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中文网 > 诸天一道 > 第21章 三道之言,著写《道经》(万更求订阅!)

第21章 三道之言,著写《道经》(万更求订阅!)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末日大佬速成指南神棍日记快穿苏妲己星际壕婚:怂妻猖狂位面之时空之匙诸天供应商

一秒记住【四四中文网 www.44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雪花依旧在飘落着。

    天地之间,变得肃穆无比。

    溪水尚未上冻,依稀可以看到在那溪水中不停游动的银鱼。

    北冥子和叶千秋站在一起,欣然接受了道玄子的邀请。

    四周的三十多名人宗弟子纷纷往左右散去。

    长生子身为人宗掌门,考校入门之人本是他的事情,但此刻有道玄子、北冥子、叶千秋三人一起出题,他倒是乐得清闲,在一旁看着。

    就在这时,只见道玄子抬起手来,手中突然发出阵阵雾气,那雾气被他随手朝着小溪挥洒而去。

    尚未结冰的小溪在顷刻间,便上了冻,本来缓缓流动的溪水上面,已经结了一层厚实的冰面。

    道玄子朝着那人道:“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并非是一时之事,所以,我所出的题目,你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完成。”

    “这溪水冰冻三尺,一个月之内不会解冻,溪水中有鱼。”

    “我给你的题目是,一个月内,你每天都要在此溪水之中钓到十条银鱼,钓鱼之时不得凭借体内真气,只能当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你可有异议?”

    那人躬身拱手道:“没有异议。”

    北冥子在一旁道:“我的题目很简单,一个月之内,手抄《逍遥游》三十次。”

    “你可有异议?”

    那人又朝着北冥子躬身拱手道:“没有异议。”

    叶千秋听了道玄子和北冥子二人出的题目,不禁有些愕然。

    本来以为二人出的题目会很刁钻,但没想到,这二人出的题目,并不算是什么难题。

    既然道玄子、北冥子二人都没有为难这人的意思,他自然也不会为难此人。

    他略作沉吟,笑道:“我和他们二位出的题目可能有些不太一样。”

    “他们二位需要你一个月去完成两件事。”

    “我对你的考验,可不需要那么久的时间。”

    叶千秋往前走了两步,道:“接下来,你只需在我面前站够一刻钟的时间,我的考验,你就算通过了。”

    那人一脸平静的说道:“请前辈指教。”

    众人听到叶千秋如此考验,皆是有些好奇。

    特别是那些人宗弟子。

    自从叶千秋来到太乙山之后,叶千秋便成为了太乙山最为神秘的一人。

    几个月前在观妙台上,叶千秋一剑败天宗掌门赤松子,又论道天宗太上长老北冥子。

    这些事,只要是当日在观妙台的道家弟子,都记得一清二楚。

    今日,叶千秋到底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考验这个拜师之人呢?

    周围的这些人宗弟子先前接连都为这拜师之人所败。

    有些弟子,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现在,这些弟子倒是想着让叶千秋搓一搓来人的锐气。

    这时,只见叶千秋朝着桥上走了过去。

    叶千秋一脚踏在桥上。

    那人站在桥中央,朝着叶千秋拱拱手。

    叶千秋道:“开始了。”

    话音一落。

    霎时间,天地变色,一股强横无比的气息笼罩住了那人。

    而与此同时,叶千秋的元神脱窍而出。

    一时间,周围的人宗弟子,全部瞪大了眼睛,看着突然出现在叶千秋身后的超大号叶千秋,一个个皆是不明所以,仿佛从灵魂上受到了震慑一般。

    叶千秋的元神早已经凝为实质,由虚转实。

    叶千秋也没有刻意隐藏元神躯体。

    元神脱窍而出的那一刻。

    站在叶千秋对面的那人顿时感觉到了来自神魂之上的威压。

    这股威压让他感觉仿佛被人重重在脑袋后面敲了一下似的。

    天地间的大雪在顷刻之间飘的仿佛更大更急了一些。

    雪花飘落在那中年男子的身上,那中年男子霎时间感觉到了体内的真气为之一滞。

    雪花落下的越来越急。

    中年男子的身上仿佛有着千钧重担朝着他不停的压下去一般。

    中年男子勉力支撑着,额头上竟然渐渐了有了汗珠。

    围观的那些人宗弟子看到那中年男子面色难看,如此天寒地冻之时,居然大汗淋漓。

    一个个皆是疑惑不已。

    他们没有正面承受叶千秋的威压。

    自然不知道这股威压的厉害之处。

    叶千秋元神出窍,既然是查验中年男子的功力,也是在考验这中年男子的耐力。

    他这元神重压,一般人可是承受不住。

    只要气势散发而出,便会让其身上犹如压上了重担一般。

    一刻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对于围观的人宗弟子来说,一刻钟似乎并不长。

    但对于身处压力中心的中年男子来说,这一刻钟是无比的漫长。

    想他纵横关中多年,号称关中第一豪侠,见过的高手多了去了。

    但从未见过像眼前之人这般厉害的人物,只是单纯的威压,就足以让自己难以承受。

    不愧是道家的前辈,看来他这一趟到太乙山来寻道,的确是来对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

    中年男子的身上,升起层层雾气。

    在左右观望的一众人宗弟子皆是暗暗心惊不已。

    这中年男子的功力的确是不俗。

    不止能接连挫败他们人宗三十六名弟子,竟然还能在太玄子的威压之下坚持这么久的时间。

    就在这时,叶千秋的元神悄然回到体内。

    叶千秋朝着那中年男子笑道:“你不错。”

    中年男子如释重负,朝着叶千秋恭敬的施礼道:“多谢前辈手下留情。”

    叶千秋微微一笑,转过身去,朝着道玄子、北冥子说道:“我的考验结束了,你们觉得如何?”

    道玄子负手朝着一旁的长生子道:“掌门师侄,接下来的一个月,便由你派人监督这小子了。”

    长生子闻言,在旁点头道:“请师叔放心。”

    道玄子点了点头,随即身形凭空消失在了原地。

    紧接着叶千秋和北冥子也一同消失。

    那中年男子看着三人消失,脸上浮现出一抹神往之意。

    ……

    接下来的数日里,叶千秋和北冥子依旧隔三差五的便前往坐忘峰无功斋去,和道玄子谈玄论道。

    至于那个中年男子不出意外的在一个月后成功拜入了人宗。

    人宗掌门长生子见其心性坚韧,底子很好,便亲自收其为徒,给其取了个道号,唤作逍遥。

    ……

    在太乙山呆久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这天地之间好像并没有什么战火。

    一切外界的东西,到了太乙山似乎就自然而然的被切断了。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这一日,叶千秋、道玄子、北冥子坐在坐忘峰绝巅静静修炼,感受着天地浩瀚,领悟着天地间的规律至理。

    叶千秋的元神出窍,化成一个小人,落在叶千秋的头顶。

    叶千秋的身上泛起层层金光。

    就在这时,只听得天空之中一声惊雷乍响。

    让道玄子和北冥子从入定状态之中醒转过来。

    二人的目光朝着叶千秋的身上看去,只见叶千秋的身上泛起一层又一层的金光。

    道玄子一脸疑惑的朝着北冥子道:“北冥师兄,你可知太玄道兄修行的是何等功法?”

    北冥子摇头道:“我也不曾知晓。”

    “不过,看他练功之时所产生的异象,应该一门不弱于《逍遥游》的无上法门。”

    道玄子赞叹道:“太玄道兄在道的理解和运用之上,要远胜你我。”

    北冥子点头道:“确实如此。”

    就在这时,只见叶千秋的头顶出现黑白二色的阴阳八卦。

    气引周天,四周的灵气不停的朝着那阴阳八卦之中聚拢而去。

    道玄子和北冥子见状,便知晓叶千秋可能是有了什么新的参悟。

    良久之后,叶千秋从入定状态之中醒转而来,他看着道玄子和北冥子正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

    叶千秋不禁笑道:“怎么了?”

    “我脸上有花?”

    这时,只听得北冥子道:“太玄,你刚刚可是参悟了什么?”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的确有所领悟。”

    道玄子道:“哦?可否说来听听?”

    叶千秋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暗中观察逍遥子的状态,自从他拜入了人宗,似乎愈发喜欢苦修。”

    “经常可以看到他一人独坐寒潭之上,参悟道理。”

    道玄子和北冥子对视一眼,有些疑惑道:“这又如何?”

    叶千秋笑了笑,道:“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

    道玄子道:“什么话?”

    叶千秋道:“物极必反,道穷则变。”

    北冥子和道玄子闻言,皆是微微一怔。

    北冥子道:“道兄为何会想到这句话?”

    叶千秋道:“从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尚且不够深刻。”

    “自从见到了逍遥子苦修的场景之后,我便领悟到了无心的境界。”

    北冥子和道玄子皆是嘀咕一句。

    “无心的境界?”

    道玄子道:“何为无心的境界?”

    叶千秋笑了笑,道:“算是一种空灵的状态吧。”

    “我经常思考生死的问题,我们修道者寻求的到底是永恒的存在,还是不变的永恒。”

    “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长生,那坐看这山间云起云落,不问世事,是否又是另一种死亡。”

    “可这种种认知,全是因为有心。”

    “于是,我就想着把“心”这堵定内外的围墙拿走,让人重归于宇宙之中的太极。”

    “要把心拿开,先要守心,当守至心的尽极,物穷则变,方能进入无心的境界。”

    “就在刚刚,我感觉我的修为又有了少许提升。”

    道玄子和北冥子从旁听了,皆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有心和无心,有形和无形。

    阴与阳,阳与******家人修行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这一参悟,就是许久。

    就在叶千秋在太乙山和道家天人二宗的两个老家伙参悟道理之时。

    山下的世界却是很不太平。

    五国合纵攻秦已经到了最白热化的阶段。

    ……

    咸阳,章台宫。

    秦王嬴政正坐在席上,看着桌上的竹简。

    盖聂在一旁端坐,守卫着嬴政。

    此时,嬴政朝着一旁的盖聂说道:“联军精锐已破临晋,他们兵分两路,庞煖直奔咸阳,项燕在阴晋,阻挡桓齮回援。”

    “蕞城目下只剩五万兵马,盖聂,你说蕞城能否守得住?”

    盖聂从旁说道:“庞煖跟随鹖冠子在楚地修行多年,听闻此人极富智谋,善于纵横。”

    “若是相邦大军驰援不及,蕞城还真未必能守得住。”

    嬴政微微一叹,道:“如今咸阳城内人心惶惶,坊间皆传大秦将会破都亡国,咸阳城内六国商贾质子散播流言扰乱人心。”

    “叶先生教我内修其身,外修其势,眼下,咸阳危急,寡人又该如何破局……”

    盖聂闻言,只得劝慰道:“王上不必忧心,尽管庞煖富智谋,善纵横,但联军同床异梦,协同不力,此战,秦国必胜。”

    嬴政听了,拿着手中竹简站起身来,在殿中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叶先生前往太乙山已有数月,不知他何时能至咸阳。”

    ……

    转眼间,已经是春暖花开之时。

    太乙山上,一片春意盎然。

    大竹峰,幽林小筑。

    叶千秋正在和北冥子弈棋。

    就在这时,只听得幽林小筑外面,有人走了进来,是赤松子到了。

    赤松子一进门便和叶千秋和北冥子道:“师叔,叶先生,五国联军败了!”

    “败了?”

    北冥子手中正举棋不定,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在棋盘之上落子,然后和叶千秋说道:“道兄,盘桓数日,终于等到了。”

    “是时候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笑道:“的确是时候了。”

    “也该去和道玄子摊牌了。”

    北冥子道:“这几个月来,道玄子也应该清楚了我们的想法。”

    “如今,秦军再破五国合纵,歼灭五国大军数十万,数年之内,东方六国再无合纵之力。”

    “这局势是越发的明朗了。”

    叶千秋站起身来,道:“事不宜迟。”

    “道家重归一统,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

    北冥子点了点头,朝着一旁的赤松子道:“师侄,你随我们一起前去坐忘峰。”

    赤松子道:“是。”

    ……

    坐忘峰,无功斋。

    叶千秋和北冥子、赤松子联袂而至。

    道玄子坐在屋檐下,看着三人缓缓而现的身形,笑道:“你们来啦。”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道玄,你在等我们。”

    道玄子微微一叹,道:“秦国大胜的消息,我已经收到了。”

    北冥子闻言,直接说道:“道玄师弟,如今,你还认为我道家没有一统之必要吗?”

    道玄子道:“这数月来,我一直在思虑着太玄道兄所言。”

    “太玄道兄欲将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我是没有意见的。”

    “但是,人宗并非我一人说了算的。”

    “天人二宗之理念不同的问题,也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方可能让天人二宗弟子心服口服。”

    “不知太玄道兄在这方面可有准备?”

    叶千秋闻言,脸上露出笑容,道:“只要你道玄同意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那天人二宗理念不同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

    道玄子闻言,微微颔首,道:“此事,还需要经过长生子师侄和其他长老的同意。”

    “我现在便召集他们前来无功斋议事。”

    “不过,若是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那道家掌门人之位,也便只能由一人担任。”

    “不知太玄道兄和北冥师兄是如何打算的?”

    这时,一旁的赤松子朝着道玄子拱手道:“道玄师叔,若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这掌门之位,可由叶先生接掌。”

    “我和长生子师弟二人虽然是天人二宗的掌门人,但想要汇聚道家一统之心,我二人皆无这样的胆识和魄力。”

    “若是天人二宗重归于一,那叶先生便是促成道家重归一统的最大功臣。”

    “叶先生本就是道家之人,只是不在天人二宗序列之内。”

    “以叶先生的本事,来做道家新的掌门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

    道玄子闻言,朝着赤松子看去,他看着赤松子道:“赤松,我原以为你还执着于天人之见。”

    “你既然有如此胸怀,甘愿放弃天宗掌门人之位,那想必长生师侄也不会落在你后边。”

    接着,道玄子的目光又看向了叶千秋。

    “太玄道兄,是否愿意出任道家新任掌门人。”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舍我其谁。”

    道玄子闻言,畅快一笑,道:“也唯有太玄道兄方才有此魄力。”

    “我这就召集长生师侄和十长老前来议事。”

    话音落下。

    只见道玄子抬手掐诀,一道小巧玲珑的纸鹤从他的手中飞出,朝着山间飞去。

    过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

    人宗掌门人长生子还有人宗的十大长老,已经出现在了无功斋。

    众人坐定。

    长生子朝着道玄子问道:“师叔,您突然召集我们前来,是有何要事?”

    道玄子环视左右,然后朗声说道:“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和大家商议。”

    长生子道:“敢问师叔,是何大事?”

    道玄子看了看坐在他身旁的叶千秋和北冥子,然后朗声道:“五国合纵攻秦失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说了吧。”

    长生子和十大长老皆是微微颔首。

    天人二宗的人虽然都在太乙山修行,但道家弟子在山下游历的也有不少。

    七国之间的事情,天人二宗的掌门、长老,都是十分关心的。

    当今之天下,诸子百家之中就没有一家不关心天下大局的。

    道玄子道:“大周天下分裂至此,天下一统之气象,已经在秦。”

    “改朝换代之时不远矣。”

    “诸位师侄认为天下一统之后,我道家该何去何从?”

    长生子敏锐的发现了道玄子话语之中的端疑,他朝着道玄子问道:“师叔此话何意?”

    “即便是天下归于一统,人宗也一样和从前一般无二。”

    “师叔如何会有何去何从的想法?”

    道玄子听了却是摇头道:“天下凝一,是大势。”

    “在这大势面前,天人二宗也无法置身其外。”

    长生子蹙眉道:“师叔,您就别卖关子了。”

    “您就说,到底是什么事吧。”

    道玄子闻言,道:“那好,那我就开门见山了。”

    “我已经和北冥师兄商定,欲将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道家分裂近三百年,也该在这天下一统的大势面前,顺势而为。”

    道玄子此言一出,登时惹得长生子和十大长老惊讶无比。

    “什么!”

    “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这……”

    饶是长生子早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也没有想到道玄子所言的大事,居然是这样的大事。

    长生子看了看在一旁端坐的北冥子、叶千秋还有赤松子三人。

    不禁开口问道:“道玄师叔,您此话当真?”

    道玄微微颔首,道:“自然当真,如此大事,难道还能有假不成?”

    “你们可以说一说对于此事的看法。”

    长生子和十大长老相互交流眼神。

    道家分裂天人二宗近三百年。

    这近三百年来,可是从未有人想过要重归一统。

    即便有人这般想过,但也没有这样堂而皇之的将这想法给提出来过。

    因为,想要办成这件事,的确很不容易。

    这时,只听得十长老之中的其中一名长老问道:“道玄师叔,天人二宗理念不同。”

    “如何能重归于一?”

    其余长老尽数附和道:“是啊,是啊。”

    “天人二宗对于道的理解不尽相同。”

    “不然,也不会在三百年前分开。”

    “若是重归于一,恐怕还是要滋生出不少矛盾。”

    就在这时,道玄子朝着叶千秋看去,朗声道:“你们的疑惑,想必太玄子可以给你们解答。”

    “太玄子?”

    长生子和一众长老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叶千秋的身上。

    他们对于叶千秋并不算熟悉,但也不陌生。

    太玄子叶千秋入太乙山半年有余。

    时常和北冥子、道玄子这两位天人二宗辈分最高之人形影不离。

    太玄子的本事,他们也是在观妙台上见识过的。

    此时,听到道玄子让太玄子来解释,众人尽数看着叶千秋,想要从他的嘴里听一听,到底有什么高见。

    叶千秋看到道玄子将难题甩到了他这里来,却是一点都不惊慌。

    只见叶千秋端坐在原地,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朗声道:“道家之所以分为了天人二宗,便是因为天人二宗对道的理解不同。”

    “但每个人对于道的理解皆是不尽相同的。”

    “为什么非要争个高低,论个高下?”

    “诸位可曾想过,道家本就为一,道理、道义本就没有高下,都属于道家的范畴。”

    “正是因为天人二宗的先辈过于执着义理之争,方才让道家分为了天人二宗。”

    “然则,这种分裂其实是对于大道理解的狭隘所致。”

    “道乃理之假名。”

    “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藏于密,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弥纶天地,贯彻十分,万物之真宰也。”

    “道发于天曰天道,发于地曰地道,发于人曰人道,相互传授曰圣道。”

    “道乃万物之成轨,万有不可离也,离则险象丛生也。”

    “何谓天道?”

    “道乃生成万物之基本,为宇宙真正之本体,体用合一,实有不可思议之神妙,难言其实质,乃赋于物性,造成形形色色之境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同的现象,井井有序,不爽丝毫。”

    “熙熙万物,芸芸众生,错综复杂,如无道之主宰,岂能井井有序、不爽丝毫者哉!故曰天有天道。”

    “何谓地道?”

    “地有金、木、水、火、土凝结而成,上应大气五行之变,下循地质五质五行之性,故万物五族分野。”

    “天地以三百六十度相运应,周天以二十四节节度,故万物有万殊之差别,天有不测之变,地有成、住、坏、空,纯乃依其法度,如无道主之,不知其所以矣,故曰地有地道。”

    “何谓人道?”

    “人道乃人类自然之道德律,为人处世之根本,为人人应负起之道德,由个性推为群性,圆整道德世界,循此道德之本,人情和谐、家乐国治、天下大同矣。”

    “然则,此三者若是只单寻一道,那无异于是鼠目寸光。”

    “天道、地道、人道,三者归于源头,才是道家。”

    “任何一道单独列出,都不足以为道。”

    “天地人合一,方才是道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道分阴阳,人道有男女;天道日月循环,人也要按时休息;天道四时代兴,人有生老病死;天道上善若水,人道也要心性柔和;天道天在上、地在下,人道也要男性主刚强、女性主敦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道家之所以是道家,并非是天人二宗任何一宗所能单独代表的。”

    “只有天人合一,方才是道家。”

    “因为区区义理之争,便要将道家分为天人二宗,已然违背了大道之理。”

    “如果,仅仅是因为对于道的理解不同,就可以将一个完整的道家分为天人二宗。”

    “那么将来,有人对道的理解又发生了分歧,那么是不是又要将天人二宗再一分为好几宗?”

    “既然对道的理解不同,为何不干脆如同阴阳家一般,叛出道家,自立一派。”

    “前人所犯之错,当由后人改之。”

    “若是无人改之,那便是错上加错,而今天下一统之势已经出现,如果诸位还想让道家传承下去,就不该抱着天人之别。”

    “天下尚且能裂而重合,道家天人二宗加起来也不过区区数百人而已,如何就不能重归于一!”

    叶千秋掷地有声,朝着长生子和那一众人宗长老看去。

    只见长生子和那一众人宗长老,个个端坐于原地,久久无言。

    叶千秋从天地人三方面阐述了道的存在,又直接否认了天人二宗单独存在的合理性。

    长生子和一众人宗长老不得不佩服叶千秋对于天地人三道的理解。

    只是,纵然佩服叶千秋,众人也一时间难以拿得定主意。

    这时,只听得坐在上首的道玄子继续说道:“太玄子所言,诸位想必听的一清二楚。”

    “其实道家天人二宗合二为一,也是为了道家的将来考虑。”

    “若是天下一统,诸子百家也定然要被新天子所忌惮。”

    “我道家的影响力在七国之间,诸位都是清楚的,若是天人二宗不能齐心协力,难免会给人可趁之机。”

    “最终受损失的还是道家。”

    “我们都是道家弟子。”

    “道家传承至今殊为不易。”

    “天人二宗的弟子终究和阴阳家的那些人不一样。”

    “阴阳家背叛了道家,但是我们却不能背叛道家。”

    “为了道家的未来,我希望大家能够团结一致,将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长生子和一众人宗长老闻言,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这时,只听得那边的赤松子朗声道:“长生师兄,天人二宗合而为一,我是赞同的。”

    “长生师兄乃是深明大义之人,应该能明白两位师叔和太玄子的一番苦心。”

    长生子闻言,微微一叹,然后开口说道:“太玄子所言,的确精彩。”

    “天人二宗合一,在面对更大的危机和风险时,确实是有更好的抵御危机和风险的能力。”

    “赤松师弟能为道家着想,同意此事。”

    “我长生又岂是不明理之人。”

    “只是,二宗若是重归于一,这掌门之位,又该由谁出任?”

    长生子看向赤松子,他的意思很明确,赤松子做掌门人,他是不服气的。

    赤松子却是微微一笑,道:“若是二宗归一,道家新掌门人将是太玄子。”

    长生子一听,登时一愣,随后,他朝着赤松子问道:“你愿意放弃掌门之位?”

    赤松子笑道:“若是道家能变得更好,区区一宗掌门之位,即便放弃了又何妨?”

    这时,道玄子在旁道:“长生,赤松为了道家一统,甘愿放弃天宗掌门之位,你可不能落于人后呐。”

    长生子沉吟片刻,而后说道:“既然师叔也已经决定了让二宗重归于一。”

    “那我又岂能不顾大局。”

    “我同意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道玄闻言,面色一喜,随即看向人宗十大长老。

    这些长老看到长生子都松口了,于是也不再多言,纷纷表示赞同道家一统。

    天人二宗的理念之争,因为叶千秋对于天地人三道的阐述,也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方式。

    众人在天人合一的目标上达成一致,气氛顿时就轻松了不少。

    这时,只听得长生子道:“太玄子适才所言,最好还是著成典籍经卷,好方便后人翻阅。”

    叶千秋点头道:“我正有此意。”

    “纵观我道家之学说,庄子、杨子之学都是互有相通,又有矛盾之处。”

    “道家重归一统之后,应当明确一个理念,那就是无论诸子谁人之理论,皆是基于在道的理解之上形成的。”

    “无道则不成道家。”

    “所以,我欲著写一篇《道经》,整合道家诸子文章,统合诸子之道理,将诸子于道的理解和意见合并规整,完善我道家的学说体系。”

    “《道经》成书之日,便是召集天人二宗弟子,宣布道家重归一统之时。”

    “诸位意下如何?”

    叶千秋此言一出,算是让众人都吓了一跳。

    就连提出让叶千秋将先前之言编写成册的长生子也是心里咯噔一下。

    “太玄子要著写《道经》?”

    “完善道家学说体系?”

    长生子和一众人宗长老都愣住了。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这太玄子是奔着圣贤之位去了。

    古往今来,诸子百家之中,能真正被诸子百家之人称为圣贤的可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而道家之中,能被称之为圣贤的,只有老子、庄子、杨子、列子几人而已。

    自从庄子、杨子逝去之后,道家便再无可著书成经,独领风骚的人物。

    当今之世,儒墨为两大显学。

    儒家虽然在七国之中不受重用,但儒家现存一位荀子,那可是可以比肩儒家孔孟的人物。

    故而,在稷下学宫之中,儒家声名很大。

    道家虽然有不小的力量,影响力也不小,但是,道家已经有百年没有出现过能够著书成经的圣贤人物。

    如果太玄子真的能够著成一部融合道家诸子之长,完善道家学说体系的《道经》,那道家之声威,定然大涨。

    众人听闻了叶千秋对于天地人三道的阐述,深知当世之中,对于大道理解之深者,恐怕无人能出太玄子其右。

    此时,倒是纷纷期待起来。

    这时,只听得长生子朗声道:“若是太玄师伯能著成这一卷《道经》,那定然可让天人二宗弟子心悦诚服。”

    长生子这一开口,众人敏锐的察觉到了他对叶千秋称呼的改变。

    先前,他称呼叶千秋为太玄子,现在直接改称太玄师伯。

    而道玄子和北冥子亦是不住点头,齐齐说道:“太玄道兄若是真能著成此篇,那便是我道家新圣。”

    叶千秋微微一笑,站起身来,道:“那就请诸位静候佳音。”

    说罢,叶千秋的身形消失在了无功斋之中。

    紧接着,北冥子道:“我也先走一步。”

    话音一落,北冥子的身形也消失在了无形之中。

    ……

    大竹峰,心斋。

    这里是道家天宗存放道家典籍之地。

    叶千秋和北冥子正在此间查阅资料。

    道家历代先贤文章在此心斋之中皆可找到。

    叶千秋欲著写《道经》,最主要的还是要将道家历代先贤的文章先给再重读一遍。

    一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想着要编写《道经》。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天人二宗的了解越深。

    他便知道,想要道家彻底从身心上一统,必须要对道家的学说体系进行整理。

    道家诸子之学,本就各自有矛盾之处。

    若是不将这些矛盾之处给通通规整于道理之下,将来说不定还会有人因为所谓的义理之争再让道家陷入分裂之中。

    诸子百家之中,道家的学说算是最为晦涩难懂的。

    一般弟子只能通晓其中最为粗浅的道理。

    便是如同北冥子、道玄子这样的太上长老,修行了百年以上,对于道家学说的理解,也不是样样皆通,有些东西,连他们也是一知半解,更别提让他们著书立说了。

    叶千秋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思想上,让道家弟子形成只有一个道家的共识。

    这将是叶千秋所著写的《道经》的最高纲领。

    叶千秋几百年所学,融合了后世前世的种种道家理念。

    想要著写出这一篇《道经》来,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中涉及到天道、人道、阴阳、五行,种种各方面的东西。

    叶千秋一连在心斋之中呆了三个月。

    直到三个月后,才开始正式在大竹峰的幽林小筑之中开始闭关著写《道经》。

    平日里,幽林小筑只有北冥子和道玄子陪伴叶千秋。

    《道经》的著写不在一时一日,叶千秋估计最少得耗费半年之功。

    北冥子和道玄子的作用就是不要让旁人打扰到叶千秋。

    太乙山上,还是那般宁静。

    可是有些东西,却是在慢慢的发生着改变。

    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便已经又过了三个月的时间。

    叶千秋编著的《道经》已经成了大半。

    这一卷《道经》,叶千秋打算写十二篇。

    如今,已经写完了七篇,还剩下五篇没有完成。

    此时,正是夏末的夜里。

    幽林小筑之中清凉无比。

    叶千秋还在仔细打磨着《道经》前七篇的字句。

    北冥子和道玄子分别拿了一篇来仔细研读。

    只听得北冥子看着书简念念有词,嘀嘀咕咕的念道:“天道渺渺,人道茫茫,何为天,何为道。”

    “敢问天下人,何为道,何为无道。”

    “道即为道,不合道即为无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罚天,天罚人,人罚心,心罚万物。”

    “天道渺耶?人道茫耶?何为道耶?”

    “吾即为道,道即为吾。”