已经往洛阳这面而来,都在做着准备。
尽管很多人还不清楚应该准备什么。但他们也意识到,这是大事,稍有怠慢可能就会丢官甚至是丧命。谁都不知杨瑞会怎么处置他这个曾经的好弟弟。
倒是韩健这面,在将消息告知了杨瑞之后,见到杨瑞那复杂的神色,便知道杨瑞心中自己也很矛盾。
在杨瑞心中,她是很顾念亲情的。当初他对杨余和杨曦两个弟弟可说是苦心栽培,甚至将他们留在宫中居住,也是为让两个弟弟适应宫中环境,为将来继位做准备。
杨瑞自己也没料到,杨余居然会背叛她。现在杨余的问题已经摆在眼前,容不得她再去回避。她必须要作出决断,杨余回到洛阳之后该怎么处置。
“我想一人静一静。夫君没别的事的话,能否先回去?”烨安阁中,杨瑞脸色很不好。
尽管之前北王府已经透露出会将杨余等叛逆送归朝廷,可一直没落实过。现在人已经在林詹军中,不及日便会被押送回来,她反而是踟躇了。
“别多想。”韩健道,“瑞儿你要怎么处置,尽管自便。我不会干涉。”(未完待续。。)
...
林恪做这些事,也不过是想讨得杨瑞的欢心,却未曾料想做的再多也是君王无情,现在他不但被罢官,还被勒令去东王府门口“思过”。&乐&文&小说 {}{lw}{xs520}{},
想到自己家门面前成天有个人在那“静思己过”,韩健想想也觉得恶心一些。
杨瑞说完,却又看着韩健问道:“东王,对朕的决定,你如何看?”
“臣不敢妄加议论陛下之决定,不过这个思过……是否有些处罚过重了?”
杨瑞白了韩健一眼,那意思好像在说,你还说什么不敢妄加议论,那还说什么?
“东王觉得是处罚吗?”杨瑞道,“朕倒觉得是给林侍郎一次静思己过静修己身的机会。东王你要是觉得不妥的话,朕觉得……你也有思过之必要。”
韩健知道杨瑞是在刁难他,便行礼道:“陛下决定英明,臣附议。”
杨瑞这才满意点头,道:“林侍郎事情做完,便可去交接一下,明日便到东王府前思过!朕有些累了,今日不再见朝臣,也不许什么人再来打搅。”
杨瑞说完,便好像是下了逐客令。韩健和林恪只能是先出宫去。
出宫路上,林恪一直跟在韩健身后,却有意不靠近前来。林恪也知道自己的处境,现在是两边难以为人,这官当的也没意思。要是杨瑞不罢他官,他都想自己请辞了。可现在官丢了事小,反倒是去东王府前谢罪他有些接受不了,在宫门前思过那也算是“皇恩浩荡”,可去东王府前思过,则根本没什么道理。
林恪不主动靠前来,韩健更懒得跟他废话。
出宫了,韩健连头都没回。直接上马离开,老远还能听到林恪在对一些同僚唉声叹气。
林恪原本在朝中势力也算庞大,可经过这么几番折腾,他的人,要么被调职要么被罢官,已经没几个还能在朝廷的要害部门任差。韩健想想中间也不过才四五个月时间。帝王无情,在这点上体现最为明显。
……
……
军所衙门里,韩健接到了北方前线的战报,说是苏廷夏所部已经攻入了渤海国腹地。
跟以往一样,这次苏廷夏仍旧取的是化整为零,将兵马分了各部一路向东北挺近。这时候渤海国的皇族贵族在见不到鲜卑援军后,又知留下必死,都已经仓皇北逃或者是东逃。一部分往北进入到大兴安岭一代,还有部分直接是往长白山方向逃去。
本来渤海国境内便政权有些不稳。到了遇到外敌,这情况更严重一些。
从皇族逃命的两个方向,韩健便得知现在渤海国境内存在两个大的势力。其中一派自然是渤海国的国王,还有一个是渤海王的兄弟,在渤海国境内也是很有势力。
这次两边人都是各求庇护,他们指望不上鲜卑人,只好跟新罗和高丽人去打交道。
这么一来,苏廷夏进兵更加容易。原本行军还有些缓慢。可因为渤海人本就没有恋战之心,才几天下来。苏廷夏就已经占据了近乎整个辽东,隐隐他已经成为新的渤海王。
而后韩健得到的情报便有些令人琢磨的意味。鲜卑人居然派了密使前去苏廷夏军中,似乎是要与苏廷夏密谋什么。至于苏廷夏是否见过鲜卑人的密使,从前线情报上还没传过来。
韩健感觉出,这是鲜卑人有意在扶植苏廷夏当新的渤海王,来跟中原朝廷为敌。
本来韩健认为。苏廷夏不敢反,因为他知道没有中原为后盾的情况下,留守在渤海境内只是等死。可到如今状况,韩健也不敢确信心中所想。
苏廷夏在魏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将领。这次作战也是令他一举成名。可终究他这次北上进军途中做了不少杀戮之事,回到洛阳是否被追究,苏廷夏心里恐怕也没底。在这种情况下,鲜卑人的示好再加上手上权力的剧增,也可能会令其蒙蔽头脑而走上铤而走险的道路。要真是这样,韩健不但要失去一部分人马,还要面临一路大敌。
相比于鲜卑人的凶悍,苏廷夏最大的特点是狡诈。令人防不胜防。
过了几日,到九月下旬,北方那边还是没有苏廷夏军中的最新消息。好像苏廷夏有意与朝廷断绝了联系,这令洛阳方面很是不安。
虽然说前线的战俘和渤海国百姓还在内迁过程中,可因为苏廷夏前线上的消息不再回传,使很多人对这个本就不是东王府和朝廷出身的人失去信心。原本洛阳中很多士族阶层就对苏廷夏对百姓的劫掠是杀戮之事颇有微辞,现在趁着苏廷夏自断消息的机会,洛阳城中对其中伤之语也就更多了一些。
与以往相同的是,东王府包括韩健在内,关于苏廷夏的事近乎是从不去评论。甚至连苏廷夏这个人,东王府都有意不去提,几次杨瑞会见朝臣,问及北方的战事,韩健只是提了关于林詹所部进兵之事,苏廷夏的问题也被他刻意回避了。
越是如此,外界对于苏廷夏叛国的消息传的越甚。杨瑞更是以为韩健有什么事隐瞒,几天都对韩健没个好脸色。在这点上,倒不是韩健去隐瞒什么,因为他对苏廷夏并未作出什么军事安排,而实在是苏廷夏有意如此。
九月底,鲜卑人已经从长安南线撤兵。不过他们却没有直接将占据中原的城池所归还。但林詹的一路兵马已经进入到北王府腹地,有些城池自然从鲜卑人手里回归到朝廷。
相比于被鲜卑人掠夺,北川境内仅存的几座还算完好的城池,都眼巴巴等着朝廷的援军到来。等林詹的兵马到来之后,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因为鲜卑人的掠夺,北方满目疮痍,很多地方根本都是荒无人烟,整个地区的人口和牲畜都被鲜卑人掠夺走。仅存的也只是避难到山野中的百姓,却也是零星而存。
随着林詹所部对北川境内城池的接收完毕,随后林詹所部的大部分兵马往北王府首府北川城靠拢,有重新围攻北川城之意。
便在此时,北川城内再次派出议和的代表。这次议和一开始,小北王杨科为了表示诚意,便将之前所收留的杨余一家,还有一些跟随杨余叛逃到北方的人送到了林詹军营中。
林詹不敢怠慢,直接将人送往洛阳来。一时间洛阳朝廷上下也都有些震骇。
当初杨瑞的好弟弟,也当过魏朝的皇帝,杨余在洛阳的声望只能算是毁誉参半。杨余身为杨氏皇族的正统继承人,本身他的继位还是没太多问题的。很多人倒更宁原奉杨余为君主,而不是身为女流的杨瑞。
可问题就在,杨余当皇帝之后,发动了几次战争,令中原开始不得安宁。而在江都之战落败之后,也是杨余曾经派出去的兵马,回到洛阳之后为祸一方,令洛阳城不得安宁,百姓因此而流离失所。
杨余的皇帝当的很窝囊,更窝囊的是,东王府的兵马杀到洛阳,他竟然丝毫不反抗,拖家带口再连同那些忠于他的大臣北逃而去,反倒是去找曾经帮助他登基的杨科来庇护。可到了北方的杨余,什么都不是,非但没得到杨科的礼重,甚至还被软禁起来。因为杨科也知道,留着杨余在身边始终是个祸害,但杨科也知道这人不能杀,到一定的时候还有用。
现在要跟朝廷议和,杨科将杨余一家还有那些朝廷的叛臣一并送到林詹军营,也是为换取朝廷的撤兵。虽然北王府自己也知道这有些不太可能。
但杨科还是期冀于能够换取朝廷的“宽宥”,让他继续保持王爵,留守于北川。这是最好的状况。
就算杨科不能留守北王府,也希望自己的王爵可以不断,封地不断,那嗣位也不会断。那也等于是保住了北王府的香火。
朝廷这面,在得知杨余一家已经往洛阳这面而来,都在做着准备。
尽管很多人还不清楚应该准备什么。但他们也意识到,这是大事,稍有怠慢可能就会丢官甚至是丧命。谁都不知杨瑞会怎么处置他这个曾经的好弟弟。
倒是韩健这面,在将消息告知了杨瑞之后,见到杨瑞那复杂的神色,便知道杨瑞心中自己也很矛盾。
在杨瑞心中,她是很顾念亲情的。当初他对杨余和杨曦两个弟弟可说是苦心栽培,甚至将他们留在宫中居住,也是为让两个弟弟适应宫中环境,为将来继位做准备。
杨瑞自己也没料到,杨余居然会背叛她。现在杨余的问题已经摆在眼前,容不得她再去回避。她必须要作出决断,杨余回到洛阳之后该怎么处置。
“我想一人静一静。夫君没别的事的话,能否先回去?”烨安阁中,杨瑞脸色很不好。
尽管之前北王府已经透露出会将杨余等叛逆送归朝廷,可一直没落实过。现在人已经在林詹军中,不及日便会被押送回来,她反而是踟躇了。
“别多想。”韩健道,“瑞儿你要怎么处置,尽管自便。我不会干涉。”(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